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53)
2023(2571)
2022(2175)
2021(2044)
2020(1661)
2019(4045)
2018(3854)
2017(6439)
2016(3641)
2015(3937)
2014(3920)
2013(4018)
2012(3552)
2011(3127)
2010(3101)
2009(2947)
2008(2773)
2007(2548)
2006(2193)
2005(1894)
作者
(12383)
(10595)
(10274)
(9737)
(6420)
(5255)
(4645)
(4218)
(4001)
(3753)
(3694)
(3494)
(3371)
(3357)
(3279)
(3277)
(3230)
(3019)
(2985)
(2946)
(2733)
(2704)
(2686)
(2514)
(2351)
(2348)
(2331)
(2314)
(2252)
(2242)
学科
(15987)
经济(15972)
(9051)
方法(8036)
数学(7547)
管理(7538)
(7478)
数学方法(7421)
(6014)
企业(6014)
农业(5813)
业经(4109)
中国(3893)
地方(3645)
(3396)
收入(2770)
(2681)
(2548)
(2474)
(2458)
劳动(2454)
农业经济(2448)
分配(2420)
(2200)
环境(2070)
(2045)
贸易(2044)
(1997)
发展(1932)
(1929)
机构
学院(51927)
大学(51660)
研究(19426)
管理(18342)
(18207)
经济(17810)
理学(15869)
理学院(15710)
管理学(15265)
管理学院(15211)
(14699)
科学(14688)
中国(13892)
农业(11755)
业大(11722)
(11149)
(10999)
研究所(10483)
中心(8706)
(8184)
(8008)
农业大学(7722)
(7681)
(7359)
北京(6816)
技术(6747)
科学院(6433)
(6354)
(6273)
(6227)
基金
项目(39500)
科学(29105)
基金(26695)
研究(25230)
(24924)
国家(24726)
科学基金(19820)
(17157)
社会(14992)
社会科(14191)
社会科学(14182)
(14069)
基金项目(13883)
自然(13617)
自然科(13300)
自然科学(13291)
自然科学基金(12996)
资助(11587)
教育(11245)
编号(9573)
重点(9260)
计划(9170)
科技(9105)
(8401)
科研(7923)
(7910)
(7810)
创新(7403)
成果(7400)
课题(7279)
期刊
(18410)
经济(18410)
(13826)
学报(13815)
中国(12245)
研究(11630)
科学(10652)
农业(9818)
大学(9780)
学学(9506)
管理(5751)
(5645)
技术(5123)
(4901)
业大(4623)
教育(4189)
农业大学(3948)
(3936)
统计(3862)
(3498)
业经(3497)
林业(3442)
科技(3391)
决策(3352)
资源(3342)
(3194)
金融(3194)
中国农业(2958)
技术经济(2908)
经济研究(2724)
共检索到74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爽  徐红梅  李航  王成龙  姜威  董佳俊  
以某手扶插秧机手柄和接振人员手臂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振动总值的日振动暴露量的评价方法对手扶插秧机在2种不同工况下的手传振动进行了复合试验评价,计算结果显示,该手扶插秧机日振动暴露量为2.442 m/s~2,满足欧盟指令规定的要求。对人体手臂进行了振动响应分析和振动传递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2种工况下手扶插秧机手柄处的振动传递到手臂上时,振动呈逐渐衰减的趋势;操作手扶插秧机时,手腕对振动能量的吸收最多;手部对8~16 Hz和100 Hz附近的振动能量吸收较差,考虑到100 Hz左右的中频振动是造成雷诺氏症的主要原因,因此,100 Hz左右的中频振动应为今后插秧机扶手振动研究控制的重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聪  陈巧敏  梁建  曹光乔  
对湖南新邵县18块面积为133~667 m2的水稻田块,测定了手扶4行插秧机纯作业、转弯掉头、补秧等不同环节所需时间,分析手扶插秧机的作业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山区细碎耕地对手扶插秧机转弯掉头环节影响较大,当田块面积小于266.8 m2时,插秧机单位面积内转弯掉头时间为270 min/hm2;当田块面积≥266.8 m2时,转弯掉头时间为150 min/hm2以上;当田块面积分别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瞿维  王春耀  王学农  蔡菲  张敏敏  
【目的】研究果树在外激励载荷作用下树枝能量的传递过程,揭示振动采收果实的落果机理,为机械振动式采收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由机械式激振器为果实树枝提供振源进行振动采收,通过高速摄像仪对整个采收过程进行记录,再用高速摄像仪的Phantom控制软件对整个试验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获得树枝能量传递的一般规律。【结果】果实距离树枝分叉近的地方先脱落;各采样点以距离激振源远近依次达到能量的最大值且峰值依次降低,能量峰值大约损失了15%;树枝Ⅰ与主枝的夹角为42°时获得的峰值动能较树枝Ⅱ与主枝的夹角为80°的峰值动能大40%,且角度小果实也先脱落。【结论】能量以能量波的模式在树枝中传递,在传递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万明  金日天  齐英杰  徐杨  
研究高把油锯振动传递路线,并与和其类似的前苏联产"Дружба"型和"Урал-2"型油锯(锯把)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油锯振动是随机振动,其影响因素很多,要从振源上解决振动问题,必须考虑采用其他类型的发动机;油锯振动能量的分布复杂,通过振动传递路线测试和分析可以找出相对合理的锯把安装位置;锯把本身的振动值特性是影响手感振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国产油锯的锯把具有机械放大特性,而国外样机具有机械衰减特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文涛  李宝筏  
利用动力学分析法建立了偏心振动式排种系统质心位移和绕质心转动角位移的微分方程。利用Laplace变换求出了反映系统结构特征的传递函数,分析了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研究了系统刚度、粘性阻尼系数尤其是变质量等参数对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比的影响。提出了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降低质量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高排种均匀性;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改变振子转动角速度来调节排种速度的观点。研究成果对该排种器的模拟试验与参数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学永  肖子英  
对超声振动钻削系统各关键部分的设计进行介绍,利用该系统对HT200、ZcuPb30进行超声振动钻削试验.结果表明,振动钻削具有钻削扭矩小、钻孔扭矩波动小、扩孔量小等优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俊峰  张东兴  李霞  崔涛  刘媛媛  诺锐亭  
针对1SZ-460型振动深松机样机田间试验中出现的振动发生机构轴承应力过大易破坏,振动机构横梁弯矩大易变形等问题,对该振动深松机关键部件进行研究改进,设计新型振动深松机以满足生产需求。通过分析原样机振动发生机构及执行机构的运动过程,设计简支偏心轴式振动发生机构,优化执行部件和机架;通过分析不同形状深松铲松土效果和土壤耕作阻力,改进了深松铲柄;增加了施肥系统,以此减少机器进地次数及对土壤的压实,提高作物产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振动深松机较不振动深松,降低牵引阻力7%~17%,提高工作效率11.1%~16.2%。该新型振动深松机适于玉米等作物的苗前及苗期深松施肥作业。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琪涵  李文彬  王林杰  陈净莲  张嘉月  
便携式风力灭火机工作时产生的振动会对操作者的健康造成很大影响,为了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并给出合理使用建议,对国产林海6MF-30和日本小松HB2302风力灭火机的振动频谱和人体手臂振动传递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6MF-30与HB2302风力灭火机的振动基频分别为58.5和121.5 Hz,试验测试频谱范围内分别存在5个和2个支配性频率,且基频越大,对操作者影响越小,故应优化6MF-30的结构设计以提高其振动的基频;根据ISO5349—2001标准,在最大功率转速下,操作者使用6MF-30和HB2302风力灭火机的允许受振时间分别为2.29和3.27 a;风力灭火机振动对操作者手臂和肩颈的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成颖  郑烽  王立平  
主轴的振动是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且包含大量机床的工况信息。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为实现主轴振动加速度能够在机壳外部测量,建立了主轴与机壳之间的振动传递力学模型。针对力学模型中的未知参数,基于Hertz理论和最小二乘法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求解出轴承的线性刚度;基于Hooke定律,利用Ansys软件求解出电主轴固定基座的刚度。以170XDS20Z11型电主轴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实验验证与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机壳上测量振动信号,通过该模型可以高效、准确地推导出主轴真实振动。此理论可以运用到主轴振动间接测量方法中,提高测量精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镇波  刘一星  苗媛媛  沈隽  
选取俄罗斯远东红皮云杉、东北长白鱼鳞云杉、西藏林芝云杉、美国西加云杉4个树种的试件,每树种2块共制作8块共振板,采用基于打击音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频谱方法分析共振板的振动特性,计算得出共振板不同方向的动态弹性模量、纵波传播速度、共振板边部剩余试件动弹性模量及共振板制作钢琴后的振动传播响应时间。利用共振板制作成试验用钢琴后,采用专家主观评价的方式对钢琴的声学品质进行评价。通过分析共振板振动特性参数与钢琴声学品质主观评价得分之间的关系得出,共振板y方向的振动特性参数与钢琴声学品质主观评价得分项目之间呈一定程度或显著的线性相关,而x方向的振动特性参数与主观评价得分项目之间的相关关系明显弱于y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乐平  温芝元  
为提高振动磨生产能力 ,进行了振动磨优化研究 .结果表明 ,物料充填量与研磨体充填量分别为 32 .6 6 %和6 7.34%时 ,振动磨功率较大、效率较高 ;两个量分别为 17.4 3%和 4 5 .12 %时 ,不仅有极高的磨粉速度、短的磨粉时间 ,同时又有较高的效率 ;物料充填量介于 17.4 3%与 32 .6 6 %之间 ,研磨体充填量介于 4 5 .12 %与 6 7.34%之间时 ,振动磨功率、效率、磨粉速度都较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冬  李成华  汤秋艳  杨宇  马颖  
为了对铲式玉米精密播种机工作时产生的随机振动信号进行分析,在4种不同速度下进行播种机振动信号采集试验。对振动信号进行时域和频域分析,以自相关和互相关函数表明播种机工作产生的振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相关性,这种周期性和相关性随速度的增加而明显;以自功率谱密度函数表明播种机工作状态下不同频域的振动强度,结果表明,播种机工作时主要为低频振动,振动能量随播种速度的增加而增强。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迟德霞  任文涛  由佳翰  李萍  
针对水稻插秧机视觉导航信息获取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霍夫变换的坐标变换法将图像中位姿信息转换到世界坐标系中的导航信息获取方法。首先分析水稻秧苗基准线特征点在图像平面上的像素坐标与在世界坐标系中的映射关系,应用小孔成像模型和霍夫变换理论,建立水稻秧苗基准线在图像坐标系中的位姿与在世界坐标系中相对水稻插秧机的位姿间的关系模型。然后利用霍夫变换提取图像中水稻秧苗行位姿信息,通过坐标变换,转换成世界坐标系中的导航信息,获取世界坐标系中水稻插秧机位姿信息。采用人工铺设标志线模拟水稻秧苗,进行导航参数提取试验,对比算法提取和人工实测的导航参数来评价算法精度。结果表明:实测角度偏差(θw)和计算角度得偏差的误...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辛明金  孔爱菊  邬立岩  宋玉秋  刘翠红  崔红光  任文涛  
随着我国水稻插秧机保有量不断快速增加,水稻插秧机的作业效率和质量已成为提高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关键。为探索水稻插秧机作业效率的影响因素及提高效率的措施,按照GB/T 6243-2003《水稻插秧机试验方法》,在辽宁省辽中县对当地普遍应用的洋马VP6型和井关PZ80D-25型乘坐式高速插秧机的作业效率进行了田间生产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被试插秧机的作业效率都没能充分发挥,故障率偏高。洋马VP6型插秧机在该地的平均作业速度为0.71m·s-1,纯作业小时生产率平均值为0.38hm2·h-1,每作业100m发生故障0.37次,平均故障率为7.58%,时间利用系数为67.73%。井关PZ80D型插秧机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艾成龙  
本文对振动压路机振动轴用轴承进行了受力分析,介绍了轴承的类型、游隙、保持架、配合等的选用方法.在实际工况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