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80)
2023(11616)
2022(9127)
2021(8550)
2020(7097)
2019(16060)
2018(16021)
2017(31041)
2016(16653)
2015(18759)
2014(18706)
2013(18163)
2012(16346)
2011(14245)
2010(14724)
2009(14032)
2008(14301)
2007(13097)
2006(11583)
2005(10661)
作者
(46870)
(39192)
(38967)
(37086)
(25096)
(18656)
(17572)
(15111)
(14818)
(14209)
(13376)
(13227)
(12574)
(12195)
(11954)
(11831)
(11693)
(11382)
(11340)
(11210)
(9711)
(9638)
(9594)
(8954)
(8798)
(8778)
(8705)
(8674)
(7761)
(7736)
学科
(80843)
(80675)
经济(80586)
(75654)
企业(75654)
管理(68341)
方法(35078)
业经(28143)
数学(26954)
数学方法(26328)
(24855)
(24510)
(19452)
财务(19398)
财务管理(19375)
企业财务(18269)
农业(17901)
技术(17327)
中国(16855)
理论(16001)
(15407)
(14937)
(14190)
(13763)
经营(12388)
企业经济(12374)
(12112)
(11928)
贸易(11919)
(11580)
机构
学院(244898)
大学(236591)
管理(100767)
(100282)
经济(98354)
理学(86224)
理学院(85487)
管理学(83915)
管理学院(83504)
研究(71051)
中国(58425)
(49011)
(48136)
科学(42268)
(38551)
财经(37996)
(37980)
(34978)
(34389)
业大(34329)
中心(33580)
研究所(31091)
北京(30515)
(30214)
农业(30178)
经济学(29325)
商学(28039)
财经大学(27822)
商学院(27783)
(27495)
基金
项目(155331)
科学(123979)
研究(115582)
基金(112753)
(96257)
国家(95340)
科学基金(84724)
社会(73946)
社会科(70162)
社会科学(70141)
(63251)
基金项目(58622)
自然(54672)
教育(53623)
自然科(53555)
自然科学(53546)
自然科学基金(52632)
(50797)
编号(47417)
资助(47134)
成果(37169)
(35617)
(34972)
重点(34227)
(33494)
(33140)
课题(32413)
创新(32344)
(30259)
国家社会(29983)
期刊
(117496)
经济(117496)
研究(68889)
中国(46501)
管理(43944)
(41726)
(37613)
科学(32053)
学报(31891)
技术(26377)
大学(26040)
农业(25865)
学学(24928)
教育(24702)
业经(22109)
(21850)
金融(21850)
财经(19348)
经济研究(18217)
(16843)
(15706)
技术经济(15285)
问题(14669)
统计(13459)
财会(13060)
(12950)
现代(12740)
商业(12525)
(11433)
(11341)
共检索到3663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磊  郑淼  
近年来,多家房地产企业接连陷入重整乃至破产的经营危机。目前几种常态化重整模式在司法实践适用中利弊共存,困境房地产企业如何选择适用司法重整模式问题亟待解决。实践中,房地产企业对司法重整持消极态度,重整计划就优先债权之争、财产流失以及资产权属争议等法律问题难以提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司法机关对重整方案的估值评价体系尚不完善,重整计划的执行与监督也存在障碍。为此,可以采用预重整程序,运用留债展期、信托设置、托管经营等方法拓宽房地产企业偿债方式,完善重整计划价值评估与异议解决制度,明确预重整及新型偿债方式下重整管理人的权利义务,强化“府院联动”行政保障,通过以上路径进一步优化房地产企业司法重整程序,提高房地产企业司法重整计划的科学性和优益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文靖  
文章深入研究了房地产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包括资金风险、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文章首先分析了财务风险管理在房地产企业中的应用情况,着重于风险的识别、评估以及防范和控制策略。随后,文章提出了优化财务风险管理、提高房地产企业运营效率的路径,包括构建风险预警机制、合理运用金融工具规避风险以及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模式。文章旨在为房地产企业提供系统的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和实用的优化建议,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智艳  霍国庆  
房地产产品的标准化特征和房地产消费者需求的差异化趋向决定了未来房地产企业必然会选择大规模定制模式。本文在借鉴房地产大规模定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述了房地产企业大规模定制的特点,分析了房地产企业的价值链及其大规模生产环节和定制环节,结合房地产企业的定制主体和定制范围提出了三种大规模定制模式即菜单式定制模式、自选式定制模式和专家式定制模式,并分别讨论了三种模式的内涵、优势及其局限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淑霞  
随着《国际会计准则第40号——投资性房地产》的颁布以及国际会计学界对公允价值模式在会计计量中的应用研究的广泛深入,我国也于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项资产单独列报。那么,与传统的成本计量模式相比,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有什么特点?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应采用哪一种计量模式?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这两种计量模式在会计实务上的处理的不同,总结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尽管成本计量模式有其生存的空间,但公允价值模式更符合当前资产管理的形势要求,因而体现了会计计量体系变革的总体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立群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可以采用成本模式,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由于计量模式的不同,会对企业的利润产生不同的影响。文章采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计量影响利润的金额,指出在投资性房地产持有期间以及出售投资性房地产期间影响利润的规律性,从而为企业选择恰当的会计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肖晶  
房地产企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都具有重要影响。加强房地产企业管理的数字化转型,有利于节约房地产企业运营成本,提升房地产企业的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并逐步培育房地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艳飞  巫志华  谢海生  
选取90家上市房地产企业,分析房地产企业转型战略调整、业务多元化和运营模式的特征,总结出以住宅为核心提供增值服务、以资产为整体重视运营管理、以需求为引领补足消费短板、以产业链整合拓展新空间的转型路径。为推动房地产业的转型发展,提出提升专业运营能力、强化资源有效整合、探索新型金融支持、重视转型研究和风险评估等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晓爽  潘宏胜  郑征  
我国房地产企业(以下简称"房企")融资结构呈现以银行信贷为主,非标、债券、股权、境外等多元化渠道并举的格局。这种"债多股少""内阻外通"的融资模式很大程度上助推了房价上涨,风险隐患较大,且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有所强化。宜在坚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严格防范并化解房地产金融风险隐患,同时多渠道改善房企融资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詹效兰  欧阳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立君  王晞  王俊  陈斌  
在当今技术经济条件下 ,房地产企业采取虚拟经营模式是提高其竞争力的有效举措。根据虚拟经营的基本理论 ,房地产企业采取虚拟经营能够迅速把握市场需求、获取产品进入市场的通道 ,实现产品品质和成本控制等竞争优势。房地产业虚拟经营的基本模式有三种 ,房地产业核心能力的构造存在特殊性 ,经营模式的选择应以提升竞争力为前提条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闵嘉宁  金成  
近年来,国家为了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管控,不断对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宏观政策进行调整,对房地产市场开发资金的监管愈加严厉,房地产企业普遍面临融资成本高、融资难以及融资渠道过窄的问题,信托夹层融资的出现恰好为房地产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本文以华夏幸福为例,对股权型和混合型两种信托夹层融资模式的运作方式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其他房地产企业实施信托夹层融资提供借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建军   任宏   倪江波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光东  苏振民  
房地产企业在大规模扩张的同时,必须建立和完善集团管控体系,调整公司治理结构和组织结构,完成企业深层次的竞争力的构建,充分整合和有效运用各种资源,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卫东  叶银丹  
房地产企业发展模式转型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重要方面。从龙头房企的国际对比来看,我国房企规模遥遥领先,但业务结构单一、运营能力偏弱、杠杆水平较高,大而不强特点突出。这不仅与国内外房地产行业发展阶段不同、土地对房企资金占用程度不同、融资税负制度性成本不同等因素有关,也与房地产企业经营发展理念不同有关。面向“存量时代”,美国住宅建筑商模式、新加坡资产管理人模式、日本综合集团开发模式等值得学习,但也要汲取部分房企盲目拓展业务范围、进行大规模海外扩张、高杠杆激进扩大规模等教训。未来,我国房企需从四个方面推动全面转型,即开发模式从“三高”模式向轻重并举的“开发+持有”模式转型;盈利模式从增量开发盈利向增加开发、存量更新、保障性住房建设、产业链上下游轻资产业务综合盈利模式转型;融资模式从高负债向多元化模式转型;目标模式从追求规模速度扩张向品牌品质提升转型。在房企转型过程中,建议宏观政策着力减弱房地产行业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放大效应;加快推动商业不动产REITs发行,探索进一步拓展不动产范围并简化发行手续、降低发行成本;提高城市更新、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项目吸引力,提升房企参与积极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红立  游普元  任宏  
文章分析了目前房地产企业项目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影响房地产企业项目成功开发因素的剖析,提出了相关对策及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