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30)
2023(11474)
2022(9815)
2021(9112)
2020(7783)
2019(17726)
2018(17551)
2017(32245)
2016(18566)
2015(21227)
2014(21500)
2013(20353)
2012(18899)
2011(17193)
2010(17361)
2009(15979)
2008(15902)
2007(14569)
2006(12415)
2005(10938)
作者
(56262)
(47353)
(47074)
(44762)
(29667)
(22786)
(21600)
(18834)
(17750)
(16700)
(15931)
(15618)
(15160)
(15112)
(14706)
(14628)
(14503)
(13973)
(13667)
(13503)
(12067)
(11609)
(11490)
(10815)
(10736)
(10728)
(10423)
(10378)
(9659)
(9637)
学科
(67402)
经济(67309)
管理(50584)
(46179)
(36715)
企业(36715)
方法(32459)
数学(28694)
数学方法(28413)
(20037)
中国(19389)
(19038)
(17017)
(14445)
业经(14212)
(14146)
贸易(14144)
(13732)
农业(13099)
地方(12749)
理论(12475)
教育(12414)
(11696)
财务(11665)
财务管理(11633)
(11316)
银行(11256)
企业财务(10993)
(10671)
(10659)
机构
大学(268509)
学院(263175)
(100721)
经济(98432)
管理(96079)
研究(90615)
理学(83493)
理学院(82458)
管理学(80725)
管理学院(80267)
中国(65159)
科学(59680)
(56859)
(56349)
(47558)
业大(46670)
(46002)
农业(45143)
研究所(43807)
中心(41627)
(40509)
财经(37071)
(36769)
师范(36241)
北京(35357)
(33694)
(32237)
(31595)
经济学(30536)
技术(30140)
基金
项目(179720)
科学(139003)
基金(127850)
研究(126205)
(114291)
国家(113272)
科学基金(94665)
社会(78011)
社会科(73641)
社会科学(73613)
(72236)
基金项目(68454)
自然(63111)
(61694)
自然科(61686)
自然科学(61660)
教育(60827)
自然科学基金(60587)
编号(51509)
资助(51446)
成果(42636)
重点(41160)
(39421)
(37796)
(37584)
课题(36824)
科研(35338)
计划(35244)
创新(34985)
大学(34842)
期刊
(105939)
经济(105939)
研究(74405)
中国(54765)
学报(53189)
(50269)
科学(43298)
大学(39485)
教育(39240)
(36779)
学学(36235)
农业(33560)
管理(32039)
技术(21397)
(20490)
金融(20490)
财经(18648)
(18249)
业经(18199)
经济研究(17581)
(15989)
(15443)
问题(14515)
业大(14025)
科技(13288)
图书(13118)
商业(12292)
技术经济(12180)
农业大学(12050)
(11767)
共检索到383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邵明英  申勇  
强化大学生利用网络和手机媒体进行社交的安全意识。通过各种案例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娱乐观和适度的消费观。正确利用手机媒体上的学习资源会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强大助推作用。截至2017年6月,我国手机媒体终端网民规模达7.24亿,手机媒体上网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上升至96.3%,在所有网民中,学生群体数量最多,所占比例为24.8%。手机媒体与互联网技术实现深度融合,在当前移动互联大背景下,大学生与手机
关键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薛颖  王双全  毕东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手机作为新兴媒体在大学生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据笔者调研,手机媒体对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正面和负面影响。民族地区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以手机媒体为平台的高校思想教育新阵地,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同时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加大监管力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晓斌  林晓燕  刘子明  
通过对中山大学学生的阅读媒体利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数字媒体对其阅读时间、阅读方式、阅读倾向、阅读内容等方面的影响,探讨他们对网络在线文献和纸质文献的选择方式与态度。最后展望数字媒体今后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数字媒体的广泛使用,人们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进一步的变化,数字媒体将有可能成为阅读的主要工具之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小明  刘可文  
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手机媒体的广泛运用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文章深入分析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积极探索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不断深化对手机媒体特点的新认识,正确把握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着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水平;充分利用手机媒体的优势教育功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宋亮  
手机已成为大学生须臾不离的社交工具,手机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在思维方式、言行举止、道德观念等方面都发生着变化。通过探析大学生对手机媒体的认知现状,进而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并从高校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秀芹  刘颖  颜士科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原本仅作为人际信息交流中介的手机,正逐渐成为信息社会的主要载体与传播媒介,在给大学生接收、传播信息提供方便、快捷的同时,其在传播中也出现了不少弊端。以云南财经大学为个案,拟从对信息的渴求、从众的心理、追求时尚的个性、情绪的迁移等5个方面探讨手机媒体传播对大学生的影响,并立足于政府、传媒、学校、家庭、个人等5个维度,来促进大学生有效、合理地使用手机媒体。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柯佳秀  章小童  邓小昭  
[目的 /意义]以大学生有声书用户群体为对象,探究其听书行为意向影响因素,与图书馆界引入有声书资源或听书服务的理论设想相呼应,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听书信息服务提供实证参考。[方法 /过程]在整合式技术接受模型(UTAUT模型)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群体与有声书资源的特征,尝试性地引入感知成本、感知娱乐以及个人创新性三个听书行为意向影响因素,构建大学生听书行为意向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法收集相关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与修正。[结果 /结论]绩效期望、社群影响、便利条件、感知成本与个人创新性对大学生的听书行为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石昌远  聂国东  陈红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变得信息化、科技化、多元化,手机也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文章以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为数据支撑,剖析了手机使用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应对手机使用对大学生负性影响的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冷光伟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价值判断以及价值选择等均具有重要影响,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即针对手机媒体传播信息的特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等予以应对,具体来说,需要强化政府监督力度,净化网络环境;需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课堂教育实效性;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自律意识,提高其自我教育的意识与能力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吕佳欣  
人类情感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情感特征。人类社会的情感特征大体经历了由原始社会的非情感主义、农业社会的情感主义、工业社会的反情感主义至后工业社会的后情感主义的演变过程。由于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快速更新与融合,新媒体技术不断深度嵌入到大学生群体的日常生活中。文章基于对1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问卷略),对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情感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得出结论。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情感体现出情感碎片化、情感快餐化、情感感性化、情感祛魅化以及情感"零度化"的新特点。与此同时,大学生情感的消极因素在增长,情感问题层出不穷。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建芳  张本金  崔秀兰  
手机新媒体是重要的信息交流工具,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备品,具有便携、信息即时性、隐私保护性、私密性和趣味性等特点。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都产生着积极或者消极的影响。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有必要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发挥手机新媒体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兰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产生和正在产生着多方位的、深刻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利用这一手段对大学生进行正面教育。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波  
新媒体的普遍运用对95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认知和行为方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正在悄然变革。把握和引领新媒体时代的核心精神及文化要义,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玉忠  
新媒体的应用与发展既为大学生创造了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也为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积极应对新媒体发展,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通过更新教育理念,充实教育内容,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具体引导,注重专业队伍建设等途径,以构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陆志伟  
近年来,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微媒体"引领人们进入了"微媒体"时代,让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出了新的特征。具有时空拓展性、时效提升性、形式新颖性、内容多样性的"微媒体"冲击了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微媒体"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机遇。因此,大学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基于当前大学生思想呈现出来的新特征,利用"微媒体"带来的新机遇,积极探索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