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2)
2023(738)
2022(610)
2021(533)
2020(414)
2019(941)
2018(895)
2017(1646)
2016(817)
2015(934)
2014(884)
2013(840)
2012(777)
2011(710)
2010(667)
2009(656)
2008(620)
2007(433)
2006(344)
2005(326)
作者
(2084)
(1849)
(1748)
(1726)
(1151)
(851)
(800)
(706)
(678)
(635)
(599)
(566)
(561)
(555)
(554)
(550)
(530)
(514)
(506)
(455)
(451)
(422)
(403)
(401)
(384)
(380)
(379)
(375)
(349)
(341)
学科
(4138)
经济(4136)
方法(1953)
管理(1890)
数学(1877)
数学方法(1875)
(1518)
中国(1363)
(1189)
贸易(1189)
(1182)
(988)
企业(988)
(976)
环境(903)
关系(866)
(764)
业经(685)
(680)
(646)
(638)
农业(612)
发展(589)
(587)
出口(583)
出口贸易(583)
(583)
对外(562)
(560)
银行(560)
机构
大学(12177)
学院(11803)
(6814)
经济(6749)
研究(4839)
管理(4234)
理学(3733)
理学院(3693)
管理学(3680)
中国(3665)
管理学院(3652)
(2507)
(2497)
经济学(2465)
科学(2406)
经济学院(2270)
财经(2165)
(2145)
(2048)
研究所(2029)
中心(1987)
(1823)
财经大学(1686)
(1555)
北京(1552)
科学院(1547)
师范(1543)
(1501)
研究中心(1497)
社会(1456)
基金
项目(8804)
科学(7229)
基金(7049)
研究(6641)
(6210)
国家(6171)
科学基金(5276)
社会(5082)
社会科(4905)
社会科学(4905)
基金项目(3598)
教育(2962)
自然(2821)
(2780)
自然科(2754)
自然科学(2753)
自然科学基金(2718)
中国(2622)
资助(2604)
(2570)
国家社会(2568)
(2326)
编号(2195)
教育部(2102)
(2039)
重点(2022)
重大(1956)
人文(1897)
(1893)
(1847)
期刊
(6373)
经济(6373)
研究(3787)
中国(2142)
科学(1694)
(1584)
学报(1550)
管理(1541)
(1345)
大学(1317)
学学(1234)
经济研究(1224)
(1155)
财经(1094)
国际(1029)
农业(1019)
世界(979)
(971)
问题(966)
教育(890)
技术(829)
(781)
金融(781)
业经(701)
技术经济(680)
(626)
经济问题(579)
资源(554)
统计(541)
社会(519)
共检索到16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稼琼  
培养高素质全球治理人才是落实党和国家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总体部署的必然要求。高校应在制定人才培养长期目标、建设特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搭建国际化职业发展平台、推进全方位开放办学、强化责任感和道德感培养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提升全球治理人才的综合素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登华  
纵观当今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把培养引领未来发展的一流人才作为其核心的办学理念。"家国情怀"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文化传承,是我们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的重要思想道德基础。努力构建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世界一流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将栋  徐丹  
在新时代"中国制造2025"所需的人才必须是能够适应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研究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分析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三大核心素质,即职业核心素质,专业核心素质和创新核心素质,并提出了坚持以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职业核心素养教育;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职学生专业核心素质;夯实基础、强化实践、培养意识,提高学生核心创新素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祺午  
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探索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高校、科研部门、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协同培养教师和培训教师的机制。搭建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推动人才成长和企业技术变革同步发展。当前全球范围内科技革命和产业结构调整孕育兴起,世界各国正在积极抢占以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标志的智能制造产业制高点。面对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和新兴国家的产业变革,我国要突破发达国家先进制造技术和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龚克  
将教学放在"优先"地位,既能体现重视教学的原意,又可避免将教学当作人才培养全部工作的偏差,更符合法定的要求。●对学校的管理者来说,千万不要以为强调法治就等于强化管理权,甚至是要制约师生权益,这完全是与法治精神背道而驰的。●大学作为立德树人的专门机构,要把依法办学和以德育人结合起来,创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有效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第二届中国职业教育与有色金属行业发展对话活动8月23日-24日在内蒙古赤峰市举办。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鲁昕出席并发表讲话。鲁昕指出,今年是"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进  
办好法学教育,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建设对法治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法学专业教师队伍。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陆亭  
第一,“双一流”是一种国家理想主义,是要为中国、为中国梦、为“两个一百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支撑。在重点建设时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最经济的道路。到“985工程”时期,面向世界做精心布局,“双一流”初见端倪。到了“双一流”时期,我们为民族复兴而奋斗,我们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将会达到历史新高度。我们要站在这个高度看待“双一流”建设。第二,要将“双一流”建设经费纳入基本支出。
关键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齐严  刘佳佳  洪清玲  
文章从创新型人才概念与特征的理论综述出发,应用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对联邦快递公司总裁弗雷德·史密斯及其中国区总裁陈嘉良这两位企业领军人物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提炼,对两位勇于创新的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与创新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素质特征进行了深入挖掘,提出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创新和实践能力、乐观积极的态度、关心帮助别人、灵活敏捷的思维、沟通和合作能力以及顽强拼搏不畏困难的意志品质六个方面的素质特征。最后,根据上述研究得出的创新型人才所具有的主要素质特征,本文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光旭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考察北京大学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对教育改革发展、对青年成长成才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深刻揭示了党和国家事业对人才需求的历史变化,科学概括了新时代高校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和方向,明确提出大学的使命和责任、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青年的使命和责任,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鲜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劲松  
本文使用一种新颖的理论范式——扎根理论,研究了制约中国民众购买旅游保险的影响因素问题,研究基于一次社会调查,通过创建开放性译码与主轴译码,最后得出选择性译码,进而构建了制约中国旅游保险影响因素的基本理论框架,揭示了解决问题的出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悦   徐秀丽   李小云  
当前中国全球治理人才培养在专业知识层面面临的重要挑战是如何有效地将中国经验学理化,进而融入全球知识的潮流中,从而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贡献中国方案。源于美国的从“精英外语人才”到“区域问题专家”再到“全球胜任力”的全球治理人才培养模式以关注“全球知识”为核心,中国全球治理人才专业知识培养理念与路径则另辟蹊径,注重链接地方知识与全球知识,即要求新型人才既熟悉扎根中国基层的实地发展经验,又具备全球治理的全局视野。在此时代召唤下,中国农业大学在过去十几年中探索出一条链接地方与全球的双轨实践育人新模式,这一模式源自学校一批前沿发展研究者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来”到21世纪初开始“走出去”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中国在全球发展治理中的位置变迁,以及由此带来的自主性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自觉性的生成。本文基于此案例,分析贯穿课堂学习和实践学习的“地方-全球”双轨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并指出中国全球治理人才的培养理念与路径需关照“中国实践”与“全球视野”两个面向,注重地方-全球双重知识的链接,从而逐步探索出全球南方国家贡献全球治理的积极有为方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小洲  冯建超  
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人才是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力量,是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的主力军。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提出着力构建个人、教育、学术、支持、制度五位一体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强化以家国情怀为根本的素质培养、完善以国际视野为导向的教育教学体系、加强以创新为核心的支撑体系、优化以贡献度为标杆的人才激励机制等路径,培育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化人才。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晓露  林美珍  
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当中,授权成为企业管理者常用的一种管理方法,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授权型领导与其他类型领导(例如指令型领导、交易型领导、变革型领导等)的一个重要差异是授权型领导更关注领导者与员工分享权力,以便员工进行自我领导和自主决策,独立地工作。要提高组织的灵活性与效率,增强其竞争力,企业急需培养一批具有权力共享意识、乐意表现授权行为的授权型领导者。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以旅游企业为研究样本,探索管理人员授权型领导行为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中国情境下管理人员授权型领导行为的"我能(I can)"、"我愿(I am wIllIng to)"、"我该(I should)"影...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韩凤芹   马婉宁   陈亚平  
科技经济融合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要义,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2020—2021年19个“科创中国”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并以其它调研材料为补充,从“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3个维度出发,运用扎根理论这一质性研究方法,借助NVivo11软件辅助编码,探索科技经济融合机制与路径。研究发现:科技经济融合存在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机制、市场主导资源融通机制和创新生态系统动态演化机制,三大机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为资源对接、平台搭建和生态营造这3条可选择的路径提供机制保障,以促进科技需求和供给有效对接,为科技经济融合提供系统性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