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96)
2023(3591)
2022(2751)
2021(2773)
2020(2383)
2019(5659)
2018(5711)
2017(11684)
2016(5997)
2015(6712)
2014(6477)
2013(6454)
2012(5820)
2011(5191)
2010(5296)
2009(4763)
2008(4703)
2007(4078)
2006(3601)
2005(3350)
作者
(15981)
(13325)
(13108)
(12922)
(8433)
(6347)
(5952)
(5099)
(5039)
(4850)
(4554)
(4494)
(4303)
(4270)
(4175)
(4159)
(4103)
(3959)
(3878)
(3825)
(3456)
(3227)
(3189)
(3073)
(3018)
(2995)
(2947)
(2894)
(2611)
(2571)
学科
(23554)
经济(23523)
管理(18488)
(18420)
(16684)
企业(16684)
方法(10087)
数学(8518)
数学方法(8446)
(6860)
(6318)
中国(6276)
(5844)
业经(5783)
结构(5189)
(5000)
财务(4986)
财务管理(4979)
(4857)
理论(4833)
企业财务(4801)
产业(4734)
(4351)
贸易(4347)
体制(4269)
(4235)
地方(4044)
(4030)
教学(3853)
(3762)
机构
学院(83423)
大学(82167)
管理(33447)
(33413)
经济(32713)
理学(28976)
理学院(28684)
管理学(28232)
管理学院(28088)
研究(24647)
中国(19482)
(16836)
(16160)
科学(14175)
财经(13041)
(12048)
(11905)
(11792)
中心(11473)
北京(10749)
(10675)
研究所(10640)
业大(10557)
(10508)
经济学(10384)
师范(10367)
财经大学(9817)
(9689)
商学(9617)
商学院(9551)
基金
项目(54409)
科学(43298)
研究(40477)
基金(39440)
(33800)
国家(33506)
科学基金(29433)
社会(25458)
社会科(24172)
社会科学(24163)
(21380)
基金项目(20866)
教育(19936)
自然(19308)
自然科(18919)
自然科学(18916)
自然科学基金(18611)
(17850)
编号(16931)
资助(16563)
成果(13450)
(12348)
重点(12223)
课题(11817)
(11681)
(11282)
创新(10913)
教育部(10894)
大学(10565)
项目编号(10511)
期刊
(37485)
经济(37485)
研究(23967)
中国(16666)
管理(13610)
(13278)
教育(11120)
学报(10911)
科学(10872)
(9388)
大学(8830)
学学(8292)
(8230)
金融(8230)
技术(7830)
业经(6870)
财经(6853)
经济研究(6630)
农业(6258)
(5947)
商业(5165)
问题(4435)
现代(3896)
职业(3783)
理论(3773)
(3743)
技术经济(3653)
财会(3524)
(3361)
实践(3274)
共检索到120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谷伟  余颖  
委托代理理论认为所有者结构将对公司价值存在影响,分别为兴趣趋同效应和大股东侵占效应。这两种效应分别预言:大股东持股比例上升将增加/损害公司价值。在西方和中国股市的实证研究同时发现了这两种效应的存在。同时有理认认为:在美国的封闭式基金之间也存在大股东侵占效应,基金大股东持股越高,封闭式基金折价幅度越高。本文针对中国封闭式基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发现:在中国,横截面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当封闭式基金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基金折价幅度越大。本文作者进一步指出:这种与美国实证研究类似的结果不是由于大股东侵占引起的,而是由于机构投资者等大股东主动选择的结果:机构投资者倾向于投资于折价幅度比较高的封闭式基金。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薛刚  顾锋  黄培清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月珍  
本文在分析封闭式基金折价内在合理性的前提下,对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折价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折价进行了解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薛刚  顾锋  黄培清  
我国封闭式基金当前的市场价格存在着折价。理论界与广大投资者对这一现象都感到困惑不解。事实上 ,在西方发达的证券市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西方封闭式基金折价理论的研究 ,分析了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原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田明圣   胡雅梅  
本文由对我国证券市场中投资者结构的调查分析入手,引入“理性投机者”概念解释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结论是:在投机气氛浓重、存在市场操纵行为、封闭式基金整体管理水平一般且存在道德风险的市场环境下,理性投机者的有限理性、受整个市场情绪影响的特点,是造成我国目前封闭式基金折价的主要原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少安  刘达  
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一直是金融领域的不解之谜,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的幅度较国外更加严重。国内已有的研究表明,投资者情绪理论在解释中国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时存在着缺陷,而本文采用时间跨度更大的最新数据并进行分阶段实证研究,认为当前保险公司占据主体并采取被动投资策略的情况下,个人投资者情绪仍然会对基金折价产生重要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童菲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沪市的25只封闭式基金为研究对象,系统的探讨了封闭式基金折价能否作为投资者情绪的有效衡量。我们使用了更长的样本期间和更为合适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基金折价降低时,各组股票表现良好,其中大市值股票表现的比小市值股票更好。在一定程度上,这意味着在沪市,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可以作为投资者情绪的有效衡量。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世良  潘贤林  
投资者情绪理论比较全面地解释了封闭式基金之谜,国内学者对其展开了大量的间接验证,但我国市场与该理论的假设不符,间接验证缺乏说服力。本文从该理论自身出发,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通过检验基金折价的相关性,以及投资者是否面临额外的系统性风险。证实了投资者情绪假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田瑛  
本文选择我国市场的全部54支封闭式基金,对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和投资者情绪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得出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具有共同趋势、市场指数变化率及不同市值的股票组合收益率和封闭式基金折价正相关、基金上市时机选择在折价收窄的时间段等结论。证明投资者情绪确实能够系统地影响封闭式基金折价,进而说明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可以作为度量投资者情绪的市场指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章早立  
在长期存在折价交易现象的美国封闭式基金市场中,一些由富达投资公司、摩根斯坦利、富兰克林-特普雷顿等著名金融公司管理的封闭式基金因为其业绩卓著而长期处于溢价交易状态。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个性化经营的魅力,以逐利为本质的投资者难以拒绝优秀基金的吸引。换言之,基金管理人的信誉、历史以及长期的市场影响都是增加新发行基金吸引力、减少甚至消除市场发行风险的有力武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翔  余皓宇  
选取2005—2009年60只封闭式基金的周数据,建立相关变量对折价率的一元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分红亚变量、存续时间、管理绩效、基金市场回报率、基金经理更换次数、基金公司管理封闭式基金总市值对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存在正效应,而换手率对基金折价率存在负效应。分红传递了业绩可持续的信号,降低了投资者信息的搜集成本,能够吸引特定资本增值和红利偏好的投资者,减少代理成本。有限理性投资者会选择引发其关注的分红基金,分红可以作为营销封闭式基金的一种策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克宁  勾东宁  
封闭式基金的高折价销售,是我国证券市场中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在此轮股市上涨之前的数年内,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率曾经长期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加权平均折价率曾经由2001-2002年的不到10%扩大到2004-2005年的40%以上。无论从国际证券市场经验看,还是从我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俊喜  张华  
封闭式基金折价问题自从我国被发现以来,一直困扰着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其发生的原因存在诸多猜测、众说纷纭。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基金折价的动态特征,然后着力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来探究其根源。通过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检验,我们发现传统的、注重基本层面的理论无法解开我国基金折价之谜;相反,行为金融学的“投资者情绪”理论有较强的解释力。具体而言,我们得出如下三大结论:(1)不同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变动呈现高度正相关;(2)新的封闭式基金选择在现有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小时上市;(3)基金折价变动和不同市值股票的收益率变动之间的关系密切:当小市值股票收益率上升时,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就增加:反之,当大市值股票收益率上升时,基金折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凯涛  陈金贤  袁泽沛  
本文利用Johanson协整检验证实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存在联动性,状态空间模型分析表明基金折价波动受到某种共同因素的驱动,这在某种程度上支持投资者情绪假说。该结论对我国基金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