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06)
- 2023(12607)
- 2022(10830)
- 2021(10253)
- 2020(8117)
- 2019(18817)
- 2018(18759)
- 2017(36232)
- 2016(19650)
- 2015(22102)
- 2014(22166)
- 2013(21724)
- 2012(19782)
- 2011(18042)
- 2010(18150)
- 2009(16363)
- 2008(15652)
- 2007(13959)
- 2006(12272)
- 2005(10275)
- 学科
- 济(77378)
- 经济(77297)
- 业(56509)
- 管理(54153)
- 企(44083)
- 企业(44083)
- 方法(33003)
- 农(32552)
- 数学(28119)
- 数学方法(27792)
- 农业(21599)
- 中国(21562)
- 业经(21036)
- 地方(18873)
- 财(18496)
- 学(15804)
- 制(14957)
- 理论(12986)
- 贸(12962)
- 贸易(12952)
- 易(12570)
- 和(12376)
- 技术(12093)
- 环境(11772)
- 策(11691)
- 发(11520)
- 教育(11472)
- 划(11433)
- 银(11327)
- 银行(11292)
- 机构
- 学院(274697)
- 大学(272116)
- 管理(112042)
- 济(104789)
- 经济(102213)
- 理学(97509)
- 理学院(96436)
- 管理学(94882)
- 管理学院(94363)
- 研究(89669)
- 中国(65240)
- 京(57368)
- 科学(55849)
- 财(46598)
- 农(46504)
- 所(43578)
- 业大(41758)
- 中心(40839)
- 江(39998)
- 研究所(39833)
- 范(38091)
- 师范(37810)
- 财经(37201)
- 北京(36001)
- 农业(35023)
- 经(33753)
- 州(32849)
- 院(32801)
- 师范大学(30256)
- 经济学(29508)
- 基金
- 项目(191396)
- 科学(150210)
- 研究(144656)
- 基金(136736)
- 家(117653)
- 国家(116554)
- 科学基金(100322)
- 社会(89722)
- 社会科(84605)
- 社会科学(84583)
- 省(76297)
- 基金项目(73324)
- 教育(66000)
- 自然(63828)
- 划(63299)
- 自然科(62273)
- 自然科学(62263)
- 编号(61605)
- 自然科学基金(61112)
- 资助(54759)
- 成果(50099)
- 课题(42184)
- 重点(42145)
- 发(41818)
- 部(41444)
- 创(39809)
- 项目编号(37161)
- 创新(36813)
- 科研(35778)
- 国家社会(35718)
- 期刊
- 济(120994)
- 经济(120994)
- 研究(79278)
- 中国(53375)
- 农(48150)
- 学报(41839)
- 科学(40136)
- 管理(39687)
- 教育(34377)
- 财(33034)
- 农业(32627)
- 大学(32387)
- 学学(30490)
- 技术(24040)
- 业经(23872)
- 融(22763)
- 金融(22763)
- 经济研究(17455)
- 财经(16790)
- 问题(15699)
- 图书(15518)
- 经(14160)
- 科技(13858)
- 版(13777)
- 理论(13763)
- 业(13737)
- 现代(12965)
- 实践(12870)
- 践(12870)
- 技术经济(12695)
共检索到396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晓晶
当前辽宁省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农业供给质量有待提高、知名农产品品牌少、三大产业融合度不高,这些问题都需要破解。具体路径应该是以构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新格局;构建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新蓝图;夯实农村基层工作,巩固乡村振兴的核心地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新型农民;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抓手,推进辽宁的乡村振兴。
关键词:
辽宁 乡村振兴 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西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和基础,也是现代农村产业体系的重要目标。而金融服务是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实现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随着辽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和农村金融不断发展,金融服务农村产业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提升。但是,仍面临着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金融服务农村产业振兴不精准、金融产品系统化程度不高、配套政策不健全等问题,亟需进一步加快农业金融科技应用,成立产业基金,采用产业投行模式,完善农村产业振兴政策,促进金融服务精准化、高效化等,推动辽宁乡村产业振兴发展。
关键词:
金融服务 产业兴旺 农村金融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奇修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并将其写入党章总纲,树立了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和新旗帜,是做好新时代财政支农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为此,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武装头脑,指导乡村振兴实践,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吴奇修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党中央反复强调,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全国工作重中之重。财政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准确把握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形势、新要求,按照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狠抓政策落实,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雪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关乎农民群众健康、对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及美丽中国建设意义重大。本文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立足辽宁省农村,通过调查深入了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及取得成绩,探寻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化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人居环境 整治优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雪 周密 黄利 赵晓琳
乡村振兴战略是统领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农村发展的总规划,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进行合理评价,是有效解决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中的突出问题、补齐现实短板、破解重大难题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作为二级指标,并选择15个三级指标和46个四级指标,构建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18年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智库辽宁省106个村、1175户农户数据,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及面临的挑战。现阶段,辽宁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达到目标值的57%,达成率最高和最低的方面分别是治理有效(84%)和乡风文明(38%)。根据目前辽宁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存在的部分基础设施资源错配、村两委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有待提高、村民自治实践较少等问题,提出应因地制宜制定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加强村两委创新和环保培训、引导和鼓励村民参与自治实践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指标体系 效果评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莹 李冰
当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已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持续有效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解决“谁来种地”的现实选择,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探究了有效推进辽宁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以期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宁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要路径,具有强烈的时代背景和战略意义。人才是科技兴农的关键环节、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积极推进人才强农战略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分析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推进人才强农战略的具体实践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和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夯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人才强农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新荣 唐靖廷 杨勇军 戴化勇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时期,一些乡村的凋敝和衰落与当前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地如何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加快实施这一国家战略,是一项重大课题。尤其是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前沿阵地的广东,近年来乡村的发展与整个经济发展形成了明显反差,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确保粮食安全,加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都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为此,本文在研读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农村实地调研,提出这一战略在广东的推进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艳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钱袋子"的财政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文章在分析乡村振兴战略意义与财政重要作用的基础上,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提出了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财政 战略 农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殷彤丽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七大国家战略之一。南疆四地州集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于一体,是新疆乡村振兴重点和难点所在。总结梳理职业教育在南疆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在已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方面,研究职业教育助力南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路径,为南疆四地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参考。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南疆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小萍
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血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基础资源。通过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持路径进行分析,发现乡村振兴下金融行业面临如下机遇:拓展金融市场的发展空间、促进金融业的转型升级、激励金融产品创新、促进金融支持保障的措施完善、推动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并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提出应从创新金融供给方式、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持续推进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提高农民金融能力、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
关键词:
金融支持 乡村振兴 金融创新 金融能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甫宁 罗必良 吴国宝 左停 习银生 赵文
笔谈探究了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基本标准,并从乡村产业振兴、收入分配、低收入人口帮扶、盘活农村共享资产等方面,就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和政策提出了看法和建议。结合中国国情和国际标准,共同富裕应包含“富裕”和“共享”两层含义。共同富裕不仅是缩小贫富差距,而且是让更多人达到富裕起点或跨越富裕门槛,增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乡村产业振兴是做大做好“乡村蛋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推动共同富裕初次分配是基础和关键,二次、三次分配也不容忽略,要努力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应托、推、引三力并举,创新和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低收入人口生计改善帮扶机制和政策体系。资产不平等相比收入不平等带来的危害更严重,可以通过开放村庄、做大县城、鼓励外部企业家进入农村三种方式,盘活三种共享型资产来促进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甫宁 罗必良 吴国宝 左停 习银生 赵文
笔谈探究了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基本标准,并从乡村产业振兴、收入分配、低收入人口帮扶、盘活农村共享资产等方面,就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和政策提出了看法和建议。结合中国国情和国际标准,共同富裕应包含“富裕”和“共享”两层含义。共同富裕不仅是缩小贫富差距,而且是让更多人达到富裕起点或跨越富裕门槛,增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推动更多低收入人群迈入中等收入行列。乡村产业振兴是做大做好“乡村蛋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推动共同富裕初次分配是基础和关键,二次、三次分配也不容忽略,要努力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应托、推、引三力并举,创新和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低收入人口生计改善帮扶机制和政策体系。资产不平等相比收入不平等带来的危害更严重,可以通过开放村庄、做大县城、鼓励外部企业家进入农村三种方式,盘活三种共享型资产来促进农民走向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畅
目前我省乡村振兴发展存在顶层设计不足、缺少统筹规划,整体产业规模不大、缺少加工龙头企业,缺乏科技创新人才等诸多问题。应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加快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健康发展,坚持科技创新支撑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新突破,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推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发展的人才保障体系等,加快全面振兴辽宁乡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支撑 辽宁乡村 振兴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