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86)
2023(11857)
2022(10404)
2021(10014)
2020(8373)
2019(19424)
2018(19220)
2017(37281)
2016(20464)
2015(22679)
2014(22998)
2013(22898)
2012(20917)
2011(18424)
2010(18230)
2009(16358)
2008(16085)
2007(13820)
2006(11678)
2005(10046)
作者
(57496)
(47794)
(47251)
(45437)
(30283)
(22864)
(21593)
(18709)
(18024)
(17179)
(16311)
(16004)
(15014)
(14999)
(14815)
(14663)
(14386)
(14142)
(13528)
(13493)
(11912)
(11486)
(11397)
(10842)
(10766)
(10649)
(10583)
(10468)
(9619)
(9495)
学科
(79142)
经济(79045)
管理(62355)
(57490)
(47547)
企业(47547)
方法(38032)
(34609)
数学(33242)
数学方法(32856)
(20912)
中国(20595)
(17950)
(17182)
财务(17122)
财务管理(17066)
企业财务(16274)
业经(16253)
地方(15796)
(15391)
农业(14285)
理论(13445)
财政(13408)
(12081)
(12071)
贸易(12066)
技术(11999)
(11752)
(11717)
银行(11714)
机构
大学(282035)
学院(279918)
管理(113356)
(108678)
经济(106298)
理学(99044)
理学院(97972)
管理学(96273)
管理学院(95775)
研究(91339)
中国(66759)
(59443)
科学(58476)
(58288)
(45990)
(44430)
财经(43603)
业大(42726)
研究所(41870)
中心(40939)
(39722)
(39343)
北京(37344)
(35984)
师范(35645)
农业(34811)
(33234)
经济学(32744)
财经大学(32581)
(31927)
基金
项目(196944)
科学(154420)
基金(143635)
研究(142400)
(125221)
国家(124198)
科学基金(106853)
社会(89055)
社会科(84436)
社会科学(84413)
基金项目(76927)
(76311)
自然(70710)
自然科(69091)
自然科学(69075)
自然科学基金(67814)
教育(64928)
(64221)
资助(59560)
编号(57580)
成果(46648)
重点(43458)
(43411)
(40667)
(40482)
课题(38977)
科研(38197)
创新(37917)
教育部(37231)
大学(36805)
期刊
(113706)
经济(113706)
研究(82969)
中国(49951)
(48238)
学报(46514)
科学(41546)
管理(39162)
(39128)
大学(34917)
学学(33012)
教育(28597)
农业(27470)
技术(22284)
(21446)
金融(21446)
财经(21070)
经济研究(18926)
业经(17891)
(17835)
问题(14915)
图书(14515)
理论(14231)
(13666)
科技(13421)
(13372)
实践(13160)
(13160)
财会(12986)
技术经济(12942)
共检索到398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伟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财产性收入"的概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国家统计局对其进行了界定并通过"城镇住户调查"对居民收入进行了分类和统计。然而,我国的"财产性收入"与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的内容存在较大冲突,由此进行的居民收入分类和统计也和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异。本文通过SNA的账户设置和经济内涵,分析了房租收入的非财产性收入属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居民收入类型的调整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明德  陈广汉  
运用GE指数区域分解方法和收入来源分解方法,研究2000~2009年财产性收入对于居民收入不均等的影响。研究发现:财产性收入倾向于扩大城镇内部收入不均和农村内部收入不均,并且在2002年以后作用逐年增强。财产性收入在大部分年份倾向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作用很小,并且这种作用在逐步减弱。另外,尽管金融危机对经济增长阻碍很大,却通过影响财产性收入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府在鼓励增加财产性收入的同时,要防范其过分拉大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邓阳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快速提升,在收入分配改革与实践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此过程中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对于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不同地区间收入差距对财产性收入的影响也日趋显著。因而本文聚焦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问题,通过构建划分收入群体的城镇居民跨期收入理论模型,讨论收入差距对二者的影响。同时运用2000-2016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递进回归的动态面板模型,分区域对财产性收入及可支配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得出了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财产性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呈现区域异质性特征、消费水平对财产性收入具有替代效应、转移投入能够促进可支配收入水平提升的基本结论,并据此提出了促进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水平有效提升的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毛箬  
股市: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渠道自2005年底以来中国大陆股市开始活跃,沉寂多年的居民股票投资热情得到空前释放和增长。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统计,截至目前,沪深两市账户总数约1.3亿户,总市值约26.26万亿元,其中总流通市值约8.3万亿元。可以说,近年来人们领略财产性收入的魅力首先就是来自股市的"赚钱效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梁达  
近几年来,由于各级政府切实落实各项增收措施,促进了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在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财产性收入高速增长,且高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这一变化和发展趋势符合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政策导向。文章就此作了较全面的论述。并就拓宽投资渠道,努力创造一个让居民稳定拥有财产性收入的环境谈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达  
财产性收入是自然人通过对个人财产的占有权、收益权、使用权、处置权等权能的行使,从而获得相应的收益。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出租、股利分红和金融资产投资增值等方式获得的收入。财产性收入占城乡居民总收入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市场化和国民富裕程度的标志之一,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当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居民积攒一定财富后,财产性收入就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魏杰  王韧  
是否应当调整法人财产收益以缩小我国持续拉大的居民收入差距,这在理论界存在着一定争议。从法人财产的基本内涵入手,通过剖析法人财产制在收入分配过程中的实际作用,对优化我国收入分配体系,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供了一个总体的思路。我们认为,法人财产源自于生产的社会化需求和市场经济的基本运作规律,并具有相当的效率优势,与收入分配公平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冲突,因此,调整法人财产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不仅不具备理论合理性,也缺乏现实可行性。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正确路径是:完善法人财产制,强化再分配和三次分配,优化配套制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赵人伟  
收入分配与财产分布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收入分配的状况不仅会影响生产的效率,而且会影响人们的财产分布,本文在分别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和财产分布状况的基础上,进而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有价值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罗楚亮  
本文利用CHIP和CFPS住户调查数据,详细讨论了我国居民收入分布和财产分布的总体极化特征,并对收入分布和财产分布的DER指数进行了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收入分布的极化指标比较稳定,但财产分布的极化现象在2002—2013年期间有所加剧;财产分布的极化程度比收入分布的极化程度更高;城乡组间贡献仍是收入分布和财产分布极化的主要贡献因素;根据收入构成的分解结果,工资收入和经营收入是收入分布极化的主要来源,财产收入对于总收入极化程度的影响逐渐增强;根据财产分布极化按照分项财产的构成分解,房产净值和金融资产对于全部净财产的极化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建东  晋盛武  侯文轩  陈焱  
基于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本文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变化趋势、结构及地域分布。研究表明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城镇居民收入新的增长点,财产性收入与工资性收入高度正相关,所以增加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前提是增加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统计数据还表明不同收入阶层以及不同地区城镇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镇居民收入的不平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苏浩然  
本文选取中国1992—2015年小口径的财产性收入数据和社会经济指标,建立财产性收入分配体系,界定财产性收入比重合理性的内涵和外延,依据外延对财产性收入比重合理性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从财产性收入分配起点和分配过程视角,现阶段中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是基本合理和合理的。但从财产性收入分配结果视角分析,中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合理性变动幅度较大,财产性收入比重大幅波动是造成合理性变动的主要原因。基于测度模型和数值模拟对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的合理性区间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中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比重在合理性区间内并未呈现大幅度增加或减少。为此,应稳步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并采取监督和预警措施来保障居民财产性收入合理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包颉  侯建明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就这个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着重围绕增加上海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意义,上海城市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增加市民的财产性收入等问题展开。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谢琦  
本文对居民财产性收入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短期住房资产与居民消费需求虽然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是住房资产的财富效应非常微弱。长期住房资产与消费需求呈现负相关关系,说明近年来房价上涨过快导致居民购房负担加重,降低了居民的消费需求。无论短期还是长期,股市财富与居民消费需求都呈现负相关关系,说明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还尚未完善,股票资产对我国居民的财富效应尚未显现。为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应完善劳动者工资结构,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加大公共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督与管理;完善证券市场法律体系,培育成熟的股票市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晓蓉  杨博  
本文利用《中国城市(镇)生活与价格年鉴》提供的数据,分析了财产性收入在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总收入不平等中所处的地位和具有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财产性收入内部的不平等和各部分对总体不平等的贡献率,以及个人所得税在财产性收入调节中的作用。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增长迅速,并且对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此外,财产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其内部不平等情况十分严重,目前个人所得税对财产性收入不平等的调节效果不明显,今后仍有很大的调控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