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05)
2023(5631)
2022(4742)
2021(4250)
2020(3559)
2019(8109)
2018(7990)
2017(15277)
2016(8461)
2015(9381)
2014(9537)
2013(9380)
2012(8599)
2011(7665)
2010(7716)
2009(7342)
2008(7495)
2007(6854)
2006(6085)
2005(5768)
作者
(23248)
(19566)
(19285)
(18650)
(12416)
(9210)
(8739)
(7529)
(7332)
(7062)
(6773)
(6521)
(6391)
(6278)
(6238)
(6071)
(5760)
(5640)
(5602)
(5578)
(4865)
(4686)
(4621)
(4492)
(4427)
(4398)
(4370)
(4303)
(3921)
(3793)
学科
(37534)
经济(37453)
管理(34115)
(25866)
(23084)
企业(23084)
(13148)
方法(13125)
(12430)
数学(11560)
数学方法(11458)
(8925)
(8427)
中国(8290)
(8175)
财务(8156)
财务管理(8137)
业经(7863)
企业财务(7775)
体制(7350)
(6972)
(6729)
银行(6723)
税收(6621)
(6591)
(6383)
(6259)
金融(6257)
(5591)
地产(5590)
机构
大学(120884)
学院(119386)
(53435)
经济(52355)
管理(46703)
理学(39672)
研究(39466)
理学院(39299)
管理学(38742)
管理学院(38511)
中国(32175)
(30055)
(24784)
财经(22750)
科学(20607)
(20604)
(19137)
(19036)
中心(18612)
经济学(17282)
(17152)
财经大学(17034)
研究所(16659)
业大(15655)
经济学院(15547)
北京(15544)
(14329)
(14183)
农业(13307)
商学(13142)
基金
项目(76668)
科学(61679)
基金(57898)
研究(57050)
(49465)
国家(49102)
科学基金(43081)
社会(38794)
社会科(36915)
社会科学(36910)
基金项目(30176)
(28912)
自然(26674)
教育(26292)
自然科(26090)
自然科学(26085)
自然科学基金(25644)
(24057)
资助(23673)
编号(22017)
(21377)
成果(18638)
(18186)
重点(17123)
国家社会(16749)
(16200)
教育部(16146)
(15600)
人文(15546)
课题(15492)
期刊
(59573)
经济(59573)
研究(38291)
中国(25826)
(25820)
管理(18777)
学报(15965)
(15449)
科学(15122)
(14144)
金融(14144)
大学(13135)
学学(12494)
财经(12032)
教育(10451)
(10254)
农业(9880)
经济研究(9356)
技术(9195)
理论(8791)
业经(8266)
实践(7996)
(7996)
问题(7726)
价格(7660)
财会(6531)
会计(6163)
(6129)
(6104)
(5844)
共检索到188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易斌  
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中国政府在过去几年实施了多轮房地产调控,调控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住房需求抑制和土地供给调节两种类型。对于这两类调控政策效果的优劣,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文章通过构建考虑信贷摩擦和房地产抵押担保效应的新凯恩斯模型,考察了住房需求抑制和土地供给调节这两类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价的调控效果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抑制住房需求在促使房价下跌的同时,也会减少房地产投资和财政支出,进而降低总产出,但有利于增加私人消费和优化社会资本结构;而增加土地供给在抑制房价方面同样有效,且对宏观经济特别是非房地产部门具有正向溢出效应。从整体上看,在不考虑土地供给限制的情况下,相对于住房需求抑制,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2011年1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房地产调控的"国八条",其要义有三:一是在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实施限购;二是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统一按销售收入全额征税;三是提高二套房贷款首付款比例至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崔玉  蔡真  
关于我国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尤其是对个人非营业住房持有环节开征房产税的讨论由来已久。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要在"条件具备时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物业税是房产税特定时期的一种提法,这是我国首次提及对个人非经营性房产持有环节进行征税),房地产税改革被纳入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议事日程。2011年1月,上海和重庆就分别以不同的税收方案,开展对个人非营业住房征收房产税的试点工作。近年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岳平  
一、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成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隐患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的过程中,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是,由于房地产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和缺乏有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石宇  
从2003年以来,国家开始高度关注房地产价格,实施了一系列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其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抑制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但从目前的房地产价格数据来看,2006年,全国大中城市房价平均上涨5.9%,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房价上涨幅度均在10%左右,而据媒体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会  
1.适度控制对房地产行业贷款规模。鉴于城市贷款规模对房地产均价的显著影响,对贷款规模的适度控制,可以有效地调控房地产价格。城市对房地产行业贷款主要来源于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主要包括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的贷款。金融机构调控贷款规模的主要工具有利率、贴现率和存款准备金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向东  
当前过高的商品房价格只是一种表象,我国的房地产市场走到今天的局面,是一系列深层的制度和体制因素造成的——中央过分强调拉动内需,地方政府短期利益最大化的追求等。同时社会舆论中的非理性因素膨胀很可能迫使新的调控措施短期化、表面化,单纯地打压房价不仅难以做到,而且风险很大。本文建议,建立国有土地经营公司以彻底改革现行的土地供给方式;在税收调节措施方面主要以消费税控制商品房的供给结构并抑制投机,部分恢复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缓开征物业税;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依靠经济的进一步繁荣逐渐消化现在的高房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程安  
以调控房地产价格为重点的"新国五条"政策实施已有五个月,国家通过限购、征收房产税等手段不断加大调控力度。然而,从数据来看,该政策对价格的调控效果并不明显。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6月份数据显示:国内70个大中城市中,64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出现上涨。因此,我们认为,我国现行的宏观房地产调控政策并没有切中要害。从实证分析来看,推动房地产价格上涨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土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邓新军  杨庆华  
房地产价格是关系到民生的焦点问题。尽管我国采取了众多的房地产价格调控政策,但收效并不明显。反思根源,实则凸显了我国现行法律在制度调控层面上的乏力,存在着土地制度短视、税收制度不合理、金融信贷制度不公正等问题。必须改革土地出让制度,调整土地收益分配模式,加大对房地产持有环节的征税力度,通过设立住宅金融公库扶持自有住宅消费,打击投机需求,建立公平的信贷制度,真正实现房地产价格的合理回归。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金全  张菀庭  徐宁  
现有关于房地产价格调控的研究多聚焦货币政策反应方程的拓展和财政价格决定理论的检验验,却忽视了宏观经济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协同调控。实际上,货币的总量特征和财政的预算约束决定了单一经济政策无法有效挤出房地产价格泡沫了单一经济政策无法有效挤出房地产价格泡沫,采取一揽子政策组合建立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制度和长效机制才是规避效机制才是规避"明斯基时刻"的良方。有鉴于此,本文首先采用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划分货币、财政政策组合的区制政政策组合的区制,从中抽象出李嘉图和非李嘉图范式特征,随后分别以两种范式作为宏观调控的长期方针方针,置于二十年历史数据中进行反事实模拟,观察房地产价格的走势。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政策主导挤出泡沫挤出泡沫、货币政策辅助收紧银根的非李嘉图范式更有利于规避"明斯基时刻",能为引导资金脱虚向实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欧阳远芬  李璐  
本文利用Probit银行危机预警系统,并引入"交叉项"的处理方法,观察政府能否借由提高市场利率和银行系统流动性等逆房地产周期的调控政策,温和地挤出房价泡沫而不触发银行危机。实证结果显示,前期房价上涨会增加当期银行危机发生的概率,且边际效应随前期房价上涨率的增加而提高。平均而言,实际利率需提高至6%以上,或银行系统流动性需达20%以上,才能有效防范银行体系不受房价泡沫破灭的影响而引发银行危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重润  
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喻瑶  楚艺江  
鉴于近几年中国房价居高不下带来的负面效应,本文从我国房价现状出发,分析了商品房高价的原因,探讨了高房价带来的负面影响,并研究了国家遏制高房价的调控政策和完善策略,以期为我国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晓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全球许多国家和经济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金融危机的阴霾笼罩中,各国纷纷做出了举世合力的救市之举。西方大部分发达国家中唯有澳大利亚在金融危机中表现稳健,房地产市场资产价格所受波及甚微(AustrAliAn Government,2015)。澳大利亚房地产市场被誉为世界一类透明度市场,拥有合理的利益平衡机制,价格基本透明可控,回报率有清晰的法定限制,其操作性很强的大量经验值得我国研究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