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4)
- 2023(11515)
- 2022(10223)
- 2021(9602)
- 2020(8033)
- 2019(18592)
- 2018(18515)
- 2017(35831)
- 2016(19727)
- 2015(22241)
- 2014(22330)
- 2013(21955)
- 2012(19991)
- 2011(17994)
- 2010(17878)
- 2009(16598)
- 2008(16100)
- 2007(14000)
- 2006(12264)
- 2005(10870)
- 学科
- 济(73699)
- 经济(73581)
- 管理(61317)
- 业(55682)
- 企(48047)
- 企业(48047)
- 方法(34262)
- 数学(29344)
- 数学方法(29009)
- 财(21817)
- 农(19207)
- 中国(18606)
- 制(18013)
- 业经(17423)
- 学(16848)
- 地方(14122)
- 务(13913)
- 财务(13844)
- 财务管理(13816)
- 理论(13122)
- 企业财务(13110)
- 贸(12637)
- 贸易(12631)
- 环境(12564)
- 和(12561)
- 农业(12465)
- 体(12463)
- 技术(12276)
- 易(12275)
- 银(11953)
- 机构
- 大学(280711)
- 学院(277996)
- 管理(111544)
- 济(106697)
- 经济(104222)
- 理学(96988)
- 理学院(95921)
- 管理学(94299)
- 管理学院(93801)
- 研究(91297)
- 中国(66504)
- 京(59714)
- 科学(57490)
- 财(51501)
- 所(45665)
- 农(44139)
- 业大(42441)
- 研究所(41577)
- 财经(40947)
- 中心(40699)
- 江(40107)
- 北京(37584)
- 经(37123)
- 范(36008)
- 师范(35636)
- 农业(34616)
- 院(33332)
- 州(32450)
- 经济学(31506)
- 财经大学(30565)
- 基金
- 项目(193151)
- 科学(151206)
- 研究(141498)
- 基金(139776)
- 家(121532)
- 国家(120545)
- 科学基金(103500)
- 社会(87805)
- 社会科(83116)
- 社会科学(83096)
- 省(75636)
- 基金项目(74692)
- 自然(67979)
- 自然科(66338)
- 自然科学(66324)
- 自然科学基金(65116)
- 教育(64669)
- 划(63445)
- 编号(57894)
- 资助(57485)
- 成果(47541)
- 重点(42773)
- 部(42482)
- 创(40321)
- 发(40159)
- 课题(39692)
- 制(38094)
- 创新(37612)
- 科研(36969)
- 教育部(36482)
- 期刊
- 济(116771)
- 经济(116771)
- 研究(82031)
- 中国(51944)
- 学报(45650)
- 管理(41381)
- 科学(41101)
- 农(40271)
- 财(39741)
- 大学(34417)
- 学学(32382)
- 教育(31242)
- 农业(27922)
- 技术(23283)
- 融(22537)
- 金融(22537)
- 财经(19930)
- 业经(18768)
- 经济研究(17656)
- 经(16809)
- 问题(15110)
- 图书(14680)
- 理论(14522)
- 科技(14326)
- 业(13662)
- 实践(13434)
- 践(13434)
- 版(13131)
- 技术经济(12693)
- 现代(12655)
共检索到400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魏玉西 殷邦忠 刘淇 董欣伟 赵炳军
为了对扇贝裙边进行综合利用,本文选择由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3种酶组合成3对混合酶对扇贝裙边进行酶水解实验,以水解液中游离氨基酸态氮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及酶的种类对酶解效果的影响,从而优化了扇贝裙边的酶法水解工艺条件。以最佳水解工艺条件获得的酶解液经喷雾干燥制成的氨基酸营养粉,经检测,其粗蛋白含量为82.89%,粗脂肪含量为1.55%,总糖含量为6.82%。该氨基酸营养粉中氨基酸种类齐全,每100g粗蛋白中氨基酸总量达79.06%,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达51.53%。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焦奎 高翔 于佳 魏玉西 高洁 张雪梅 王金梅 李钰金
扇贝裙边富含蛋白质、脂质等营养成分。为了高值化利用扇贝裙边,本研究选用中性蛋白酶、动物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5种酶,以酶解液中游离氨基酸态氮为考察指标,对扇贝裙边进行酶解工艺条件探讨。首先,将5种酶制成复合蛋白酶进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酶解时间、温度、pH及加酶量,经检验,氨基酸转化率为77%;然后,通过实验确定CaCl_2为最适钙源,以贝壳为原料,通过水飞法和酸法转化可制得贝壳源CaCl_2。将扇贝裙边酶解液中复合氨基酸与来源于贝壳的钙螯合制备复合氨基酸螯合钙,以正交实验筛选出最佳螯合条件。经检验,该螯合反应螯合率达92%。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牛瑞 孙谧 于建生 郑媛 王海英
以扇贝(Chlamys farreri)裙边为研究对象,通过海洋碱性蛋白酶水解获得抗氧化肽。研究酶解温度、pH值、固液比、加酶量、酶解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实验因素和水平,采用L16(45)正交试验,根据Box-Behnken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固液比1:3.26(m/V),加酶量0.44%(W/V),温度31.20℃,pH值为9.0,酶解时间为1 h,羟自由基清除率为83.78%,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29%,理论值与预测值基本一致,预测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本研究旨在为今后扇贝裙边蛋白的开发...
关键词:
扇贝裙边 抗氧化肽 酶解 响应面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穆军 呼世斌 冯贵颖 朱丹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动物蹄甲超声水解制取复合氮基酸工艺条件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与采用动物蹄甲常规酸水解法相比,采用动物蹄甲超声水解法制取复合氨基酸,能缩短水解时间3~7 h,降低能耗近 40%,减少硫酸用量1/3。生产成本降低,而且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关键词:
动物蹄甲 超声水解 氮基酸 正交试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家宏 冯贵颖 呼世斌 刘音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羽毛酸法水解制备复合氨基酸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水解介质浓度是影响氨基酸转化率的主要因素。硫酸法水解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浓度5mol/L,水解时间8h,水解温度120℃,催化剂用量为40g/kg;盐酸法水解最佳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6mol/L,水解时间10h,水解温度105℃,催化剂用量60g/kg。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水解液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确定硫酸法水解工艺为制备复合氨基酸的最佳生产工艺。
关键词:
羽毛 复合氨基酸 水解 正交试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音 呼世斌 张升堂 王家洪 宋凤敏
针对目前我国氨基酸肥料生产工艺研究比较薄弱的缺点,利用水解法对动物有机废弃物制备氨基酸螯合微肥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对蹄甲的水解条件及氨基酸与微量元素的螯合两个关键工艺进行了重点研究。结果表明,在110℃常压条件下,用6mol/L盐酸且盐酸体积(mL)与蹄甲质量(g)之比为4∶1时,水解15h,可使蹄甲水解液中复合氨基酸(含有17种氨基酸)的生成率达到84.78%。在水解液与微量元素螯合过程中,采用氨基酸配体与微量金属元素最佳质量比控制法,可使微量金属元素与氨基酸的螯合率达97%以上。经检测,按此工艺配制的氨基酸螯合微肥,其主要技术指标均在GB/T17419-1998氨基酸叶面肥的规...
关键词:
动物有机废弃物 氨基酸螯合微肥 制作工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国权 石书奎 欧阳韶晖 魏益民
【目的】为提高荞麦淀粉制备过程中淀粉与蛋白质、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效果,实现对荞麦粉中主要营养和功能物质的高效分离与综合利用。【方法】采用乙醇同步提取黄酮与碱性蛋白酶水解蛋白相结合的荞麦淀粉分离工艺对荞麦淀粉进行分离,并与水提法的分离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料液比、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为影响荞麦黄酮提取量的主要因素,在乙醇体积分数为60%、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50℃、提取时间为3 h的条件下,荞麦黄酮提取量为0.951 mg/g,黄酮浓缩物中的黄酮和蛋白含量分别为46.99 mg/g和303.8 g/kg;水解温度、pH、加酶量和水解时间对荞麦淀粉中的残留蛋白含量均有极显著影...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曾庆祝 汪涛 叶于明
研究了混合酶水解扇贝边蛋白质的技术条件 ,并和单酶水解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混合酶水解可提高水解液中氨基酸态氮 (AAN )含量 ,同时改善了水解液风味。本文引进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案 ,系统地研究了影响混合酶水解效果的相关因素 ,得出了扇贝边水解液中氨基酸态氮生成量的变化规律—回归模型。应用该模型可对水解液中AAN生成量进行预测 ,也可进一步优化选择扇贝边的酶解条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新华 姜金宏 祁琨杰
为了研制新型营养米糊,利用碎米和米糠为原料对制备营养米糊的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制备营养米糊最佳工艺条件为碎米中添加8倍水,在90℃水浴中煮制5min。米糊经干燥后过100目筛。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营养米糊的最佳配方为:1.39%外层米糠、6.95%内层米糠、69.54%碎米、15.58%白砂糖、6.23%奶粉、0.31%蔗糖酯。产品具有良好的速溶性。
关键词:
碎米 米糠 营养米糊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国权 韩雍 史一一 杜双奎
为了掌握荞麦微孔淀粉的制备条件及吸附性能,在对荞麦生淀粉水解适用酶进行筛选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影响荞麦微孔淀粉吸附性能的主要因素,确定了荞麦微孔淀粉的酶法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真菌α-淀粉酶对荞麦淀粉的酶活力强,与中温α-淀粉酶无明显的协同作用;真菌α-淀粉酶对荞麦淀粉颗粒的致孔率较高,孔径较为一致;在反应温度为40℃、pH6.2、反应时间14 h、真菌α-淀粉酶用量为20 g/kg条件下制备荞麦微孔淀粉,其吸附性能最佳。通过控制反应温度、pH值、反应时间及酶用量,可以制备吸附性能良好的荞麦微孔淀粉。
关键词:
荞麦 微孔淀粉 淀粉酶 工艺条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兴壮 张华 张晓黎 迟吉捷 鲁明 王小鹤
为提高市场上的果汁乳酸饮料的营养和质量,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对乳酸菌发酵苹果饮料工艺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苹果品种为富士与国光重量比1∶1复配,乳酸菌发酵条件为发酵剂接种量5%、发酵温度18~28℃,发酵苹果饮料配方为发酵苹果汁30%、发酵液25%、砂糖12%,加水量为33%(调配时加入)。
关键词:
乳酸菌 苹果 发酵工艺 饮料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胡昂 段蕊 刘志东 林娜 张俊杰 李磊 蒋玫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中性蛋白酶酶解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s)副产物蛋白制备抗氧化酶解物工艺。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能力为响应值,在底物浓度、温度、时间、酶与底物比4个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优化确定3个显著性因素。获得实验条件下最佳制备工艺为:底物浓度25 mg·mL~(-1)、温度50℃、时间3.8 h、酶与底物比1.5%。在此条件下,实验验证酶解海湾扇贝副产物蛋白制备抗氧化酶解物的DPPH清除率为81.93%(预测值为83.19%),还原能力为58.12%(预测值为58.92%),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能力的IC_(50)值分别为0.264 mg·mL~(-1)和3.136 mg·mL~(-1),且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优化后的回归模型用于预测中性蛋白酶酶解海湾扇贝副产物蛋白制备抗氧化酶解物是可行的。
关键词:
海湾扇贝 副产物 抗氧化酶解物 响应面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玲玲 李新华 曾洁
对玉米面粉的制备工艺进行改良,为生产出口感良好的玉米面食制品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均匀试验设计得出各指标(峰值粘度、破损值、回生值)的回归方程及相关系数,确定了各指标最高或最低时各因素的组合。结果表明:从粘度特征值比较看,当破损值和回生值最低时,较优工艺条件的组合是玉米品种丹玉57,乳酸菌40mg.g-1,蛋白酶2.0mg.g-1,进风温度140℃。经过DPS处理后,综合对峰值粘度、破损值、回生值的考察,较优工艺条件组合是玉米品种丹玉57,乳酸菌40mg.g-1,蛋白酶6.7mg.g-1,进风温度177℃。将粘度特征值作为评价玉米面粉面团质量的一个指标,通过均匀试验设计的数据处理后,得到了较优化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莉莎 张建新
【目的】对胰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Alcalase双酶组合水解黄粉虫蛋白制备生物活性肽的工艺进行优化,为获得高活性黄粉虫蛋白多肽及有效利用黄粉虫蛋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水解度和酸溶性肽得率为指标,研究了酶解时间、酶活比、料液比、加酶量、pH和酶解温度6种因素对酶解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3因素(加酶量、pH和酶解温度)3水平的响应面试验。【结果】胰蛋白酶与碱性蛋白酶Alcalase双酶水解黄粉虫蛋白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时间120 min,酶活比1∶1,料液比1∶3,加酶量23.41 mg/g,pH 8.77,酶解温度53.41℃。【结论】利用优化双酶水解条件制得的低分子多肽的水解度高达2...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匀昀 张龙涛 郭泽镔 苏晓芳 郑宝东 曾绍校
为制备可食用膜,以紫薯淀粉和黄原胶的混合物为原料,采用干热法制备干热变性紫薯淀粉.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黄原胶含量、混合物pH、干热时间和干热温度对干热变性紫薯淀粉成膜特性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确定干热法制备干热变性紫薯淀粉食用膜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黄原胶含量1.0%、混合物pH 6、干热时间3 h和干热温度130℃的条件下制备的干热变性紫薯淀粉膜的特性最优.
关键词:
干热变性 紫薯淀粉 制备工艺 成膜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