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6)
- 2023(708)
- 2022(521)
- 2021(465)
- 2020(432)
- 2019(1124)
- 2018(1027)
- 2017(1922)
- 2016(1156)
- 2015(1374)
- 2014(1324)
- 2013(1354)
- 2012(1273)
- 2011(861)
- 2010(945)
- 2009(944)
- 2008(942)
- 2007(890)
- 2006(720)
- 2005(596)
- 学科
- 管理(5830)
- 业(5309)
- 企(5266)
- 企业(5266)
- 财(3725)
- 务(3377)
- 财务(3374)
- 财务管理(3371)
- 企业财务(3284)
- 济(2575)
- 经济(2574)
- 制(1444)
- 方法(1328)
- 银(1318)
- 银行(1304)
- 行(1115)
- 数学(999)
- 数学方法(994)
- 审计(841)
- 策(841)
- 划(827)
- 体(826)
- 业经(818)
- 制度(784)
- 度(784)
- 经营(782)
- 融(753)
- 金融(753)
- 决策(701)
- 业务(696)
- 机构
- 学院(12043)
- 大学(12025)
- 管理(4729)
- 中国(4165)
- 济(3944)
- 财(3838)
- 经济(3795)
- 理学(3743)
- 理学院(3719)
- 管理学(3664)
- 管理学院(3649)
- 研究(3179)
- 京(2845)
- 财经(2552)
- 公司(2347)
- 经(2273)
- 江(2228)
- 会计(2215)
- 银(1992)
- 中心(1978)
- 财经大学(1917)
- 银行(1905)
- 州(1883)
- 行(1786)
- 北京(1678)
- 省(1639)
- 有限(1631)
- 农(1628)
- 科学(1628)
- 会计学(1594)
共检索到22913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银监会新资本协议实施研究和规划项目组 王兆星 韩明智 王胜邦 陈颖
在监管部门和国内银行业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两年多的论证、起草、征求意见和定量影响测算,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实施新资本协议第一批监管规章。这些规章与指引在准确把握新资本协议实质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银行业实践,建立了一套相对明确、操作性强的审慎监管要求,为商业银行新资本协议实施准备工作提供了具体指导和技术标准。本刊特约请中国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对这些监管规章与指引进行了解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晓慧
内部评级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资本监管的方法。主要介绍内部评级法的含义及其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使用要求,重点分析内部评级法的内部评级模型计算出的关键指标和其他相关指标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内部评级法 风险管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单俊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提出,对全球金融业风险管理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应充分认识新协议核心的IRB法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重要意义,在深入研究IRB法的基础上,加快国内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的建立,实现与世界的接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凌 彭建刚 王修华
依据信贷资产分类贷款迁徙率矩阵,获取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各级形态贷款的违约概率;依据商业银行信贷审批的管理原则、资产清收的执行原则以及商业银行在清收时不可能通过诉讼获利的司法特征,建立抵押品池综合违约损失率的计算模型。基于以上模型,采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IRB法计算出的信用风险在一般情况下低于依据银监会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计算出的信用风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小明
文章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评级研究中涉及的各种信用测度模型进行了系统的回顾与总结,对现有各种评级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等做了必要的比较研究。文章认为目前我国信用风险评级测度方法研究存在模型研究与指标体系研究相脱节的现象,指出信用风险评级研究应该综合考虑风险分析、模型研究、指标体系研究,并给出了建立信用风险评级模型的基本设想。
关键词:
内部评级法 违约概率 信用风险测度模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颖 王丹丹
我国大型银行已建立起较为健全的治理架构、制度体系、计量模型、数据管理和IT支持体系、应用体系,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已经相对成熟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实施的国际进展内部评级法监管框架发展2004年6月,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简称巴Ⅱ)最终定稿,巴Ⅱ提升了资本的风险敏感性,从单一支柱转向三大支柱,从信用风险监管转向全面风险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涛
本文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的对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的要求,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建立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面临的困难,并结合实际对我国银行信用风险评级建设提出了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展
为了获得更有效的资本竞争优势,首先从核心定义入手,阐述了新资本协议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下商业银行进行监管资本套利的可行性。随后,以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监管资本公式为基础,利用数理解析和图形分析等方法,详细分析了监管资本要求(K)与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有效期限(M)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在不同风险暴露中监管资本要求(K)的系统性差异。最后,以数理分析和图形分析结果为基础,提出商业银行应采取积极推进内评应用、优化资产结构、以组合管理模式积极推进微型和小型企业业务发展、提升合格风险缓释品的覆盖比例、设置合规且有效的合格风险缓释拆分规则等策略,实现监管资本套利。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杨中军
美国大银行的内部信用风险评级体系被公认为世界银行业客户评级的主流发展方向 ,其评级理念和评级方法值得我们借鉴。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文提出应从评级标准、评级方法等基础环节入手 ,将客户信用风险评级作为信贷管理控制的导向系统加以创新和设计 ,以构建中国特色的客户信用风险评级体系
关键词:
美国大银行 内部信用风险 评级体系 启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颖 张守川
前瞻性是现代信用风险管理区别于传统信贷管理的主要理念之一,"违约"是界定衡量风险管理"前瞻性"和"预测力"的基本指标,是估计风险参数的基础,也是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基石性定义。新资本协议和监管部门的实施规则仅给出了违约定义的一般原则,银行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细化,更为重要的是嵌入风险识别流程。中国商业银行在界定和实施违约定义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来自政策、流程、系统实施以及与风险分类的关系等诸多方面,应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
关键词:
新资本协议 违约定义 内部评级 前瞻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贵清 刘树林
以商业银行贷款数据为基础,采用聚类分析、多元判别和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级模型。实证检验表明这三种方法都能较准确地对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评级资料进行预测。对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不同样本的总体预测精度分别为83.4%、72.05%和68.14%。三种方法对五类不同样本的预测存在相同的趋势,即对正常类和损失类样本的预测准确率较高,对中间三类样本的预测准确率较低。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许文 朱天星 徐明圣
信用风险评级模型对商业银行的信贷审批、限额管理、贷款定价、绩效考核以及监管资本等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介绍了信用风险评级的背景、评级指标分类以及模型,介绍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形成的背景、基本框架和内部评级的基本要素。在介绍信用风险评级中应用较为广泛的几个模型的基础上,运用AHP、差别分析等方法分别构建了个人消费信贷以及农户贷款信用风险评分模型;介绍了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特点以及模型开发步骤,并基于Logistic回归以及神经网络模型分别构建上市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级模型,最后介绍了上述模型的验证和校准方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胜邦 王瑾
2006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Ⅱ。允许商业银行使用内部评级法(IRB)计量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是巴塞尔Ⅱ最重大的创新之一。内部评级法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银行内部评级体系,评估信用风险暴露的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暴露(EAD)和期限(M)等风险参数。二是全球统一的信用风险加权资产计量函数,巴塞尔Ⅱ采用了渐进单因子风险模型(ASRF),将银行估计的风险参数转换为风险权重。三是采用内部评级法的最低标准,涵盖评级体系的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战江 句芳 修长柏 乔光华
针对实际能够获取到的样本银行数量少而无法准确划分信用级别的问题,文章构建了一个小样本评级模型:通过逼近理想点赋权模型确定评级指标的权重,建立评级总得分的测算模型;通过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与切片取样方法获得反映小样本分布规律的评级大样本,解决了科学扩充小样本的难题;通过ward聚类对评级大样本进行有序分类,建立了可分为9个信用级别的小样本评级模型。
关键词:
信用风险 评级模型 小样本 ward聚类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
完善信用风险缓释监管制度 有效降低信用风险——解读《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缓释监管资本计量指引》
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指引;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兼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计提监管资本 改进操作风险管理——解读《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指引》
杠杆率监管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系统GMM估计
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测评价的新思考
论商业银行信用文化建设与信用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度量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内部评级法(IRB)评述及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方法的改进建议
基于平滑扩充原理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模型及实证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制度的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