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74)
2023(9418)
2022(7632)
2021(7220)
2020(5704)
2019(13234)
2018(12642)
2017(23219)
2016(12267)
2015(14046)
2014(13434)
2013(13418)
2012(12728)
2011(11733)
2010(11576)
2009(10783)
2008(10546)
2007(9485)
2006(8578)
2005(7671)
作者
(35943)
(29982)
(29842)
(28649)
(19218)
(14340)
(13316)
(11694)
(11652)
(10781)
(10552)
(10075)
(9797)
(9765)
(9747)
(9510)
(8995)
(8796)
(8634)
(8429)
(7555)
(7485)
(7408)
(7009)
(6886)
(6795)
(6760)
(6448)
(6176)
(6103)
学科
(55042)
经济(54989)
管理(30300)
(25406)
方法(21855)
(20724)
企业(20724)
中国(19834)
数学(17638)
数学方法(17442)
(15020)
业经(12920)
(12251)
贸易(12239)
(12025)
(11113)
(11019)
(10219)
地方(9973)
农业(9651)
(9364)
理论(8930)
(8578)
银行(8552)
环境(8549)
(8470)
金融(8469)
(8355)
关系(8213)
(8087)
机构
大学(175413)
学院(172335)
(77181)
经济(75851)
研究(71087)
管理(58585)
中国(55051)
理学(49343)
理学院(48721)
管理学(47802)
管理学院(47495)
科学(41807)
(39868)
(36457)
(34725)
研究所(33131)
(31637)
中心(30760)
财经(26913)
北京(26202)
(26167)
(25809)
经济学(25319)
业大(24971)
农业(24944)
(24872)
(23286)
师范(22970)
经济学院(22610)
科学院(21765)
基金
项目(115022)
科学(90191)
研究(84341)
基金(84209)
(75876)
国家(75303)
科学基金(62179)
社会(54688)
社会科(51506)
社会科学(51493)
基金项目(42636)
(41817)
教育(38899)
自然(38779)
自然科(37871)
自然科学(37854)
(37315)
自然科学基金(37214)
资助(35234)
编号(32048)
成果(27522)
重点(27360)
(26703)
(25986)
中国(24743)
课题(24606)
国家社会(23922)
(23775)
教育部(22668)
创新(22353)
期刊
(87831)
经济(87831)
研究(57661)
中国(43788)
学报(31140)
(30056)
科学(28166)
(25536)
管理(24599)
大学(23833)
教育(23517)
学学(21989)
农业(20931)
(16849)
金融(16849)
经济研究(15880)
技术(15076)
财经(14114)
(12477)
(12429)
(12268)
业经(12064)
世界(11521)
问题(11432)
国际(11366)
图书(9254)
(8483)
技术经济(7982)
(7790)
论坛(7790)
共检索到280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陆亭  
第一,“双一流”是一种国家理想主义,是要为中国、为中国梦、为“两个一百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支撑。在重点建设时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最经济的道路。到“985工程”时期,面向世界做精心布局,“双一流”初见端倪。到了“双一流”时期,我们为民族复兴而奋斗,我们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将会达到历史新高度。我们要站在这个高度看待“双一流”建设。第二,要将“双一流”建设经费纳入基本支出。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康凯  
可以从三个方面认识“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一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办大学;二是必须坚持文化自信,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滋养大学;三是必须坚持了解中国和服务中国,立足中国实际发展中国,实现大学的价值。在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视角下,“双一流”建设应当着重抓住三个关键点:第一,人。人是“双一流”建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杰  
研究型大学的作用毫无疑问将在未来几十年中变得更加重要。21世纪的今天,我们需要扎根中国的"一流创新型大学"。一流创新型大学应具备扎根中国的价值观、创新增值的质量观、以人为本的制度激励发展观。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我国也已进入创新驱动的时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是发展的基点,是发展全局的核心。时代的变革和国家的发展赋予中国研究型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骏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关系国家发展的根本性战略问题。遵循教育规律,回归按大学规律办大学的大学之道。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要体现国家特色、民族特点和文化自信。一流大学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国家科技、社会经济水平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已成为关系国家发展的根本性战略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家综合实力显著提高。一方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益春  
一所大学地位的不可替代性是由高水平学科和办学特色所决定的,其本质是内涵和质量。然而大学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既需要处理好一流学科建设与新兴学科发展、局部带动与整体发展的关系,还需要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保障。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单元,一流学科建设在大学内涵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东北师范大学将以此次"双一流"建设为契机,扎根中国大地,坚持内涵发展,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师范大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建华  
"985工程"实施18年来,中国大学的办学水平、学术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升很快。国务院出台的"双一流"建设的总体方案,对大学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北京大学将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思路,守正创新、引领未来,根据办学规律推进综合改革,努力把每个机构、每个人的创造潜力都激发出来,使北大真正成为"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和"产生影响国家和人类进步的新思想、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的学术殿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春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带领党和国家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实现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辉煌成就,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坚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异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锐意进取、励精图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这砥砺奋进的五年里,我国不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五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新成就、迈上新台阶、进入新阶段,正在从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寒   李正风   张凤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战略目标下提出的现阶段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对于新时代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具有深刻意义。在新发展阶段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和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目标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基于2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调研和扎根分析,构建研究型大学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因素模型,提出研究型大学应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在高质量科学研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跨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深度融合、高水平国际科学合作、卓越创新文化建设6个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履行其服务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历史使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严纯华  
"双一流"建设要从中国实际出发,牢牢扎根中国大地。要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聚焦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质量;践行"四个服务",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文化传承创新,厚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沃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登华  
纵观当今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把培养引领未来发展的一流人才作为其核心的办学理念。"家国情怀"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文化传承,是我们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的重要思想道德基础。努力构建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世界一流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梦卿  刘博  
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历史性跨越具有全局性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应用技术大学是现代经济发展进程中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科学技术更迭的重要技术技能支撑。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立足一流学科、创设一流专业群、构筑一流师资、培养一流人才,进一步建设一流应用技术大学,有利于为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形成扎实牢固的"塔基",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史秋衡  
第一,我们在探讨很多未来领域的时候,所谓的一流是一种创新、是一种未来方向标,而未来的一流创新领域和一流学科之间有点像塔尖和塔基的关系。未来尖端领域大多不显现为学科,但需要一流的塔基。因此真正一流未来领域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一流塔基,一流学科首先是塔基的意义。第二,高校分类发展与管理涉及到内涵建设。自2017年1月开始,我国高校明确划分为研究型、应用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成华  周红坊  
本文基于响应式建构主义视角,提出了"双一流"建设科研成效评价要以学科分类为前提,明确"双一流"科研成效评价标准;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探索多学科交叉研究评价体制机制;以信息技术为抓手,建立"双一流"科研成效评价数据库;以多元价值为起点,建立"双一流"特色研究保护机制等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然  丁效华  岳彩领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学习共享空间(LC)、书院的功能、发展现状与问题的深入剖析,总结提炼出图书馆支撑"双一流"建设的能力,即高校图书馆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功能、实践平台功能和文化导向平台功能;提出大力发展LC,尤其是发展LC与书院耦合育人是当下图书馆支撑"双一流"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实践应用表明,这种策略能够整合LC与书院各自的优势,大幅改善各自的短板,尤其是在人文素质培育方面,实现"1+1> 2"的总体育人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