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99)
- 2023(10602)
- 2022(8831)
- 2021(8178)
- 2020(6764)
- 2019(15207)
- 2018(14684)
- 2017(28332)
- 2016(15683)
- 2015(16686)
- 2014(16560)
- 2013(16038)
- 2012(15007)
- 2011(13258)
- 2010(13376)
- 2009(12093)
- 2008(12356)
- 2007(10880)
- 2006(9529)
- 2005(8358)
- 学科
- 济(60359)
- 经济(60293)
- 管理(49828)
- 业(46756)
- 企(38045)
- 企业(38045)
- 方法(25218)
- 数学(22531)
- 数学方法(22226)
- 财(20253)
- 农(16887)
- 中国(15368)
- 务(13463)
- 财务(13441)
- 财务管理(13417)
- 学(13163)
- 企业财务(12854)
- 制(12822)
- 贸(12592)
- 贸易(12588)
- 业经(12396)
- 易(12317)
- 农业(11205)
- 策(10991)
- 银(10856)
- 银行(10817)
- 行(10226)
- 技术(9677)
- 融(9671)
- 金融(9671)
- 机构
- 学院(216858)
- 大学(216036)
- 济(89281)
- 经济(87479)
- 管理(82384)
- 研究(75801)
- 理学(71520)
- 理学院(70740)
- 管理学(69434)
- 管理学院(69056)
- 中国(56987)
- 科学(47837)
- 京(44497)
- 农(44414)
- 财(43680)
- 所(39134)
- 业大(36925)
- 研究所(35779)
- 农业(35451)
- 中心(34647)
- 财经(34325)
- 江(32463)
- 经(31403)
- 经济学(27543)
- 院(27343)
- 北京(27340)
- 范(26177)
- 师范(25765)
- 财经大学(25695)
- 州(25520)
- 基金
- 项目(149709)
- 科学(117871)
- 基金(110917)
- 研究(102357)
- 家(100022)
- 国家(99188)
- 科学基金(83970)
- 社会(66610)
- 社会科(63280)
- 社会科学(63263)
- 基金项目(58430)
- 省(57949)
- 自然(57030)
- 自然科(55806)
- 自然科学(55787)
- 自然科学基金(54823)
- 划(49752)
- 教育(46799)
- 资助(45617)
- 编号(38559)
- 重点(34119)
- 部(33259)
- 发(31416)
- 创(31244)
- 成果(30916)
- 科研(29510)
- 创新(29296)
- 计划(29256)
- 教育部(28011)
- 国家社会(27954)
共检索到316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少良
本文从房地产的二重性——消费属性和投资属性入手,分析了当前房地产调控政策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对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宏观调控 消费 投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达
本次楼市调控目标直指高房价,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入手,对非本地人和利用银行资金购买多套住房者提高门槛和成本,同时在高房价城市增加房屋、土地有效供给,显示出中央平抑房价的决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惠斌 覃事娅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伟萍
房价高企、涨幅过大,是政府下定决心加强对房地市场宏观调控的主因。而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联度强,受宏观经济影响很大,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作用的发挥受到种种制约。房地产业发展对地区GDP增长和税收增加举足轻重,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和地方利益,不希望房价下跌。这种利益的博弈使中央的调控政策在具体贯彻实施中大打折扣。本文首先分析了房地产价格的成因,在此基础上举例论证房价上涨的深层次原因及政府调控的目的,进而从供求双方找出宏观调控的举措。
关键词:
政府 房地产 政策 调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中立
过去的10年(1999~2009年)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沧桑巨变的1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从4000亿元增加到3.62万亿元,增加8倍;商品房销售面积从1.34亿平方米增加到9.37亿平方米,增加6倍;住宅销售金额从2200亿元增长到3.67万亿元,增长15倍多;全国平均住宅销售均价从1843元/平方米上升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晏国菀 蒲勇健 饶茜
本文用两步多变量回归方法检验了我国2002—2008年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总的来说,调控政策能够产生比较明显的市场反应;当政策传递出抑制房地产业的信号时,产生显著为负的市场反应;当政策传递出引导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信号时,产生显著为正的市场反应;市场反应为正或负的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程度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还表明,政策频发能够取得较好的调控效果,但过分密集的政策会因为和前次政策间隔时间过短而使政策效应受阻。
关键词:
房地产 政策事件 反应系数 调控手段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颖玫
针对一些地区存在的商品住房价格上涨过快,供应结构不合理,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等突出问题,为保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针对当前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满银 肖瑛 张蕾 姚治国
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刚需以及宽松的货币环境引致的投资、投机需求与紧张的城市土地供给形成的矛盾,注定会成为未来中国政府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焦点。了解宏观调控在房地产业中主要政策工具的机理和效应,有助于加深公众对宏观调控政策的认知,提高政府制定宏观经济决策的效率与科学性。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与行政政策等四个方面对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进行了系统梳理。认为加快推行房产税为主的财政政策、逐步制定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土地供应政策以及加快推行利率市场化的货币政策应成为未来房地产宏观调控的着力点。
关键词:
宏观调控 政策 房地产 中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万达
我国房价上涨是一连串事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流动性过剩和人民币升值以及国家宏观政策将"经济过热"作为调控目标的大背景下,应明确提出将房地产调控目标从"控制房价上涨"转变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双重目标上来。具体来说,要将住宅与房地产区别开来调控,将住宅当成准公共产品进行规划和开发,要建立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关键词:
房地产 住宅 宏观调控 目标选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袁义才 梁雪辉
房地产的高交易成本特征、准公共产品属性和一定的垄断性特征决定了单纯依靠市场机制,不能实现市场供求均衡,更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市场失灵。政府宏观调控目标可分为投机抑制目标、均衡供应目标与福利保障目标。我国宏观调控的总体目标是抑制甚至局部性遏止市场投机炒作行为,调整市场不合理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供求实现最优均衡,使得中低收入居民享有基本住房保障。
关键词:
房地产 宏观调控 交易成本 准公共产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肖元真 顾凤惠 王菊英
2006年是我国进入新一轮宏观调控后,针对过热的房地产业出台宏观调控政策最多和力度最大的一年。中央政府通过房地产开发政策调整,土地出让政策调控,外资购房政策严控,房地产金融适时紧缩和房地产税收的不断规范,使我国的房地产业开始从快速增长期进入理性发展期,在房地产价格逐步趋于合理、房地产投资增速开始下降的情况下,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开始对和谐社会的建立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艳霞 韩润春 王晓珺
本文对政策性住房供应对房价产生下降和上涨影响的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如下建议:政府与市场分工配合,做好住房总量供需平衡;政策性住房供应比例与中低收入群体比例相匹配;从财政投入、城市规划、土地供应多方面保证政策性住房制度的稳定化、长期化。
关键词:
宏观调控 传导机制 供需平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于琳方 徐长玉
目前全国房价仍在不断上涨,一些热点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房价仍在高位运行,其上涨速度还有所加快。这几年中央政府也出台了不少调控政策,但房地产领域的一些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现行调控思路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政府行政干预和房屋管制过多,"两房"制度问题多,住房社会保障的范围过于宽泛等。因此,现行调控思路需作调整。笔者提出了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完善"两房"制度,建设国家商品租赁住房,引导消费者树立合理的住房消费观念等建议,希望能够对完善我国现行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房地产 宏观调整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会洪
近几年来,中央政府出台了不少调控政策,试图稳定房价,但效果却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现行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本身出现了偏差:即现行政策试图通过税收减免、土地供给及套型比例控制等政府管制措施,来诱导和迫使开发商提供满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消费需求的低价住房。但由于政府的管制成本太高,政策调控目标难以实现。因此,现行调控思路需作调整,政府应直接参与低价住房的建设与管理,以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要:一是扩大现有廉租住房保障体系,使其成为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主体;二是确定享受住房保障体系的标准与条件;三是信息公开。
关键词:
房地产 调控政策 寻租 廉租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淼峰 陈龙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