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99)
- 2023(10155)
- 2022(9118)
- 2021(8532)
- 2020(7144)
- 2019(16746)
- 2018(16684)
- 2017(32412)
- 2016(17741)
- 2015(19965)
- 2014(19893)
- 2013(19681)
- 2012(17725)
- 2011(15919)
- 2010(15643)
- 2009(14296)
- 2008(13761)
- 2007(11690)
- 2006(10080)
- 2005(8459)
- 学科
- 济(68511)
- 经济(68439)
- 管理(50872)
- 业(48200)
- 企(41325)
- 企业(41325)
- 方法(34466)
- 数学(29713)
- 数学方法(29334)
- 农(17377)
- 财(16923)
- 学(16653)
- 中国(15917)
- 业经(15282)
- 地方(13928)
- 理论(12325)
- 和(12104)
- 农业(11741)
- 务(11636)
- 财务(11576)
- 财务管理(11555)
- 环境(11554)
- 贸(11200)
- 贸易(11196)
- 技术(10979)
- 企业财务(10954)
- 易(10836)
- 制(10385)
- 教育(10014)
- 划(9844)
- 机构
- 大学(247900)
- 学院(246106)
- 管理(103168)
- 济(91351)
- 理学(90453)
- 理学院(89476)
- 经济(89213)
- 管理学(87911)
- 管理学院(87496)
- 研究(78627)
- 中国(56131)
- 京(52944)
- 科学(51906)
- 财(40185)
- 业大(39225)
- 农(39115)
- 所(39017)
- 研究所(36106)
- 中心(35342)
- 江(33905)
- 范(33497)
- 师范(33241)
- 北京(33194)
- 财经(33148)
- 农业(30622)
- 经(30121)
- 院(29122)
- 州(28121)
- 师范大学(27094)
- 经济管理(25994)
- 基金
- 项目(177587)
- 科学(139106)
- 研究(129312)
- 基金(127930)
- 家(111397)
- 国家(110467)
- 科学基金(95084)
- 社会(79489)
- 社会科(75162)
- 社会科学(75141)
- 省(69979)
- 基金项目(69163)
- 自然(63529)
- 自然科(61996)
- 自然科学(61981)
- 自然科学基金(60830)
- 教育(59120)
- 划(58995)
- 编号(53670)
- 资助(52455)
- 成果(42387)
- 重点(39344)
- 部(38595)
- 发(37025)
- 创(36738)
- 课题(36214)
- 创新(34126)
- 科研(34025)
- 项目编号(33075)
- 教育部(32811)
共检索到339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崔丽娟 张曼胤
采用条件价值法,通过调查消费者的支付意愿,研究了扎龙湿地的非使用价值。扎龙湿地的非使用价值为49.34亿元.a-1,其中存在价值为30.19亿元.a-1,遗产价值为13.62亿元.a-1,选择价值为5.53亿元.a-1,扎龙湿地人均支付意愿值(WTP)为40元.a-1;职业、文人程度、了解程度、偏爱程度与支付意愿呈极显著相关关系;性别、技术职称、收入水平与支付意愿不相关。年龄、职业、了解程度、偏爱程度与WTP值均极显著相关;性别与WTP值显著相关,而与技术职称、收入水平不相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时民 李玉文 吕玉哲
The research about eco-security is the forward question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eco-security of wetland means that the wetland ecosystem should be of integral and norm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nd can provide sustainable and stable services or resources which are necessary to human bein...
关键词:
扎龙湿地 生态安全 指标体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崔丽娟
针对湿地特点,把湿地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两大类,并提出了目前非使用价值的概念。在分析了扎龙湿地价值类型后,采用市场价值法、费用支出法、旅行费用法、影子价格法等不同的方法,对扎龙湿地的使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并将CVM法用于湿地经济价值研究,用WTP调查的方法探索了扎龙湿地非使用价值(包括备选、半备选价值)。评估结果表明扎龙湿地的总价值达1564676.96×104元,其中,使用价值1126576.96×104元,非使用价值438100×104元,目前非使用类价值合计493400×104元。这是一种尝试性、探索性研究。
关键词:
扎龙湿地 价值评估 货币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戴兴安 胡曰利
湿地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有利于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开发和利用湿地资源。在理解湿地管理决策机制的基础上,用CVM法对长沙市湿地资源非使用价值进行了评估;利用415份问卷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探讨了长沙市居民对于长沙市湿地资源非使用价值的支付意愿;调查数据主要来自长沙市五区。研究表明:长沙市湿地资源非使用价值支付意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被访者的社会经济特性、被访者对湿地的了解程度、被访者在湿地的休闲时间、湿地的距离远近等;长沙市湿地资源非使用价值为0.4376亿元/a,其中存在价值为0.2538亿元/a,遗产价值为0.0963亿元/a,选择价值为0.0875亿元/a。所计算出的非使用价值是...
关键词:
长沙市湿地 非使用价值 价值评估 长沙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殷志强 秦小光 刘嘉麒 裘善文
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部,为乌裕尔河下游尾闾湖形成的苇草湖沼。作者通过野外调查、表土样品粒度对比和遥感影像分析,探讨了湿地形成演化的地质环境背景,分析了扎龙湿地与嫩江、沙地的成因联系。研究认为齐齐哈尔-大庆沙地由北西走向的纵向沙垄和低洼盐碱带组成,与科尔沁沙地一起构成了一个NE向展布的沙带,可能主要形成于末次冰期时期。其后嫩江进入沙地,对沙地进行改造,在扎龙地区留下众多牛轭湖。后期由于构造抬升嫩江河道西迁,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其尾闾湖最后演化成为现在的扎龙湿地。因此扎龙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为:风成沙地形成→嫩江改造、破坏沙地→嫩江西迁、乌裕尔河分流→扎龙尾闾湖形成→扎龙尾闾湖退化、湿地形成。因此扎龙湿地与连环湖是在风成沙丘上形成的沼泽地,是整个嫩江流域生态环境最脆弱的一个关键区。一旦湿地消失,将导致这个地区的盐碱化和沙漠化,对附近的齐齐哈尔和大庆两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关键词:
扎龙湿地 TM影像 形成与演化 生态环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玲 顾伟 王利东 张琛 丁新华 孟庆繁
对扎龙湿地昆虫群落的空间和时间生态位以及主要植食性昆虫类群的营养生态位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主要昆虫类群空间和时间生态位宽度差异均不大,各昆虫类群间存在程度不同的生态位重叠和种间竞争现象,各主要昆虫类群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系数均较大,蜘蛛类群对昆虫群落的调控作用显著;但直翅目昆虫除与蜘蛛类生态位重叠指数较大外,与其他捕食性昆虫均较小,说明直翅目昆虫受捕食性昆虫的影响有限,且在同一营养级内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在其个体数量较多时仍然需要采取一定的人为措施进行调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大庆 许士国
对扎龙湿地1956—2000年的水循环要素特征进行分析,并计算了扎龙湿地在自然条件下的水量平衡关系。结果表明,扎龙湿地在研究时段内蓄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蓄水量平均每年减少16.8×106m 3。大气降水是扎龙湿地的主要水源,占总来水量的61.5%,其次是上游乌裕尔河和双阳河的河川径流量,占36.5%,区间径流很小,只占2.0%;扎龙湿地的主要耗水项是蒸散(发),占总耗水的74.4%,其次是渗漏,占14.5%,下游出流只占11.1%。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宫兆宁 苏朔 杜博 关晖 张强
景观演变对野生动物栖息地质量和连接度造成的影响,一直是威胁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问题,开展扎龙湿地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繁殖栖息地选择及繁殖期生境间的扩散研究,对野生丹顶鹤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利用需要"出现点"的生态位MAXENT模型,进行适宜栖息地选择研究。从水源、食物、干扰、隐蔽物四个方面选择明水面距离、土壤湿度、NDVI、道路距离和居民地距离五个环境变量作为丹顶鹤繁殖栖息地选择的影响因子,预测扎龙保护区可供丹顶鹤进行营巢繁殖的栖息地分布,并分析各影响因子的反应曲线。结果显示:丹顶鹤易于选择远离道路和居民地干扰且靠近明水面的区域作为营巢栖息地,栖息地土壤湿度较高并且植被覆盖较多。从MAXENT模型中提取了38个适宜栖息地斑块,基于电路理论模拟丹顶鹤繁殖期失去飞行能力时的多路径扩散,最大电流密度图突出了可能的"夹点",模拟出具有一定宽度范围的连接区域,可供丹顶鹤在繁殖期间进行扩散。累积电流密度图突出了在维持网络连通性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的斑块,并进行面积加权来评估适宜栖息地斑块的综合重要性。结果表明,在MAXENT模型预测出的适宜栖息地斑块基础上,考虑丹顶鹤繁殖期的迁移扩散行为,利用累积电流密度面积加权来评估适宜栖息地斑块的综合重要性,得到的适宜性等级更符合丹顶鹤真实巢址的分布。研究成果可为保护区丹顶鹤栖息繁殖生境的恢复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庄大昌
文章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特点,利用CVM(条件价值法)法对其非使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由此得出其非使用价值为335.45亿元/年。评估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十分巨大。只有合理开发洞庭湖湿地资源并保护好其生态环境,才能实现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焦德志 钟璐朋 王晶晶 刘家宝 何贵芳 尹靓茹
为探讨生境对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分株生长和生物量分配及其权衡关系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大样本抽样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比较扎龙湿地不同生境芦苇分株的数量特征、生物量分配及生长关系。结果表明,在营养生长旺盛期的7月,4个生境中芦苇株高、株重及构件重均以水生生境最大,盐碱生境最小,生境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 <0.05),其中不同生境内株高和株重的最大值分别为最小值的2.7~4.5倍和4.9~18.8倍,不同生境间株高和株重的最大值分别为最小值的2.9~4.6倍和3.6~4.6倍;株高在生境间的变异系数(48.05%)高于生境内(24.87%~40.51%),株重及构件重在生境间的变异系数(42.26%~64.09%)低于生境内(55.79%~99.76%)。叶片、叶鞘和茎的生物量分配比例分别在27.79%~38.29%、17.93%~25.66%和36.05%~54.14%。株高与叶重、叶鞘重、茎重及分株重之间呈幂函数异速生长关系,而分株重与叶重、叶鞘重、茎重之间呈直线函数同速生长关系。芦苇分株的生长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子双重控制,不同生境芦苇分株在增高和增重上具有较大的生态可塑性,构件间的生长关系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因此,在不同环境下芦苇分株不同构件间具有显著的资源分配调整与权衡关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静 马玲 顾伟 陈旭日 马伟 张曼胤
采用分层取样法、大类群分类法对扎龙湿地草甸4个样地土壤昆虫群落组成和结构进行调查,共捕获昆虫4 974只,隶属于13目73科(或类群)134种,其中双翅目、鞘翅目和弹尾目昆虫占优势,分别占总数的41.7%,27.1%和16.7%。群落水平结构特征分析表明,育苇场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最高,烟筒屯丰富度指数最大,其中大型土壤昆虫以吐木台3种指数均最高,中小型土壤昆虫以育苇场3种指数均最高,而管理局样地3种指数均表现为最低。聚类分析表明,4个样地分为3类,吐木台样地和育苇场样地群落较为相似,其他各为一类。昆虫群落季节动态分析表明,群落物种数和个体数量7月和9月较多,5月和11月较少,多样性指数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夏清 章光新
湿地水文情势制约着湿地环境的生物、物理和化学特征,从而影响到湿地类型分异、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扎龙湿地是重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枯水年需要人为补水来维持水文情势。分析人为补水条件下扎龙湿地水文情势,为确定湿地生态补水机制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选取1971年-1987年和2001年-2008年两个人为补水期,利用收集到的水文气象资料对扎龙湿地水循环要素特征和水量平衡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枯水年,人为补水量是扎龙湿地的重要水源。在自然和人为补水双重作用下,扎龙湿地蓄水量是增加的,有利于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平衡。此外,人为补水有利于湿地地下水位的回升和维持地表水位的相...
关键词:
水文情势 水量平衡 扎龙湿地 人为补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韩敏 孙燕楠 许士国 唐晓亮
本文以1986年、1999年、2002年的扎龙区域Landsat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RS、GIS技术分析了扎龙地区沼泽湿地16年的空间格局变化。选取景观破碎化指数、分形维数、分布质心等景观指数进行计算分析,同时研究了不同地区中沼泽湿地面积相对于总的沼泽湿地面积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扎龙区域沼泽湿地的破碎化程度在加深,斑块形状变化不大,其质心位置向西北偏移,西北部的沼泽湿地不如东南部稳定,受到的人为影响更大。本文以1986年、1999年、2002年的扎龙区域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RS、GIS技 术分析了扎龙地区沼泽湿地16年的空间格局变化。选取景观破碎化指数、分形维数、分布质心等 景观指数进行计算分析,同时研究了不同地区中沼泽湿地面积相对于总的沼泽湿地面积的变化 情况。结果表明扎龙区域沼泽湿地的破碎化程度在加深,斑块形状变化不大,其质心位置向西北 偏移,西北部的沼泽湿地不如东南部稳定,受到的人为影响更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向华
虽然目前世界各国对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意愿调查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简称CVM)是这些方法中唯一能够评估与环境物品有关的全部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的方法。然而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对于意愿调查法的实际应用效果争议很大。本文以目前意愿调查法产生争议的原因为基础,分析了其理论缺陷,提出了改进的CVM评估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黑龙江七星河湿地生态系统非使用价值进行了评价研究,分析了改进效果。
关键词:
意愿调查法 湿地 非使用价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贺锋 董金凯 谢小龙 徐栋 吴振斌
介绍了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人工湿地的基本概况,论述了该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服务功能,指出对其美学欣赏、休闲娱乐和科研教育等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的重要意义。采用意愿调查评价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评估了其非使用价值。通过问卷设计、预调查、正式调查、问卷分析,得出支付意愿均值为160.23元/(户.年);通过进入法(Enter Regression)、逐步分析法(Stepwise Regression)以及部分变量对数化后的逐步分析法等3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式,探讨了支付意愿与受访者社会经济变量的关系,得出最优的回归模型证明对人工湿地越了解、家庭年收入越高以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