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34)
2023(5024)
2022(3823)
2021(3449)
2020(2756)
2019(6178)
2018(5704)
2017(10902)
2016(5517)
2015(6192)
2014(6041)
2013(5914)
2012(5420)
2011(4846)
2010(5318)
2009(5156)
2008(4042)
2007(3992)
2006(3574)
2005(3128)
作者
(13944)
(11344)
(11163)
(10758)
(7093)
(5326)
(5198)
(4513)
(4186)
(4157)
(3872)
(3860)
(3714)
(3590)
(3547)
(3541)
(3323)
(3256)
(3145)
(2980)
(2873)
(2822)
(2665)
(2646)
(2580)
(2568)
(2526)
(2498)
(2303)
(2297)
学科
(24288)
金融(24288)
(21353)
银行(21349)
(20850)
(19489)
经济(19476)
中国(16388)
管理(14669)
(14456)
(12074)
企业(12074)
中国金融(10874)
地方(8863)
(8444)
(8177)
(7103)
业经(6631)
(5641)
财务(5616)
财务管理(5610)
企业财务(5432)
农业(5169)
方法(5073)
(4923)
事业(4739)
理论(4459)
体制(4351)
数学(4351)
数学方法(4331)
机构
学院(66474)
大学(64200)
(28706)
经济(27924)
中国(25992)
管理(22773)
研究(22565)
理学(18052)
理学院(17885)
管理学(17624)
管理学院(17508)
(16638)
(15315)
银行(14812)
(13898)
中心(13660)
(13623)
(13554)
金融(13353)
财经(11836)
人民(11725)
(11378)
科学(10976)
(10693)
国人(10544)
中国人(10471)
中国人民(10377)
(10111)
(10085)
经济学(9742)
基金
项目(40450)
研究(34316)
科学(31260)
基金(27219)
(22344)
国家(22076)
社会(21408)
社会科(20329)
社会科学(20326)
科学基金(19179)
(17261)
教育(15606)
编号(15058)
基金项目(13997)
(13416)
成果(12981)
课题(11237)
资助(10833)
(10349)
(10018)
(9921)
自然(9898)
自然科(9651)
自然科学(9651)
(9513)
自然科学基金(9481)
重点(9448)
项目编号(9398)
(9257)
国家社会(8793)
期刊
(34488)
经济(34488)
(26059)
金融(26059)
研究(24071)
中国(20876)
(13277)
教育(11329)
(9655)
管理(9222)
学报(7068)
技术(7031)
科学(6320)
大学(6161)
财经(6119)
业经(5540)
农业(5522)
学学(5504)
经济研究(5361)
(5219)
中国金融(4941)
职业(4551)
图书(4386)
理论(4335)
实践(3972)
(3972)
问题(3880)
(3744)
论坛(3744)
农村(3696)
共检索到123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朱民   黄益平   李稻葵   丁志杰   管涛  
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并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首先,以零碳金融创新为契机,积极探索人类历史中前所未有的零碳金融发展模式,推进中国零碳金融体系建设,成为构建金融强国、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的最佳诠释。其次,金融高水平开放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国际经验表明,金融强国通常都拥有开放的金融体系、货币和国际金融中心。提升中国金融国际影响力,应努力让中国特色的金融发展道路与国际市场制度接轨,保持并增强中国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服务内地的金融强国建设。此外,金融强国建设背景下的人民币国际化更具战略意义,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来源之一。最后,金融强国建设还须紧紧抓住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通过做大做强国债市场,推动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释放地方经济发展积极性,扎实推进金融强国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孟国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当前做好高校劳动教育工作的重要遵循。扎实推进高校劳动教育的着力点在于:强化思想引领,凸显劳动教育的导向性;激发学生活力,强化劳动教育的认同度;凝聚教育合力,强化劳动教育的协同性;丰富教育形式,强化劳动教育的亲和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海生  张玉凤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2010年5月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在国家话语体系中提出了“强国必先强教”,“强教”成为“强国”的核心驱动力,“教育强国”成为“教育大国”的高级演化。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命题,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构成与重要基石,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光  王振  
金融科技并未改变金融的本质,它对金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边际成本、效率、普惠程度等方面,其核心仍然是防控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金融稳定理事会(FSB)于2016年3月首次对金融科技(Fin Tech)进行了定义,即指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它能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影响。目前,我国对金融科技尚无统一的定义。在上世纪80年代,国内部分学者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光  王振  
金融科技并未改变金融的本质,它对金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边际成本、效率、普惠程度等方面,其核心仍然是防控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金融稳定理事会(FSB)于2016年3月首次对金融科技(Fin Tech)进行了定义,即指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它能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影响。目前,我国对金融科技尚无统一的定义。在上世纪80年代,国内部分学者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颜炳乾  
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和基本制度建设,是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新的历史阶段的"大力发展"根系于"双基"建设。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加强职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元竹  
编制"十三五"社区服务体系规划须着眼于问题,当前的问题主要有,社区服务与居民的需求对接还需进一步完善;物业与居民之间的冲突,存在社会稳定隐患;通过居民自身治理实现社区治理成为新的课题。"十三五"社区服务体系规划应紧紧围绕依法治国、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和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推进社区自治,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和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处理好法治和自治、政府与社会、治理与培育的关系,并将其作为推进"十三五"时期社区建设工作的三个着力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计承江  
金融生态建设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是紧密相连的,社会改革发展中诸多问题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金融生态建设。因此重视金融生态建设根本的是要进行社会综合改革,整体推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宝泉  刘威岩  
近年来,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十二五"规划的编定过程中,国内众多城市提出了要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通过考察我们发现,一个发达的金融中心首先必须要有完备的金融基础设施作支撑。拥有了完备的金融基础设施,才能扩大资金集散,加速资金周转,保障资金安全,增强资金的吸引力,形成"资金洼地",才能为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概括来说,金融基础设施就是指支持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主要包括金融组织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涛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地方金融发展的核心,曾一度围绕处理好局部金融风险引发的困境。随着2003年以来经济快速增长与金融地位提升,地方金融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且更多与地方集聚金融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等目标结合起来。2012年以来,加快金融改革和创新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卜建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当前,应提高风险防范与化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抓住金融风险处置的有利时间窗口,全面排查和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防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金融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一方面,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巩腾  
人民银行聊城市中心支行通过加强制度体系建设、政银企合作对接、产品服务创新,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长效性、精准性和针对性。主要做法加强制度建设,提升金融服务长效性。一是开展专项行动,制定实施意见。牵头开展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提档升级专项行动,制定行动实施意见,从优化信贷服务、拓展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务实举措。二是完善配套制度,强化政策激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当前,一些地方正在努力探索区域金融改革的有效途径,比如,珠江三角洲、浙江温州、福建泉州,还有一些边境地区也在开展一些有特点的试点。试点或侧重于农村金融,或侧重于跨境金融、综合性金融,或侧重于自贸区金融。这些深化金融改革的尝试,有利于激发区域经济改革活力,有利于探索和积累改革经验。区域金融改革不是金融特区,也不是政策博弈的手段,允许一定范围内对一些方面先行先试,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差异化需要,同时也是给全面改革探索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卜建明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当前,应提高风险防范与化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抓住金融风险处置的有利时间窗口,全面排查和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防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金融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一方面,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