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16)
2023(6225)
2022(5222)
2021(5066)
2020(4090)
2019(9846)
2018(9386)
2017(18263)
2016(9297)
2015(10777)
2014(10264)
2013(10257)
2012(9607)
2011(8966)
2010(8695)
2009(8132)
2008(8229)
2007(7364)
2006(6624)
2005(6360)
作者
(25250)
(20905)
(20692)
(20004)
(13515)
(9912)
(9509)
(8144)
(7947)
(7430)
(7392)
(6957)
(6903)
(6847)
(6603)
(6547)
(6325)
(6037)
(5974)
(5495)
(5288)
(5080)
(4827)
(4823)
(4716)
(4676)
(4649)
(4332)
(4135)
(4122)
学科
(43916)
经济(43876)
(25921)
管理(25482)
(21797)
企业(21797)
方法(19855)
数学(17923)
数学方法(17839)
(17839)
银行(17694)
(16517)
(16183)
中国(15415)
(11620)
贸易(11605)
(11262)
(10628)
金融(10628)
(9589)
制度(9586)
(9436)
业务(9369)
(9228)
业经(8896)
银行制(8109)
(7598)
(6907)
体制(6677)
(6583)
机构
大学(135303)
学院(132589)
(69370)
经济(68405)
管理(51901)
研究(50189)
中国(47430)
理学(43916)
理学院(43463)
管理学(43155)
管理学院(42883)
(30435)
(29197)
科学(24824)
财经(24813)
(23940)
经济学(23559)
(22936)
中心(22619)
研究所(21792)
经济学院(21203)
(20003)
北京(19278)
银行(19164)
财经大学(18903)
(18355)
(18274)
(17799)
(17628)
(16197)
基金
项目(83928)
科学(68296)
基金(65563)
研究(63012)
(56439)
国家(56094)
科学基金(48424)
社会(44377)
社会科(42481)
社会科学(42471)
基金项目(33404)
自然(28917)
教育(28330)
自然科(28319)
自然科学(28314)
(27902)
自然科学基金(27897)
资助(27801)
(24892)
编号(22992)
(21137)
中国(20344)
国家社会(20059)
重点(19109)
教育部(18905)
成果(18637)
(18548)
人文(17762)
(17742)
创新(16787)
期刊
(72558)
经济(72558)
研究(48330)
(28549)
金融(28549)
中国(26655)
(22085)
管理(21303)
科学(17793)
(16229)
学报(15610)
经济研究(13605)
财经(13605)
大学(12764)
学学(11998)
(11754)
(11306)
国际(10902)
教育(9947)
业经(9900)
农业(9812)
技术(9789)
世界(9778)
问题(9690)
技术经济(6990)
(6613)
理论(6498)
(6258)
论坛(6258)
现代(6200)
共检索到214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侯晓辉  张国平  
本文主要利用SFA主方程组方法,对2000~2005年中国商业银行的技术非效率和配置非效率进行了联合估计,并深入探讨了所有权特征与战略引资举措对这两种非效率水平的影响作用。研究表明,随着行业竞争压力的增加,国有制与战略引资方案在样本期间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技术非效率没有十分显著的影响;而战略引资能够帮助中国商业银行冲破现有僵化体制的束缚,优化银行投入要素的组合,从而显著降低了银行的配置非效率水平。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童馨乐  姬胜男  张为付  杨向阳  
本文在采用Hicks-Moorsteen指数方法估算和分析1997—2009年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基础上,建立tobit模型考察所有制结构与引资战略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商业银行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均保持较快增长,其平均增长率分别为6.08%,和6.55%,;在控制住商业银行规模的影响后,所有制结构显著影响中国商业银行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引资战略显著影响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但对技术效率增长率的影响在统计上不显著。为持续提高中国商业银行效率,应避免采取简单私有化的改革路径,积极促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进入与深度融合,并加大对上市商业银行的监管力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甘小丰  
本文应用Fried(1999)中的SBM分析方法对国内16家大银行的效率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是否考虑经济周期和所有权因素等外生变量的影响,对于银行业效率变化趋势的判断是相反的。若不考虑外生因素的影响,2005年银行效率值显著低于1995年;而考虑外生因素的影响后,银行的效率在这十年间却是提高了。经济周期与产权制度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十分显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侯晓辉  李婉丽  王青  
本文利用个体效应与非效率项分离的SFA面板数据模型,估计了2001~2008年中国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指数、技术变化指数与规模效率指数,进而测算了广义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探讨了所有制属性、战略引资与市场势力对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为2.75%,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国有商业银行;在短期内,战略引资给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市场集中度与全要素生产率显著负相关,而商业银行相对市场份额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则不存在显著关系。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明坤  
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海外并购作为扩大银行规模和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是现代商业银行提升综合化和国际化水平的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进行海外并购的动因,总结了国内代表性银行(工商银行)海外并购的经验,提出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的5项基本原则:一是要正确处理海外并购与机构申设的关系;二是并购目标选择要以契合并购者的整体战略为前提;三是并购区域选取以跟随客户、追求成长、关注安全和梯次扩展为原则;四是并购基础建设要注重并购风险控制;五是并购后续整合要以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融合为重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唐旭  
2006年12月8日,由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银行家》杂志(英国)及本刊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题为“后WTO时代中国银行市场:竞争、合作、共赢”的国际研讨会。会议邀请到了中国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以及渣打银行、瑞银证券、高盛(亚洲)及《银行家》杂志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金融界的高管,就上述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地讨论。本刊特辟专栏刊登各位嘉宾的演讲内容,以飧读者。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姜海军  田树亮  
我国商业银行战略并购策略要考虑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并购的目的,包括综合化、国际化和优化业务结构3个层面;另一个维度是对并购目标的要求,要考虑战略定位、行业领域、地理区域、规模实力、财务绩效、管理创新、客户资源、机构网点等方面。并购目标规模与并购银行大小相适宜,并购区域应以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并重,并购行业应由银行同业逐步走向非银行金融机构,稳健推进并购战略。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正逐步过渡到以内生增长和通过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并重的增长模式,并购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潮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胡章宏  
中国商业银行竞争战略与策略论纲胡章宏金融走向市场,“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这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而又迫切的要求。随着国有专业银行商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金融业内的垄断与割据格局必将不断解体,金融业的市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聪  邹朋飞  
本文实证检验发现,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之间存在结构性差异,国有银行规模不经济,股份制银行规模经济,产权制度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因素。技术进步对国有银行效率的提高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市场集中度对股份制银行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最后,本文分析了各因素的作用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俊玲  陆军  周天芸  
本文系统阐述了商业银行的X-效率的研究方法,并设计出应用于中国商业银行的X-效率分析的计算模型。根据中国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共6年的统计数据样本,采用自由分布法计算了这五家银行成本X-效率、标准利润X-效率、第二利润X-效率。本文首次得出了中国商业银行的X-效率的量化数据,同时对中国商业银行的X-效率的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易会满  
本文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揭示出中国商业银行总体效率的现状。进而对影响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战略路径,以期为决策部门提供借鉴。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娜  
在对商业银行效率概念分析和效率分析方法比较的基础上,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10家国内银行和6家外国银行2003 ̄2005年的效率进行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值低于国际先进银行。基于2005年的数据,运用单要素指标分析法对我国与国际先进银行的经营效率、成本效率和资产配置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的盈利能力较低,资产获利能力普遍较弱,资本收益率与外资银行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只有不断加强我国银行业的各项改革,才能使银行业不断地认识并改进自身的不足,进而提高银行业的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健  胡宗义  
本文采用效率分析的一种参数方法——递归厚前沿方法(RTFA,recursivethickfrontierapproach)对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999-2003年的X低效率水平,规模低效率水平进行测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诣民,何静,李村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