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72)
2023(12805)
2022(11280)
2021(10464)
2020(8845)
2019(20369)
2018(19890)
2017(39768)
2016(21353)
2015(23683)
2014(23228)
2013(23119)
2012(21073)
2011(18766)
2010(18455)
2009(16837)
2008(16515)
2007(14367)
2006(12402)
2005(10771)
作者
(59504)
(49527)
(49027)
(46803)
(31651)
(23721)
(22217)
(19475)
(18790)
(17604)
(17112)
(16536)
(15488)
(15480)
(15298)
(15201)
(14737)
(14548)
(14230)
(14050)
(12160)
(11990)
(11946)
(11216)
(11027)
(10917)
(10866)
(10646)
(9827)
(9614)
学科
(89589)
经济(89489)
管理(67018)
(64531)
(55570)
企业(55570)
方法(45977)
数学(40496)
数学方法(40166)
(26562)
(22185)
中国(20930)
业经(19492)
(18592)
财务(18535)
财务管理(18500)
企业财务(17769)
(17493)
地方(16628)
(16312)
(15148)
贸易(15141)
(14646)
农业(14612)
技术(13559)
理论(13468)
环境(13319)
(13157)
(12241)
(12177)
机构
大学(303608)
学院(300214)
管理(125993)
(123117)
经济(120694)
理学(110919)
理学院(109811)
管理学(108181)
管理学院(107638)
研究(93980)
中国(69362)
(62888)
(57450)
科学(56617)
财经(47484)
(45222)
(43677)
业大(43650)
(43448)
中心(42597)
研究所(41176)
(41066)
北京(39253)
经济学(37971)
(37415)
师范(37073)
财经大学(35904)
经济学院(34663)
(34644)
商学(34073)
基金
项目(212404)
科学(168853)
基金(157604)
研究(155335)
(136259)
国家(135167)
科学基金(118006)
社会(100385)
社会科(95332)
社会科学(95307)
基金项目(84284)
(81158)
自然(76992)
自然科(75224)
自然科学(75210)
自然科学基金(73915)
教育(71036)
(68223)
资助(65115)
编号(62058)
成果(49345)
(48107)
重点(46747)
(44068)
(43708)
教育部(42053)
国家社会(41630)
课题(41471)
人文(41243)
创新(41067)
期刊
(126131)
经济(126131)
研究(87126)
中国(48137)
学报(46041)
管理(44448)
(44302)
科学(42356)
(38446)
大学(35525)
学学(33643)
教育(28261)
农业(26819)
(24564)
金融(24564)
技术(24379)
财经(23538)
经济研究(20817)
业经(20402)
(19936)
问题(16642)
理论(15390)
技术经济(14998)
图书(14188)
实践(14037)
(14037)
科技(13918)
(13507)
商业(13389)
现代(13277)
共检索到417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曾亚敏  张俊生  
本文以1999~2001年IPO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所有权结构对IPO收益和上市首日市盈率的影响,从而间接考察所有权结构的公司治理溢价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存在所有权结构的公司治理溢价效应,投资者愿意为自我保护能力的潜在增强而支付更高的价格。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甄红线  史永东  
La Porta et al.(1999)通过追溯控制链来鉴别终极所有者的研究范武是研究所有权结构方法论上的新进展。本文以直接所有权研究方法和La Porta et al.(1999)的研究方法为基础,为中国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建立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高度集中。境内法人直接控制了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国家和境内自然人更多地通过境内法人对上市公司实施间接控制.从而成为上市公司最重要的终极所有者,上市公司的终极所有权结构与直接所有权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研究结论反映出我国现有股本类型的分类方式存在弊端、中小投资者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以及上市公司内部公司治理机制薄弱等问题...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韩东京  
本文选取所有权结构作为公司代理成本的衡量指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2-2004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从审计需求和审计供给两个方面对所有权结构与外部审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从审计的需求方来说,当第一大股东壕沟防御效应越强时越愿意聘请高质量的外部审计来缓解公司的代理冲突,减少代理成本;从审计的供给方来说,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意见时较少考虑到上市公司所存在的代理问题,即当上市公司存在严重的代理问题时获得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很大。但相对非四大来说,四大审计事务所在审计时能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上市公司所存在的代理问题。因此,本文认为目前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是愿意聘请高质量的审计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作平  徐玲玉  陈雨薇  
本文以2005~2009年连续5年可获得相关信息的579家沪深上市非金融公司组成的平衡面板数据(共2895个观察值)为研究样本,在控制相关变量的基础上运用一系列混合最小二乘法实证检验终极所有权结构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终极所有权结构是影响审计定价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1)与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没有偏离的公司相比,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存在偏离的公司具有相对高的审计定价;(2)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偏离度与审计定价显著正相关;(3)与终极控制股东是非国有的公司相比,终极控股股东是国有的公司的审计定价更高。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孙世攀   田昆儒   杨青   徐霞  
本文认为,控制权转移市场作为一种交易平台和系统,除具有外部潜在威胁和影响以外,因权力转移所发生的控制主体变更将给目标公司带来新的治理能力来源,从人本角度将会改变目标公司的经营轨迹,对目标公司产生深远影响。基于上述设想,本文沿着“控制主体变更——新控制主体——控制主体来源——股权遗留”这一主体变更细节分解思路,详细分析了不同控制主体和遗留股权对目标公司溢价的影响,并以1996至2019年发生并购的公司为样本对上述理论设想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控制主体变更的目标公司存在显著的溢价;利用和放大目标公司的独特性资源优势以及提高管理效率是新控制主体掌控公司后提升公司绩效的重要抓手,构成了控制主体变更后实现公司溢价的重要内推机制,然而,控制主体变更没有通过内部资本市场对公司溢价形成应有的贡献;内源性和外源性控制主体对目标公司溢价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差异,与内源性控制主体相比,外源性控制主体更有利于目标公司溢价的提升;本文还探讨了原有控制主体的股权遗留对目标公司溢价的影响。本文发现,股权遗留的影响也呈现差异化,在外源性主体取得控制的情况下,股权遗留不利于目标公司溢价,而在内源性主体取得控制的情况下,股权遗留则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在考虑内生性检验后,结论稳定。本文成果对拓展并购价值研究、指导中国企业并购实践和提高并购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都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作平  
本文使用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应用一系列混合最小二乘法经验调查终极所有权结构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所有权结构是影响公司业绩的一个重要因素。具体而言:(1)现金流量权与公司业绩显著正相关,表明现金流量权的提高能使控制股东和小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代理成本降低;(2)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分离度与公司业绩显著负相关,表明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的分离度越大,控制股东掠夺外部投资者的动机越强,代理冲突加剧,代理成本上升;(3)终极控制股东是国有控制的公司的业绩显著低于终极控制股东是民营等非国有控制的公司,表明国有控股股东经常会以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为代价追求政治目标,国有控股公司的治理效率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林辉  陈喜平  
以2004—2013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探索分析终极所有权性质、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和所有权的两权分离度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以及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的关系在不同终极所有权性质下其显著性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国有控股公司与非国有控股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并没有系统性差异;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非国有控股公司相比国有控股公司,其两权分离度与权益资本成本的正相关关系更为显著。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白云霞  林秉旋  王亚平  吴联生  
负债的公司治理作用是公司财务研究的重要问题。已有文献探讨了负债在股权分散公司中的公司治理作用,而在股权集中公司中负债对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的影响,已有的经验证据相当有限。本文以我国国有控制权转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负债在股权集中公司中的治理作用。研究发现,负债与大股东的利益侵占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对于国有控股公司来说,私有公司的负债水平更高,其原因在于私有大股东通过负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占程度高于国有大股东。本文提供了负债与大股东利益侵占之间关系的直接证据,揭示了大股东通过负债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以及所有权性质对大股东通过负债侵占小股东利益行为的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严继超  刘瑞涵  席宁  
本研究以上交所挂牌的国有控股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2007-2012年2820个观测值,研究终极所有权对行政型治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5%显著水平上,终极所有权对社会捐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1%显著水平上,终极所有权对支付工资福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1%显著水平上,终极所有权对行政型治理行为指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终极所有权对解决就业和政府退税的影响是正向的,但不显著。综合来看,政府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其终极所有权比例越大,行政型治理行为越明显,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多。因此国有资本应退出完全竞争性行业,进入关系国计民生的垄断和半垄断行业,以维护国家经济的稳定。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肖作平  
本文结合中国制度背景,以包含2004-2008年间可获得连续相关信息的1076家在深、沪上市的非金融公司组成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总共5380个观察值),在控制相关变量的条件下,应用一系列GLS实证检验终极控制股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政府干预如何影响资本结构选择,以及终极控制股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与资本结构选择之间关系如何受政府干预的影响。研究发现,(1)终极控制股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与债务水平显著负相关;(2)政府干预与债务水平显著正相关;(3)终极控制股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度与债务水平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受政府干预的影响而变弱,政府的干预使得债务资本供给方(尤其是银行等金融机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肖作平  张樱  
本文从代理成本视角理论推演终极所有权结构(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现金流量权、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之间的分离度、金字塔层级、终极控制股东类型)对银行贷款契约(贷款利率、贷款金额、贷款期限、贷款担保)的影响机制。实证研究发现:(1)终极控制股东的控制权越强、控制权和现金流量权之间的分离度越大、金字塔层级数量越多,银行贷款契约越紧缩(贷款利率越高、贷款金额越少、贷款期限越短、贷款担保越严格),反之亦然;(2)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量权越多、终极控制股东类型是国有属性,银行贷款契约越宽松(贷款利率越低、贷款金额越多、贷款期限越长、贷款担保越宽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伟根  林在进  陈和  
文章选取沪深两市1 565家上市公司在1999年~2010年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实证考察市场化改革对企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的技术效率越高,并且市场化改革对国有控股企业技术效率的正面影响显著高于非国有控股的企业。文章的发现为市场化改革促进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的观点提供了来自企业微观层面的新证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涛  
选取2009—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不同终极所有权特征是否影响了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研究结果发现:较高的现金流量权能够显著抑制财务重述,现金流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终极控制股东的国有属性对财务重述行为具有正向的影响。通过终极所有权结构的合理调整,可以提高公司治理质量,有效遏制财务重述行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傅鸿震  
本文采用2009-2013年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终极所有权结构如何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结果发现: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量权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终极控制股东的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度显著负向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与终极控制股东为非国有的上市公司相比,终极控制股东为国有的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研究表明终极所有权结构是影响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冯旭南  李心愉  
本文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终极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和国际学术研究存在较大差异,终极控制人往往通过金字塔结构控制上市公司,但其所有权和控制权并不分离,我们称其为"金字塔结构之谜",政府作为终极控制人时,这一现象尤其明显。本文还发现,终极控制人拥有的所有权平均为33%,远远高于CDL(2000)东亚经济体的样本均值。此外,家族作为终极控制人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已占较大比例,大大高于早期的样本;和其它东亚经济体相类似,家族倾向于以较少的现金流量权获得较多的控制权,与政府作为终极控制人存在较大差异。终极控制人性质对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的分布具有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