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22)
- 2023(14819)
- 2022(12781)
- 2021(12561)
- 2020(10218)
- 2019(24226)
- 2018(24346)
- 2017(44667)
- 2016(25318)
- 2015(29104)
- 2014(29703)
- 2013(28514)
- 2012(26550)
- 2011(24082)
- 2010(24232)
- 2009(21882)
- 2008(21782)
- 2007(19306)
- 2006(16965)
- 2005(15279)
- 学科
- 济(94755)
- 经济(94640)
- 管理(67604)
- 业(61268)
- 企(51406)
- 企业(51406)
- 方法(43517)
- 数学(36738)
- 数学方法(36236)
- 中国(32021)
- 农(24805)
- 教育(24209)
- 财(23543)
- 学(23527)
- 理论(21307)
- 业经(20634)
- 贸(19348)
- 贸易(19336)
- 易(18844)
- 制(17851)
- 地方(17023)
- 农业(16149)
- 和(16061)
- 技术(14958)
- 银(14903)
- 银行(14860)
- 务(14507)
- 财务(14432)
- 财务管理(14391)
- 环境(14302)
- 机构
- 大学(359711)
- 学院(353405)
- 济(135454)
- 经济(132219)
- 管理(132110)
- 研究(122187)
- 理学(113421)
- 理学院(112046)
- 管理学(109942)
- 管理学院(109299)
- 中国(88877)
- 京(79625)
- 科学(75181)
- 财(62639)
- 所(61847)
- 研究所(56198)
- 范(55895)
- 师范(55482)
- 中心(54270)
- 江(52556)
- 农(52011)
- 北京(51744)
- 财经(50050)
- 业大(49336)
- 经(45500)
- 师范大学(45224)
- 院(44008)
- 州(42995)
- 教育(41312)
- 经济学(41267)
- 基金
- 项目(231764)
- 科学(181804)
- 研究(176880)
- 基金(164743)
- 家(142330)
- 国家(141015)
- 科学基金(119766)
- 社会(107701)
- 社会科(101611)
- 社会科学(101585)
- 省(89128)
- 教育(87317)
- 基金项目(86227)
- 划(76975)
- 自然(75977)
- 编号(74673)
- 自然科(74163)
- 自然科学(74144)
- 自然科学基金(72801)
- 资助(68874)
- 成果(64359)
- 课题(54079)
- 部(53017)
- 重点(52664)
- 发(49568)
- 创(47527)
- 教育部(46071)
- 项目编号(45715)
- 大学(44986)
- 年(44074)
- 期刊
- 济(151345)
- 经济(151345)
- 研究(114297)
- 中国(75884)
- 教育(68902)
- 学报(54994)
- 科学(50178)
- 管理(48302)
- 财(47813)
- 农(47455)
- 大学(42450)
- 学学(38149)
- 技术(34271)
- 农业(33389)
- 融(27730)
- 金融(27730)
- 财经(24636)
- 经济研究(23806)
- 业经(22823)
- 图书(22311)
- 经(21167)
- 问题(19353)
- 业(17636)
- 职业(17435)
- 理论(17164)
- 贸(16673)
- 技术经济(16305)
- 坛(16237)
- 论坛(16237)
- 版(16075)
共检索到534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陈向明
"扎根理论"自1967年被两位美国学者格拉斯和施特劳斯提出来之后,在社会科学研究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过去近半个世纪也经历了一些概念、技术乃至范式方面的变迁。然而,这种研究路径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具体如何操作?能够为我国当前的教育研究提供什么洞见?在我国独特的学术环境中面临什么挑战,需要什么本土化调适?这正是本文意图探讨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扎根理论的定义、提出的背景以及基本操作步骤和方法;然后通过一个来自中国课堂的教学实例,管窥扎根理论研究的一种可能样态;最后结合一个教学案例,探讨扎根理论对于当前我国教育研究的意义、限度以及本土化调适的可能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沈茜 卢立涛
扎根理论作为一种研究路径或方式,在我国教育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扎根理论获取的本土理论也是层出不穷。扎根理论具有一套严格的系统化分析程序,数据编码是其关键环节,扎根理论通过对数据的三级编码而实现从经验数据到分析性理论的过渡。从已有研究文献看,教育领域内关于扎根理论的应用性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过程及研究结论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特征,也呈现出一些不足。通过对文献及实证研究的分析,可发现扎根理论在我国教育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它自身也具备诸多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值得深入反思和讨论的问题,如扎根理论"定位"问题,使用的必要性与科学性问题以及"中国化"问题等。
关键词:
扎根理论 教育研究 应用与反思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吴雅威 李宇佳 龚蛟腾
[目的 /意义]探析科技智库在知识服务过程中的关键需求,可为外部机构优化配置资源,进而更高效、精准地服务科技智库提供参考,也为科技智库知识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完善状态提供科学与客观的测度标尺。[方法 /过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获取原始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索科技智库需求的内容、类型与特征,最终得到100项初始概念、23项范畴与7项主范畴,逐步提炼出科技智库需求的MCRT理论分析模型,同时进一步分析需求的形成与管理机制,各主范畴之间的关联及其如何作用于知识服务过程,并辅以案例进行解析。[结果 /结论 ]用户需求与自身发展能够触发科技智库需求,并遵循“刺激—产生—评估—匹配”四个阶段的需求管理机制。科技智库需求包括物质资源、智慧协同、用户需求、自身特质四项维度,各个维度之间关联密切且共同作用于知识服务过程,即物质资源的传递共享和有序流通,可激活智慧协同,优化自身特质;智慧协同可对物质资源及其产品进行分析研判,也可介入用户需求产生环节;用户需求可使物质资源建设更具针对性,亦可驱动智库改善自身特质;自身特质可对用户需求进行序化管理,也可探索物质资源的高效集成与应用机制,最终提升成果整体效能。
关键词:
科技智库 知识服务 需求分析 扎根理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程玉桂 陈建毅
助农直播在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如何将文化与助农直播模式结合,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刺激文化消费是一个企业值得关注的问题。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运用扎根理论构建助农直播中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模型。研究表明:人物形象、外部场景、文化认同、地域文化、文化叙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6个主范畴对助农直播中消费者购买意愿存在显著影响,同时它们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路径有所差异。据此,提出加强场景优化、增加叙事符号、重视本土特色文化与产品的融合创新、坚持正向价值引领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扎根理论 助农直播 传统文化 购买意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冉雅璇 卫海英
品牌仪式是一系列围绕品牌活动的正式的、具有可重复模式、表达价值和意义的活动。品牌仪式已经在商业广泛应用,而其组成内核、形成机理却仍未曾可知。基于扎根理论,本文通过消费者深度访谈发现,品牌仪式是通过品牌基础意义向品牌仪式意义的迁移而形成,互动方式是意义"链"迁移的驱力。品牌基础意义包括产品意义(产品功能和产品价值)、情感意义(基础情绪和道德情绪)和文化意义(联想意义和价值观意义)三个层面,品牌仪式意义涵盖自我概念意义、自我展示意义、自我参与意义和自我更新意义。此外,品牌仪式的形成过程主要存在四类影响因素:仪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黎耀奇 宋亚亚 梁斯琪 张骁鸣
近年来,社会舆论对旅游业尤其是导游职业的负面评价已经到了污名化程度,对旅游业的从业者乃至整个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然而学术界对这一严峻的现实问题却关注甚少。文章以导游职业这一旅游业受污职业的典型代表为例,基于扎根理论,对导游这一职业的污名形成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从施污者的角度,公众的实体感知直接决定了导游职业污名的内容,但污名的最终形成与社会认知的负面渲染作用和信息认知的负面导向作用紧密相关;从受污者的角度,由于从业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目前受污者只能被动承受污名。以上结论对职业污名研究具有较高理论贡献,文章同时为旅游业去污名化实践路径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导游 职业污名 形成机制 扎根理论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朱明
通过对3所案例高校图书馆的扎根理论研究构建了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有效性的理论模型,即高校图书馆在其管理制度过程中,基于制度文本、制度机制、制度环境和制度个体从整体上形成制度制定、制度实施和制度调整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有效性的概念,即由高校图书馆内部根据其自身组织和外部环境制定成文并具备操作性、均衡性、兼容性和约束性的符号性规范,在一致性框架和制度机制的共同作用下,促使制度个体通过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和情感价值判断作出符合制度目标的行为选择以及图书馆内部根据制度环境、机制、个体的变化对制度文本进行动态调整的能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朱明 廖熙铸
[目的/意义]图书馆管理制度内化是图书馆资源配置和管理创新的基础,论文旨在还原管理制度在图书馆组织内部的内化过程,并对各层级间的转换机制进行解释。[方法/过程]通过对3所案例图书馆的扎根理论研究构建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内化的理论模型,从组织内化、过程机制和馆员内化3个维度综合考察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内化的动因和表现,具体涵盖11个主范畴、41个范畴和164个初始概念。[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内化是在图书馆组织内部构建起组织适应的内化基础后,通过过程机制形成与馆员层面匹配与转化的选择集合,最终由馆员根据理性计算和群体共识对管理制度形成内化并转化为组织内部规范内化的过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谭晓玉
我国20多年来开展的教育法学研究,从过于偏向对教育立法成果的研究而轻视对教育法制现实问题的探讨,到深入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重视教育主体权力的研究,使教育法学研究从本体论和方法论诸方面提出了进行整体思考的价值取向问题。教育法学是“行为法学”。教育法律规范从产生到实现的全过程,实质上是教育价值法律化与教育法律价值化的转化过程。对教育法律效果进行研究和探讨,既是教育法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教育法制实践的呼唤。当前,对教育法学研究应持的取向是:既要研究“文本中的教育法”,也要研究“行动中的教育法”,这一研究价值取向的转变,是教育法学理论研究之必需,也是中国教育法制实践的呼唤。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国超 吴思远
[目的/意义]用户回避行为是人工智能时代下人机交互过程中的一种消极反应。探究用户对智能客服的回避机制,提升消费者对智能客服的体验感和留存率,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方法/过程]整合扎根理论和叙事研究方法,通过对访谈资料的编码分析,提炼出77个初始概念、25个基本范畴和7个主范畴。研究梳理范畴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构建智能客服用户回避行为机制的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用户从使用智能客服到触发回避行为会经历一系列心理和认知变化的过程;当回避驱动因素和需求满足程度影响用户心理和行为时会受到用户的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的制约。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史丽萍 贾亚男 刘强
团队目标导向对团队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的引导作用,研究团队目标导向的影响因素是从根本上加强团队目标导向引导作用的前提基础。本研究以人的认知为视角,首先通过扎根理论方法从质化研究角度选取团队目标导向的影响因素,其次运用概念格-加权群组DEMATEL方法进行影响因素重要度的识别,在此基础上以实例的形式分别运用传统DEMATEL方法和概念格-加权群组DEMATEL方法计算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并对计算结果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团队目标导向受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因素的影响更大,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组织承诺和组织公平感,并为企业管理者提出相应管理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戴胜利 李迎春 张伟
当前,加强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重大发展战略,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也逐渐成为科技创新趋势,而技术创新具有研发周期长、投入集中、过程复杂等特点,使得构建创新主体间的深层次合作很有必要。采用扎根理论对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影响因素进行挖掘,提炼相应范畴,进而构建技术创新联盟的"动机—过程—行为"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模型。结果表明,联盟建设影响因素中,资源投入是开展创新合作的重要前提条件,协作动机是促进技术创新联盟构建的内在驱动,组织环境是实施创新合作的基础性条件,技术创新协同过程则是联盟运行的重要支撑条件。在联盟构建过程中,协同过程起部分中介桥梁作用,资源投入因素与组织环境因素起调节作用。
关键词:
技术创新联盟 协同创新 扎根理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磊 王聪 赵丽娟
本文采用深度访谈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深入研究品牌记忆的概念以及品牌记忆的结构维度。研究发现,品牌记忆是消费者在不同的环境下,积累和存储有关品牌及其产品在效应、价值、情感和象征性方面的记忆程度。品牌记忆由效应性记忆、价值性记忆、情感性记忆和象征性记忆四个维度构成,四者之间是由低到高的层层递进关系。其中效应性记忆是重塑品牌记忆的基础,价值性记忆则是重塑品牌记忆的关键,情感性记忆和象征性记忆则是重塑品牌记忆的升华。有助于我国危机品牌企业从根本上找到重塑品牌记忆的对策,帮助我国危机品牌走出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促进我国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苑艳 陈凯
本文运用关键事件调查法,基于扎根理论这一探索性技术引出突显信念,厘清变量之间的关系,探索绿色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行为意向是影响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的最直接因素,其受内部性与外部性因素共同作用。内部性因素包含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3个主范畴,外部性因素包含产品认知1个主范畴。此外,进一步探索了上述4个主范畴的构成因子及其对绿色购买行为作用机制模型,并发现消费者在购买绿色便利品时主要受到内部性影响,而在购买选购品时,对于信息量的要求高于便利品。最后,依据研究发现,提出了促进绿色购买行为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绿色购买 扎根理论 影响因素 突显信念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方龙 邱伟年 吴能全 曾楚宏
本文以袁隆平院士命名的企业——隆平高科为研究对象,研究以袁隆平精神为内核的《隆平之道》理念文化体系的构建过程和理论机制。本研究在企业文化理论的框架下,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数据,基于扎根理论进行数据分析,编码提炼了一系列的理念文化要素,并通过编号和概念上的理论升华,形成了一个系统性、全面性的理念文化体系。更重要的是,通过扎根理论的理论饱和度分析,发现了在传统企业文化理论框架中被忽视的重要概念:企业文化品格——"稻"文化,还基于案例实践和理论框架,推导出了企业文化多层次结构模型,进一步扩展和丰富了企业文化理论。本研究认为,中国越来越多的著名企业都在使用"企业文化品格"这一核心企业文化概念,"企业文化品格"这一概念正在成为企业文化体系中越来越重要的核心内涵,它影响和决定了企业文化体系的其他内容。研究结果对中国企业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