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34)
2023(11014)
2022(9361)
2021(8878)
2020(7713)
2019(18098)
2018(17848)
2017(35296)
2016(18719)
2015(21211)
2014(21429)
2013(21055)
2012(19150)
2011(16945)
2010(16736)
2009(15549)
2008(15500)
2007(13803)
2006(11432)
2005(10035)
作者
(52513)
(44034)
(43932)
(42022)
(27932)
(21188)
(20348)
(17233)
(16728)
(15607)
(15007)
(14649)
(13817)
(13671)
(13522)
(13478)
(13472)
(13021)
(12736)
(12601)
(10789)
(10664)
(10464)
(10080)
(9960)
(9875)
(9758)
(9579)
(8800)
(8662)
学科
(84683)
经济(84608)
管理(57420)
(54778)
(45724)
企业(45724)
方法(43571)
数学(39449)
数学方法(39019)
(22899)
(19975)
中国(17998)
(15832)
财务(15789)
财务管理(15757)
业经(15376)
(15135)
贸易(15129)
企业财务(15043)
(14687)
(13899)
(13881)
地方(13298)
农业(12959)
(12440)
金融(12437)
(11812)
银行(11789)
技术(11386)
理论(11344)
机构
大学(270409)
学院(269303)
(116002)
经济(113822)
管理(110727)
理学(96315)
理学院(95416)
管理学(93861)
管理学院(93358)
研究(82658)
中国(63927)
(54261)
(53504)
科学(48182)
财经(43844)
(40845)
中心(40319)
(40007)
(39918)
业大(38867)
(38301)
经济学(36452)
研究所(36172)
北京(33316)
经济学院(33210)
财经大学(32944)
农业(32312)
(31720)
师范(31391)
(30362)
基金
项目(182939)
科学(145545)
基金(136162)
研究(132234)
(117361)
国家(116436)
科学基金(101950)
社会(85534)
社会科(81317)
社会科学(81289)
基金项目(72673)
(70458)
自然(67109)
自然科(65641)
自然科学(65622)
自然科学基金(64460)
教育(61818)
(59474)
资助(56249)
编号(53231)
(41864)
成果(41735)
重点(40561)
(38455)
(38018)
教育部(36630)
科研(36068)
创新(35952)
人文(35831)
国家社会(35627)
期刊
(118509)
经济(118509)
研究(73580)
(43915)
中国(42798)
管理(38691)
学报(38220)
科学(36015)
(35073)
大学(29606)
学学(28234)
(25621)
金融(25621)
技术(24288)
农业(23500)
财经(22197)
教育(20800)
经济研究(19464)
业经(19131)
(18978)
问题(16317)
统计(14459)
技术经济(14427)
理论(13829)
(13745)
(13139)
商业(13125)
财会(12841)
(12592)
实践(12487)
共检索到378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国华  刘宝森  
本文在分析房地产市场投资过热现象的推动因素后,认为这是在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均衡博弈的结果。一个开发商通过推测其竞争对手的投资时机来优化自己的投资点。由于害怕被对手抢占先机,开发商不得不提前投资,模型求解出新的最优投资点,并比较它与垄断条件下最优点的大小。因为这种被抢占的可能具有普遍存在性,众多开发商之间的博弈导致了过热投资现象的产生。模型运用期权博弈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欧阳建涛  刘晓君  
针对房地产企业项目投资决策理论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引入期权博弈理论进行分析,并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期权博弈理论在房地产投资决策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推导和应用分析。为确保房地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泽洙  
噪声交易是房地产市场长期存在的一种现象,理性交易者与噪声交易者也长期并存于房地产市场。本文运用进化博弈理论研究房地产市场噪声交易者行为,分析噪声交易行为的复制动态,得到了理性投资者不可能利用投机行为把噪声交易者逐出市场的结论,同时给出了当博弈达到稳定均衡时选择理性交易策略和噪声交易策略的比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刘洪玉  郑思齐  沈悦  
中国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最近发表的《中国行业景气分析报告》指出:由于中国房地产商对房地产未来发展预期的“过度”预演,导致房地产泡沫现象已经出现,2003年房价将小幅回落,而2004年降幅将更大。2002年的房地产业的三个特点是:总体景气冲高回落,地区冷热不匀,真实的房地产泡沫已经出现。对此,本刊记者李春敏访问了著名学者,清华大学教授刘洪玉先生,请他就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泡沫与过热的界定、关于宏观调控的一些思路建议谈些看法。现发表如下,供业内人士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霜  张颖  
本文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分析了政府房地产市场"去投资化"调控对商品房价格及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影响。数据显示,调控后房价增幅稳步下降,并在2011年出现明显的下降态势。时变参数估计表明商品房市场的财富效应存在且在调控前后出现显著变化:房地产价格对居民消费和房地产投资的促进作用迅速减弱甚至在部分时期挤出消费,意味着此轮房地产市场"去投资化"调控对平抑房价快速上涨取得了应有成效。2013年楼市价格反弹且消费的财富效应再度显现表明"去投资化"的需求调控并不具备持久性,长期中政府需要配合住房供给的改善,从政府、企业、居民三方面解决房地产市场供给不足的矛盾,实现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平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娟  马良  张爽  
文章在对称双头期权博弈理论框架下,分析了经营成本随房地产开发量的增加而递减的投资决策;建立了期权博弈模型;计算了领先者和追随者的收益函数、投资临界值及最优生产量,并获得出结论:沉淀成本的增大将使企业的投资临界值增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旭  
在引入项目建设期和项目经济寿命变量的情况下,利用期权博弈理论,建立了房地产投资决策的对称双头期权博弈模型。并根据模型参数和投资初始时机的不同,对非约束共谋、序贯和同时投资策略均衡进行分析讨论。研究表明,项目建设期和经济寿命期的变化对项目投资价值的影响不明显,但对投资阈值的影响较大。项目建设期增加,投资阈值增加。项目经济寿命期增加,投资阈值减小。在土地使用年限一定的情况下,项目建设期和经济寿命期同时变化,对投资阈值的影响具有放大效应。因此,在土地使用年限一定的情况下,对于项目建设期越长,而经济寿命期越短的项目,开发商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十分慎重,宜采取推迟策略。但对于项目建设期越短,而经济寿命期越...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毛丰付  李言  
房地产税作为开发商投资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交易环节税收直接作用于开发商,并通过持有环节税收直接作用于消费者而间接作用于开发商,影响其投资决策。以往关于房地产税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研究,重点关注的是房地产税对房价的影响,而忽视了房地产税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由于房地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所以研究房地产税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对研究房地产市场至关重要。本文借鉴房地产税"新观点"的思维模式,从封闭和开放两个视角考察了房地产税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发现某一地区内房地产税税负增加将会抑制该地区房地产投资,而该地区周围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毛丰付  李言  
房地产税作为开发商投资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交易环节税收直接作用于开发商,并通过持有环节税收直接作用于消费者而间接作用于开发商,影响其投资决策。以往关于房地产税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研究,重点关注的是房地产税对房价的影响,而忽视了房地产税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由于房地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所以研究房地产税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对研究房地产市场至关重要。本文借鉴房地产税"新观点"的思维模式,从封闭和开放两个视角考察了房地产税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发现某一地区内房地产税税负增加将会抑制该地区房地产投资,而该地区周围地区房地产税税负增加将会增加该地区房地产投资;地区内持有环节税负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更大,而地区间则是交易环节税负对房地产投资的影响更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付剑茹  唐小明  江训明  
本文分析了传统净现值法在房地产投资决策中存在的缺陷,提出对于高度不确定性的房地产投资而言,实物期权法应该是更为适合的决策方法。并基于延迟期权和扩张期权,分别采用二叉树模型和B-S模型对实物期权在房地产投资决策中的应用进行了案例分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旦  
房地产市场是老百姓关心的特殊市场,有众多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该文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着力点是否精准进行了探讨。通过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的博弈分析,找出宏观调控失效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中国房地产市场问题的长远对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向华  
文章运用不对称双寡头期权博弈模型考察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企业的策略投资决策。模型中,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项目投资有固定的建设周期,项目产生现金流是在建成以后;并且,投资具有投资成本先动优势和投资收益后动优势,即追随企业的投资成本和租金流均高于领先企业。分析表明,建设周期、投资成本、投资成本先动优势、垄断投资收益、后动投资收益、商品房市场需求波动度等因素都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存在投资成本差异的阈值,将两企业均衡投资策略划分为先占均衡、序列均衡和等待均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蔷薇  徐健  
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我国房地产市场现状是博弈得出结果的一个竞技场。文章从房地产销售过程中主要参与者的价格博弈分析,探究房地产市场交易价格形成的过程,指出中国房地产业的现状是由社会几股力量反复博弈的结果,其实质是不同社会力量之间的利益之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欧阳华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涉及住房消费群体、住房投机群体、开发商、商业银行、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等利益群体,各方力量的互动、博弈关系异常复杂。文章从"市场力"这一概念入手,从博弈论的视角对房地产市场的各个利益群体进行剖析。通过对"主升力"、"主降力"和"平衡力"三种地产博弈"市场力"的具体分析,提出破解房地产市场不对等博弈的有效对策,就是实现地方政府的职能回归。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军  
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房价过快上涨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投机客、自住客等多方利益主体复杂博弈且利益格局严重失衡的结果。房价持续上行以至调控难以奏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对土地供给的垄断经营以及由此衍生的反市场化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