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92)
- 2023(4890)
- 2022(4157)
- 2021(3693)
- 2020(3167)
- 2019(6992)
- 2018(6924)
- 2017(13217)
- 2016(7350)
- 2015(8250)
- 2014(8408)
- 2013(8189)
- 2012(7597)
- 2011(6983)
- 2010(7348)
- 2009(7255)
- 2008(7342)
- 2007(6946)
- 2006(6306)
- 2005(6083)
- 学科
- 管理(29682)
- 济(27750)
- 经济(27677)
- 业(24758)
- 企(22572)
- 企业(22572)
- 制(12701)
- 财(12056)
- 方法(9148)
- 体(8722)
- 中国(8396)
- 业经(8038)
- 体制(7560)
- 农(7224)
- 务(7210)
- 财务(7188)
- 财务管理(7167)
- 银(7069)
- 银行(7064)
- 企业财务(6809)
- 数学(6747)
- 行(6714)
- 数学方法(6662)
- 融(6439)
- 金融(6436)
- 学(6318)
- 理论(6202)
- 度(5444)
- 制度(5443)
- 税(5433)
- 机构
- 大学(115169)
- 学院(112600)
- 济(46541)
- 经济(45473)
- 管理(40631)
- 研究(36816)
- 理学(33677)
- 理学院(33305)
- 管理学(32883)
- 管理学院(32647)
- 中国(29145)
- 财(27951)
- 京(23996)
- 财经(20790)
- 科学(19773)
- 江(19069)
- 经(18566)
- 所(18202)
- 中心(16455)
- 范(16177)
- 师范(16062)
- 研究所(15709)
- 财经大学(15220)
- 北京(15183)
- 经济学(15164)
- 州(14699)
- 农(13885)
- 经济学院(13393)
- 院(12883)
- 师范大学(12831)
- 基金
- 项目(66042)
- 科学(52786)
- 研究(52250)
- 基金(48467)
- 家(40802)
- 国家(40449)
- 科学基金(35058)
- 社会(34709)
- 社会科(32836)
- 社会科学(32828)
- 省(25145)
- 基金项目(24957)
- 教育(24697)
- 划(21070)
- 编号(21043)
- 自然(20243)
- 自然科(19742)
- 自然科学(19738)
- 成果(19569)
- 制(19564)
- 自然科学基金(19403)
- 资助(19192)
- 部(15797)
- 课题(15372)
- 重点(15065)
- 国家社会(14651)
- 性(14575)
- 教育部(14207)
- 创(13893)
- 人文(13596)
共检索到184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龚唯平
在所有制理论研究上,我们面对的一个基本事实是:作为经济范畴的所有制范畴来源于马克思的思想遗产。这一事实必然引导出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怎样理解马克思的所有制范畴。过去对所有制范畴的认识,一直是作为定义之争进入传统的所有制研究的理论视野的。人们对所有制基本理论的探讨,始终是围绕着对马克思关于所有制概念的理解进行争论,总是希望将所有制范畴凝化成为一条僵硬不变的定义。本文力图突破传统的所有制研究视野,独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泓远
本文从起源、历史、制度、含义、性质、数量、形式、阶级八个方面对所有制与产权两个经济范畴进行系统比较,认为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攻关”阶段,只能从社会制度或宏观整体上强调所有制度,在企业制度或微观因素上强调产权制度
关键词:
比较经济学,所有制,产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赞晓
本文就经济学界只讲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传统观点提出质疑,指出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应该涵盖流通资料所有制,并对二者作出分析区别,肯定流通资料所有制应是商品经济中的特有范畴。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义平
开拓所有制理论研究新视野──评龚唯平博士新著《所有制范畴论》李义平高度重视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传统,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显著特征。然而,正是这个在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居首要地位的所有制范畴,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深层次的、较为系统的研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唐宗焜
将社会所有从一般公有(公共所有)中区分出来.并指出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性质是社会所有,这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于光远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研究的重要贡献。作者介绍了于光远的"社会所有"'观及其理论贡献,并提出自己的若干认识,以及与于光远的观点进行商讨的意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海峰,李必强,冯艳飞
集成论是对集成这一复杂性问题的系统研究。本文在对广泛存在于经济和社会组织中集成现象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包括集成的内涵、集成单元、集成模式、集成界面、集成条件、集成环境等集成理论的基本范畴,旨在为进一步深入、系统地探讨集成理论。
关键词:
集成 理论 基本范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向德伟
作者认为,财务是一个永恒的经济范畴。把财务理解为价值运动和资金运动的观点,是一种狭义的财务观。从广义上看,财务是指社会财富方面的事务或业务,这些事务或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某个利益主体的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化。文章指出,财务的本质是生产关系。一定社会条件下的生产关系,是财务范畴的一切表现形态的决定因素和存在基础。财务是会计的对象,会计是关于财务的一项管理职能;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的关系,是由其管理性质和管理方式所决定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先治
会计学范畴可划分为理论范畴、应用范畴和影响范畴。从这三个方面分别界定和明确不同会计学范畴的内涵与边界,有利于会计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建设,有利于会计准则体系与管理会计规范体系的建设,还有利于拓展会计视野、提升会计学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
会计学 理论范畴 应用范畴 影响范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驰程
现代社会是诚信需求日益增长的社会,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诚信是市场秩序的支柱,失信必然会损害市场,丧失市场。因此, 无论哪一种市场经济,实际上都离不开诚信,都应大力倡导诚信,只有这样,市场才会更加繁荣、更加健康。
关键词:
诚信 道德范畴 制度范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宝清
保险市场是保险供需关系的总和。保险压制是一种市场现象,指一国保险市场由于过多的行政干预致使发育不成熟、不完善、缺乏竞争和低效率,从而对保俭供需统一体双方都产生抑制现象,进而造成一国保险经济的浅化。本文旨在分析财政范畴中的保险压制,讨论寻求保险释放的政策思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祝志勇
深化劳动范畴的认识 ,是事关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生产与分配制度的一项重大经济理论课题。劳动范畴扩展的动力机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二者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规律 ,表现为剩余劳动生产与剩余劳动分配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劳动 (者 ) ,从生产角度来说 ,能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提供剩余劳动的从业者 ,都是社会主义劳动者 ;从分配角度来看 ,剩余劳动 (在劳动者之间 )分享制 ,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劳动者应成为有产者
关键词:
劳动范畴 扩展 动力机制 剩余劳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易原绥
一、经济信用性信息的定义与特性信息是物质世界的间接存在性,凡既非物质又非能量的客观存在,统统属信息范畴。信息按来源划分,又可分为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两大类。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受社会信息调控的。社会信息按其社会功能划分,又可分为知识性、情报资料性、新闻消息性、思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明生
通过对区域特色经济具有强盛竞争力这一现象的实证分析及其范畴的逻辑分析,提出特色经济是区域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纽带和载体。进而,对上述转化过程的本质特征进行了剖析,认为内生形成鲜明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差异化优势,才是特色经济范畴的真正内涵。由此出发,将其内涵所指称的对象集所构成的外延规范为“你无我有”、“你小我大”、“你劣我优”、“你贵我廉”、“你泛我专”、“你弱我强”的外在经济形态。最后,运用机理分析说明了关于特色经济范畴的上述理论概括与市场需求结构差异化理论、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当代系统理论的关联,论证了特色经济范畴的理论逻辑性。
关键词:
特色经济 范畴 差异化 转化载体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徐继存
从思维方式上讲,教学论体系的科学化建构至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找到逻辑起点;二是必须明确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范围;三是必须建立与前两者相一致的一整套范畴系统.近几年来,不少人正在孜孜以求教学论的本体,竭力界定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并试图建构符合我国时代特征的教学论体系.然而,却忽视了范畴问题,常常用哲学的范畴代替教学论范畴,或将其它学科的范畴移植到教学论中,再用教学方面的有关例证将这些范畴予以证明,这就使教学论几乎丧失了早已有之和应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克瑞
孙绵涛教授的新作《教育范畴论》(2016年9月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其个人多年来教育学研究思考的结晶。该著作首先探讨了教育学范畴研究的哲学方法论,即自然生成方法论与人为抽象方法论,然后以此方法论为指导,进一步分析了教育现象的应然范畴与实然范畴及其逻辑关系,从而构建了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体系。在确立了教育范畴的立论基石之后,作者又分析了中外诸多传统教育学的范畴及其逻辑关系,并进行了不同角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