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26)
- 2023(9156)
- 2022(7609)
- 2021(6580)
- 2020(5503)
- 2019(12258)
- 2018(11952)
- 2017(23054)
- 2016(12032)
- 2015(13355)
- 2014(13492)
- 2013(13636)
- 2012(12982)
- 2011(12000)
- 2010(12353)
- 2009(11862)
- 2008(11487)
- 2007(10586)
- 2006(9708)
- 2005(9219)
- 学科
- 济(80959)
- 经济(80878)
- 管理(40970)
- 业(36383)
- 企(30965)
- 企业(30965)
- 方法(23454)
- 地方(20970)
- 数学(20315)
- 数学方法(20219)
- 业经(17880)
- 中国(16617)
- 制(16590)
- 财(16418)
- 农(16401)
- 地方经济(14689)
- 体(13242)
- 学(12646)
- 产业(12618)
- 农业(11035)
- 融(10633)
- 金融(10630)
- 体制(10467)
- 环境(10372)
- 银(10019)
- 银行(10007)
- 行(9636)
- 务(9213)
- 财务(9195)
- 财务管理(9173)
- 机构
- 学院(190256)
- 大学(189523)
- 济(97094)
- 经济(95469)
- 管理(71075)
- 研究(68969)
- 理学(60443)
- 理学院(59798)
- 管理学(59123)
- 管理学院(58751)
- 中国(51842)
- 财(44456)
- 京(38539)
- 科学(36467)
- 财经(34484)
- 所(33869)
- 经济学(32165)
- 经(30978)
- 研究所(30050)
- 中心(29833)
- 江(29645)
- 经济学院(28573)
- 财经大学(25266)
- 农(25259)
- 院(24608)
- 北京(24456)
- 业大(22985)
- 州(22465)
- 范(22373)
- 师范(22176)
- 基金
- 项目(119164)
- 科学(95685)
- 研究(90003)
- 基金(88151)
- 家(74873)
- 国家(74311)
- 科学基金(64634)
- 社会(62419)
- 社会科(59508)
- 社会科学(59498)
- 省(46471)
- 基金项目(46079)
- 教育(39391)
- 自然(37623)
- 划(37421)
- 自然科(36687)
- 自然科学(36679)
- 自然科学基金(36073)
- 资助(35453)
- 编号(34038)
- 发(28211)
- 制(28081)
- 成果(28062)
- 重点(27193)
- 部(27170)
- 国家社会(26885)
- 创(25077)
- 课题(24512)
- 教育部(24056)
- 发展(23902)
共检索到300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之光 陈甬军
本文基于2011—2015年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和长三角地区2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从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两个角度考察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并与长三角地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东北地区国有经济和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过高,极大地阻碍了其经济增长,且东北地区国有经济的阻碍作用比长三角地区大;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规模与长三角地区相差不大,但没有发挥与之相当的带动作用。因此,为了实现经济振兴和追赶发达地区,东北地区首先应该降低国有经济和传统产业所占比重,淘汰落后产能;其次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国有企业效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潘石
制约和影响东北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最根本的有四大要素,即:结构、体制、资本、人才。调整结构并使之优化,是振兴东北经济的重要基础;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是振兴东北经济的根本保障;聚集资本,加大投资力度,是振兴东北经济的有效途径;汇集人才,重用人才,则是振兴东北经济的关键所在。只有遵从物质利益规律,“四轮”联动,才能如“捷达”车一样驶入振兴东北的“快车道”。
关键词:
东北 经济 结构 体制 资本 人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学涛
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产业的竞争,在全面推进高速铁路建设和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基于东北地区147个县和34个城市的数据,运用SARAR模型分析高铁对不同行政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建设存在着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同时高铁建设对城市产业结构产生一定的正向溢出效应;高铁促进了城市和县域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提升;高铁还会带来"鲍莫尔成本病",即高铁不利于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高铁在产业结构的虹吸效应中起到促进作用;高铁会通过抑制第一产业发展来促进第三产业发展进而影响地区产业结构;高铁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资本要素产生影响。同时采用了4种方法检验高铁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发现相关结论仍然是稳健的。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要素流动、政府干预和交通衔接等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聂洪光 陈永庆
基于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背景,应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法(LMDI)对2001—2015年吉林省能源消费变化进行了分解分析。吉林省能源消费的变化受到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强度的影响,其中经济增长效用是促使能源消费增加的最主要驱动因素;能源强度效用则是抑制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吉林省的产业结构效用表现为对能源消费的推动,这与发达国家和中国发达省份的情况相反,表明吉林省近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存在较大问题,不利于区域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通过进一步对2016—2025年不同产业结构情景下的能源消费情况进行情景分析,指出吉林省未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低碳发展的巨大潜力,同时也考虑到吉林省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吉林省基于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低碳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逢波 苗芳 石金海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转轨过程中,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我国产业结构也逐步得到优化调整,本文利用经济改革以来的有关数据,对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耦合性进行了计量分析,表明两者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因此为“把产业结构调整同所有制结构调整结合起来”这一政策决策提供了实证支持。
关键词:
所有制结构 产业结构 回归分析 实证分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邬义钧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调整完善相结合实质上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动态过程。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决不是淡化所有制 ,现阶段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核心问题是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产业布局。资产重组是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同产业结构优化和所有制结构完善相结合的结合点。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国有经济 所有制结构 资产重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勇 魏婕
为了分析产业结构变迁背后的所有制基础,本文从所有制角度对我国的产业结构变迁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基于外部性对"增长模型"进行了扩展,研究发现:与社会福利最大化条件时的努力程度和产出水平相比,外部性的存在将导致民营企业的努力程度和产出水平降低,而国有企业虽然可以弥补外部性,但却会造成软预算约束成本。当弥补外部性所产生的收益超过了软预算约束成本时,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会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反之,民营企业的产权结构会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利用1997-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本文对上述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实了我们的猜想。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曹新
所有制结构与经济增长曹新所有制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基础。通常所说的所有制,是指经济生活中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支配和收益的权利。所有制法律上被界定为所有权,又分为财产的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我们这里所说的所有制,不是泛指一切财产的所有制关系,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林吉双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侯治水 李莲花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和国家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东北经济振兴既需要国家政策的强力扶持,又要制定和确立好经济发展方略。而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东北经济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立足于现有工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并借助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体系的扶持,尽快培育出具有一定优势的集群产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东北经济振兴 战略 科学发展观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斌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目前东北基本具备这些条件。要建立一个高效的服务型政府,要有明确的发展思路,要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真抓实干精神,要建立选用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机制,要有大力发展民营等非国有经济的具体措施,要实现城乡经济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实现东北经济可持续发展,早日进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坤荣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为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壮大创造了有利的制度环境。并且,由于改革的非均衡性,使游离于国家直接控制体制之外的投资主体率先进入市场,并有可能得到加速发展的现实机遇。因此,各类非国有经济在主导产业部门蓬勃兴起。非国有经济的快速增长,改变了我国国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月友 凌永辉 徐从才
本文研究"苏南模式"在不断创新、发展、演进过程中的所有制结构变迁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研究表明:(1)改革开放以来苏南所有制结构变迁对提升该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2)与苏南所有制结构变迁的三个历史阶段相对应,所有制结构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促进作用在时序上呈现出显著的阶梯形递增趋势;(3)集体经济在乡镇企业民营化改制后并未消失,而是创新性地发展为农村新集体经济,在新阶段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认为所有制结构协同发展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本逻辑在于产权特征差异,当所有制结构趋于协同时,基于产权特征差异的产业定位恰好能够发挥优势互补作用。
关键词:
“苏南模式” 所有制结构 产业结构高度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威
本文从资源禀赋视角,考察政府干预和所有制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基于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迟滞的典型性,利用2003—2013年东北三省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非资源型城市政府干预对产业结构具有显著负影响,资源型城市政府干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不显著;虽然国有企业对产业结构没有显著影响,但政府干预通过国有企业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因此,对于资源禀赋不同的地区,应采取不同的政府干预政策。
关键词:
政府干预 所有制结构 产业结构 东北地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陆成林
近年来,东北地区出现经济增速下行、企业效益亏损、债务风险显现等所谓的"新东北现象",主流观点将其归结为体制机制问题。事实上,体制机制问题是转型经济的通病,不单在东北存在。同时,与我国其他地区不同,东北的体制机制问题具有非常显著的结构性特征:一是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引发的所有制结构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