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8)
2023(9819)
2022(8809)
2021(8552)
2020(7451)
2019(17604)
2018(17440)
2017(34036)
2016(19064)
2015(21911)
2014(22441)
2013(22241)
2012(21471)
2011(19519)
2010(20179)
2009(19403)
2008(19922)
2007(18062)
2006(16224)
2005(15104)
作者
(55391)
(46093)
(45986)
(44495)
(29608)
(21974)
(21418)
(17828)
(17324)
(17079)
(15658)
(15453)
(14807)
(14773)
(14613)
(14501)
(14260)
(13585)
(13512)
(13478)
(11737)
(11565)
(11340)
(10566)
(10559)
(10523)
(10510)
(10430)
(9331)
(9232)
学科
(81105)
经济(81018)
管理(56889)
(52967)
(42009)
企业(42009)
方法(34741)
数学(31005)
数学方法(30649)
(24853)
中国(24288)
(23778)
(19502)
(17027)
贸易(17014)
(16585)
(16106)
银行(16082)
(15807)
(15350)
地方(15216)
业经(15181)
农业(14938)
(14933)
财务(14897)
财务管理(14853)
企业财务(14052)
(13802)
金融(13800)
(13166)
机构
大学(276108)
学院(275216)
(117488)
经济(114766)
管理(103099)
研究(96263)
理学(86177)
理学院(85213)
管理学(83832)
管理学院(83297)
中国(77995)
(60870)
(59506)
科学(55699)
(49666)
(46126)
财经(46042)
中心(45547)
(44927)
研究所(44061)
(41466)
北京(38626)
业大(37970)
(36553)
师范(36250)
农业(36196)
经济学(35876)
(35590)
(33821)
财经大学(33672)
基金
项目(164335)
科学(128101)
研究(123566)
基金(117617)
(100758)
国家(99855)
科学基金(84258)
社会(76473)
社会科(72344)
社会科学(72322)
(63626)
基金项目(61200)
教育(57729)
(54065)
自然(53129)
编号(52292)
自然科(51794)
自然科学(51777)
自然科学基金(50838)
资助(50273)
成果(45573)
(37849)
重点(37249)
课题(36498)
(35635)
(32876)
(32874)
教育部(32394)
科研(31402)
人文(31397)
期刊
(137915)
经济(137915)
研究(91053)
中国(57839)
(48995)
(42067)
学报(39634)
管理(37911)
科学(36373)
(34561)
金融(34561)
教育(31986)
大学(30098)
学学(27794)
农业(27605)
技术(23470)
财经(23267)
经济研究(22420)
业经(22054)
(20018)
问题(18826)
(17377)
理论(15377)
国际(15020)
图书(14997)
(14447)
技术经济(13998)
实践(13846)
(13846)
统计(13633)
共检索到4435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会洪  
近几年来,中央政府出台了不少调控政策,试图稳定房价,但效果却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现行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本身出现了偏差:即现行政策试图通过税收减免、土地供给及套型比例控制等政府管制措施,来诱导和迫使开发商提供满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消费需求的低价住房。但由于政府的管制成本太高,政策调控目标难以实现。因此,现行调控思路需作调整,政府应直接参与低价住房的建设与管理,以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要:一是扩大现有廉租住房保障体系,使其成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主体;二是确定享受住房保障体系的标准与条件;三是信息公开。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万达  
我国房价上涨是一连串事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以及国家宏观政策将"经济过热"作为调控目标的大背景下,应明确提出将房地产调控目标从"控制房价上涨"转变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双重目标上来。具体来说,要将住宅与房地产区别开来调控,将住宅当成准公共产品进行规划和开发,要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晓军  李佳文  孟勉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虽日趋成熟,但房价波动仍然较大,为此政府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了多次宏观调控。本文采用中国房地产指数通过GARCH类模型对北京、上海两大城市的住宅和商铺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其一,政府对房地产的调控政策对各个市场的影响不同,且住宅市场受到的影响要大于商铺市场。其二,政府实施的鼓励或调控的政策对各地房地产市场造成的冲击效用也不相同,以首轮调控“国八条”的冲击是最大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达  
本次楼市调控目标直指高房价,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入手,对非本地人和利用银行资金购买多套住房者提高门槛和成本,同时在高房价城市增加房屋、土地有效供给,显示出中央平抑房价的决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伟萍  
房价高企、涨幅过大,是政府下定决心加强对房地市场宏观调控的主因。而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联度强,受宏观经济影响很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作用的发挥受到种种制约。房地产业发展对地区GDP增长和税收增加举足轻重,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和地方利益,不希望房价下跌。这种利益的博弈使中央的调控政策在具体贯彻实施中大打折扣。本文首先分析了房地产价格的成因,在此基础上举例论证房价上涨的深层次原因及政府调控的目的,进而从供求双方找出宏观调控的举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中立  
过去的10年(1999~2009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沧桑巨变的1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从4000亿元增加到3.62万亿元,增加8倍;商品房销售面积从1.34亿平方米增加到9.37亿平方米,增加6倍;住宅销售金额从2200亿元增长到3.67万亿元,增长15倍多;全国平均住宅销售均价从1843元/平方米上升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晏国菀  蒲勇健  饶茜  
本文用两步多变量回归方法检验了我国2002—2008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总的来说,调控政策能够产生比较明显的市场反应;当政策传递出抑制房地产业的信号时,产生显著为负的市场反应;当政策传递出引导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信号时,产生显著为正的市场反应;市场反应为正或负的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程度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还表明,政策频发能够取得较好的调控效果,但过分密集的政策会因为和前次政策间隔时间过短而使政策效应受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颖玫  
针对一些地区存在的商品住房价格上涨过快,供应结构不合理,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等突出问题,为保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针对当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满银  肖瑛  张蕾  姚治国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刚需以及宽松的货币环境引致的投资、投机需求与紧张的城市土地供给形成的矛盾,注定会成为未来中国政府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焦点。了解宏观调控在房地产业中主要政策工具的机理和效应,有助于加深公众对宏观调控政策的认知,提高政府制定宏观经济决策的效率与科学性。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与行政政策等四个方面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进行了系统梳理。认为加快推行房产税为主的财政政策、逐步制定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土地供应政策以及加快推行利率市场化的货币政策应成为未来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着力点。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袁义才  梁雪辉  
房地产的高交易成本特征、准公共产品属性和一定的垄断性特征决定了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不能实现市场供求均衡,更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市场失灵。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可分为投机抑制目标、均衡供应目标与福利保障目标。我国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是抑制甚至局部性遏止市场投机炒作行为,调整市场不合理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供求实现最优均衡,使得中低收入居民享有基本住房保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望晓东  张效军  袁中友  
自2003年以来国务院及各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对这些政策的绩效从房价是否相对稳定、供求总量是否相对平衡、供给结构是否合理、住房的社会公平和保障程度如何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得出基本判断是:近几年出台的调控政策绩效不佳。影响绩效的关键问题在于政府调控不坚决、开发商参与保障住房建设的激励缺乏、部分政策"一刀切"、对投机调控不到位。应采取的对策是:显化政府的决心并协调调控行为、增加保障型住房供给、实施差异化的税收和利率政策、出台物业税及其细则、限制开发商囤地、加强官员相关的政绩考核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悦  李崇明  丁烈云  
文章借助均衡理论对房地产市场的特点及规律进行了分析,指出房地产的垄断性特征、高交易成本特征、准公共产品属性和信息的不对称决定了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不可能实现市场供求均衡,进而提出了借助宏观调控政策手段来调整市场不合理供求结构,实现房地产市场供求均衡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彭岩  
从2004年到2005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针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力度之大、动作之迅猛、政策出台之频密出乎不少人的意料,本文将就本轮宏观经济政策的经济效应问题特别是房地产金融政策的政策作用进行一些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于琳方  徐长玉  
目前全国房价仍在不断上涨,一些热点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房价仍在高位运行,其上涨速度还有所加快。这几年中央政府也出台了不少调控政策,但房地产领域的一些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现行调控思路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政府行政干预和房屋管制过多,"两房"制度问题多,住房社会保障的范围过于宽泛等。因此,现行调控思路需作调整。笔者提出了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完善"两房"制度,建设国家商品租赁住房,引导消费者树立合理的住房消费观念等建议,希望能够对完善我国现行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