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90)
2023(7749)
2022(6500)
2021(6108)
2020(5247)
2019(11346)
2018(11155)
2017(21753)
2016(11450)
2015(12080)
2014(11408)
2013(11228)
2012(10196)
2011(9040)
2010(9088)
2009(8570)
2008(8656)
2007(7922)
2006(6813)
2005(6160)
作者
(29943)
(24946)
(24746)
(23732)
(16025)
(11985)
(11160)
(9445)
(9270)
(9046)
(8719)
(8334)
(7972)
(7970)
(7948)
(7776)
(7404)
(7179)
(7146)
(7024)
(6050)
(6025)
(5901)
(5844)
(5673)
(5641)
(5532)
(5382)
(4947)
(4946)
学科
(41656)
管理(37482)
(36328)
经济(36285)
(35143)
企业(35143)
(21661)
税收(20221)
(20053)
(17083)
方法(16750)
技术(15356)
数学(14297)
数学方法(14152)
中国(13348)
技术管理(11773)
(10915)
保险(10823)
(10534)
(10487)
银行(10476)
(10069)
财务(10063)
财务管理(10043)
(9903)
企业财务(9640)
业经(9092)
(8922)
金融(8922)
(8659)
机构
学院(148645)
大学(148190)
(61530)
经济(60316)
管理(59567)
理学(50842)
理学院(50341)
管理学(49666)
管理学院(49350)
研究(46240)
中国(40137)
(39129)
(29524)
财经(29021)
科学(26918)
(26385)
(23347)
(22387)
财经大学(21801)
中心(21757)
(19990)
研究所(19764)
经济学(19549)
业大(18714)
北京(18704)
(18546)
经济学院(17672)
商学(17117)
商学院(16947)
(16803)
基金
项目(97931)
科学(79029)
基金(73082)
研究(71773)
(63447)
国家(62927)
科学基金(55485)
社会(47935)
社会科(45590)
社会科学(45579)
(38422)
基金项目(38388)
自然(35527)
自然科(34866)
自然科学(34855)
自然科学基金(34319)
教育(32113)
(31986)
资助(29158)
编号(27219)
(27209)
创新(24413)
成果(22461)
重点(21616)
(21476)
(21068)
国家社会(20456)
(19867)
(19799)
(19728)
期刊
(64145)
经济(64145)
研究(53505)
中国(30852)
(30673)
管理(23979)
学报(21335)
(20611)
金融(20611)
科学(19512)
(17343)
大学(16195)
(15760)
学学(15510)
(15437)
教育(13926)
财经(13800)
税务(13694)
技术(11956)
(11652)
经济研究(11414)
农业(11290)
业经(9191)
科技(9079)
财会(8119)
技术经济(8016)
问题(7444)
(7165)
会计(7076)
(6848)
共检索到231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海波  刘胜  
在新常态背景下,创新这一经济转型的重要条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往对税收与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关于所得税与投资风险偏好的理论模型,发现所得税对创新的影响取决于政府对创新风险的分担程度,风险分担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激励创新,风险分担程度越低,越不利于创新。进一步地,本文利用中国1998—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使用两步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论表明: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都对中国现阶段整体创新存在显著的负效应,且个人所得税对创新的负向影响要大于企业所得税对创新的负向影响;企业所得税对创新程度最高的发明专利的影响显著为正,其他两类为负;个人所得税则呈现出创新程度越高其负向影响越大的现象,对发明专利的影响系数绝对值最大,对实用新型专利的影响系数绝对值最小。就所得税而言,激励创新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对于企业所得税,应适当扩大企业创新风险损失的抵免范围,加大创新风险损失的抵免力度;对于个人所得税,应将可确认的个人创新费用或损失在综合所得中进行税前抵免;针对不同类型的创新活动,设计差异化的风险分担机制,使创新程度高、风险大的创新活动得到更多的税前抵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海波  刘胜  
在新常态背景下,创新这一经济转型的重要条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往对税收与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关于所得税与投资风险偏好的理论模型,发现所得税对创新的影响取决于政府对创新风险的分担程度,风险分担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激励创新,风险分担程度越低,越不利于创新。进一步地,本文利用中国1998—2015年省际面板数据,使用两步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论表明: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都对中国现阶段整体创新存在显著的负效应,且个人所得税对创新的负向影响要大于企业所得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胜忠  伏红勇  
公平合理地分享剩余是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凝聚力和外部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考虑到成员异质性和风险分担不均的现实,本文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余分配模型,设计了扣留部分"一次让利"资金作为参与合作社风险资本的盈余分配机制。研究发现:在成员异质性条件下,基于风险分担的盈余分配机制提高了"二次返利"的下界,并缩小了"二次返利"的可行域区间,这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定盈余分配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炜  赵洁  
文章基于合作博弈理论,以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为对象,研究了创新主体间的治理风险分担问题。从创新治理角度,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治理风险分担机制,通过对Shapley值进行优化,分析了如何利用参与主体风险偏好、风险承担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以及风险损益对治理风险分担值进行调配,在保证公正的前提下,得到了合理有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治理风险分担方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卢洪友  王云霄  杜亦譞  
本文从养老保险的风险分担属性出发,在识别城居保和新农保再分配效应基础上,细致探讨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家庭劳动供给决策、经营决策和资产配置决策的影响,揭示出城居保和新农保再分配效应的作用途径。实证结果表明,城居保和新农保提高了城镇和农村家庭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家庭总收入,整体上扩大了城乡家庭总收入差距,但是对城乡不同类型家庭收入差异具有异质性影响。具体而言,(1)城居保和新农保能够提高农村家庭成员在劳动回报率更高的非农部门工作的概率,促进农村居民在职业流动中获得工资增长,缩小了城乡家庭工资性收入差距;(2)城居保和新农保能够促进生存型创业,并且对农村家庭创业概率和经营规模的影响大于城镇家庭,缩小了城乡家庭经营性收入差距;(3)城居保增加了城镇家庭持有风险资产、金融资产和房产的偏好,城镇家庭获得资产溢价,农村新农保参保家庭更偏好无风险资产,扩大了城乡家庭财产性收入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吴文洋  卢翠平  唐绅峰  
文章将金融创新因素纳入到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理论框架中,构建了一个剔出风险分散效应的Wagner两部门简化模型,试图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中国银行业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金融创新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具有显著的“U型”影响关系,即适度的金融创新有利于减少银行系统性风险,而过度的金融创新反而会增加银行系统性风险。同时,较小规模的银行系统性风险对金融创新更加敏感,但较大规模的银行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时可接受的金融创新区间大于较小规模银行。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金融创新对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满足资产配置效应假说,二者间的关系取决于金融创新资产与其他风险资产的相对规模效应。只有适度的相对规模效应才能有效减少系统性风险,一旦这种相对规模效应过高,金融创新就会成为一种新的风险源,从而增加系统性风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钱晟  卢凌波  
“九五”以来,我国所得税比重及其作用迅速提升,对经济的影响与日俱增。但同时,所得税制设计上的缺陷以及对资源配置的扭曲性影响不断显现,特别是企业所得税制与个人所得税制之间形成的经济性重复课税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间投资者投资行为的扭曲和企业财务核算的失真。这不仅阻碍了我国资本的形成和投资的增长,而且影响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经济性重复课税还导致了对投资行为的重税以及投资者的高税负,成为投资领域产生大量避税现象和行为的主要诱因,不利于税收规模的可持续增长和正常市场秩序的维护。因此,“十五”期间如何激发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和投资潜力,消除阻碍我国资本形成和投资增长的税收制度性因素将成为我国税制改革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磊  王颖  
本文从保险资金运用的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建立保险资金运用的基本模型,在比较各国保险资产分布与金融制度相关性的基础上,实证地研究了中国在经济转型期保险资金运用所面临的宏观与微观风险,论证了金融创新、风险分担和监管体制改革在现阶段确保保险资金安全运行的必要性。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各国的经验和中国的实践都证明,保险资金运用与金融市场体制存在较大的相关性;第二,中国的经济转轨期,金融市场存在较大的系统性风险,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面临挑战,金融创新是控制体制风险的必要手段;但是,由于体制性风险的全局性,单个保险机构并不具备管理风险的能力,因此需要引入货币当局的“最后贷款人”职能,以此建立保险资金运用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帆  叶建木  
技术创新失败客观存在,对企业技术创新失败项目进行补偿激励,有利于激发其再创新行为,提高企业再创新绩效。在企业技术创新失败项目补偿过程中,由于技术创新失败项目再创新行为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存在风险感知导致的再创新行为抑制问题,需要引入专业的第三方风险分担组织转移再创新风险,有效弥补政府补偿机制资源不足的劣势,健全再创新行为激励机制,提升再创新激励的有效性。通过构建创新失败项目、政府与第三方风险分担组织之间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阐述企业、政府及风险分担组织在再创新激励中的策略选择问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涌  王秀  
在中国实现“创新大国”转向“创新强国”的政策背景下,增强企业创新需要政府和风险资本市场的积极支持。本文采取多元回归分析方法,以2009—2016年中国554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创新数量在政府补贴对创新质量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异质性对政府补贴创新效应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其中风险投资的参与会减弱政府补贴对创新质量的正向影响,是“画蛇添足”的行为;国有背景风险投资的参与能显著增强政府补贴对创新质量的正向影响,是“锦上添花”的行为。本文拓展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影响的研究,丰富了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的相关文献。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理性认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政府补贴的创新效应,充分发挥风险资本市场的积极效应,实现政府和市场的双重驱动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范如国   樊唯  
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要求。本文基于市场驱动的多层内容表现,结合企业风险偏好异质性特点,运用前景理论、产品竞争理论、复杂网络与博弈论等,深入分析了市场绿色需求、市场竞争强度、政府价格补贴以及市场技术导向四个层次驱动下企业风险偏好异质性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决策的影响机制。通过运用复杂网络小世界模型,仿真分析了从微观企业到整体行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决策问题。研究表明:市场因素通过需求、竞争、倒逼等机制能显著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但效果取决于市场因素与企业收益的耦合程度;企业风险偏好能正向或负向调节市场因素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网络中的学习与模仿效应使得冒险型企业对网络中其他企业具有良好的创新示范作用,并且市场能放大这种效应。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毛其淋  许家云  
风险承担水平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评估政府补贴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因果效应。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基础上的倍差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并未在总体上明显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的检验发现,不同额度的政府补贴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即只有适度的补贴提高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而高额度政府补贴则倾向于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最后,我们还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对此进行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寻补贴"投资和研发激励的弱化是高额度补贴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重要影响渠道。本文为深入理解中国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变动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事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吕文栋  刘巍  何威风  
基于管理者异质性,运用高层梯队理论,构建管理者—公司配对数据库,从管理者效应、管理者影响企业风险承担路径以及管理者背景特征等多方面研究管理者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风险承担中存在管理者效应,即管理者会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管理者影响企业风险承担的途径结果显示,管理者过多的投资、并购、较高的财务杠杆、多元化经营、较多的研究开发、广告费以及管理费用等将会使企业风险承担上升,而较好的利息覆盖率、现金持有、股息比率、息税前利润以及经营现金净流量则会使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下降。此外,公司管理者团队年龄大,则其风险承担较小;管理者团队男性比例高、教育程度高以及规模大则使企业风险承担较大。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孟焰  赖建阳  
本文考察了董事来源异质性对风险承担的影响,并进一步对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讨论。研究发现,上市公司董事来源异质性程度与风险承担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国有所有权性质以及高市场竞争程度均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这种相关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风险承担水平与公司价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这种关系在董事来源异质性较低的上市公司更为突出。本文研究表明,董事来源结构会显著影响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且董事来源集中对风险承担水平乃至公司价值存在积极的影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宋利亚  徐芳  
生猪产业链龙头企业唐人神集团创新设立担保公司,与银行、养殖户创建融资链,是缓解养殖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诠释了合作三方能够实现均衡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与利益共享机制的内在机理。唐人神模式实现了市场机制下的风险可控和财务可持续的目标,在类似产业链中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借鉴价值,同时有助于调控物价、促进宏观经济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