- 年份
- 2024(8788)
- 2023(12733)
- 2022(11249)
- 2021(10512)
- 2020(9029)
- 2019(20435)
- 2018(20161)
- 2017(38793)
- 2016(21289)
- 2015(23590)
- 2014(23384)
- 2013(23101)
- 2012(21123)
- 2011(18849)
- 2010(18439)
- 2009(16804)
- 2008(16429)
- 2007(14037)
- 2006(12067)
- 2005(10228)
- 学科
- 济(78981)
- 经济(78891)
- 管理(63585)
- 业(60960)
- 企(50619)
- 企业(50619)
- 方法(38963)
- 数学(33930)
- 数学方法(33576)
- 财(22866)
- 农(22549)
- 学(19226)
- 中国(19112)
- 业经(17951)
- 务(15842)
- 财务(15781)
- 财务管理(15751)
- 农业(15376)
- 贸(15271)
- 贸易(15261)
- 地方(15068)
- 企业财务(14962)
- 易(14828)
- 制(14534)
- 技术(13210)
- 环境(12876)
- 理论(12798)
- 和(12659)
- 银(12445)
- 银行(12376)
- 机构
- 大学(299741)
- 学院(297084)
- 管理(120712)
- 济(112768)
- 经济(110338)
- 理学(106195)
- 理学院(105033)
- 管理学(103136)
- 管理学院(102643)
- 研究(99073)
- 中国(72540)
- 科学(66031)
- 京(63578)
- 农(58838)
- 业大(52806)
- 所(51063)
- 财(49858)
- 研究所(47287)
- 农业(46937)
- 中心(45022)
- 江(41829)
- 财经(40989)
- 北京(39338)
- 经(37424)
- 范(37178)
- 师范(36623)
- 院(35845)
- 州(34141)
- 经济学(32429)
- 经济管理(31826)
- 基金
- 项目(216050)
- 科学(168089)
- 基金(157262)
- 研究(149746)
- 家(140534)
- 国家(139408)
- 科学基金(118624)
- 社会(93221)
- 社会科(88264)
- 社会科学(88241)
- 基金项目(85195)
- 省(84540)
- 自然(81394)
- 自然科(79516)
- 自然科学(79489)
- 自然科学基金(78076)
- 划(72090)
- 教育(67772)
- 资助(64470)
- 编号(60169)
- 重点(48330)
- 成果(46757)
- 部(46740)
- 创(44989)
- 发(44753)
- 科研(42464)
- 计划(42021)
- 创新(41953)
- 课题(40181)
- 大学(39399)
- 期刊
- 济(115458)
- 经济(115458)
- 研究(80350)
- 学报(57242)
- 农(51755)
- 中国(50903)
- 科学(49135)
- 大学(41820)
- 管理(41077)
- 学学(39884)
- 财(37701)
- 农业(35746)
- 教育(27192)
- 融(23186)
- 金融(23186)
- 技术(22915)
- 业经(19803)
- 财经(19123)
- 经济研究(18513)
- 业(18361)
- 科技(16172)
- 业大(16123)
- 经(16119)
- 版(15990)
- 问题(15167)
- 图书(15079)
- 理论(14792)
- 实践(13778)
- 践(13778)
- 技术经济(13716)
共检索到412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子权 王琼 刘玉梅 孙刚 韩焘
非洲猪瘟疫情对中国生猪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打击。非洲猪瘟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成为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养殖户是非洲猪瘟防控的重要主体,其防控行为在整个非洲猪瘟防控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扑杀补助政策下养殖户对非洲猪瘟防控行为的决策机理分析,利用黑龙江、贵州和陕西三个省513份生猪养殖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扑杀补助对养殖户非洲猪瘟疫情上报意愿和预防投入的影响,比较了不同补助形式的政策效果,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找出激励相容的扑杀补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扑杀补助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激励养殖户上报疫情,但同时也降低养殖户的预防投入;相比于“按大小”补助形式,激励不相容现象在“一刀切”补助形式下更为明显。政府的监管和养殖户自身对非洲猪瘟疫病的认知能改善养殖户的防控行为。在一个确定的非洲猪瘟防控环境(一定的政府监查力度、风险偏好等)下,略高于偷售收益的补助水平能够增强养殖户的疫情上报意愿的同时又不会降低他们的预防投入水平。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政府改进和优化非洲猪瘟扑杀补助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子权 王琼 刘玉梅 孙刚 韩焘
非洲猪瘟疫情对中国生猪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打击。非洲猪瘟疫病的预防和控制成为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养殖户是非洲猪瘟防控的重要主体,其防控行为在整个非洲猪瘟防控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扑杀补助政策下养殖户对非洲猪瘟防控行为的决策机理分析,利用黑龙江、贵州和陕西三个省513份生猪养殖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扑杀补助对养殖户非洲猪瘟疫情上报意愿和预防投入的影响,比较了不同补助形式的政策效果,通过数值模拟分析找出激励相容的扑杀补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扑杀补助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激励养殖户上报疫情,但同时也降低养殖户的预防投入;相比于“按大小”补助形式,激励不相容现象在“一刀切”补助形式下更为明显。政府的监管和养殖户自身对非洲猪瘟疫病的认知能改善养殖户的防控行为。在一个确定的非洲猪瘟防控环境(一定的政府监查力度、风险偏好等)下,略高于偷售收益的补助水平能够增强养殖户的疫情上报意愿的同时又不会降低他们的预防投入水平。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政府改进和优化非洲猪瘟扑杀补助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芳 袁艳云 张莎莎 何忠伟
非洲猪瘟无疫苗、根除难,疫情点状暴发的风险仍然存在,如何在疫情冲击后快速恢复生产、保持生猪产能稳定是中国生猪产业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基于对21个省份受灾养殖户的调研数据开展了疫后养殖户生产恢复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猪养殖户的综合恢复力对其恢复意愿与恢复速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目前养殖户的内生恢复力较弱,生产恢复主要依靠外部支持拉动;在本次非洲猪瘟疫情后生产恢复的过程中,缓冲能力和自组织能力在养殖户做出“是否恢复生产”决策的阶段显著提高了养殖户的恢复意愿,而在实际恢复生产的阶段,则仅有外部支持因素对恢复速度的提高发挥了显著正向作用。缓冲能力中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学习能力中的认知能力与获取信息能力、自组织能力中的社会网络是养殖户内生恢复力的短板因素;外部支持因素的短板主要在于养殖保险支持不足。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从培养养殖户内生恢复力和优化外部支持结构两方面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为政府构建疫后生猪生产恢复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田璞玉 孙良媛 郑晶
建立决策树分析扑杀补偿对养殖户疫情披露和预防要素投入的影响,以广东省家禽养殖户调研数据为例,使用似不相关多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当前扑杀补偿水平能够显著增加散养户的禽流感疫情披露意愿,但对规模户披露意愿无显著影响;扑杀补偿对规模户的禽流感疫苗投入和卫生措施投入、对散养户的隔离措施和卫生措施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补偿程度与散养户的疫苗投入显著负相关,存在替代效应。基于结论,提出了差别化补偿、适度提高补偿并实施有效惩罚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Hans-Joachim B?tza 李莎 魏荣
1非洲猪瘟的早期预警1.1非洲猪瘟的症状非洲猪瘟(ASF)是由一种猪DNA囊膜病毒(直径200nm)引起,首先通过钝缘软蜱传播的疾病(节肢动物媒介病毒,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存在钝缘软蜱的国家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非洲猪瘟病毒基因组可以编码一些调控宿主免疫应答的蛋白,这些免疫逃避机制使疫苗研发变得复杂。病毒不易突变,因此遗传稳定性高。有效的消毒剂应该能够破坏病毒的脂质囊膜(如以甲酸或过氧乙酸为基础的商品化消毒剂,甚至氢氧化钠溶
关键词:
非洲猪瘟 早期预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增勇 李梦希 孟君丽
面临非洲猪瘟疫情、环保等新形势挑战,中国生猪产业的生产、消费结构、猪肉贸易、价格周期等发生深刻变革。能繁母猪产能快速下降,生猪供给偏紧特征明显,生猪价格快速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猪肉进口预期创新高。近期国务院以及农业农村部等部委相继出台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以支持生猪生产发展,保障猪肉供给,猪价涨幅将逐步回落。预计生猪生产恢复支持政策在今年第四季度将会逐渐发挥效力,生猪产能将会止跌回升,2020年下半年生猪供给将会逐步恢复,猪价将会回归合理水平,同时生猪产业的生物安全水平、规模化水平、屠宰产能和产销区合作机制也将会进一步优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琴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是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大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必需报告的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也是我国政府计划消灭的重大动物传染病之一。CSF呈全球分布,目前流行于大部分亚洲(包括中国)、中美洲和南美洲、部分东欧国家、加勒比和非洲国家,偶尔散发于部分中欧和西欧国家。根据OIE截止到2018年5月的报告,已有35个国家、巴
关键词:
非洲猪瘟 猪瘟病毒 养猪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18年11月16日,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国家首席兽医师张仲秋在北京会见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首席兽医官卢布斯(Lubroth)博士。卢布斯高度评价中国为防控非洲猪瘟采取的坚决果断措施。卢布斯指出,面临突发的非洲猪瘟疫情,中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国政府在疫情传入前,即在风险监测、技术研发、物资储备、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等方面做了扎实有效的工作;同时,主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向东 郭世娟
非洲猪瘟的爆发具有全球性、初次性、高致死性,影响范围广泛且持续时间较长。本研究通过梳理历次重大疫情,剖析重大疫情产生的影响,总结提炼出重大疫情的相关规律和特征。具体表现为:一般重大疫情都会引起生猪价格大幅度波动,且具有持续性和广泛性,历次生猪价格周期拐点也与重大疫情相关联。非洲猪瘟疫情引起生猪及产品价格存在短期区域性差异及长期价格上涨,冲击饲料市场和其他相关产品价格,倒逼生猪产业生产布局调整及产业升级。为了应对非洲猪瘟疫情冲击、稳定生猪市场,本文从完善防控机制、稳定生猪生产以及产业调整升级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肖莉 刘福平 朱奕洁 杨德贵 岑冠军
该文设计了非洲猪瘟影响猪肉价格动态的大数据分析综合数学实验项目。首先运用网络爬虫和文本挖掘技术建立了非洲猪瘟舆情语料库,综合运用LDA主题模型、机器学习情感分类算法和TF-IDF权重算法构建了非洲猪瘟舆情指数,建立了猪肉价格与舆情指数的VAR模型,并对其进行了Grange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非洲猪瘟疫情对猪肉价格存在冲击和影响,是猪肉价格波动的Grange原因,且不同时期对猪肉价格的冲击大小存在差异。该实验设计涵盖了文本大数据的挖掘技术、Python编程、VAR模型的构建与解释、动物疫情、生猪养殖和农业经济学等,有益于提高学生在大数据环境下综合运用多种分析工具和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数学实验 大数据分析 舆情指数 价格波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浦华 胡向东
为了解疫病防控公共服务对养殖户的生产和效益的影响,本研究以安徽省规模生猪养殖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Probit模型分析方法,实证分析规模生猪养殖户对疫病防控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畜牧兽医部门免疫消毒工作是否及时和强制免疫效果影响的边际效应分别达到0.239和0.176,其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最为显著,技术培训也有较大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高养殖户生猪疫病防控公共服务满意度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桂新 张淑霞
本文以陕西、河南地区经历过低致病性禽流感养鸡户的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应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探讨疫情风险下驱动养殖户不同防控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养殖户平均已投入成本、预期风险、预期防疫效果、信息渠道、技术服务便利性以及养殖收入是否为主要收入来源等对养殖户在重大疫情风险下的防控行为决策的影响较为显著。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何雯霞 熊涛 尚燕
非洲猪瘟造成我国生猪存栏量急剧下滑,生猪价格快速上涨。由于产品替代,鸡肉和牛肉产业也遭受冲击,价格持续上涨。但是,肉禽市场价格上涨在多大程度上是由非洲猪瘟导致的,非洲猪瘟对肉禽产业链横向与纵向市场价格的影响是否有异,目前还未被充分讨论。为此,本文运用样本外预测法开展反事实推断,探究非洲猪瘟对猪肉、鸡肉和牛肉市场的上、中、下游价格的净影响,进而基于有向无环图和历史分解法分析非洲猪瘟下肉禽产业链价格间的变动关系。研究表明:非洲猪瘟爆发15个月后,生猪价格和猪肉零售价净增长率分别达到266%和184%。随后两个月内,猪肉批发价、鸡肉批发和零售价、牛肉批发和零售价的净增长率也相继达到最高值。非洲猪瘟爆发期间,生猪价格、猪肉批发和零售价是导致鸡肉和牛肉零售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完善动物疫病长效防控机制和信息监测体系,加强肉禽产业链建设,优化畜禽产业结构以有效降低重大突发疫病对肉禽市场价格的冲击力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文丽 阳晴 陈洁 胡志 魏优梅
自2018年8月至2019年1月8日,中国已有24个省份相继发生100起非洲猪瘟(ASF)疫情,目前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存在进一步扩散至全国的风险。针对该病的流行现状及影响,提出要吸取国外ASF防控的教训,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构建政府、生猪合作社、生猪养殖户三位一体的ASF疫情风险防控体系,即以实现三方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合理布局与组织为主线、防控业务流程为核心、三方博弈均衡下疫情信息充分对称为最终落脚点的动态网络,以期能把控疫情,最终根除ASF,实现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战略目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明月 陆迁 张淑霞
基于宁夏中卫市363份农户调研数据,从防控参与和防控强度两个方面识别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的防控行为特征,并从养殖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疫情认知、外部环境认知方面选取变量,利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影响散养户和规模养殖户防控参与和强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规模养殖户比散养户更主动,且防控强度较大;不同模式养殖户防控行为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散养户的防控行为主要受平均投入成本、疫情是否会传染人、政府损失补贴满意度的影响,而规模养殖户除受上述因素影响以外,还受到年龄、文化程度、养殖年限、家庭年均总收入、重大疫情经历、疫情预期损失、疫情会威胁食品安全、技术服务便利性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