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82)
2023(16687)
2022(14438)
2021(13363)
2020(11493)
2019(26114)
2018(25938)
2017(50808)
2016(27780)
2015(30810)
2014(30825)
2013(30727)
2012(28262)
2011(25613)
2010(25571)
2009(23768)
2008(23483)
2007(20936)
2006(18462)
2005(16508)
作者
(83079)
(68962)
(68816)
(65396)
(43727)
(33289)
(30929)
(27013)
(26180)
(24651)
(23460)
(23311)
(22050)
(21825)
(21403)
(21269)
(20693)
(20533)
(19840)
(19823)
(17340)
(17041)
(16809)
(15600)
(15519)
(15346)
(15286)
(15269)
(13941)
(13525)
学科
(110359)
经济(110195)
管理(82529)
(79538)
(64177)
企业(64177)
方法(52157)
数学(45924)
数学方法(45519)
(33512)
(31514)
中国(30855)
(26124)
业经(24265)
(24023)
(21667)
贸易(21657)
(21058)
农业(21000)
地方(19925)
(19650)
财务(19579)
财务管理(19535)
(19026)
银行(18942)
企业财务(18555)
(18028)
(17777)
(17722)
金融(17719)
机构
大学(406764)
学院(402659)
(164077)
经济(160719)
管理(156226)
研究(136370)
理学(135861)
理学院(134328)
管理学(132079)
管理学院(131364)
中国(101503)
(86625)
科学(85116)
(79074)
(70859)
(69572)
业大(63535)
研究所(63325)
财经(63250)
中心(60461)
(58208)
(57526)
农业(55984)
北京(54767)
经济学(50776)
(50728)
师范(50113)
(49311)
财经大学(47216)
(46424)
基金
项目(274980)
科学(215353)
基金(201014)
研究(195681)
(177433)
国家(176030)
科学基金(149743)
社会(124519)
社会科(118091)
社会科学(118063)
基金项目(106979)
(105812)
自然(98810)
自然科(96461)
自然科学(96435)
自然科学基金(94742)
(90221)
教育(89307)
资助(83241)
编号(77994)
成果(63284)
重点(61996)
(61232)
(57783)
(56694)
课题(53692)
科研(53167)
创新(53090)
教育部(52175)
国家社会(51596)
期刊
(176488)
经济(176488)
研究(119066)
中国(73980)
学报(70255)
(63527)
科学(61662)
(59534)
管理(56661)
大学(52455)
学学(49879)
农业(42767)
教育(38228)
(36218)
金融(36218)
财经(31718)
技术(31392)
经济研究(28939)
业经(28630)
(27054)
问题(23915)
(21167)
科技(19611)
理论(19548)
(19385)
技术经济(18934)
(18598)
商业(18102)
业大(17927)
图书(17585)
共检索到583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姜伟  
文章引入工业部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值比重、私营企业产值比重、外资企业产值比重作为衡量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变量,实证分析了1998年-2013年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并在稳健性检验中引入FDI占GDP中的比重作为外资企业产值比重的替代变量,具体结论为:(1)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制与民营化的不断推进,国有经济占比持续下降,私营经济比重持续上升,导致我国劳动收入占比在同一时期持续下降;(2)引入FDI会对我国劳动收入占比带来非线性影响,少量引入FDI会降低我国的劳动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龚志民  熊唯伊  张松彪  
本文基于1997—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劳动收入占比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资本—产出比、经济结构转型和政府干预导致了劳动收入占比下降,而金融深化和FDI则有利于劳动收入占比提高。利用回归结果,对各显著影响因素的贡献度进行测算表明,经济结构转型是近年来我国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主要原因,平均贡献度达到了43.30%,但是这一贡献度在近年来呈下降趋势;政府干预和资本—产出比的平均贡献度也分别达到了9.69%和3.24%;而金融深化和FDI的平均贡献度则分别仅为7.35%和6.24%。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冉渝  徐依诺  庄子萱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兼具效率与公平吗?本文以2013—2021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探讨了国企混改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结果表明,国企混改显著削减了国企的劳动收入份额,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旧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国企混改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会因劳动密集度、研发投入强度的差异而不同。进一步分析发现,有别于一般员工,国企高管的薪酬反而因混改得到显著提高。总之,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国企混改不具有积极的分配效应,这进一步拓展了国企混改经济效应的内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震  刘溪  
本文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生产资料所有制对分配具有决定作用,不同所有制之间交叉持股和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分配层面必然强调按生产要素分配。其结果是,资本在初次分配中始终处于支配地位,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贡献与所得并不匹配,资本相对劳动取得更多收入,国有企业内部劳动收入份额降低。实证结果表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会显著降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以国有企业内部非国有股东参与程度衡量改革程度,非国有股东参与程度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改革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面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竞争性行业和垄断性行业的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劳动收入份额均显著下降,但处于竞争性行业的国有企业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更为明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乃华  
本文基于收入法核算的分省GDP数据,从GDP内部构成、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等维度切入,考察了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93—2007年间,我国整体劳动收入占比先微幅上升然后大幅下降,直接原因在于受营业盈余占GDP比重上升的挤占,深层原因则与我国以招商引资形式进行的地区竞争弱化了劳动者对企业所有者的博弈力量相关;三次产业收入占比分别呈现在徘徊中上升、先上升继而下降、基本保持稳定演变特征;东部地区劳动收入占比显著低于中西部地区,省际之间劳动收入占比的差距日趋缩小。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我国进一步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世龙  马春燕  马尚平  
本文从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入手,采用大陆31个省级经济区近3年的截面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各经济区城乡资源配置进行评价,并按主因子及综合得分进行排序,进而通过对各指标值的统计分析,从多方面揭示城乡资源配置状况,最后通过相关性研究及各经济区相关指标的综合比较分析,揭示城乡资源配置的特点和规律。实证研究显示:城乡资源配置不均衡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现象,但不同的发展模式对城乡资源配置产生着重大影响;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渐显,但在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中农村仍处于不利的地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明海  肖文  姚先国  
利用世界银行的投资环境调查数据,本文发现企业异质性是劳动收入份额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中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研究进一步表明以国企改制、民营化和外资进入为特征的所有制结构变动将通过减少要素扭曲、提升经济效率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有冲击作用。一方面,国企改制带来生产效率的迅速提升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间的"引资竞争"吸引高效率的外资企业加速涌入,使要素分配向不利于劳动的方向倾斜。经验研究的结果表明,企业中民营和外资股权的上升使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最后,研究还发现我国出口型企业的"外资引导"特征是新古典贸易模型预测失效的原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胜  顾乃华  陈秀英  
本文基于产品与功能双重嵌入结构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劳动收入占比的研究假说,并利用40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数据,实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与要素禀赋结构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全球价值链嵌入加深将会导致劳动收入占比下降,且影响程度与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有关;第二,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占比的负向效应,会随着要素禀赋结构转换、资本积累进程的加深不断减弱;第三,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不同技能类型的劳动者收入占比产生差异化的影响,对高技能劳动者收入占比的负向影响相对更小;第四,不同价值链嵌入结构对劳动收入占...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唐志芳  顾乃华  
制造业服务化已成为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而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提高离不开服务劳动收入分配改进。不同行业有基于要素投入结构、技术水平、对外开放度、市场结构和垂直专业化等方面的异质性,从而影响其劳动收入分配效应。从行业异质性角度研究我国制造业服务化与劳动收入占比的关系,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世界投入产出表匹配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制造业服务化投入的不同行业特征对劳动收入占比变化的差别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服务化对劳动收入占比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且具有行业异质性特征。分行业看,制造业的资本密集度越大、技术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柏培文  吴红  
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显著影响因素主要有要素和技术特征变量、结构调整变量、经济发展方式变量和政府政策变量。这些因素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往往表现出一定差异。其中外商投资水平、资本深化、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提高劳动收入占比,而技术进步、失业率、国有经济占比、投资率、对外贸易水平会降低劳动收入占比,根据上述结论,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柏培文  吴红  
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显著影响因素主要有要素和技术特征变量、结构调整变量、经济发展方式变量和政府政策变量。这些因素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往往表现出一定差异。其中外商投资水平、资本深化、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提高劳动收入占比,而技术进步、失业率、国有经济占比、投资率、对外贸易水平会降低劳动收入占比,根据上述结论,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周克清  毛锐  罗欢  
通常认为,劳动收入份额过低是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而我国的税收制度及其结构是否有效影响了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呢?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现行税制结构对劳动收入份额有显著的影响。其中,货劳税不利于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所得税中的个人所得税会降低劳动收入的份额,而企业所得税对其有正向影响;财产税和其他税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有正向的影响。为此,我国需要优化货劳税制度,进一步降低货劳税在整个税收收入中的比重;改革所得税制度,加快推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财产税制度和其他税收制度,提高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份额,进而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建国  白红光  
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人力资本、技术进步与劳动要素收入之间的关系,之后利用中国1952年~2007年的年度数据,从宏观角度和采掘业等13个行业18年数据的行业角度及国际宏观数据角度对技术进步、人力资本和我国劳动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论表明,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对我国劳动收入的增长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国低技术含量的经济增长模式不能带来劳动收入长久、有效的增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郭玉清  姜磊  
本文扩展了包含农业和工业部门的发展经济学模型,在具有普适意义的理论框架中解释了劳动收入份额的演变规律及FDI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并利用1994-2007年中国省市面板数据展开实证研究。在控制省市固定效应和其他相关经济社会变量后,本文发现FDI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路径呈稳健的倒U型非线性曲线,经历了就业效应和技术效应的交替主导,东中西三大区域及增长极、直辖市空间范围内的影响路径表现出典型的地域性差异,适宜技术研发、市场整合及相应的政策激励有助于抑制FDI技术效应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面冲击,缓解严峻的收入分配差距。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宏兵  陈岩  李毅  
在将SITC贸易部门分类与工业分类体系匹配的基础上,本文利用1998~2012年的跨国行业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和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全球及分国别的制造业行业进口对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并通过引入行业交互项,细致对比了进口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进口贸易对劳动收入占比呈现出显著的负效应,即进口贸易扩张降低了劳动收入占比,且这种影响在不同国家间呈现明显差异,西欧和美国的负效应最为明显,而东盟和金砖国家的影响次之,日韩两国的影响则最小。区分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研究也证实,进口贸易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收入占比的降低作用大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扩大了劳动收入占比的行业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