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19)
2023(5789)
2022(4630)
2021(4500)
2020(3782)
2019(8680)
2018(8315)
2017(15851)
2016(8553)
2015(9694)
2014(9685)
2013(9557)
2012(8747)
2011(7661)
2010(8126)
2009(8156)
2008(7538)
2007(7047)
2006(6446)
2005(6110)
作者
(22510)
(18271)
(17993)
(17474)
(11858)
(8582)
(8513)
(7138)
(6968)
(6754)
(6333)
(6265)
(5842)
(5772)
(5697)
(5629)
(5359)
(5263)
(5157)
(5144)
(4524)
(4384)
(4367)
(4228)
(4208)
(4188)
(4123)
(4059)
(3771)
(3608)
学科
管理(35929)
(32536)
经济(32500)
(28554)
(26460)
企业(26460)
(25871)
金融(25871)
(23938)
银行(23933)
(23150)
中国(15837)
(14567)
(11791)
(11134)
财务(11099)
中国金融(11083)
财务管理(11077)
企业财务(10622)
方法(10520)
数学(8422)
数学方法(8358)
业经(7867)
地方(7109)
(6709)
理论(6576)
(6490)
(6412)
制度(6411)
(6123)
机构
大学(109681)
学院(109547)
(45929)
经济(44630)
管理(43887)
中国(38896)
研究(34610)
理学(34446)
理学院(34079)
管理学(33761)
管理学院(33510)
(27765)
(23554)
(20344)
财经(20294)
中心(19958)
银行(19675)
(18452)
(18416)
(18096)
(17727)
科学(17635)
金融(17363)
(16739)
人民(16722)
(15472)
财经大学(15308)
北京(15298)
国人(14971)
经济学(14918)
基金
项目(62957)
研究(49313)
科学(48914)
基金(45017)
(37537)
国家(37172)
科学基金(32214)
社会(30980)
社会科(29466)
社会科学(29458)
(24122)
基金项目(23346)
教育(22527)
编号(20562)
(19931)
自然(19221)
资助(19201)
自然科(18775)
自然科学(18773)
自然科学基金(18456)
成果(18155)
课题(14243)
(14205)
(13997)
重点(13942)
(13595)
项目编号(13483)
(13307)
创新(12724)
国家社会(12687)
期刊
(54942)
经济(54942)
研究(36922)
(33218)
金融(33218)
中国(27054)
(24990)
管理(20048)
(12997)
学报(12579)
科学(12382)
教育(11739)
财经(10687)
大学(10590)
学学(9798)
(9159)
技术(9143)
经济研究(8153)
农业(7583)
财会(7416)
会计(7140)
理论(7120)
业经(6926)
实践(6387)
(6387)
现代(6215)
问题(6203)
(5998)
中国金融(5546)
国际(5464)
共检索到193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朱红  臧晓伟  
次贷危机之后,各国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将房地产金融纳入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本文通过总结、对比和借鉴国际经验,重点分析了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主要的政策工具及其实施效果,并在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下分析我国当前房地产金融领域现状和关键问题,进而对进一步完善我国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需将房地产金融全面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进一步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工具箱、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并协调多项政策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运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戴国强  肖立伟  
近年来,加强对房地产金融的宏观审慎管理、防范房地产市场泡沫引发系统性风险,成为欧洲宏观审慎政策的重要内容。欧洲央行及欧盟国家的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政策中的核心地位、欧盟各国房地产市场的较大差异,对于我国"分城施策"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和探索实施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本文在全面分析欧盟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从完善房地产金融统计指标、构建科学的房地产监测指标体系、开展房地产市场脆弱性分析与评估、优化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四个方面加强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涛  王忠生  
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宏观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22年以来,我国政府持续释放积极信号,推出一揽子稳地产的综合政策,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政策手段,强化房地产领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应对。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凸显了在我国当前形势下,加强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防范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难度和重要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  白鹤祥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房价持续攀升,房地产信贷规模不断扩大,房地产市场的潜在金融风险不断积累。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要促进形成金融和房地产的良性循环。本文分析了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宏观审慎管理发展阶段与工具运用情况,探讨了国际上房地产金融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工具以及欧盟、英国、加拿大、韩国、新加坡等地的具体实践,最后结合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实际,建议建立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政策体系、优化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监测体系、构建房地产金融风险预警体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新  
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运行是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前提。文章借鉴主要经济体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经验,重点分析了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在全国率先进行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若干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新  
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运行是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前提。文章借鉴主要经济体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经验,重点分析了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在全国率先进行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若干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赵胜民  梁璐璐  罗琦  
本文构建了引入金融摩擦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运用1992-2012年的季度数据研究宏观审慎体制下金融摩擦强度与房地产市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金融摩擦是宏观审慎政策抑制房价效果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冲击下,所带来的房地产价格波动最大,这也显示出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货币政策当局的判断,对于房价的作用举足轻重。方差分解结果也再次印证了上述结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项燕彪  贺聪  
本文从空间维度宏观审慎管理这一角度出发,着重探讨了我国房地产业风险外溢对金融业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影响。通过深入分析金融业、房地产业和地方融资平台三者之间风险传导的机制和路径,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宏观审慎管理的空间维度需要重点关注金融机构共同风险敞口过度集中于房地产业及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并提出我国空间维度宏观审慎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金融支持的严格监管,重点防控房地产信贷的集中度风险;同时,需深入推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防控,不断弱化投融资平台与金融体系之间的风险关联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柯孔林  宋悦  
本文以中国53个城市2009~2018年数据为样本,将股票市场对房价波动反应因素纳入边际期望损失模型,测度我国房地产市场系统性风险,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住房金融宏观审慎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和经济增长压力对住房金融宏观审慎政策调控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紧缩的住房金融宏观审慎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系统性风险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存在明显滞后效应。当面临较大的财政压力和经济增长压力时,地方政府缺乏调控土地价格和住房价格的激励,这会削弱住房金融宏观审慎政策的调控效果,上述作用效果在一线和二线城市更为显著。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相关部门应进一步丰富住房金融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将房价增速纳入中央对地方政府考核体系,从供需两端合力防范房地产市场系统性风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郭娜  王少严  胡佳琪  
国际金融危机使人们再次认识到房地产价格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为探究房价波动影响金融稳定的机制以及监管当局应选择何种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以实现有效调控,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家庭部门、商业银行、非金融部门以及“双支柱”调控政策的NK-DSGE模型,考察了在不同外生冲击下房价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以及不同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发挥的调控效果。研究发现:房价波动会导致产出、银行杠杆率等经济变量的变动,进而积聚风险,影响金融稳定。当房价波动来源于房地产部门生产率冲击或货币政策冲击时,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中的资本充足率同时盯住房价与信贷政策可以有效降低房价波动与金融风险;当房价波动来源于住房需求冲击时,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中的贷款价值比则能更好地发挥调控效果。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冯润祥  李玉青  卢蕾蕾  
英国金融体系未能幸免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暴露出英国金融监管框架同样存在明显缺陷。为此,英国政府决心对其金融监管框架进行改革,将基于系统整体的宏观审慎监管与传统的基于单个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监管结合起来。文章介绍了英国监管当局对其旧监管体系的反思,及新监管框架的结构与运行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国际金融业监管新趋势对我国的启示。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钧文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虽然在短期里对日本资本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但从今天来看,并未对日本金融系统造成大的冲击。以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为契机,日本对宏观审慎监管体制实施了重大调整。日本率先建立起宏观审慎监管体制是日本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少的重要原因。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李伟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金融业务不断出现混同的趋势,金融监管是否应从分业监管转向综合监管呢?本文有不同看法。从沃尔克法则出发,本文认为混业经营风险事实上的不可控决定了金融业应以分业经营为主、混业经营为辅,对应的金融监管应以分业监管为主、综合监管为辅,从而划分了各大金融监管机构监管范围和职责;而宏观审慎监管理论则决定了中央银行的监管内容以及在监管体系中的地位。本文拟对此逐一展开深入论述。
[期刊] 北京金融评论  [作者] 李伟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金融业务不断出现混同的趋势,金融监管是否应从分业监管转向综合监管呢?本文有不同看法。从沃尔克法则出发,本文认为混业经营风险事实上的不可控决定了金融业应以分业经营为主、混业经营为辅,对应的金融监管应以分业监管为主、综合监管为辅,从而划分了各大金融监管机构监管范围和职责;而宏观审慎监管理论则决定了中央银行的监管内容以及在监管体系中的地位。本文拟对此逐一展开深入论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贺聪  
本文在梳理总结国际宏观审慎管理组织框架的构建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宏观审慎管理组织框架的思路,探讨了参与部门的组织架构和权责分工,着重分析了我国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中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和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