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76)
2023(3298)
2022(2493)
2021(2255)
2020(1621)
2019(3828)
2018(3764)
2017(6657)
2016(3615)
2015(4098)
2014(4120)
2013(4054)
2012(3805)
2011(3472)
2010(3741)
2009(3150)
2008(3151)
2007(3041)
2006(2786)
2005(2122)
作者
(10013)
(8381)
(8239)
(7917)
(5424)
(3901)
(3810)
(3271)
(3125)
(3021)
(2867)
(2852)
(2737)
(2720)
(2572)
(2547)
(2478)
(2361)
(2338)
(2225)
(2051)
(1976)
(1972)
(1926)
(1872)
(1865)
(1844)
(1841)
(1698)
(1697)
学科
(16392)
经济(16380)
中国(9971)
管理(8794)
地方(7847)
城市(6112)
(4586)
城市经济(4379)
(4242)
(3725)
业经(3680)
环境(3604)
方法(3047)
农业(3023)
理论(2701)
地方经济(2627)
方城(2582)
教育(2481)
数学(2478)
数学方法(2465)
(2444)
企业(2444)
发展(2421)
(2414)
(2355)
(2343)
(2310)
(2244)
资源(2102)
建设(2085)
机构
学院(46646)
大学(46000)
研究(18473)
(16985)
经济(16237)
管理(16076)
中国(13343)
理学(12787)
理学院(12542)
管理学(12310)
管理学院(12209)
(11432)
科学(11214)
中心(8738)
(8488)
(8335)
(8315)
(8265)
师范(8259)
(7596)
研究所(7353)
北京(7221)
(7016)
师范大学(6744)
(6557)
(6377)
技术(6159)
业大(6047)
职业(5658)
研究院(5657)
基金
项目(31497)
研究(24789)
科学(24773)
基金(21144)
(18156)
国家(17976)
科学基金(15742)
社会(15627)
社会科(14694)
社会科学(14689)
(12809)
基金项目(11694)
教育(11455)
(10837)
编号(10601)
自然(9282)
自然科(9046)
自然科学(9046)
自然科学基金(8845)
成果(8694)
课题(8458)
(7620)
资助(7336)
重点(7226)
(7031)
规划(6474)
国家社会(6382)
发展(6352)
(6289)
(6251)
期刊
(23624)
经济(23624)
研究(17231)
中国(15231)
教育(9756)
城市(6654)
管理(6041)
(6015)
(5675)
科学(5588)
技术(5505)
学报(5089)
(4756)
问题(4712)
图书(4454)
大学(4134)
农业(4044)
业经(3819)
(3788)
金融(3788)
职业(3734)
书馆(3577)
图书馆(3577)
学学(3504)
发展(3237)
(3237)
经济研究(3057)
现代(3036)
资源(2949)
(2780)
共检索到81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朴民  
放眼全球,人类社会正在快速进入一个崭新的智慧城市时代。从10年前"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到今天转化为智慧城市的战略和行动,智慧技术正引起广泛的重视,并日益融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人们息息相关。近年来,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欧盟都相继修订、充实或提升了智慧城市建设内容,采取了一系列更加具体、更富战略性的措施,推进智慧产业发展、提高智慧生活质量、提升智慧治理水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朴民  
放眼全球,人类社会正在快速进入一个崭新的智慧城市时代。从10年前"智慧地球"概念的提出,到今天转化为智慧城市的战略和行动,智慧技术正引起广泛的重视,并日益融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人们息息相关。近年来,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欧盟都相继修订、充实或提升了智慧城市建设内容,采取了一系列更加具体、更富战略性的措施,推进智慧产业发展、提高智慧生活质量、提升智慧治理水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颜炳乾  
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和基本制度建设,是全面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新的历史阶段的"大力发展"根系于"双基"建设。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加强职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柯敏  
思想意识是否正确总是同理论指导是否正确紧紧联系在一起,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越是复杂,越是要理直气壮地讲清讲透讲活大道理。牢牢抓住青年教师和大学生这两支最具思想活力、最有发展潜力的队伍,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要特别加强对重大思想理论问题的引导,深入研究有效引导社会思潮的方式和办法,提高引导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引领社会思想意识。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作为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如何肩负起思想理论建设与引领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是高校长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财政税政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柯敏  
思想意识是否正确总是同理论指导是否正确紧紧联系在一起,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越是复杂,越是要理直气壮地讲清讲透讲活大道理。牢牢抓住青年教师和大学生这两支最具思想活力、最有发展潜力的队伍,坚定不移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要特别加强对重大思想理论问题的引导,深入研究有效引导社会思潮的方式和办法,提高引导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引领社会思想意识。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作为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如何肩负起思想理论建设与引领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是高校长期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叶林  范紫琦  杨新辉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日益突出的城市管理问题。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为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城市竞争力提供了新思路。我国自2010年起由地方政府开始自发的探索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此后在中央部委的指导下开展各领域内的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进一步从国家战略层面进行统筹协调与资源整合。尽管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势头良好,但在实际建设中依然面临着战略规划不足、信息孤岛问题普遍、技术导向倾向严重、建设资金缺口庞大、评价体系不完善及忽视信息安全建设等问题。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应当加强统筹规划、打破数据孤岛、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目标、分级分类推进,同时积极协调社会力量参与,加强技术和资金保障,构建网络信息安全体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明  吴磊  
智慧城市建设具有投资规模大、运维技术和管理要求高、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智慧城市PPP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机构和社会资本管理效率高、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优势及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有效解决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维护中资金来源、项目回款等一系列难题。根据智慧城市PPP项目运作经验,结合智慧城市PPP项目建设运维特点,通过对国内各地PPP智慧城市项目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前智慧城市PPP项目运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快推进智慧城市PPP项目的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思   房克雷   和军  
智慧城市试点是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政策之一,也是实现数实融合的重要手段。基于2010—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以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数实融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促进数实融合,该结论在样本缩尾、增加样本维度、调整样本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智慧城市建设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数字治理水平和扩大对外贸易,进而促进数实融合。(3)智慧城市建设在非资源城市、非老工业基地、中小城市、宽松环境规制地区表现出显著的数实融合正向效应。(4)智慧城市建设在促进数实融合方面具有空间协调效应,能够在全国、省份以及地区层面缩小数实融合的相对发展差距。研究结论为中国深化数实融合、加快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启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思   房克雷   和军  
智慧城市试点是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政策之一,也是实现数实融合的重要手段。基于2010—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以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实证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数实融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促进数实融合,该结论在样本缩尾、增加样本维度、调整样本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智慧城市建设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数字治理水平和扩大对外贸易,进而促进数实融合。(3)智慧城市建设在非资源城市、非老工业基地、中小城市、宽松环境规制地区表现出显著的数实融合正向效应。(4)智慧城市建设在促进数实融合方面具有空间协调效应,能够在全国、省份以及地区层面缩小数实融合的相对发展差距。研究结论为中国深化数实融合、加快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扬  夏德峰  
在理论阐述智慧城市对营商环境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10—2018年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2013年启动的智慧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估计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地区营商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改善了地区营商环境,具体而言,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是通过提升地区知识溢出水平、推进城市集约型发展以及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在城市异质性方面,我国中西部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对营商环境的改善效应并不显著,这种改善效应仅仅发生在东部和东北部地区。在非直辖市及非省会城市的中小型城市中,知识溢出水平越高的地区智慧城市建设对营商环境的改善效应越强烈,但是在直辖市以及省会城市中,知识溢出的调节效应则不再显著。因此,在下一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进程中,应当加强城市知识存量水平建设,推进城市集约型发展,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加大对城市差异性的关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韦颜秋  李瑛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提升我国城市治理水平、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文化需要的重要战略支撑。全面回顾和系统分析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阶段,梳理发展过程中的特征和存在问题,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行全面总结,思考并探索与新型智慧城市内涵、特征、理念相协调的建设逻辑。在借鉴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现状,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路、机制、方法等方面进行重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楚金华  
以CNKI收集的我国学术界关于智慧城市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采用MCA(多维相关分析法)从理论、战略、技术和城市管理四个导向对所收集的文献进行归类分析,认为我国理论界对智慧城市定义已基本统一、研究框架逐渐成熟、建设架构基本明晰,但现有研究框架弱化了城市主体地位、忽略了智慧城市推广、运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智慧城市跨学科研究、运营和商业模式研究及需求分析研究三大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