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98)
- 2023(5707)
- 2022(4403)
- 2021(4148)
- 2020(3307)
- 2019(7090)
- 2018(7103)
- 2017(13830)
- 2016(7113)
- 2015(7927)
- 2014(7786)
- 2013(7837)
- 2012(7310)
- 2011(6590)
- 2010(6747)
- 2009(6271)
- 2008(6010)
- 2007(5828)
- 2006(5256)
- 2005(4701)
- 学科
- 农(43832)
- 业(36033)
- 济(34083)
- 经济(34048)
- 农业(29254)
- 管理(19296)
- 企(15533)
- 企业(15533)
- 业经(13639)
- 技术(12756)
- 农业经济(9785)
- 方法(9767)
- 数学(8921)
- 数学方法(8874)
- 村(8852)
- 农村(8845)
- 中国(8789)
- 发(8030)
- 制(7792)
- 土地(7048)
- 地方(7046)
- 发展(6875)
- 展(6868)
- 劳(6712)
- 劳动(6712)
- 收入(6410)
- 技术管理(6388)
- 农业劳动(6295)
- 人口(6217)
- 策(6160)
- 机构
- 学院(108560)
- 大学(102252)
- 济(50580)
- 经济(49744)
- 管理(44906)
- 农(41689)
- 理学(39203)
- 理学院(38927)
- 管理学(38490)
- 管理学院(38309)
- 研究(36403)
- 农业(31450)
- 中国(29415)
- 业大(24479)
- 科学(21363)
- 京(20629)
- 农业大学(19013)
- 财(18681)
- 中心(18620)
- 所(18332)
- 江(17233)
- 研究所(16472)
- 经济管理(16419)
- 业(15230)
- 财经(14688)
- 省(14280)
- 经济学(13911)
- 经(13573)
- 发(13525)
- 州(12974)
- 基金
- 项目(74731)
- 科学(59779)
- 研究(58418)
- 基金(54485)
- 家(47251)
- 国家(46742)
- 科学基金(40389)
- 社会(38787)
- 社会科(36435)
- 社会科学(36427)
- 省(30851)
- 基金项目(29357)
- 农(25890)
- 编号(25638)
- 教育(24040)
- 划(23997)
- 自然(23778)
- 自然科(23241)
- 自然科学(23239)
- 自然科学基金(22850)
- 资助(20048)
- 成果(19044)
- 发(17973)
- 部(17113)
- 业(16988)
- 创(16905)
- 国家社会(16741)
- 制(16084)
- 重点(15956)
- 创新(15813)
共检索到165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闫贝贝 张强强 刘天军
本文利用陕西省576户苹果种植户的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设备接入和信息利用两个方面分析手机对农户采用IPM技术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多维度农户认知在手机对IPM技术采用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在使用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后的模型结果表明:手机对农户IPM技术采用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比分析信息设备接入和信息利用对农户IPM技术采用的影响发现:信息设备接入和信息利用对农户IPM技术采用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信息利用的影响更大。农户的可持续农业生产方式认知和农药施用认知在设备接入和信息利用对农户IPM技术采用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农户农药影响认知只在信息利用对农户IPM技术采用的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基于此,本文提出要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重点提高农户的信息利用能力;在推广IPM技术时,要充分考虑农户的异质性,实行有针对性的推广措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天志 陆迁
基于黄土高原区1 195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探索因子、二元Logistic回归和KHB方法,构建并检验社会互动、信任对水土保持技术采用的分析框架和影响机制,以期为推动水土保持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1)社会互动5个维度直接正向影响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技术,对农业技术采用率提高、改善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2)社会互动通过人际信任、网络信任和政府信任间接正向影响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3)信任的总间接效应(0.735 3)大于社会互动的直接效应(0.576 3),其中,人际信任的间接效应值最大(0.394 7),政府信任次之(0.220 3),网络信任最小(0.120 3)。研究深化农户与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关系的理解,建议相关部门在农业技术推广和实施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社会互动与信任的积极作用,有针对性地制定目标政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汤颖梅 杨月 葛继红
本文以黑龙江与江苏省的572个农户为样本,采用田野实验方法获取农户在不同情境下技术选择的动态数据,实证分析了"银保互动"对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研究发现:"银保互动"产品有助于分散自然风险、缓解农户面临的信贷配给,能够有效促进农户对新技术的选择;农户的风险偏好、是否经常收看农业电视节目等因素也是影响农户技术采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强农业保险与农村信贷市场的结合,提升农户新技术的采纳水平,最终提高农业生产率。
关键词:
银保互动 农户技术采用 田野实验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李晓嘉
本文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并选择2010年和2012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对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7524个农村家庭的微观调查数据,检验教育对于农户贫困状况的内在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受教育水平对农户的贫困状况存在显著的影响,劳动力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降低农户陷入贫困的概率。其中,对于绝对贫困群体,延长受教育年限对其工作收入仅具有微小的正效应;但是对于相对贫困群体,延长受教育年限可以显著增加其工作收入。来自政府部门的补贴同样能够显著降低农户陷入贫困的概率,但是其系数要明显小于教育年限的回归系数,这意味着现阶段我国贫困农户受"能力贫困"的因素影响相对较大,低下的受教育水平...
关键词:
受教育年限 政府补贴 贫困农户 联立方程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朱秋博 朱晨 彭超 白军飞
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及信息化追踪调研数据,采用工具变量、匹配倍差等方法,在微观层面实证分析了信息化对我国农户增收及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信息化总体上促进了农户总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增长,对农业收入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这一抑制作用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逐渐消失;信息化的总增收效应具有较大持续性。异质性分析进一步表明,信息化的增收效应对较高收入和较高受教育水平农户更加明显,加剧了农村内部收入差距。
关键词:
信息化 农户收入 收入差距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亚丽 白云丽 甄霖 辛良杰
基于2011年、2013年和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库,构建了三期具备农村户口且拥有耕地的微观农户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农村老龄化问题背景下新农保能否促进农户土地流转。研究发现:(1)2015年中国耕地的平均转出率和转入率仅为14%和6%,2011-2015年中国耕地呈现转出率逐年递增、转入率逐年递减的趋势,凸显中国耕地出现集聚现象。(2)中国土地流转行为区域差异性明显,耕地转出率顺序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耕地转入率除西北地区较高外(2015年为9%),其余各区均在5%左右。(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能够促进60岁以上老年农户的耕地转出。政策启示是:提高农村养老保险水平以弱化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进而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完善耕地集聚化背景下的土地管理制度,培育一批具有带头作用的新型农民;发展区域差异化的农村耕地管理政策,首先重点针对土地流转潜力大的地区推行土地流转交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柯雨 罗必良
农地规模经营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连片规模作为农地规模的一种特殊形式,能否带动农户进行农业绿色生产,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重要话题。利用2017-2019年广东省阳山县的农户追踪数据分析水稻连片种植对农业绿色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农户开展连片种植能够显著促进化肥与农药投入的减量,即连片种植显著促进了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经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成立。第二,机制分析发现,连片种植农户通过增加机械服务外包环节和提升机械服务外包契约化程度等路径,实现绿色生产。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小经营规模农户和小地块规模农户开展连片种植后,更能够促进其进行农业绿色生产。第四,情景分析表明,在承包地完成了农地确权和村庄内拥有高信任水平的情景下,连片种植会强化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由此提出,鼓励农户开展连片种植,发育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市场,有助于将小农户卷入农业绿色化发展进程之中。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柯雨 罗必良
农地规模经营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连片规模作为农地规模的一种特殊形式,能否带动农户进行农业绿色生产,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重要话题。利用2017-2019年广东省阳山县的农户追踪数据分析水稻连片种植对农业绿色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农户开展连片种植能够显著促进化肥与农药投入的减量,即连片种植显著促进了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经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成立。第二,机制分析发现,连片种植农户通过增加机械服务外包环节和提升机械服务外包契约化程度等路径,实现绿色生产。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小经营规模农户和小地块规模农户开展连片种植后,更能够促进其进行农业绿色生产。第四,情景分析表明,在承包地完成了农地确权和村庄内拥有高信任水平的情景下,连片种植会强化农户的绿色生产行为。由此提出,鼓励农户开展连片种植,发育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市场,有助于将小农户卷入农业绿色化发展进程之中。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吉平 刘宇荧 傅新红
为探究合作社对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纳的影响,基于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的视角,利用四川省81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考察了合作社及其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纳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合作社对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采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合作社社会化服务方面,合作社农资供应服务和农产品销售服务可以显著提升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采纳可能性,前者的影响效应更大,而合作社生产培训服务对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纳的影响并不显著。同时,基于农户异质性视角进一步分析表明,加入合作社并出资、受教育水平较低、年龄偏大和进行土地流转的社员获得合作社社会化服务后,更倾向于采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
合作社 社会化服务 IPM 技术采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侯建昀 霍学喜
在转型时期,信息化工具的引入对农户打破低水平均衡、改善信息困境、提高市场进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比较静态分析和专业化苹果主产区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手机和电脑这两种信息化工具的应用能够改善信息的流动性和共享程度,会对农户的销售市场选择和垂直协作参与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此外,电脑和互联网的引入也有助于提高农户的信息可得性以及与收购商的博弈能力,进而对农产品销售价格产生积极影响。因此,进一步克服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约束,提高信息化工具普及率,注重农产品生产、销售相关信息的搜集和发布等信息源建设
关键词:
信息化 市场参与 产业链 垂直协作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侯建昀 霍学喜
在转型时期,信息化工具的引入对农户打破低水平均衡、改善信息困境、提高市场进入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比较静态分析和专业化苹果主产区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手机和电脑这两种信息化工具的应用能够改善信息的流动性和共享程度,会对农户的销售市场选择和垂直协作参与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此外,电脑和互联网的引入也有助于提高农户的信息可得性以及与收购商的博弈能力,进而对农产品销售价格产生积极影响。因此,进一步克服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约束,提高信息化工具普及率,注重农产品生产、销售相关信息的搜集和发布等信息源建设仍是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题中之意。
关键词:
信息化 市场参与 产业链 垂直协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喻永红 张巨勇
本文基于湖北省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在水稻生产中采用IPM技术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出于对环境安全和健康安全的关注,大多数农户愿意采用水稻IPM技术;决策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是否参加过农业技术培训以及家庭规模、未成年人数量、耕地规模及其分散程度、水稻生产主要目的、家中是否有人发生过农药中毒事件等因素对农户采用水稻IPM技术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耕地规模和决策者的工作性质对农户采用水稻IPM技术的意愿还存在交互影响。此外,研究还发现,农户对水稻IPM技术的健康安全功能和环境安全功能的关注程度存在差异,这表现为影响农户采用"健康型"IPM技术...
关键词:
水稻 IPM技术 采用意愿 湖北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程长明 郭小燕 高强
保护和改善耕地质量是筑牢建设农业强国根基的关键。基于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的粮食种植户数据,使用Ordered probit模型、工具变量法等计量手段,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农业社会化服务能显著促进农户进行耕地质量保护,消除内生性偏误问题,以及运用更换变量、更换模型和更换样本的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支持上述结论;同时,在作用机制方面,农业社会化服务可以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扩大经营规模,以实现促进农户进行耕地质量保护的目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能更有效地激励户主教育水平、家庭非农就业程度和家庭总收入较高的农户进行耕地质量保护,并且对于粮食主产区农户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因此,需要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在促进农户耕地质量保护中的作用,引导服务主体践行绿色生产理念;应加强土地综合整治、加大耕地质量保护的政策宣传,并瞄准重点群体和薄弱环节,助力其更好地开展耕地质量保护。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兴稳 钱忠好
本文利用江苏、广西、湖北及黑龙江4省1120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分别从转入户和转出户视角实证检验教育及培训对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教育对转出土地的作用并不显著,但能显著地促进转入户转入土地;农业培训会抑制土地转出,但能促进土地转入。在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农民种田意愿较低的情况下,提升农民教育水平、有针对地开展农业培训将有助于促进土地流转,并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生产落后的面貌。
关键词:
教育 农业培训 农地流转 农地经营规模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郑沃林
土地产权趋于稳定将强化农户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进而激励农户改进农业生产行为,但这种激励具有情景依赖性:由于农户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的能力和目的不同,并不是所有的农户都会因此而改进农业生产行为。采用2018年广东省"千村调研"数据,分析确权颁证对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农地确权颁证虽然赋予农户实现农地价值的剩余权,但能否促进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还取决于农户自身的获益能力和收益本身的效用。如果农户缺乏实现农业生产超额利润的能力(低收入农户),即使土地产权趋向稳定,也难以产生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动力;如果实现农地价值的最优方式是"他用"而非"自用",即使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会带来农业生产超额利润,农户也不会积极采纳;如果农户具有实现农业超额利润的能力(高收入农户)和预期(以农业为主业的农户),则确权颁证会促进其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地确权颁证对农户绿色生产行为的促进有着情景依赖性,因而,在农地确权颁证的同时要完善农地流转制度,通过土地产权稳定和流转稳定的双重激励更有效地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施行绿色生产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