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85)
- 2023(5089)
- 2022(4216)
- 2021(3652)
- 2020(3150)
- 2019(7204)
- 2018(7069)
- 2017(14179)
- 2016(7290)
- 2015(8178)
- 2014(8311)
- 2013(8431)
- 2012(8258)
- 2011(7692)
- 2010(7992)
- 2009(7728)
- 2008(7582)
- 2007(6933)
- 2006(6449)
- 2005(6074)
- 学科
- 济(68329)
- 经济(68295)
- 管理(25585)
- 方法(20558)
- 业(19099)
- 数学(18632)
- 数学方法(18571)
- 企(16368)
- 企业(16368)
- 地方(15289)
- 地方经济(11964)
- 中国(10590)
- 财(10107)
- 学(9331)
- 业经(8895)
- 融(7199)
- 金融(7199)
- 农(7111)
- 经济学(6855)
- 制(6761)
- 关系(6644)
- 环境(6478)
- 务(6230)
- 财务(6227)
- 财务管理(6220)
- 企业财务(6084)
- 体(5954)
- 银(5736)
- 银行(5730)
- 行(5574)
- 机构
- 大学(121629)
- 学院(119585)
- 济(66563)
- 经济(65519)
- 管理(44773)
- 研究(43966)
- 理学(38259)
- 理学院(37844)
- 管理学(37281)
- 管理学院(37074)
- 中国(33188)
- 财(29205)
- 京(24180)
- 财经(23522)
- 经济学(22799)
- 科学(22284)
- 所(21877)
- 经(21345)
- 经济学院(20221)
- 研究所(19442)
- 中心(18352)
- 财经大学(17499)
- 江(17247)
- 北京(15646)
- 院(15329)
- 范(13890)
- 商学(13855)
- 师范(13818)
- 商学院(13715)
- 州(13529)
- 基金
- 项目(71137)
- 科学(57421)
- 基金(54736)
- 研究(51473)
- 家(46424)
- 国家(46071)
- 科学基金(40214)
- 社会(37271)
- 社会科(35501)
- 社会科学(35490)
- 基金项目(28500)
- 省(25462)
- 自然(24298)
- 自然科(23773)
- 自然科学(23767)
- 自然科学基金(23375)
- 资助(23321)
- 教育(22938)
- 划(21053)
- 编号(18207)
- 部(16771)
- 国家社会(16118)
- 发(15709)
- 重点(15597)
- 教育部(15188)
- 济(15093)
- 经济(14970)
- 成果(14958)
- 人文(14888)
- 创(13910)
共检索到190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霍钊
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核心部门。为了研究中国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主要考察了以下几个问题:房地产投资与长期资源配置、短期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银行信贷规模、消费信用扩张、利率和房价的关系;房价泡沫与消费、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的宏观经济变量与房地产市场的关系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情况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显著区别:我国的房地产发展仍处在不成熟的阶段;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国民收入和消费的格兰杰结果而非原因;房地产的财富作用不显著;银行信贷规模、利率和通货膨胀对房地产市场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平 张玉 杨立娜 江强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了我国1994-2012年的房地产泡沫度,运用变参数模型就房地产泡沫对整体宏观经济影响的演变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研究期内,中国房地产泡沫拉动了宏观经济增长;基于重要相关产业的分析表明,房地产泡沫发展至一定程度对建筑业和工业的拉动效应减弱;1998-2008年,我国房地产泡沫处于合理范围[-0.6,0.6]之内,2008年之后已经超出合理范围到达危险区间。
关键词:
房地产泡沫 宏观经济 变参数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昌忠泽
房地产泡沫破灭是美国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信贷扩张、土地财政以及住房预售制度是中国房地产泡沫形成的三大根源。中国房地产泡沫隐藏着巨大的双重风险:一方面导致财政风险加剧,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导致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体系。从长期来看,房地产业不应该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来发展。金融危机和房地产泡沫双重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适时作出调整:加大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制度,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关系;将控制资产价格膨胀纳入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开征物业税和住宅空置税,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昌忠泽
信贷扩张、土地财政以及住房预售制度是中国房地产泡沫形成的三大根源。中国房地产泡沫隐藏着巨大的双重风险:一方面导致财政风险加剧,土地财政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导致金融风险高度集中于银行体系。从长期来看,房地产业不应该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来发展。金融危机和房地产泡沫双重背景下,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适时做出调整:加大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制度,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关系;将控制资产价格膨胀纳入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开征物业税和住宅空置税,抑制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
关键词:
房地产泡沫 金融危机 政策调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胜 刘旦
房地产价格不仅仅受其内在价值的影响,还和宏观经济因素有密切的关系。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方法,就宏观经济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房价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前期价格的变动,物价和货币供应量对房价的影响较小,此外,利率指标和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没有通过检验。
关键词:
向量自回归 房地产市场 价格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斐燕 杨超 张文涛
本文将企业债券市场融资利率与企业杠杆率挂钩,引入多个金融子市场及其资金利率,建立DSGE模型探究在企业高杠杆背景下,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如何协调应对房地产市场泡沫,保障实体经济平稳发展。研究发现:第一,杠杆率上升可以促进消费、投资和产出的增长,但是也带来通货紧缩和房价的上涨,长期以往并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第二,当实体经济遭遇负面冲击而不得不加杠杆时,可采取宏观杠杆率钉住房价的宏观审慎政策以避免房地产市场泡沫,同时采取适当钉住物价的数量型货币政策以避免实体经济发生通货紧缩。第三,在推动经济去杠杆时,宏观杠杆率钉住房价的宏观审慎政策应及时退出,同时配合采取钉住通货膨胀和房价的价格型货币政策,在平稳降低房地产泡沫的同时,达到促进实体经济投资和产出增长的目的。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林思涵 陈守东 王妍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杠杆之间的定价关系,发现在违约概率为正的前提下,金融杠杆的上升会导致正向资产价格泡沫增大。为验证上述理论结果,本文采用NARDL模型实证分析了分部门宏观杠杆率对我国房地产价格泡沫的长、短期非对称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首先,实体经济部门以及金融部门杠杆率的负向调整均会长期有效抑制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持续膨胀,但"一刀切"的逆周期杠杆调整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因此应实行差异化的杠杆调控政策。其次,在长期可采用非金融企业部门向居民部门的杠杆转移来实现对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温和平抑作用。再次,应有效、合理发挥中央政府杠杆的前瞻指引作用。同时,政策当局不应对地方政府施行强效去杠杆政策,应试图"熨平"地方政府债务波动以免引发局部房地产价格泡沫风险。最后,就金融部门而言,应对金融部门杠杆进行有效调控,谨防金融资产价格泡沫向房地产价格泡沫转移所引发的房地产市场泡沫风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悦 刘洪玉
本文选取一系列房地产价格指标与宏观经济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力图揭示房地产价格与宏观经济之间重要的作用与反作用关系,对目前我国两者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并对政府的房地产价格政策以及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宏观经济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新美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又是经济泡沫的主要载体之一。近几年来,随着房地产投资额的剧增,房地产泡沫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文章从我国房地产的发展现状引发对房地产泡沫以及泡沫经济的探讨,通过对房地产泡沫的成因以及危害性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防范房地产泡沫的措施,促使房地产市场沿着持续健康的道路发展。
关键词:
房地产 投机 房地产泡沫 泡沫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然林 凌森
一、我国房地产泡沫的形成原因 1、需求预期与价格预期的正反馈。一般情况下,价格上升,需求会下降。但在投机泡沫形成时,预期价格越高,投机者预期的资本收益率会越大,因而增加现期的购买与囤积,以待价格更高时抛出,这样需求量反而增加了。需求的增加造成市场的“繁荣”,引起进一步涨价的预期,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起自我强化作用的正反馈环,最终使价格膨胀为泡沫。在房地产投机当中,房地产或楼花在投机者间频频倒手,层层加价,使价格超出其市场基础,但一旦没有新的投机者加入,则泡沫就必定开始破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书芬 伍绍平
一、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承认金融泡沫的极大危险性在一般均衡理论框架下,西方主流经济学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对泡沫经济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反思。比如信息不对称理论承认,过度炒作会导致投资者高估或低估房地产投资收益。委托代理理论提出了“道德风险”概念,在房地产业,经营者可通过回扣获取个人非法收入,地方政府通过卖地追求政绩,银行过度放款,消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帆 李宏谨 李勇
本文从目前房地产的形势与争论出发,介绍了西方的房地产经济学,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和索罗斯的市场非均衡观,对他们关于市场经济,房地产经济和泡沫经济的理论,进行了理论上的综合,然后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房地产泡沫的标准,对中国房地产现状进行衡量,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房地产泡沫已经产生,并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