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47)
2023(4563)
2022(3931)
2021(3767)
2020(3121)
2019(7136)
2018(7104)
2017(14437)
2016(7685)
2015(8566)
2014(8456)
2013(8114)
2012(7664)
2011(6980)
2010(7212)
2009(6779)
2008(6857)
2007(6241)
2006(5899)
2005(5460)
作者
(20932)
(17276)
(17176)
(16748)
(11405)
(8122)
(8035)
(6746)
(6714)
(6605)
(5835)
(5757)
(5643)
(5632)
(5549)
(5316)
(5238)
(5230)
(5166)
(5062)
(4445)
(4265)
(4096)
(4020)
(3986)
(3960)
(3934)
(3912)
(3481)
(3460)
学科
管理(28545)
(28070)
经济(28037)
(27273)
(23757)
企业(23757)
(11279)
方法(10962)
(9814)
数学(8923)
(8778)
数学方法(8760)
业经(8166)
(8004)
(7903)
财务(7882)
财务管理(7873)
企业财务(7582)
中国(7424)
(6243)
贸易(6241)
(6104)
农业(6066)
及其(6061)
(5941)
银行(5940)
理论(5699)
(5658)
政策(5257)
(4847)
机构
学院(109515)
大学(108285)
管理(47168)
(45689)
经济(44645)
理学(39549)
理学院(39224)
管理学(38761)
管理学院(38532)
研究(34282)
中国(28823)
(24583)
(22304)
财经(18461)
科学(18285)
(17728)
中心(17226)
(16655)
(16370)
(15012)
研究所(14334)
北京(14268)
(14220)
(13849)
师范(13784)
财经大学(13406)
业大(12963)
经济学(12699)
商学(12226)
(12132)
基金
项目(66295)
科学(53458)
研究(52491)
基金(48732)
(40733)
国家(40338)
科学基金(35752)
社会(32905)
社会科(31213)
社会科学(31207)
(24904)
基金项目(24900)
教育(23788)
编号(23599)
自然(22697)
自然科(22187)
自然科学(22182)
自然科学基金(21820)
(20856)
成果(20809)
资助(20505)
项目编号(15194)
(15089)
课题(14914)
重点(13937)
(13708)
(13622)
人文(13375)
教育部(13331)
(13317)
期刊
(54920)
经济(54920)
研究(34258)
中国(21574)
(19829)
管理(17832)
(14926)
金融(14926)
(13882)
学报(12230)
科学(11966)
教育(11798)
业经(9985)
图书(9551)
大学(9406)
财经(9189)
技术(9028)
农业(8974)
经济研究(8620)
学学(8515)
(7828)
理论(6916)
情报(6759)
问题(6621)
书馆(6409)
图书馆(6409)
实践(6371)
(6371)
(6075)
现代(5503)
共检索到174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刘辉  
两权分离后,所有者与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既有客观存在,也有主观故意;既有市场竞争必然,也需明确界定底线。所有者为进行投资所获取的信息越多越好,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也需要保守商业秘密,信息披露的边界就必须在两者之间进行合理的协调。尽管如此,由于经营者主观故意仍然会造成所有者与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有必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予以防范和规避。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两权分离的公司制企业,经营者为向出资者报告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必须要提供会计信息。由于会计信息主要披露出资者资本保全和资本增值的状况,相应形成了基于资本保全的财务会计和基于资本增值的经营者业绩评价会计。两种会计在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上存在明显差异,明确这些差异并分别制定相应的会计制度,对于出资者的资本保全和经营者业绩评价有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志华  杨涵博  
所有者与经营者的信息对称不仅体现在经营者必须要披露底线标准的信息,而且伴随会计目标的进一步变迁,披露的信息内容也进一步扩展。这种扩展主要体现在披露未来信息、非财务信息、原因信息、细节信息、质量信息等方面。然而,这些信息与会计决策有用和投资者保护目标是否存在密切关系,以及披露的这些信息是否存在边界,对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祝建军  叶蓓  
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的典型特征,而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目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有昌  
企业的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存在着目标分歧。而两者的目标整合,是通过董事会的监督、经理报酬合约的设计、外部市场(如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产品市场等)等一系列机制来实现的。尽管这一机制并不能完全有效地消除两者之间的、但能将其分歧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公朴   孙海鸣  
在中国推行以“两权分离”为特征的企业改革以来,有关国有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各自应负哪些责任,应尽哪些义务等有关企业制度设计的基本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而又在实践上未能解决的问题。在我们迄今为止所制定和出台的有关国有企业的法规和管理条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艳辉  张明华  
从委托代理矛盾入手 ,对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行为进行分析 ,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建立了委托代理矛盾的数学模型 ,并对模型求解 ,得出风险偏好与报酬安排的最佳关系。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是委托代理关系 ;风险偏好是契约安排的最重要的一个参数 ;只要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剩余索取权之比等于他们各自的风险偏好之比 ,就可以得到最佳的激励报酬安排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烜  夏飞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外在条件和目标非兼容的内在因素,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经常处在目标冲突状态之中,目标的冲突是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基础。约束机制是对经营目标的"硬"协调,其约束功效受约束成本限制;而激励机制是对经营目标的一种"软"协调,其实质是在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之间建立起均衡契约,对企业经营目标进行良性协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美兰  
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的差异刘美兰[助会武汉冶金科技大学武汉430070]人们对经营者财务比较熟悉,如企业财务、事业财务等,这些财务的特点是受托者财务。早于经营者财务产生的是所有者财务。何谓所有者财务呢?早期的企业一般是所有者利用家庭闲置的私有财产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阎薇  
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是近年来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之一,承认所有者财务的存在以及它与经营者财务的关系和两者产生矛盾的协调方法是文章的重点,在此基础上得出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理论是企业改革的核心——产权改革在财务上的体现,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定泉  高彩娜  
国内学者对成本粘性成因的研究主要有契约观、效率观、机会主义观、委托代理观等,而基于管理者行为视角的成本粘性成因观是国内成本粘性成因理论的主流。因此,从信息不对称视角,通过构建非对称信息下的委托代理博弈模型,探究事前和事后两种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企业成本粘性成因;根据两种情况下成本粘性成因的不同,提出应分别从建设诚信和尽职档案、要求管理者提供抵押物或者承诺、加强外部约束和监督机制、制定和完善利润分享激励制度等路径来缓解事前和事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企业成本粘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定泉  高彩娜  
国内学者对成本粘性成因的研究主要有契约观、效率观、机会主义观、委托代理观等,而基于管理者行为视角的成本粘性成因观是国内成本粘性成因理论的主流。因此,从信息不对称视角,通过构建非对称信息下的委托代理博弈模型,探究事前和事后两种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企业成本粘性成因;根据两种情况下成本粘性成因的不同,提出应分别从建设诚信和尽职档案、要求管理者提供抵押物或者承诺、加强外部约束和监督机制、制定和完善利润分享激励制度等路径来缓解事前和事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企业成本粘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定泉  高彩娜  
国内学者对成本粘性成因的研究主要有契约观、效率观、机会主义观、委托代理观等,而基于管理者行为视角的成本粘性成因观是国内成本粘性成因理论的主流。因此,从信息不对称视角,通过构建非对称信息下的委托代理博弈模型,探究事前和事后两种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企业成本粘性成因;根据两种情况下成本粘性成因的不同,提出应分别从建设诚信和尽职档案、要求管理者提供抵押物或者承诺、加强外部约束和监督机制、制定和完善利润分享激励制度等路径来缓解事前和事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企业成本粘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婧  王力恒  何广文  
异地个人经营者贷款时面临借款者和银行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贷款审查和监管成本过高等问题,加之缺乏抵押物,导致其者难以获得银行贷款支持。论文针对羊毛衫企业开展的"加盟商"贷款进行个案研究,并进行了个人经营者、银行和生产企业三方的信贷模型分析。研究表明,银行和生产企业的联合能够有效化解银行与异地个人经营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困境,实现三方共赢,提高社会整体福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