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90)
2023(8302)
2022(7547)
2021(7227)
2020(6030)
2019(14168)
2018(14267)
2017(27879)
2016(15143)
2015(17085)
2014(17088)
2013(16933)
2012(15310)
2011(13661)
2010(13381)
2009(12027)
2008(11429)
2007(9635)
2006(8260)
2005(6922)
作者
(42926)
(35336)
(35102)
(33366)
(22507)
(16952)
(15952)
(14093)
(13445)
(12518)
(12283)
(11676)
(11034)
(10990)
(10880)
(10702)
(10574)
(10564)
(9988)
(9894)
(8825)
(8483)
(8414)
(7992)
(7885)
(7859)
(7813)
(7721)
(7038)
(7030)
学科
(57796)
经济(57732)
管理(43306)
(40834)
(34688)
企业(34688)
方法(29363)
数学(25405)
数学方法(25127)
(14760)
中国(13898)
(13723)
(13253)
业经(12856)
地方(11996)
理论(10377)
(10169)
(9934)
贸易(9930)
农业(9928)
(9623)
技术(9594)
环境(9464)
(9176)
财务(9119)
财务管理(9105)
(8873)
企业财务(8626)
教育(8592)
(8355)
机构
大学(210750)
学院(208645)
管理(88806)
(78207)
理学(78093)
理学院(77260)
经济(76390)
管理学(75975)
管理学院(75613)
研究(65955)
中国(46931)
(44808)
科学(42896)
(33976)
业大(32429)
(32353)
(31370)
研究所(29903)
中心(29642)
财经(28259)
北京(28200)
(28085)
(27858)
师范(27633)
(25750)
农业(24625)
(24232)
(23616)
师范大学(22503)
商学(22379)
基金
项目(151133)
科学(118416)
研究(111167)
基金(109218)
(94516)
国家(93725)
科学基金(81008)
社会(67938)
社会科(64290)
社会科学(64271)
基金项目(59397)
(59126)
自然(53976)
自然科(52686)
自然科学(52676)
自然科学基金(51705)
教育(50549)
(49743)
编号(46303)
资助(44819)
成果(36857)
重点(33013)
(32915)
(31472)
(31455)
课题(30911)
创新(29208)
科研(28994)
项目编号(28921)
大学(28259)
期刊
(81221)
经济(81221)
研究(59173)
中国(34065)
学报(33157)
管理(30941)
科学(30644)
(27974)
大学(24745)
(23827)
教育(23785)
学学(23134)
农业(20252)
技术(17958)
(13832)
金融(13832)
业经(13814)
图书(13210)
财经(12626)
经济研究(12392)
理论(11679)
科技(11115)
实践(11083)
(11083)
问题(10568)
(10514)
情报(10465)
技术经济(10019)
(9821)
现代(9618)
共检索到285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恒  吴铃  
本文在梳理分析手语情态动词定义和分类,以及相关实例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情态动词的产生和演变主要有两条语法化路径:一是从手语中某个自主实词转变为稳固的情态标记;二是从手势进入手语系统。本文还初步分析了中国手语中表示可能性的两个词语,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手语情态动词同样遵循上述两条路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小红  
上海手语中的空间方向动词包括单向动词和多向动词两类。单向动词从语义上来讲只有一个方向,与其语义一致,单向动词的手形运动方向也只有一个。固定单向指的是单向动词的方向固定(或相对固定);灵活单向指的是单向动词的方向在使用中可以与其引用形式有较大的不同,但是这种变化不带来基本语义中特定方向义的改变。多向动词具有多个方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某种手形自由地向多个方向运动,或者以手指自由地指向多个方向,来表达动作的不同方向。单向动词和多向动词在语境中都可以作适当的方向调整。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鸿宇  
对上海手语动词的体标记和体语法范畴进行考察,发现与有声语言相比,手语体标记手段主要借助停顿、重复、动作路径、具语法化倾向表完结义的附缀,以及非手控特征等手段,来标记不同体意义。手语体标记具有象似性、空间性、同时性和序列性特征。手语体表达中手控和非手控体标记经常叠用,同类体标记可表达不同体意义。不同手语凸显的体范畴类别不同,手语体语法范畴、数量和方式有紧密交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鸿宇  曹阳  付继林  
通过实地调查和诱导法录制手语视频,收集真实的手语语料,对语料中手语动词进行词汇和句子层面的分析,发现隐喻机制广泛存在于手语动词中。从词汇层面看,手语抽象动词在构词时所采用的隐喻概念与听人存在一定共性。从句子层面看,聋人在不同语境下经常通过隐喻进行词义拓展,用具体的人体动作表达抽象概念。另外,由于象似性手势与抽象概念在语言使用上的不对应,以及聋人和听人在认知规律上因感官特点造成的认知差别,手语和有声语言在具体的隐喻形式与用法上,也存在语言个性差异。手语动词隐喻研究理论上可加深现有隐喻研究;教育实践上借助手语动词隐喻规律学习者可提高手语学习成效。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倪兰  
中国手语的规范化工作需要建立在对各地聋人使用手语的调查基础之上,为此笔者在上海地区对手语动词的使用进行了调查。本文简述了此次调查的目的和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大致的梳理,比较了自然手势和手势汉语,各地手语及《中国手语》中的部分动词,分析了与手势动词相关的语法结构问题,并根据上海手语动词的调查结果对手语规范化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何力  班颖超  王淑雯  
利用自建语料库,对比分析中外学者的石油天然气类实验性英语学术语篇中情态动词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外学者的情态动词使用均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较之于英语母语国家学者,中国学者在情态动词的使用频率上存在不均衡现象,尤其是过度使用can和should;中国学者过多使用中低量值情态动词,高量值情态动词must使用不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音稳  尹德谟  
介词和短语动词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但是结构主义和转换生成主义等传统的语言学对此缺乏解释力,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费时低效。认知语言学界对现存意义中含有空间方位概念的介词及其短语动词进行了研究,而现存意义中不含空间方位概念的介词及短语动词仍然得不到合理的解释。文章运用隐喻、意象图式和概念合成等理论对介词for以及由for构成的短语动词进行了认知语义研究。研究发现:尽管介词for表示前后方位概念的意义已经被front和before所代替,但其意义延伸仍然是以其基本空间意义即表示前后的意义为基础的;其演变的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吴铃  李恒  
本文对手语中的代词系统进行了全面回顾,首先通过梳理学界有关听人使用的指示性手势与手语代词究竟有何区别的论战,指出手语中也存在代词系统。在此基础上,依次介绍了人称代词、物主代词、不定代词、疑问代词、反身代词、相互代词、指示代词、关系代词的定义与功能,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文章还横向比较了多种手语中不同代词的异同,并分析了中国手语各类代词的基本特征与衍生用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伍雅清  
语言是用来描写真实和可能世界的,而动词是用来完成这个功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语法视角看,动词是句子最核心的成分,动词的词汇信息投射到句子中,其他成分都会围绕动词建构句子的基型,与它产生句法结构关联;从语义视角看,动词是基本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词义和用法最为复杂。汉语的动词由于受汉语作为孤立语的影响,缺乏充分的形态变化,因而对语序的依赖程度更大,对搭配的限制更弱,因此其研究更显复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伍雅清  
语言是用来描写真实和可能世界的,而动词是用来完成这个功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语法视角看,动词是句子最核心的成分,动词的词汇信息投射到句子中,其他成分都会围绕动词建构句子的基型,与它产生句法结构关联;从语义视角看,动词是基本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词义和用法最为复杂。汉语的动词由于受汉语作为孤立语的影响,缺乏充分的形态变化,因而对语序的依赖程度更大,对搭配的限制更弱,因此其研究更显复杂。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肖丹  杨小璐  
儿童的句法习得与他们对动词的理解和习得过程联系紧密,但是早期句法的习得到底是以单个动词为基础还是以天生规则为基础,这个问题研究者并没有达成共识。本文在回顾国内外主要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一名北京女孩1岁4个月到1岁10个月的自发动词,从词序与论旨角色和零论元现象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试图探讨儿童早期句法习得中语言环境和天生规则的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笑笑  
在西班牙语动词教学中,动词的非人称形式一直作为重点。西班牙语动词根据式、时、体、人称而变化,其中动词的非人称形式是动词的一种固定形式。汉浯动词不存在词形变化,因此很难用汉语动词对应讲解西班牙语动词的非人称形式。同时,英语的非谓语动词存在相似变化。本文依据语言迁移理论,对比分析英西两种语言在动词方面的相似性,从而在教学中用英语迁移西班牙语动词非人称形式。在进行英语动词正迁移的同时,列举应避免产生负迁移的情况。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靖宇  
基于构式搭配分析法的实证性研究显示,共有29个动词出现在Here指示构式内,且这些动词在数量、分布以及与构式的关联强度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源于动词与构式在语义上存在不同的兼容度。研究发现,受Here指示构式的语义限制,完成性动词与构式融合时,需要消减有界性,从而临时获得非完成性概念。同时,动词与构式的关联强度还受制于其表征事件之间的关系类型。表征Here指示构式事件子类的动词与构式的兼容度最高。与构式事件构成前提关系的动词亦可与构式形成较高的兼容性。而只能在有限条件下与构式事件相关联的动词表现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陈珂  李本友  孙丽  
趋向动词的使用是聋生书面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文章综合普通小学生、普通成人的使用频率,得出聋生趋向动词的习得顺序,同时还总结出不同功能的趋向动词的偏误规律,以期为聋生书面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何琳  马晓雯  喻雪寒  艾毓茜  李章超  高丹  
[目的/意义]事件自动识别抽取是当前典籍主题挖掘研究中一个新的重要课题,其中事件触发词的识别是一项基础的工作,本研究旨在探索古代典籍中事件触发词自动识别和分类的通用方法。[方法/过程]首先运用LDA模型对动词进行主题聚类,归纳典籍事件触发动词的分类体系;并依据聚类结果与分类体系,初步构建触发动词的种子词集。在此基础上,通过语义相似度计算,对种子词集进行扩展,构建典籍事件触发词语义数据集。在实验阶段,以先秦时期的重要典籍《左传》为例,对分类体系构建和种子词集扩展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典籍事件触发词识别方法可行有效,据此构建的事件触发词集具有较高可信度,未来可进一步扩大实验的样本数量及范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