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88)
2023(11050)
2022(9849)
2021(9491)
2020(7925)
2019(18595)
2018(18617)
2017(36282)
2016(19829)
2015(22476)
2014(22586)
2013(22419)
2012(20643)
2011(18399)
2010(18291)
2009(16762)
2008(16607)
2007(14906)
2006(12966)
2005(11347)
作者
(57318)
(47386)
(47261)
(44893)
(30485)
(22834)
(21503)
(18745)
(18217)
(17082)
(16609)
(15818)
(14906)
(14889)
(14639)
(14484)
(14147)
(14127)
(13627)
(13516)
(11760)
(11631)
(11487)
(10869)
(10590)
(10586)
(10571)
(10510)
(9610)
(9279)
学科
(80282)
经济(80184)
管理(60667)
(54845)
(47186)
企业(47186)
方法(37334)
数学(32035)
数学方法(31631)
(20442)
(19311)
中国(19260)
(17347)
(16908)
业经(16737)
地方(14371)
(14276)
银行(14240)
(13870)
贸易(13859)
理论(13782)
(13730)
(13710)
金融(13709)
财务(13663)
财务管理(13624)
(13582)
(13424)
企业财务(12953)
(12562)
机构
大学(282317)
学院(278655)
管理(114368)
(107578)
经济(104969)
理学(98405)
理学院(97360)
管理学(95656)
管理学院(95165)
研究(90697)
中国(71066)
(60907)
科学(56271)
(51527)
(45614)
(43023)
中心(42126)
业大(41512)
财经(41351)
研究所(41167)
(40508)
北京(38751)
(37602)
(35937)
师范(35603)
农业(33676)
(33346)
(32985)
经济学(31286)
财经大学(30967)
基金
项目(188396)
科学(147315)
研究(137634)
基金(136859)
(118711)
国家(117720)
科学基金(101381)
社会(84702)
社会科(80145)
社会科学(80120)
基金项目(73298)
(72301)
自然(67411)
自然科(65868)
自然科学(65854)
自然科学基金(64671)
教育(62757)
(61131)
资助(57135)
编号(56690)
成果(46195)
(41654)
重点(41080)
(38584)
(38460)
课题(38115)
科研(36046)
创新(35920)
教育部(35769)
大学(35730)
期刊
(119973)
经济(119973)
研究(83778)
中国(52613)
学报(44525)
管理(42337)
科学(40787)
(40037)
(38832)
大学(33819)
学学(31694)
教育(30241)
(28252)
金融(28252)
农业(27043)
技术(23898)
财经(20539)
业经(18807)
经济研究(17932)
(17346)
理论(15975)
图书(15850)
问题(15250)
实践(14752)
(14752)
技术经济(13930)
(13800)
科技(13211)
现代(12750)
(12723)
共检索到412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柯宇立  
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从近10年的房地产增加值占GDP比重和房地产当年投资完成额占GDP比重更是可以直观看出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重大影响。但作为消费品的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却在5年间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且增速和波动性明显高于同期的居民价格消费指数,这对普通居民的消费能力构成了巨大压力。造成商品房价格快速上涨的原因众多,本文试从土地市场和房地产融资市场的利益输送角度进行分析,并结合监管中实际案例,最后针对如何减少利益输送等违法行为,使国家宏观政策调控落到实处,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翠仿  王钰  史淋  
定向增发已成为上市公司主要的再融资方式。然而有悖于监管层改进公司治理、优化资本市场之初衷,定向增发变成控股股东利益输送的手段。本文从时机选择、盈余管理、现金分红、资产注入等角度分析了控股股东利益输送的方式,认为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填补法律漏洞,完善政策执行是治理的根本措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木韦)  王素珍  
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紧密相关。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房地产市场的垄断性、外部性、公共品特性和信息不对称性,并从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历程和房地产市场特殊性的视角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充分证明了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进行监管的必要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田仁德  朱佳  
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益输送模式包括低卖或高接直接输送利益、代申购套利模式、代持养券获利型、组合交易输送利益以及通过认购信托劣后级产品、银行理财产品或私募产品实现利益输送等几种。应建立形成"以完善的交易机制为首要、以有效的监管为根本、以规范的行业自律为保障"的预防机制。我国金融监管的当务之急便是去利益固化,基于功能监管重塑监管格局,并最终去监管的"行政干预",使监管体系脉络清晰、协调有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贺建刚  魏明海  刘峰  
在刘峰等(2004)提出五粮液上市公司所存在的治理缺陷之后,五粮液的公司治理问题——集中表现在控股股东五粮液集团公司通过关联交易从上市公司获取现金——也一度成为市场的热点话题。本文是继刘峰等(2004)案例研究之后所做的后续研究,我们所关注的问题是:五粮液治理缺陷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后,大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是否有所缓解及其可能的原因。通过对五粮液2003年之后关联交易和现金股利的分析,我们发现,尽管其治理缺陷能够得到正确市场定价,但是面对诸多市场纠正机制的约束,尤其是媒体监督,五粮液大股东借助控制权实现利益输送的行为,并没有表现出明显改善或缓解的迹象。本文的分析表明,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环境下,无论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艳秋  江涛  姜薇  
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定向增发由于其发行门槛低、定价灵活、募集资金额度自由等独特优势逐渐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文章对我国三种股权再融资方式加以对比,分析了定向增发资产注入的动因、现状以及其中的利益输送方式,为定向增发资产注入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远艳  
资产剥离,是指公司将其一部分资产出售给第三方,以取得现金或其他有价证券的行为。基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许多学者在资金占用、现金股利发放等方面都证明了存在着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现象,而从利益输送的角度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文献较少。本文以被剥离资产的交易价格与其帐面价值之间的差异作为切入点,研究上市公司资产剥离中的大股东或地方政府的利益输送行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志强  张玮婷  林丽芳  
本文将2006-2007年深沪两市公司定向增发样本分成三组:仅针对大股东及关联方发行组、仅针对机构投资者发行组以及混合发行组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仅针对大股东和关联方发行组存在通过刻意打压定价基准日股价、提高折价幅度等手段以达到降低增发价格、向大股东及关联方输送利益的目的。通过对比样本公司定向增发前后关联交易量,我们还发现,样本公司关联交易总规模、平均单笔交易规模都在定向增发后呈现显著上升趋势,进一步验证了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后通过关联交易进行财富转移的可能。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亚明  贾月华  侯金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玲  王昊  
本文以2004-2008年上市公司153起关联固定资产交易为样本,以资产评估中经调整的超额溢价比率作为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剥削程度的度量,实证研究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剥削行为以及关联交易背后的利益输送关系。研究发现:控股股东通过非公允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剥削的程度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关系是倒U型的,与上市公司偿债能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与上市公司当前经营业绩之间存在较弱的U型关系。上述证据表明控股股东通过制定关联交易价格来进行他们所期望的利益输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陈玉岩  
房地产与经济具有高度关联性,加强对银行房地产信贷监管意义重大。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监管部门对银行房地产信贷监管缺失是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借鉴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本文提出我国应着力加强房地产企业信贷、个人信贷业务、房地产信贷创新的监管,加强商业银行周期发展模式和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监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欧阳志刚  李梦丹  朱林可  
不同地区房价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为有效调控房价,除了国家实施统一的政策外,因地施策也是重要的调控措施。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将房价影响因素分为四大类,即需求、供给、成本、收入,并引入投机、市场预期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面板回归模型来分析六大因素对房价的影响,衡量地方监管政策对房价的调控效果。研究表明:限贷政策对一、二线城市房价具有抑制效果;限购政策能有效调控一、二、三线城市住宅价格,且具有时滞效应;限价政策仅对二线城市有效,对一、三线城市调控效果不显著。研究还发现:从东、中、西部城市看,限贷政策对东部具有延迟效应,需要两期的传导时间;限购政策能抑制东、中、西部房价的上涨;限价政策对中部的调控在第四期才产生效果,东、西部的限价政策效果不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峰  贺建刚  魏明海  
针对近年一些从公司业绩角度研究公司治理的文献,本文引入Johnson等(2000)有关利益输送的观点,从大股东控制与利益输送角度对公司治理展开一般性讨论。我们的讨论倾向于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由于缺乏对中小股东利益加以保护的法律,加之相应约束大股东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大股东控制更多地导致侵害中小股东利益行为的利益输送现象。在此基础上,我们以五粮液公司与五粮液集团之间1998~2003年的利益往来情况为案例加以佐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军  
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房价过快上涨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投机客、自住客等多方利益主体复杂博弈且利益格局严重失衡的结果。房价持续上行以至调控难以奏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对土地供给的垄断经营以及由此衍生的反市场化行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战莹  
针对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房价上涨过快、空置率上升等影响市场健康运行的现象,本文分析了影响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主要利益集团的利益导向与力量对比,并探讨各利益集团在价格博弈中的取向与策略,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政策的程度,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