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76)
2023(15806)
2022(13008)
2021(11856)
2020(9748)
2019(21433)
2018(20734)
2017(40254)
2016(21325)
2015(23738)
2014(22974)
2013(22474)
2012(19623)
2011(17439)
2010(17353)
2009(16621)
2008(15469)
2007(13658)
2006(12026)
2005(10714)
作者
(59106)
(48956)
(48951)
(46355)
(30739)
(23572)
(22114)
(18843)
(18619)
(17212)
(16628)
(16229)
(15409)
(15228)
(15138)
(15060)
(14835)
(14577)
(14061)
(13940)
(12056)
(11944)
(11784)
(11049)
(11022)
(10898)
(10784)
(10723)
(9864)
(9645)
学科
(81447)
经济(81327)
管理(68156)
(63897)
(54319)
企业(54319)
方法(31085)
中国(28761)
(27461)
金融(27458)
数学(26616)
数学方法(26407)
(25999)
(25923)
银行(25887)
(24953)
(24091)
(23467)
业经(23271)
地方(18812)
(17083)
财务(17022)
财务管理(16990)
(16665)
贸易(16653)
(16269)
企业财务(15945)
农业(15790)
(15689)
产业(15228)
机构
学院(293635)
大学(287192)
(123291)
经济(120940)
管理(112900)
理学(97672)
理学院(96711)
管理学(95271)
研究(95032)
管理学院(94745)
中国(77841)
(59044)
(58280)
科学(56277)
(49264)
财经(46844)
(46522)
中心(45655)
(43338)
业大(43137)
(42467)
研究所(42215)
经济学(39019)
农业(38709)
北京(35721)
经济学院(35435)
(34985)
财经大学(34973)
(34590)
(34193)
基金
项目(201442)
科学(159214)
研究(146979)
基金(146655)
(128092)
国家(127009)
科学基金(109613)
社会(97022)
社会科(92351)
社会科学(92328)
(80633)
基金项目(77859)
自然(69155)
自然科(67459)
自然科学(67440)
(66329)
自然科学基金(66235)
教育(66007)
编号(58293)
资助(57797)
成果(45677)
重点(45411)
(44994)
(44222)
(43658)
(42119)
创新(41327)
国家社会(41052)
课题(40142)
科研(38291)
期刊
(134049)
经济(134049)
研究(81895)
中国(57642)
(46263)
学报(45888)
(45530)
科学(41630)
管理(41395)
(39886)
金融(39886)
大学(34524)
学学(33023)
农业(29832)
技术(25113)
业经(24611)
教育(24452)
财经(23356)
经济研究(22548)
(20187)
问题(17381)
(15205)
商业(14679)
(13847)
(13718)
科技(13685)
理论(12973)
现代(12970)
技术经济(12933)
财会(12100)
共检索到431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褚继辉  斯琴塔娜  
目前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政策环境持续改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显著增强。而一旦金融资源发生错配,大量资金将涌入低效率物流企业,造成资金浪费,而高效率物流企业的资金需求则难以得到支持。在“十四五”锚定产业创新的背景下,探究金融资源错配与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互动关系,对于助力物流企业开拓创新、指导物流产业健康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因此,本文实证分析所有制视角下金融资源错配影响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机理,结果表明:金融资源向国有企业倾斜将抑制物流产业转型升级;东部地区金融资源错配对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抑制作用较弱,而中西部地区金融资源错配对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抑制作用较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靳来群  
金融资源错配导致生产率损失严重,而中国所有制歧视所致的金融资源错配不仅存在于不同的所有制企业,还存在于国有部门内部企业。基于ACF方法所估计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国有企业要小于非国有企业,然而国有企业获得的信贷资源却高于非国有企业,信贷资源在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存在错配。并且,在国有部门内部,信贷资源依企业生产率而流动的能力也要显著小于非国有部门,信贷资源在国有部门内部企业间存在错配。同时,商业信用融资流入了生产率更低的企业,而企业的国有身份减慢了这一金融资源的反向流向能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靳来群  
在将整个经济体分为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并在部门内部企业异质性假设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所有制歧视所致金融资源错配程度的分析模型,并使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制造业金融资源错配程度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如果扭转所有制歧视所致金融资源错配,制造业总体全要素生产率将会提高50%左右;中西部地区的金融资源错配程度大于东部地区;2005年之前金融资源错配程度呈下降趋势,2006及2007年相对恶化;部门内部企业间错配导致国有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损失36.98%,非国有部门平均损失46.59%。在测算模型中,使用不同参数值所得错配程度不相同,因此,对于参数值的选取,需要审慎对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伦晓波  杨竹莘  李欣  
融资约束问题一直严重制约中国实体经济振兴和转型。文章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和修正的现金——现金流敏感度模型,考察对外直接投资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我们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不同类型企业的效应存在显著差异:(1)所有企业均存在显著的融资约束问题,但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之间存在融资约束异质性,民营企业面临更高的融资约束。(2)对外直接投资可以缓解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而国有企业未从对外直接投资中获得融资约束缓解。(3)融资约束缓解效应的实现和金融错配程度有关,在金融错配程度轻的地区,存在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在金融错配程度严重的地区,这种效应不存在。因此,企业要善于运用对外直接投资的积极效应,同时,政府应当纠正金融错配、提升金融供给侧效率,为对外直接投资积极效应的发挥提供保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熊美珍  孙德华  
当前,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状况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资源配置效率与资产回报率的提升,干扰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文章就资源错配的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资源错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提出要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纠错机制,提高信贷政策扶持力度,推进利率市场化以及加快发展多种融资渠道等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靳来群  林金忠  丁诗诗  
本文基于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提出所有制差异所致资源错配程度的测算模型,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测算了要素价格因所有制差异而导致的资源错配程度。结果表明,尽管中国所有制差异所致资源错配程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资源错配情况依然严重,1998—2007年所有制差异带来的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损失每年都在200%以上,其中劳动要素错配带来的TFP损失约为100%,资本要素错配带来的TFP损失约为50%。本文分析还表明,所有制差异所致资源错配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所有制差异本身,而在于政府行政权力与国有企业垄断结合而形成的行政垄断。行政部门通过设置市场进入壁垒、管制市场价格获得垄断势力,以及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庆君  李雨霏  毛雪  
在市场化不完全的条件下,不同所有制企业面临融资条件和融资成本差异,从而产生金融错配现象,由于金融错配的存在,使得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从而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测度不同所有制结构间金融错配程度和分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2005—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由所有制歧视导致的金融错配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推动金融发展、消除所有制歧视是改善金融错配、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乃至中国经济发展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青  
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不断完善,以及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物流产业创新与转型势在必行。本文基于物流链视角,在分析我国物流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物流链视阈下我国物流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并从提升物流产业协作创新效率、加快物流链多模式创新升级、加大提升物流链整合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物流链整合的政企协同规划四个方面,提出了基于物流链整合的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对策,以期为促进我国物流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青  
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不断完善,以及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物流产业创新与转型势在必行。本文基于物流链视角,在分析我国物流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物流链视阈下我国物流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挑战,并从提升物流产业协作创新效率、加快物流链多模式创新升级、加大提升物流链整合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物流链整合的政企协同规划四个方面,提出了基于物流链整合的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对策,以期为促进我国物流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正规金融发展迅速,货币资金借贷规模呈现出扩张态势。我国所有制结构不断改革,不断提高了市场化机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从区域差异性分析来看,非公有制经济、非正规金融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特点。在国内外有关所有制结构、非正规金融相关文献基础上,通过构建模型,探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所有制结构变迁与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动态发展趋势与差异性特征,呈现出从东到西减弱的发展特征,以动态面板模型、广义矩估计法实证认为所有制结构变迁对非正规金融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递减态势;收入水平、经济货币化对非正规金融发展作用积极,东部地区收入水平与经济货币化程度对非正规金融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志安  杨枫  
文章利用2013—2019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对金融资源错配、创新战略与企业绿色转型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引入中国式财政分权这一制度背景,探究在财政分权作用下三者关系产生的化学反应。结果表明:创新战略的实施能显著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但在财政分权程度越高的地区中创新战略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显著削弱;金融资源错配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产生显著抑制作用,且在财政分权程度较高的地区中金融资源错配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金融资源错配显著削弱创新战略对制造业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且这种削弱作用在财政分权程度较高的地区中更为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鞠市委  
基于我国2000-2015年经济数据,通过拓展Matsuyama(2007)模型,对我国的金融资源错配情况及其影响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金融资源错配的表现并对其进行了测度,发现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金融资源错配呈"加剧"态势;其次具体研究了金融资源错配形成的微观机理,得出了我国的金融资源错配是企业"自有财富效应"和政府干预企业所带来的风险收益扭曲双重影响的结论;然后基于金融资源错配对实体经济和货币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金融资源错配带来了金融风险集聚、结构性融资难、产业结构升级难及货币政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露元  
我国流通产业覆盖领域广、社会影响大,推动其转型升级对实现经济新常态至关重要。作为金融创新的体现,绿色金融可以为流通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因此,本文基于2012-2021年我国A股上市流通企业与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绿色金融与融资约束对流通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绿色金融发展与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呈正相关关系,绿色金融能够通过有效缓解流通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从而为流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持。结论反映了我国要持续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进一步减少流通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推动流通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薛继亮  
资源型产业转型和环境资源保护协调是资源型产业面临的重要难题,发展混合所有制是资源型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构建资源依赖、混合所有制和资源型产业转型的研究框架,运用2003—2012年中国22个产业的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发现:无论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表现出一致的规模效应。资源依赖并没有带来想象中的资产利润率(ROA)、净资产利润率或权益收益率(ROE)和销售利润率(Sprofit)的提高,而产权因素的作用表现出私营、外资、国有这样依次递减的趋势。这就说明了资源依赖作用不支持资源型国有企业转型,同时产权因素支持资源型私营和外资企业转型,而发展混合所有制是资源型国有企业转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谢泗薪  张文华  
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一种创新资源的深度整合与价值链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物流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发展与进化,意味着物流产业集群结构的升级与集群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在资源整合背景下,物流产业集群是一个不平衡的动态系统,创新网络的运行是引起物流产业集群波动的关键因素之一。创新网络在物流产业集群的孕育、运行与进化,促使物流产业集群发生质变性突破,新型技术形态与组织结构不断衍生,推动物流产业集群系统升级,实现物流产业集群高层次有序化调整。要通过对不同性质、不同来源的资源进行甄选、吸收、流转与多元融合,调整资源间的互动关系,来实现难以模仿的网络创新能力,进而培育和构造创新网络。从物流企业微观层面看,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