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68)
- 2023(5583)
- 2022(4660)
- 2021(4467)
- 2020(3574)
- 2019(8280)
- 2018(7941)
- 2017(16026)
- 2016(8914)
- 2015(9869)
- 2014(10099)
- 2013(9762)
- 2012(9294)
- 2011(8261)
- 2010(8635)
- 2009(8105)
- 2008(8446)
- 2007(7892)
- 2006(7153)
- 2005(6686)
- 学科
- 济(39116)
- 经济(39082)
- 管理(32784)
- 业(28229)
- 企(24200)
- 企业(24200)
- 方法(14021)
- 财(13660)
- 数学(12461)
- 数学方法(12263)
- 农(10109)
- 中国(9813)
- 制(9562)
- 务(9342)
- 财务(9324)
- 财务管理(9305)
- 企业财务(8898)
- 策(8896)
- 银(8001)
- 银行(8000)
- 行(7641)
- 融(7496)
- 金融(7496)
- 贸(7340)
- 贸易(7332)
- 易(7136)
- 业经(7048)
- 及其(6185)
- 税(5917)
- 农业(5887)
- 机构
- 学院(126592)
- 大学(125542)
- 济(57260)
- 经济(55972)
- 管理(50128)
- 研究(43409)
- 理学(41481)
- 理学院(41111)
- 管理学(40561)
- 管理学院(40316)
- 中国(37212)
- 财(31689)
- 京(26681)
- 财经(23721)
- 科学(21913)
- 经(21545)
- 所(21295)
- 中心(20731)
- 江(20491)
- 研究所(18399)
- 经济学(17749)
- 财经大学(17627)
- 北京(17343)
- 农(17170)
- 州(16094)
- 经济学院(15821)
- 院(15572)
- 范(14997)
- 师范(14895)
- 业大(14825)
- 基金
- 项目(73966)
- 科学(59548)
- 研究(57041)
- 基金(55012)
- 家(46413)
- 国家(46005)
- 科学基金(40408)
- 社会(36504)
- 社会科(34657)
- 社会科学(34649)
- 基金项目(27729)
- 省(27440)
- 教育(26500)
- 自然(25896)
- 自然科(25331)
- 自然科学(25327)
- 自然科学基金(24889)
- 资助(24225)
- 划(23350)
- 编号(23329)
- 成果(20462)
- 部(17595)
- 课题(16451)
- 重点(16317)
- 性(15926)
- 教育部(15560)
- 发(15500)
- 制(15132)
- 人文(15105)
- 创(14900)
共检索到209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袁义才 梁雪辉
房地产的高交易成本特征、准公共产品属性和一定的垄断性特征决定了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不能实现市场供求均衡,更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市场失灵。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可分为投机抑制目标、均衡供应目标与福利保障目标。我国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是抑制甚至局部性遏止市场投机炒作行为,调整市场不合理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供求实现最优均衡,使得中低收入居民享有基本住房保障。
关键词:
房地产 宏观调控 交易成本 准公共产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万达
我国房价上涨是一连串事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以及国家宏观政策将"经济过热"作为调控目标的大背景下,应明确提出将房地产调控目标从"控制房价上涨"转变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双重目标上来。具体来说,要将住宅与房地产区别开来调控,将住宅当成准公共产品进行规划和开发,要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关键词:
房地产 住宅 宏观调控 目标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惠斌 覃事娅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伟萍
房价高企、涨幅过大,是政府下定决心加强对房地市场宏观调控的主因。而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联度强,受宏观经济影响很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作用的发挥受到种种制约。房地产业发展对地区GDP增长和税收增加举足轻重,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和地方利益,不希望房价下跌。这种利益的博弈使中央的调控政策在具体贯彻实施中大打折扣。本文首先分析了房地产价格的成因,在此基础上举例论证房价上涨的深层次原因及政府调控的目的,进而从供求双方找出宏观调控的举措。
关键词:
政府 房地产 政策 调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达
本次楼市调控目标直指高房价,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入手,对非本地人和利用银行资金购买多套住房者提高门槛和成本,同时在高房价城市增加房屋、土地有效供给,显示出中央平抑房价的决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中立
过去的10年(1999~2009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沧桑巨变的1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从4000亿元增加到3.62万亿元,增加8倍;商品房销售面积从1.34亿平方米增加到9.37亿平方米,增加6倍;住宅销售金额从2200亿元增长到3.67万亿元,增长15倍多;全国平均住宅销售均价从1843元/平方米上升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颖玫
针对一些地区存在的商品住房价格上涨过快,供应结构不合理,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等突出问题,为保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针对当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满银 肖瑛 张蕾 姚治国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刚需以及宽松的货币环境引致的投资、投机需求与紧张的城市土地供给形成的矛盾,注定会成为未来中国政府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焦点。了解宏观调控在房地产业中主要政策工具的机理和效应,有助于加深公众对宏观调控政策的认知,提高政府制定宏观经济决策的效率与科学性。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与行政政策等四个方面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进行了系统梳理。认为加快推行房产税为主的财政政策、逐步制定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土地供应政策以及加快推行利率市场化的货币政策应成为未来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着力点。
关键词:
宏观调控 政策 房地产 中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晏国菀 蒲勇健 饶茜
本文用两步多变量回归方法检验了我国2002—2008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总的来说,调控政策能够产生比较明显的市场反应;当政策传递出抑制房地产业的信号时,产生显著为负的市场反应;当政策传递出引导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信号时,产生显著为正的市场反应;市场反应为正或负的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程度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还表明,政策频发能够取得较好的调控效果,但过分密集的政策会因为和前次政策间隔时间过短而使政策效应受阻。
关键词:
房地产 政策事件 反应系数 调控手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悦 李崇明 丁烈云
文章借助均衡理论对房地产市场的特点及规律进行了分析,指出房地产的垄断性特征、高交易成本特征、准公共产品属性和信息的不对称决定了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不可能实现市场供求均衡,进而提出了借助宏观调控政策手段来调整市场不合理供求结构,实现房地产市场供求均衡的建议。
关键词:
均衡理论 房地产 宏观调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百三 陈小明
2005年3月开始,我国通过土地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措施对过热的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此次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而且已取得明显成效,但如果继续实行过猛的宏观调控政策则将对房地产市场、金融稳定乃至整个宏观经济形势等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笔者建议:对房地产市场不应继续采取过猛的调控措施,未来政策的重心应转向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等方向。
关键词:
房地产 宏观调控 效果 政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素钢
2003年以来,中央政府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房地产业连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调控起到一定成效,但从总体评价来看仍有待改进,我们急需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采取对策加强和完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
关键词:
房地产 宏观调控 绩效评价 地方政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郝硕博
2006年年初以来,全国房地产价格上升较快,群众意见较大,5月17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了针对房地产的六条要求(简称“国六条”)。5月29日,为落实“国六条”,建设部等九部委出台了《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即九部委15条。分析房地产涨价原因、政府干预的理由及其经济影响,是医治市场失灵,防止政府失灵的前提。本文认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政府必须坚持市场本位,注意发挥货币、财政等经济手段的调控作用,慎用行政手段,以提高宏观经济运行效率。
关键词:
市场失灵 政府失灵 细分市场 效率损失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柏东
我国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是建立在房地产市场运行客观基础之上的理性选择。根据房地产市场运行三个阶段的演进规律和三个循环交织运动的特征,房地产市场发展应定位于小康阶段和城市化;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应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实现市场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宏观调控 房地产市场 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曹荣庆
房地产市场是我国当前国民经济发展最为纠结的一个领域,公众、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长期未能找到一个合理的均衡点,由此导致整个运行机制的混乱无序。本文认为,这其中既有政府职能错位的原因,更有政府对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职能的"财政拐点"尚未到来的客观局限。因此,我国政府要真正履行对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职能,首先要通过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积聚更加强大的物质基础,从而争取这个财政拐点的早日到来。其次在目前的历史阶段上科学认识政府的住房保障职能,从而区分房地产市场的两种属性,进而建构房地产行业两种体系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政府完善住房保障职能和房地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宏观调控 财政拐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