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76)
- 2023(10177)
- 2022(9117)
- 2021(8813)
- 2020(7522)
- 2019(17587)
- 2018(17643)
- 2017(33751)
- 2016(18713)
- 2015(21334)
- 2014(21361)
- 2013(21214)
- 2012(19204)
- 2011(17099)
- 2010(16967)
- 2009(15500)
- 2008(15568)
- 2007(13686)
- 2006(11998)
- 2005(10481)
- 学科
- 济(72920)
- 经济(72845)
- 管理(66777)
- 业(56592)
- 企(50776)
- 企业(50776)
- 方法(34002)
- 数学(28614)
- 数学方法(28291)
- 财(22741)
- 中国(16623)
- 务(16568)
- 财务(16496)
- 财务管理(16461)
- 农(16378)
- 业经(15723)
- 学(15660)
- 企业财务(15637)
- 制(13895)
- 理论(13309)
- 地方(13062)
- 和(12516)
- 划(12075)
- 银(11500)
- 银行(11467)
- 农业(10920)
- 技术(10856)
- 贸(10841)
- 贸易(10834)
- 行(10652)
- 机构
- 大学(257866)
- 学院(255271)
- 管理(108971)
- 济(95568)
- 经济(93120)
- 理学(92814)
- 理学院(91809)
- 管理学(90373)
- 管理学院(89883)
- 研究(80080)
- 中国(62388)
- 京(56121)
- 科学(50640)
- 财(47331)
- 所(39740)
- 业大(37950)
- 农(37567)
- 中心(37521)
- 江(37442)
- 财经(37010)
- 研究所(36068)
- 北京(35621)
- 经(33629)
- 范(32864)
- 师范(32573)
- 州(31029)
- 农业(29416)
- 院(29251)
- 商学(27797)
- 财经大学(27736)
- 基金
- 项目(174217)
- 科学(136335)
- 研究(128016)
- 基金(125948)
- 家(108796)
- 国家(107874)
- 科学基金(93417)
- 社会(78153)
- 社会科(73930)
- 社会科学(73907)
- 基金项目(68113)
- 省(67926)
- 自然(62472)
- 自然科(60978)
- 自然科学(60968)
- 自然科学基金(59846)
- 教育(58720)
- 划(57001)
- 编号(53133)
- 资助(52262)
- 成果(43153)
- 重点(38164)
- 部(38152)
- 创(35930)
- 课题(35780)
- 发(35340)
- 项目编号(33478)
- 创新(33394)
- 科研(33363)
- 大学(32865)
- 期刊
- 济(106675)
- 经济(106675)
- 研究(75048)
- 中国(48425)
- 管理(42527)
- 财(39339)
- 学报(39278)
- 科学(36608)
- 农(32754)
- 大学(29849)
- 教育(28597)
- 学学(27853)
- 农业(23023)
- 技术(22539)
- 融(22453)
- 金融(22453)
- 财经(17775)
- 业经(16607)
- 经济研究(15815)
- 图书(15638)
- 经(15002)
- 理论(14206)
- 业(13476)
- 问题(13261)
- 实践(13220)
- 践(13220)
- 财会(12615)
- 现代(12477)
- 技术经济(12434)
- 科技(12347)
共检索到3765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项燕彪 贺聪
本文从空间维度宏观审慎管理这一角度出发,着重探讨了我国房地产业风险外溢对金融业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影响。通过深入分析金融业、房地产业和地方融资平台三者之间风险传导的机制和路径,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宏观审慎管理的空间维度需要重点关注金融机构共同风险敞口过度集中于房地产业及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并提出我国空间维度宏观审慎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金融支持的严格监管,重点防控房地产信贷的集中度风险;同时,需深入推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防控,不断弱化投融资平台与金融体系之间的风险关联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羽 谷任
通过构建DSGE模型研究在面对不同外生冲击时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宏观审慎政策规则选择问题。研究表明,不同外生冲击下,有效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宏观审慎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视具体情况调整政策规则。住房偏好、技术和成本冲击下盯住房地产价格稳态偏离的LTV规则,信贷冲击下盯住信贷稳态偏离的LTV规则,能有效调控房地产市场,显著降低福利损失。货币政策冲击下LTV规则不能抑制房价波动,但盯住信贷稳态偏离的LTV规则能显著降低福利损失。建议调控房地产市场时视不同情况实施有差异的宏观审慎政策。降低房价波动和降低福利损失冲突时,综合考虑财政政策、保障房分配和房产税等可能是更好的政策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涛 王忠生
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宏观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22年以来,我国政府持续释放积极信号,推出一揽子稳地产的综合政策,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政策手段,强化房地产领域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应对。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凸显了在我国当前形势下,加强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防范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的难度和重要性。
关键词:
宏观审慎管理 房地产金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江振龙
房地产市场波动对经济波动具有显著影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家庭购房按揭贷款和房地产开发商抵押贷款嵌入带有金融中介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房地产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和传导机制,讨论宏观审慎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有效性并评估双支柱调控效果。研究发现:住房偏好冲击驱动房价上涨,拉升银行杠杆,扩张信贷,积累金融风险;一旦风险显现,来自银行内部的金融冲击通过恶化银行资产负债表,收紧信贷约束,造成经济波动。本文选取两类住房金融监管工具进行逆周期宏观审慎政策实验,结果表明:最优贷款价值比政策和最优资本充足率政策对房价均可积极调控,但对信贷调控力度存在差异;宏观审慎政策对不同家庭福利存在取舍,社会福利通过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增进。基于拓展的政策前沿曲线分析可知,宏观审慎政策通过降低顺周期信贷波动减轻了房地产市场波动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并与货币政策形成合力,提高了经济和金融稳定性。本文为厘清房地产市场波动的传导机制、研判宏观审慎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有效性以及健全双支柱调控框架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孟宪春 张屹山 李天宇
本文围绕中国近些年房地产与实体经济严重失衡的现实背景下如何有效调控房地产市场进而提振实体经济这一重要议题,构建了能够揭示中国经济"脱实向虚"内在特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利用贝叶斯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并与中国宏观数据进行匹配,在此基础上对宏观审慎政策和信贷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仿真研究。研究表明:相比信贷增速、房地产价格,广义信贷偏离可以成为宏观审慎政策更有效调控房地产市场的信号源,此时政策能够显著降低福利损失;盯住广义信贷偏离的宏观审慎政策通过逆周期调控信贷市场抑制了房价涨幅,削弱房地产市场对实体投资的挤出效应,进而平滑总产出波动,同时使得社会总债务规模与实体经济发展更加匹配,显著降低了宏观杠杆率;在更完善的金融市场中,信贷政策具有结构调整功能,推动资本向实体经济转移,引导经济"脱虚向实"。在当前形势下,可以考虑实施盯住房地产广义信贷的宏观审慎政策以稳定房地产价格,缓解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失衡问题;深化金融改革,发展直接融资,提高其他资本品的融资能力,调整信贷政策向实体部门倾斜,在此信贷结构下,实体投资与居民消费水平随信贷扩张而提高,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朱红 臧晓伟
次贷危机之后,各国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将房地产金融纳入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本文通过总结、对比和借鉴国际经验,重点分析了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主要的政策工具及其实施效果,并在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下分析我国当前房地产金融领域现状和关键问题,进而对进一步完善我国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提出相关政策建议:需将房地产金融全面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框架,进一步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工具箱、建立风险预警体系,并协调多项政策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运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新
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运行是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前提。文章借鉴主要经济体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经验,重点分析了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在全国率先进行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金融 金融宏观审慎管理 央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新
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运行是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前提。文章借鉴主要经济体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经验,重点分析了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在全国率先进行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金融 金融宏观审慎管理 央行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银海
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我国房地产经济运行及其调控管理要以广大劳动者生活需要的较快提高为出发点、归宿点和推动力。针对我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政府要进一步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同时调控好二、三级市场,建立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运作机制;加强房地产金融、财税体系的调控,发挥金融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有效调节作用;完善房地产法规体系,加强执法监督。
关键词:
房地产 宏观调控 措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伟萍
房价高企、涨幅过大,是政府下定决心加强对房地市场宏观调控的主因。而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联度强,受宏观经济影响很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作用的发挥受到种种制约。房地产业发展对地区GDP增长和税收增加举足轻重,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和地方利益,不希望房价下跌。这种利益的博弈使中央的调控政策在具体贯彻实施中大打折扣。本文首先分析了房地产价格的成因,在此基础上举例论证房价上涨的深层次原因及政府调控的目的,进而从供求双方找出宏观调控的举措。
关键词:
政府 房地产 政策 调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永升 黄燕芬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国家的相关调控措施也相应出台,但在宏观调控下仍然出现房价过高、租房市场混乱等诸多问题。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国家经济、民生事业紧密相关,无论是从改善民生角度看,还是维护金融安全、稳定经济增长角度讲,亟需建立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文章阐述了房地产宏观调控长效机制的内涵、系统梳理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问题、探索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调控 长效机制 内涵问题 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晓添 濮励杰
研究目的:以中国33个大中城市为对象,研究宏观调控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作用效应。研究方法:超效率SBM-DEA模型。研究结果:宏观政策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效用在总体上相对有效,然而城市的差异性使得调控效用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研究结论:国家需对不同城市房地产市场进行差别化调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永升 黄燕芬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国家的相关调控措施也相应出台,但在宏观调控下仍然出现房价过高、租房市场混乱等诸多问题。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国家经济、民生事业紧密相关,无论是从改善民生角度看,还是维护金融安全、稳定经济增长角度讲,亟需建立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文章阐述了房地产宏观调控长效机制的内涵、系统梳理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问题、探索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调控 长效机制 内涵问题 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晏国菀 蒲勇健 饶茜
本文用两步多变量回归方法检验了我国2002—2008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总的来说,调控政策能够产生比较明显的市场反应;当政策传递出抑制房地产业的信号时,产生显著为负的市场反应;当政策传递出引导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信号时,产生显著为正的市场反应;市场反应为正或负的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程度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还表明,政策频发能够取得较好的调控效果,但过分密集的政策会因为和前次政策间隔时间过短而使政策效应受阻。
关键词:
房地产 政策事件 反应系数 调控手段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满银 肖瑛 张蕾 姚治国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刚需以及宽松的货币环境引致的投资、投机需求与紧张的城市土地供给形成的矛盾,注定会成为未来中国政府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焦点。了解宏观调控在房地产业中主要政策工具的机理和效应,有助于加深公众对宏观调控政策的认知,提高政府制定宏观经济决策的效率与科学性。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与行政政策等四个方面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进行了系统梳理。认为加快推行房产税为主的财政政策、逐步制定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土地供应政策以及加快推行利率市场化的货币政策应成为未来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着力点。
关键词:
宏观调控 政策 房地产 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