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0)
2023(8881)
2022(6928)
2021(6574)
2020(4953)
2019(11132)
2018(10508)
2017(20561)
2016(10643)
2015(11594)
2014(11377)
2013(11269)
2012(10278)
2011(9343)
2010(9593)
2009(9480)
2008(8374)
2007(7938)
2006(7407)
2005(6895)
作者
(28280)
(24275)
(23455)
(22587)
(14605)
(11454)
(10651)
(9363)
(9005)
(8462)
(8261)
(7965)
(7459)
(7389)
(7235)
(7135)
(6993)
(6713)
(6676)
(6636)
(5990)
(5856)
(5674)
(5659)
(5608)
(5527)
(5357)
(5161)
(4896)
(4731)
学科
(48573)
(43663)
经济(43629)
(37485)
(33079)
银行(32934)
农业(32677)
(31408)
(29117)
金融(29116)
(20749)
管理(20245)
中国(20122)
业经(17603)
(16376)
企业(16376)
地方(13309)
农业经济(12475)
(12411)
制度(12409)
方法(12048)
中国金融(11715)
业务(11603)
数学(11057)
数学方法(10997)
(10643)
(10594)
银行制(10156)
(9926)
(9374)
机构
学院(144589)
大学(136389)
(64667)
经济(63309)
管理(53565)
中国(52786)
研究(48317)
(45613)
理学(45225)
理学院(44867)
管理学(44296)
管理学院(44061)
农业(34145)
(30772)
(30074)
银行(29591)
(27680)
中心(27316)
(27163)
业大(26349)
科学(25728)
(23324)
(23279)
财经(23124)
(21550)
金融(21157)
(21136)
研究所(20755)
人民(19873)
农业大学(19767)
基金
项目(92226)
研究(74441)
科学(72546)
基金(65762)
(55441)
国家(54786)
社会(48671)
科学基金(47101)
社会科(45776)
社会科学(45764)
(38293)
基金项目(34748)
编号(32621)
教育(31432)
(29679)
(27477)
自然(26165)
成果(25763)
自然科(25495)
自然科学(25494)
资助(25260)
自然科学基金(25029)
(22850)
课题(21484)
(20541)
(20419)
国家社会(20358)
重点(20311)
(20089)
(20038)
期刊
(78636)
经济(78636)
(54168)
(47580)
金融(47580)
研究(44708)
农业(35213)
中国(35084)
(21068)
学报(20185)
业经(19944)
科学(19578)
大学(17197)
学学(16838)
农村(16028)
(16028)
(14894)
农业经济(14481)
管理(14104)
教育(12074)
问题(11330)
财经(11272)
技术(10807)
(9476)
经济研究(9454)
(9433)
世界(9361)
农村经济(9119)
经济问题(8996)
社会(8513)
共检索到239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谢平  刘海二  
我国农村居民具有浓厚的乡土情结,现有的商业性金融机构由于不能适应这种乡土情结,导致了农村金融功能的缺失。而手机与手机银行的诞生,成为连接农村熟人社会与生人社会的纽带,使农村熟人社会的边界得以拓展(半熟人社会),促进了农村金融功能的发挥,表现在:手机银行具有资金聚集的功能,能够提高农村资金的匹配效率,有助于农村金融风险的管理。通过以上三种途径,手机银行可以实现农村普惠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立平  申建文  
我国宜推行以银行为主导的手机银行模式,充分发挥银行体系在清算网络、支付安全及合规监管方面的优势,推动手机银行在农村地区的快速普及和应用手机银行的内涵手机银行(Mobile banking Service),又称移动银行,是终端(通常为手机)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办理相关银行业务的简称。手机银行可为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完成多种金融业务,从而使银行高效、便利、安全地为客户提供创新产品,极大地丰富银行服务的内涵,是银行信息化的重要渠道。手机银行相对互联网金融、传统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邢祎  
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可编程性等特征,可以克服传统金融工具难以克服的障碍,高效率、低成本地帮助解决造成农村金融排斥的主要问题,助力商业银行农村普惠金融业务的发展。本文首先梳理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现有技术条件下商业银行开展农村普惠金融业务的难点,接着详细分析区块链技术可助推商业银行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作用机理,最后从增加金融服务供给、降低金融服务成本、丰富金融服务品种三方面探索商业银行运用区块链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路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振水  
随着科技与金融的不断融合,数字普惠金融是未来发展方向。论文分析了当前依托信息技术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备的基础和条件,指出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存在的瓶颈制约,并提出了加快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基本路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振水  
随着科技与金融的不断融合,数字普惠金融是未来发展方向。论文分析了当前依托信息技术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备的基础和条件,指出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存在的瓶颈制约,并提出了加快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基本路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姜振水  
随着科技与金融的不断融合,数字普惠金融是未来发展方向。论文分析了当前依托信息技术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具备的基础和条件,指出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存在的瓶颈制约,并提出了加快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基本路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海二  曾真  
目前,关于金融普惠的讨论大多集中在金融普惠本身,本文则从金融普惠的着力点出发来研究金融普惠,认为手机银行可以实现金融普惠,其着力点表现为金融账户、现金存取、移动支付、征信服务、信贷业务等方面。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巴中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陈学建  
本文对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巴中市普惠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金融"非对称"发展是当前发展普惠金融的现实困境,而农村非银行小额贷款组织普惠特征明显,是对这一困境的"破冰"。文章分析了这类组织发展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并从普惠性角度探索发展路径和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锡良  刘海二  
目前人们对手机银行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手机银行就是银行主导,然而在农村地区银行主导的手机银行水土不服,而移动运营商主导的手机银行则能够更好地契合农村金融的需要,典型模式如M-PESA。在未来,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手机银行直接实现资金供求的匹配,不需要银行券商等中介,如P2P融资模式等。本文重点分析了移动运营商在我国农村推行手机银行的重要意义和可行性,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修华  郭美娟  
推广手机银行可有效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覆盖率,降低农村金融服务成本,拓宽农村金融服务渠道,是实现农村金融包容的重要途径。根据农村现有资源条件,我国可以采取以农村金融机构为主导和以移动运营商为主导两种手机银行发展模式,它们分别有各自的适用条件和比较优势,因此需要采取不同的推广步骤。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秀媛   刘亚澜  
<正>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金融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普惠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之一,是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体现,承担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责任使命。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体系中的骨干和核心,应该不断以创新理念探寻普惠金融的实践路径,通过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朵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活动的中介和央行货币政策的执行者,是推广普惠金融的主力军;商业银行所提供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是普惠金融的着力点。文章通过对比目前银行业产品和服务缺失的现状,分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在推行普惠金融主要有银行盈利不高,利润微薄;银行与客户之间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高;银行社会责任意识仍然不强,缺乏反哺社会的文化和决心;农村和边远山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群众金融素质较低和人才抵触等障碍。但因为商业银行参与普惠金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明确在普惠金融建设中的定位与参与层次;借鉴国际经验进行组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磬  黄彬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有助于建设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最大化释放农村生产力,鼓励创新进而激发农村经济建设活力。但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依然存在诸多障碍因素,如金融风险居高不下,普惠金融的定价模式导致逆向选择行为,许多金融机构难以触及广大的农村地区等。通过探究和借鉴日本普惠金融的发展经验,提出加快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快速发展的对策:加强农村征信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提供必要可靠的数据资源,创新普惠金融产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唐敏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大力推动农村普惠金融。2015—2021年期间,每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明确提出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等有关内容;201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并于2018年9月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鉴此,研究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冯婧婷  
手机银行的基本特征符合普惠金融发展的需要,其在非洲、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实践证实了这一点。我国已将建设普惠金融上升到国家战略,应该充分发挥手机银行低成本、广覆盖的优势,重点发展以移动运营商为主体的模式,推进贫困人群金融消费习惯的改变以及金融意识的提高,进而缓解贫困,推动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