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88)
2023(11621)
2022(9627)
2021(9182)
2020(7609)
2019(17385)
2018(16842)
2017(33556)
2016(16929)
2015(18603)
2014(17954)
2013(17408)
2012(15473)
2011(13462)
2010(13112)
2009(12337)
2008(10680)
2007(9154)
2006(7758)
2005(6531)
作者
(41661)
(34532)
(34234)
(32747)
(21841)
(16463)
(15974)
(13583)
(13339)
(12003)
(11866)
(11680)
(10964)
(10452)
(10443)
(10388)
(10178)
(9990)
(9887)
(9794)
(8333)
(8198)
(8025)
(7939)
(7911)
(7829)
(7489)
(7258)
(6860)
(6737)
学科
(63396)
经济(63226)
管理(46892)
(46373)
(40206)
企业(40206)
(33533)
银行(33387)
方法(32450)
(31845)
(29927)
金融(29925)
数学(28053)
数学方法(27713)
中国(23888)
(21594)
(20155)
(16928)
业经(16463)
(14006)
财务(13964)
财务管理(13941)
地方(13671)
企业财务(13363)
(12311)
制度(12298)
理论(12209)
中国金融(11882)
业务(11877)
农业(11417)
机构
学院(214097)
大学(213600)
(92208)
经济(90468)
管理(88497)
理学(76929)
理学院(76231)
管理学(75066)
管理学院(74664)
研究(63065)
中国(61524)
(45318)
(41804)
财经(36842)
中心(34919)
科学(34013)
(33719)
(31319)
经济学(30293)
(30265)
银行(30152)
(29268)
财经大学(28156)
(28128)
经济学院(27586)
业大(27446)
(27347)
(26935)
金融(26452)
(25516)
基金
项目(151395)
科学(122260)
研究(114308)
基金(113754)
(96456)
国家(95630)
科学基金(85422)
社会(77454)
社会科(72757)
社会科学(72733)
基金项目(60618)
(58265)
自然(53413)
教育(52852)
自然科(52271)
自然科学(52262)
自然科学基金(51340)
(48399)
编号(46012)
资助(44917)
成果(35710)
(34573)
重点(33735)
(33204)
国家社会(32608)
(32272)
教育部(31177)
创新(30913)
人文(30837)
(30226)
期刊
(90085)
经济(90085)
研究(64208)
(48000)
金融(48000)
中国(38792)
(36289)
管理(31321)
学报(26978)
科学(26355)
(26166)
大学(22662)
学学(21566)
教育(19333)
财经(18739)
技术(18428)
(16008)
农业(15492)
经济研究(15178)
业经(15072)
理论(12325)
问题(11608)
实践(11335)
(11335)
财会(10255)
技术经济(9396)
统计(9368)
商业(9340)
现代(9118)
(8907)
共检索到315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海二  曾真  
目前,关于金融普惠的讨论大多集中在金融普惠本身,本文则从金融普惠的着力点出发来研究金融普惠,认为手机银行可以实现金融普惠,其着力点表现为金融账户、现金存取、移动支付、征信服务、信贷业务等方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汤敏  
随着"e租宝"等一系列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倒闭、跑路,人们对互联网金融曾寄予的厚望产生了很大的疑问。成百上千的小公司,打着大数据、普惠金融的旗号,弄个网站就自认为是P2P,就要搞众筹。而由于经营不善破产、风险管控不到位资金链断裂以及因非法吸储、非法集资被查处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屡见不鲜。今后,互联网金融路在何方?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黄浩  
浙江网商银行作为中国首批民营银行试点之一,其成立之初就定位于以互联网的方式服务"长尾"客户,聚焦于服务小微客户、服务农村市场、服务各类中小金融机构。本文认为,这些领域市场机会巨大,金融普惠需要数字驱动、场景融合,在打通交易链、物流链和资金链的同时,通过合作进一步完善金融生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静  
互联网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对于传统经济的影响逐步渗透到金融行业,而金融功能的提供恰恰是互联网企业能够跨界进入金融领域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金融功能视角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典型代表进行梳理,并发现互联网金融在不断扩展传统金融边界的过程中,逐步与商业银行形成负债端快速分流、资产端错位竞争、支付端分庭抗争的局面。随着消费者金融行为的变迁,商业银行变革势在必行。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洪梅  谢朝阳  
金融功能分为基础功能、核心功能、扩展功能、衍生功能四个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不管是互联网金融还是商业银行,都没有实现所有功能最优,二者在各金融功能发挥上各有比较优势,互联网金融在实现金融基础功能、核心功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商业银行则在经济调节的扩展功能方面优势突出。监管当局在确定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原则时,必须首先明确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功能优势,以强调功能监管为标准,引导二者的竞争与合作,从而促进金融功能的扩展与提升,最终促进金融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谢平  刘海二  
我国农村居民具有浓厚的乡土情结,现有的商业性金融机构由于不能适应这种乡土情结,导致了农村金融功能的缺失。而手机与手机银行的诞生,成为连接农村熟人社会与生人社会的纽带,使农村熟人社会的边界得以拓展(半熟人社会),促进了农村金融功能的发挥,表现在:手机银行具有资金聚集的功能,能够提高农村资金的匹配效率,有助于农村金融风险的管理。通过以上三种途径,手机银行可以实现农村普惠金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陆岷峰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当前,金融业特别是商业银行必须实现经营理念的根本转变,找准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上的金融坐标;加强产品创新,深化体制改革,提高中低收入群体财富积累速度;持续优化结构,合理配置资源,促进区域间、行业间财富增长的协调;强化风险管理,普及金融知识,减少个人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投资损失;承担社会责任,创造共富环境,不断丰富我国共同富裕的内涵。通过构建为共同富裕发展服务的金融体制与机制,为共同富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实现全体人民收入水平的共同提升,同时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富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海荣   马九杰   陈潇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农村金融依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解决“后扶贫时代”农村发展的现实困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需要针对目前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推出农村普惠金融新举措,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邵科   叶怀斌  
<正>我国普惠金融快速发展,在支持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调整经济结构等方面作用显著。然而,随着近年来部分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逐步暴露,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普惠金融是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和银行经营的需要普惠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正向外部效应。一是消除贫困,促进公平分配。普惠金融立足消除金融排斥,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减少弱势群体边缘化现象,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愈泽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金融系统不断加大普惠金融服务力度,普惠金融受益群体持续扩展,在量增、面扩、价降、提质四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同时,也必须看到,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仍面临巨大的空间和潜力。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急需更多金融资源的支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傅伟明  
虽然互联网改变了企业经营发展方式,但没有改变事物的本质,互联网+就是整合形成的新的业务体系和商业模式。互联网+不是对传统行业的颠覆,而是对传统行业的升级换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加快了传统行业升级换代的步伐。互联网+相当于给传统行业加一双"互联网"翅膀,目前正从第三产业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渗透,互联网+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无限的潜力。为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政府顶层设计了推动经济发展的互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敏  
普惠金融实现的关键在于农村金融普惠,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实现农村普惠金融提供了新思路和解决方案。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能通过提升金融服务便利性、拓宽授信覆盖面、降低金融服务价格、扩大农民选择范围等机制促进农村金融普惠的实现。然而,互联网金融仍存在线上线下业务未深度融合、互联网基础设施不完善、互联网金融发展尚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阻碍着农村金融普惠的实现。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勤福  孟志芳  
对比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金融资源可获得性强、交易成本相对较低及资源配置相对去中介化的特点决定了其更具发展优势,但初期"次级贷款"市场特征决定了市场发展存在风险。同时,偏低的市场准入与市场监管成本、不断成熟的互联网金融思想与信息技术、庞大的金融服务市场需求、互联网渠道更具有经济性及企业自金融服务发展等特性构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动因,决定了互联网金融仍将快速发展。但互联网金融绕不开信用中介、不具有信用创造功能及具有"次级贷款"市场的特征,决定了其短期内更多地体现为金融服务通道功能,而长期内则可能出现反转,从而对商业银行发展形成更大冲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江涛  
普惠金融同时具有共享性和商业可持续性双重特征,在传统金融体制下,制约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瓶颈是商业可持续性。互联网金融具有普惠金融和微金融的属性,能够实现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向"弱势群体"或草根阶层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的目标。互联网金融有望为中国普惠金融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然而在鼓励和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也要对P2P等互联网金融业务加强监管,实现风险可控基础上的业务创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江涛  
普惠金融同时具有共享性和商业可持续性双重特征,在传统金融体制下,制约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主要瓶颈是商业可持续性。互联网金融具有普惠金融和微金融的属性,能够实现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向"弱势群体"或草根阶层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的目标。互联网金融有望为中国普惠金融创造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然而在鼓励和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同时也要对P2P等互联网金融业务加强监管,实现风险可控基础上的业务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