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5)
2023(7530)
2022(5928)
2021(5335)
2020(4640)
2019(9982)
2018(9617)
2017(18655)
2016(10044)
2015(11085)
2014(10577)
2013(10531)
2012(9451)
2011(7971)
2010(8144)
2009(7854)
2008(8272)
2007(7481)
2006(6677)
2005(6340)
作者
(28007)
(23592)
(23332)
(21979)
(15177)
(11006)
(10540)
(9001)
(8636)
(8519)
(7806)
(7741)
(7718)
(7516)
(7381)
(7063)
(6997)
(6868)
(6811)
(6595)
(6007)
(5603)
(5562)
(5421)
(5389)
(5286)
(5144)
(5093)
(4633)
(4586)
学科
(72000)
(70375)
企业(70375)
管理(52889)
(46903)
经济(46837)
业经(24665)
(21613)
方法(20260)
(19081)
财务(19078)
财务管理(19066)
(18328)
企业财务(18146)
技术(14297)
农业(13813)
数学(12639)
数学方法(12591)
企业经济(12276)
(12138)
(12105)
(12053)
经营(11087)
(10571)
(10469)
技术管理(9909)
理论(9859)
体制(9557)
决策(8906)
中国(8410)
机构
学院(150258)
大学(142387)
管理(66414)
(64977)
经济(64023)
理学(57080)
理学院(56656)
管理学(56190)
管理学院(55924)
研究(40992)
中国(35872)
(32550)
(28609)
(26051)
财经(25601)
(23434)
(23194)
科学(22815)
商学(20800)
业大(20652)
商学院(20634)
农业(20501)
(19809)
中心(19150)
财经大学(18683)
经济学(18420)
(18090)
经济管理(18043)
北京(17406)
研究所(17365)
基金
项目(94096)
科学(77613)
基金(71309)
研究(70379)
(60332)
国家(59698)
科学基金(54569)
社会(47299)
社会科(44906)
社会科学(44892)
(38257)
基金项目(37922)
自然(35384)
自然科(34633)
自然科学(34628)
自然科学基金(34101)
教育(31014)
(29922)
(29038)
编号(27482)
资助(27341)
(23857)
创新(21215)
(20788)
(20631)
成果(20522)
重点(20478)
(19881)
国家社会(19541)
人文(18666)
期刊
(78873)
经济(78873)
研究(41397)
(31399)
管理(30994)
中国(27271)
(25946)
科学(19773)
学报(18056)
农业(17821)
业经(16516)
大学(14664)
技术(14498)
学学(14434)
(14067)
金融(14067)
财经(13664)
(11909)
(11870)
经济研究(11859)
财会(11130)
技术经济(10239)
问题(9713)
现代(8993)
会计(8974)
商业(8798)
教育(8405)
世界(8249)
经济管理(7788)
通讯(7541)
共检索到223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公朴   孙海鸣  
在中国推行以“两权分离”为特征的企业改革以来,有关国有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各自应负哪些责任,应尽哪些义务等有关企业制度设计的基本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而又在实践上未能解决的问题。在我们迄今为止所制定和出台的有关国有企业的法规和管理条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平  
对国有企业资产所有者明晰化的设想李平国有企业资产控制和经营的机构从上到下与政府行政机构重合,是一种成本较低的资产控制经营的选择。但是,一方面,由于庞大的国有企业资产自上而下的多级代理体系超过了私有制下的任何一家股份公司,其结果是各级委托人,代理人目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饶晓秋  
一、第四类代理成本的概念及其存在的基础第四类代理成本是所有者与受托的监督者之间利益冲突与博弈中企业总价值的减少。从数量上看,第四类代理成本为所有者聘请专职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的费用与所有者不聘请专职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自己直接从事监督所耗费用之间的差额。在性质上,第四类代理成本属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琦  邵兴忠  
国有商业银行因“所有权虚置”存在着“所有者代表缺失”问题,因此如何确立国有金融资产的出资人和管理人的问题显得既必要又紧迫。文章对此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谭建伟  徐刚  
完善国有企业所有者监管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市场化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包括监管改革所应遵循的基本方向。但是国有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其特殊的所有制特征决定了它需要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监管模式。应充分借鉴一切市场经济下成熟和成功的企业治理模式与所有者监管模式,针对国有企业产权特殊性设计与国有企业产权性质和所有者特征相适应,且具有国有企业特色的所有者监管模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方竹兰  
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仍然遵循着"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货币资本产权原则,不能科学地体现中国国有企业的设立宗旨和特定功能,也不能科学地建立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现实需要我们用人力资本产权原则替代货币资本的产权原则主导国有企业的下一步改革,用人力资本产权原则确定全体人民的国有资产所有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虹  韩卫国  甘露  
国有保险公司体制改革要取得突破性进展 ,关键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保险行业国有资本如何有进有退 ,实现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二是国有保险公司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从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经验来看 ,要顺利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 ,迫切需要在保险行业建立明确的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机构 ,进一步完善保险业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比进行了论述 :推动保险业国有经济布局调整 ,需要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机构 ;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 ,需要明确的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机构 ;建立国有保险资产控股公司 ,促进国有独资保险公司的体制改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曾爱军  
一般企业治理理论比较注重管理者(经营者)或生产者的激励问题,而忽略了对股东(所有者)激励问题的研究;只重视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研究企业治理,而很少从企业财务治理的角度去探讨财务治理主体的动力问题。企业所有者的激励动力对企业治理效率尤为重要,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的核心是企业财务治理,并且应该建立以所有者为主导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企业治理主体模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庆  
资本结构与企业的公司治理总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大量经济学文献从税收、激励、信息传递以及控制权方面来研究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但是现在经济学家们认为从投资者保护的角度才能真正建立起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对于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只有在民营化的条件下,通过加强对投资者权利的保护,才能真正地建立起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魏玮  刘婕  
本文根据污染产生的三个来源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不同所有制结构企业参与国际生产分割的环境效应,基于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得出以下结论:生产分割程度与污染密度呈倒"U"型关系;国有企业占比高、外商投资份额大、重工业化程度低的行业参与国际分割及出口贸易对环境的负外部效应较低;降低所有者异质企业之间资本摩擦有利于清洁环境。政府应鼓励国有企业积极承接国际产业链分割、提高深加工能力、重点培育资本要素自由配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济含  刘淑莲  
基于国有企业大力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这一背景,深入考察混合所有制对国有企业并购效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了非国有股权比例,这有利于国有企业实现"少而优"的并购,即降低并购发生的可能性,但所选项目能够获得优质的并购绩效,整体上表现出较高的并购效率,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在非国有大股东参与国企公司治理时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混改国企处于竞争性行业或属于地方国企时,非国有大股东治理效应的作用机制更加凸显。所得结论有助于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国有企业利用市场化力量"混"股权、"合"治理以及实现国企价值创造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简泽  
在一个自然实验的框架下,本文考察了银行债权治理对国有企业管理者偏好和绩效的影响。把2002年银行信贷部门的改革作为银行债权治理结构外生变化的源泉,我们发现,银行债权治理约束了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规模偏好、花费偏好和平静生活偏好,抑制了国有企业的投资饥渴症和工资侵蚀利润的现象,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而显著地改善了国有企业的绩效。这些结果表明,银行信贷制度的改革在国有企业里产生了显著的公司治理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左广  王学孝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企业价值模型,认为在竞争性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价值取决于物质资本和管理者能效,并且由于物质资本具有边际收益递减的特性而管理者能效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特性,所以管理者能效对企业价值的贡献大于物质资本对企业价值的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