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19)
2023(6006)
2022(5115)
2021(4881)
2020(4232)
2019(9669)
2018(9482)
2017(18601)
2016(10494)
2015(11526)
2014(11687)
2013(11387)
2012(10928)
2011(9567)
2010(10272)
2009(9759)
2008(10162)
2007(9452)
2006(8759)
2005(8235)
作者
(28675)
(23666)
(23409)
(22976)
(15465)
(11338)
(10873)
(9118)
(9109)
(8900)
(8046)
(7997)
(7802)
(7706)
(7609)
(7427)
(7010)
(7006)
(6985)
(6851)
(6013)
(5865)
(5810)
(5502)
(5475)
(5466)
(5424)
(5361)
(4758)
(4714)
学科
(44474)
经济(44428)
管理(37702)
(32962)
(28236)
企业(28236)
(17434)
方法(15213)
数学(13378)
数学方法(13137)
(11909)
财务(11888)
财务管理(11868)
(11613)
中国(11440)
企业财务(11388)
(11174)
(9497)
(8768)
银行(8766)
(8326)
业经(8043)
地方(7799)
(7604)
金融(7604)
(7421)
农业(7412)
(7219)
税收(7152)
(7103)
机构
大学(143899)
学院(143713)
(62021)
经济(60498)
管理(55077)
研究(49192)
理学(45475)
理学院(45029)
管理学(44257)
管理学院(43980)
中国(41404)
(35791)
(30519)
财经(26280)
科学(26120)
(24995)
(24267)
中心(23932)
(23718)
研究所(21024)
(19969)
北京(19955)
(19572)
财经大学(19311)
经济学(18561)
(18544)
师范(18409)
(17862)
业大(17197)
(16685)
基金
项目(83549)
科学(66698)
研究(64347)
基金(61280)
(51643)
国家(51140)
科学基金(44656)
社会(40774)
社会科(38718)
社会科学(38710)
(31451)
基金项目(31176)
教育(30479)
自然(28459)
自然科(27823)
自然科学(27818)
自然科学基金(27321)
资助(26742)
(26698)
编号(26586)
成果(24157)
(19670)
课题(19074)
重点(18559)
(18010)
教育部(17341)
(17072)
人文(16984)
项目编号(16600)
(16560)
期刊
(76731)
经济(76731)
研究(51400)
中国(31669)
(30260)
管理(22478)
(22409)
金融(22409)
(18321)
教育(18082)
学报(17581)
科学(16921)
大学(14421)
财经(13507)
学学(13281)
经济研究(12353)
技术(12211)
农业(11646)
(11561)
业经(10947)
问题(9871)
(9357)
国际(8725)
财会(7776)
理论(7646)
会计(7587)
图书(7289)
(7138)
技术经济(7002)
现代(6987)
共检索到243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海燕  何玉付  
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关系到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房价飞涨的根源是投机,房地产投机的根源在于其本身的投资属性。房地产泡沫的挤压,只有真正从打压投机入手,才能取得长远的效果。因此,抑制房地产投资品性质,突出其消费品性质,是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住房政策体系的根本。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伟萍  
房价高企、涨幅过大,是政府下定决心加强对房地市场宏观调控的主因。而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联度强,受宏观经济影响很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作用的发挥受到种种制约。房地产业发展对地区GDP增长和税收增加举足轻重,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和地方利益,不希望房价下跌。这种利益的博弈使中央的调控政策在具体贯彻实施中大打折扣。本文首先分析了房地产价格的成因,在此基础上举例论证房价上涨的深层次原因及政府调控的目的,进而从供求双方找出宏观调控的举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达  
本次楼市调控目标直指高房价,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入手,对非本地人和利用银行资金购买多套住房者提高门槛和成本,同时在高房价城市增加房屋、土地有效供给,显示出中央平抑房价的决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中立  
过去的10年(1999~2009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沧桑巨变的1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从4000亿元增加到3.62万亿元,增加8倍;商品房销售面积从1.34亿平方米增加到9.37亿平方米,增加6倍;住宅销售金额从2200亿元增长到3.67万亿元,增长15倍多;全国平均住宅销售均价从1843元/平方米上升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颖玫  
针对一些地区存在的商品住房价格上涨过快,供应结构不合理,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等突出问题,为保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针对当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满银  肖瑛  张蕾  姚治国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刚需以及宽松的货币环境引致的投资、投机需求与紧张的城市土地供给形成的矛盾,注定会成为未来中国政府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焦点。了解宏观调控在房地产业中主要政策工具的机理和效应,有助于加深公众对宏观调控政策的认知,提高政府制定宏观经济决策的效率与科学性。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与行政政策等四个方面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进行了系统梳理。认为加快推行房产税为主的财政政策、逐步制定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土地供应政策以及加快推行利率市场化的货币政策应成为未来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着力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晏国菀  蒲勇健  饶茜  
本文用两步多变量回归方法检验了我国2002—2008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总的来说,调控政策能够产生比较明显的市场反应;当政策传递出抑制房地产业的信号时,产生显著为负的市场反应;当政策传递出引导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信号时,产生显著为正的市场反应;市场反应为正或负的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程度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还表明,政策频发能够取得较好的调控效果,但过分密集的政策会因为和前次政策间隔时间过短而使政策效应受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袁义才  梁雪辉  
房地产的高交易成本特征、准公共产品属性和一定的垄断性特征决定了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不能实现市场供求均衡,更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市场失灵。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可分为投机抑制目标、均衡供应目标与福利保障目标。我国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是抑制甚至局部性遏止市场投机炒作行为,调整市场不合理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供求实现最优均衡,使得中低收入居民享有基本住房保障。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万达  
我国房价上涨是一连串事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以及国家宏观政策将"经济过热"作为调控目标的大背景下,应明确提出将房地产调控目标从"控制房价上涨"转变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双重目标上来。具体来说,要将住宅与房地产区别开来调控,将住宅当成准公共产品进行规划和开发,要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望晓东  张效军  袁中友  
自2003年以来国务院及各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对这些政策的绩效从房价是否相对稳定、供求总量是否相对平衡、供给结构是否合理、住房的社会公平和保障程度如何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得出基本判断是:近几年出台的调控政策绩效不佳。影响绩效的关键问题在于政府调控不坚决、开发商参与保障住房建设的激励缺乏、部分政策"一刀切"、对投机调控不到位。应采取的对策是:显化政府的决心并协调调控行为、增加保障型住房供给、实施差异化的税收和利率政策、出台物业税及其细则、限制开发商囤地、加强官员相关的政绩考核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会洪  
近几年来,中央政府出台了不少调控政策,试图稳定房价,但效果却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现行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本身出现了偏差:即现行政策试图通过税收减免、土地供给及套型比例控制等政府管制措施,来诱导和迫使开发商提供满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消费需求的低价住房。但由于政府的管制成本太高,政策调控目标难以实现。因此,现行调控思路需作调整,政府应直接参与低价住房的建设与管理,以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要:一是扩大现有廉租住房保障体系,使其成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主体;二是确定享受住房保障体系的标准与条件;三是信息公开。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琦  
2003年以来,我国实施了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而房地产市场价格在政策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依然居高不下,甚至反向飙升,反映了政策执行统一性、差异性和管理制度上存在着体系上的不协调,这些都是价格扭曲的催化剂和放大器。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迪  郭思培  何穗  
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该市场具有分形特征以及房价与租金存在线性关系.在此前提下,应用实物期权理论对投资收益进行预估,建立个人房地产投资租转售决策分析模型.运用停时与数值模拟等方法求解,得到投资者执行租转售决策时的房价可行区间.继而定性分析房地产市场基本要素对房价可行区间产生的影响,得出了相关结论.最后利用模型结论对北京二手住宅房地产市场进行阶段性研究,反向剖析近年来政府对房地产市场所做的系列宏观调控政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恩  
政府宏观调控房地产政策的出台,是为了调控过热的房地产业。用科学的思维理性地分析房地产业,是需要深入研究的经济问题。政府要制定调整供应结构和严格金融部门的供求干预政策,而作为支撑经济发展不可忽略的领域和产业,房地产业必须建立早期预警机制,更好地发挥其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