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39)
- 2023(12350)
- 2022(10603)
- 2021(10027)
- 2020(8203)
- 2019(18947)
- 2018(18637)
- 2017(36319)
- 2016(19793)
- 2015(22163)
- 2014(22255)
- 2013(22214)
- 2012(20169)
- 2011(17858)
- 2010(17765)
- 2009(15887)
- 2008(15601)
- 2007(13380)
- 2006(11352)
- 2005(9677)
- 学科
- 济(83629)
- 经济(83546)
- 管理(61740)
- 业(53822)
- 企(45182)
- 企业(45182)
- 方法(37478)
- 数学(32892)
- 数学方法(32531)
- 财(30893)
- 中国(20957)
- 地方(20322)
- 农(20125)
- 学(17367)
- 业经(16872)
- 务(15783)
- 财务(15723)
- 财务管理(15673)
- 企业财务(14921)
- 制(14258)
- 农业(13557)
- 财政(13274)
- 环境(12794)
- 理论(12745)
- 和(12487)
- 贸(12394)
- 贸易(12389)
- 易(11968)
- 技术(11820)
- 地方经济(10910)
- 机构
- 大学(275429)
- 学院(273610)
- 管理(112112)
- 济(107689)
- 经济(105380)
- 理学(98375)
- 理学院(97286)
- 管理学(95652)
- 管理学院(95152)
- 研究(89201)
- 中国(64960)
- 京(57691)
- 科学(57062)
- 财(55870)
- 所(44284)
- 财经(42088)
- 农(40925)
- 业大(40604)
- 研究所(40388)
- 中心(40139)
- 江(38681)
- 经(38311)
- 范(36056)
- 北京(36051)
- 师范(35759)
- 院(32960)
- 经济学(32492)
- 农业(32026)
- 财经大学(31358)
- 州(31103)
- 基金
- 项目(195083)
- 科学(153977)
- 基金(142488)
- 研究(142234)
- 家(123784)
- 国家(122794)
- 科学基金(106184)
- 社会(89938)
- 社会科(85314)
- 社会科学(85293)
- 基金项目(76590)
- 省(76006)
- 自然(69469)
- 自然科(67861)
- 自然科学(67847)
- 自然科学基金(66596)
- 教育(64531)
- 划(63712)
- 资助(58186)
- 编号(57675)
- 成果(46011)
- 重点(43295)
- 部(42866)
- 发(41197)
- 创(40316)
- 课题(39006)
- 创新(37578)
- 科研(37554)
- 国家社会(36941)
- 教育部(36775)
- 期刊
- 济(112662)
- 经济(112662)
- 研究(81055)
- 中国(48061)
- 财(45382)
- 学报(43437)
- 科学(39762)
- 管理(38490)
- 农(35958)
- 大学(32701)
- 学学(30861)
- 教育(27879)
- 农业(25603)
- 技术(22121)
- 融(20116)
- 金融(20116)
- 财经(19962)
- 经济研究(18539)
- 业经(18023)
- 经(16931)
- 问题(14707)
- 图书(14318)
- 理论(13825)
- 科技(13383)
- 技术经济(12920)
- 实践(12812)
- 践(12812)
- 业(12495)
- 版(12486)
- 资源(12426)
共检索到388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廖海勇 陈璋
基于1999—2012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测算各省市房地产财富效应,同时对各地区房地产消费属性和投资属性进行定量测算,在此基础上研究各地区房地产消费属性和投资属性与其财富效应的关系,结果发现:从整体上看,东部地区省市的房地产财富效应较强,中西部地区省市的房地产财富效应较弱;各省市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大小与消费属性强弱成正比,与投资属性强弱成反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春梅
文章在分析中国房地产的结构性变动和区域差异的基础之上系统分析了中国房地产的财富效应。研究发现:我国一线城市房地产的财富效应显著为负,且呈现倒U型变动的趋势,三线城市房地产的财富效应显著为正,但是数值较小,而二线城市房地产的财富效应并不显著,且有重蹈一线城市覆辙的可能性,正是由于这种显著的区域差异,导致我国总体的房地产财富效应显著为负,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降低了边际消费倾向。
关键词:
房地产 财富效应 区域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媛
文章分析中国房地产的结构性变动的基础之上,结合生命周期—永久性收入理论假说,使用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住房和可支配收入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因果关系。结果发现:在1994~1998年,住房价格对于居民的消费并不显著,而1998年之后的二个阶段,住房开始系统地影响居民消费。研究还发现,无论是哪一个阶段,住房对于消费的影响都要远远小于收入对于消费的影响;随着住房价格的提高,住房对于消费的边际影响呈现递减的趋势,并开始越来越直接地影响到居民的消费选择。
关键词:
房地产 财富效应 消费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姚树洁 戴颖杰
本文以1997-2010年我国31个省市的房地产价格和居民消费等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利用标准理论模型和拓展理论模型建立研究房地产资产财富效应的动态面板数据实证模型,并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来测度中国房地产资产的财富效应。结果显示,我国房地产资产价格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即房地产资产具有财富效应,但是中部和东部的财富效应高于西部地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房地产财富效应呈减弱趋势,2004-2010年的房地产资产对居民消费的长期弹性系数值显著小于1997-2003年的该值水平,下降达到48个百分点。
关键词:
房地产 财富效应 系统GMM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莉 樊锦霞
结合行为金融学理论,引入房价上涨预期因素,利用2001-2014年我国31个省市年度面板数据,从"兑现"和"未兑现"视角分析我国房地产财富的区域效应。研究发现,兑现的财富效应与未兑现的财富效应截然不同,房价上涨能促进居民消费,而房价上涨预期通过加剧人们的预防动机,抑制当前消费,且各地区间存在异质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房价上涨预期增加了居民未来生存的心理压力。因此,在促进消费提振内需这一背景下,政府在关注房价对消费影响的同时,还需兼顾房价上涨预期对消费的影响,因地制宜,促使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更好实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莉 樊锦霞
结合行为金融学理论,引入房价上涨预期因素,利用2001-2014年我国31个省市年度面板数据,从"兑现"和"未兑现"视角分析我国房地产财富的区域效应。研究发现,兑现的财富效应与未兑现的财富效应截然不同,房价上涨能促进居民消费,而房价上涨预期通过加剧人们的预防动机,抑制当前消费,且各地区间存在异质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房价上涨预期增加了居民未来生存的心理压力。因此,在促进消费提振内需这一背景下,政府在关注房价对消费影响的同时,还需兼顾房价上涨预期对消费的影响,因地制宜,促使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更好实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石艳华 曾辉
本文首先分析了财富的定义和度量,说明财富名义值含义的不确定性;其次对财富效应经典文献进行了深入分析,理论并不支持房地产能够产生财富效应的观点;最后对中国的房地产价格和消费数据进行了分析,说明房地产价格上升反而会降低消费。本文倾向于认为,在严格的经济学理论中,财富效应的存在范围和影响程度是受到严格约束的;市场实务分析中使用的财富效应概念在经济理论中得不到支持,多数情况下和在相当程度上它们不过是一种货币幻觉和预期错误。
关键词:
财富效应 消费传函数 价格指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成武
自2009年6月份以来,中国房价再次快速上涨,研究房地产财富效应显得极为必要。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各地区房地产财富效应,研究表明:4个直辖市、东北和东部地区存在显著的负向财富效应,中西部地区财富效应不显著;经济越发达地区,房地产负向财富效应影响系数越大,居民住房压力越大,房价对消费的挤出效应也越明显。本文还分析了房地产负向财富效应和高房价的后果,并浅议了改革方向。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史兴旺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房地产财富效应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的房地产财富效应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的房地产正向财富效应非常微弱,房价过快上涨会对消费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房价虚高,一方面会加重购房者负担,挤压其他支出,另一方面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公,抑制消费需求的增长。
关键词:
财富效应 消费 资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子龙 许箫迪 徐浩然
在考虑通货膨胀的条件下,通过对我国1996—2007年房地产价格和居民消费的季度数据深入研究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增加,房地产财富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断增强,"预期"房地产财富效应不容忽视。房地产价格变化是居民消费增加的Granger原因,居民消费的增加亦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上升的Granger原因。无论从长期分析还是短期分析来看,我国房屋价格变动都会对居民消费带来财富效应。房地产价格的正向冲击将对居民消费产生正效应,导致居民消费增加。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通过作用于居民消费最终对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影响。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财富效应 房地产价格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子龙 许箫迪
中国居民的财富特征与发达国家居民的财富特征明显不同,这是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程度、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住房自有率的高低、房地产市场的投机程度以及人们对待房地产财富的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所导致。本文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利用我国30个大中城市1998—2009年的季度数据,建立房地产财富效应测度模型,对广义虚拟经济条件下房地产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计算结果表明:我国30个大中城市的广义虚拟房地产财富效应表现形式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大部分城市的房地产财富效应为负,30个城市的总体房地产财富效应也为负,且系数较小不显著。这表明我国近年来房价持续上涨对居民消费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果和"抑制"作用,但...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子龙 许箫迪 徐浩然
中国居民的财富特征与发达国家居民的财富特征明显不同。利用中国1996—2007年房地产价格和居民消费的季度数据,建立房地产财富效应模型,对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进行测度,计算结果表明: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增加,房地产财富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断增强。房地产价格变化是居民消费增加的Granger原因,居民消费的增加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上升的Granger原因。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分析,中国房屋价格变动都会给居民消费带来财富效应。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可知,房地产价格的正向冲击将对居民消费产生正效应,导致居民消费增加,从而验证了中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存在。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财富效应 房地产价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安勇 王拉娣
在分析房地产财富效应传导渠道的基础上,以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及面板门限模型,实证分析了2000-2013年间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城市异质性及其非线性形成机理。结果显示:整体而言,具有正财富效应的城市居多;不同城市的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金融流动性与公共服务完善度两个门限变量增长机制通过影响预算约束效应、流动性约束效应及预防性储蓄效应等传导渠道的作用,使房地产财富效应呈现出结构性变化及城市异质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守亮 赵彦志
本文运用面板协整方法对我国30个省份的房地产财富效应进行实证研究。从模型的FMOLS与DOLS面板协整估计结果中可知,我国整体房地产财富效应为正,但影响程度较低,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消费性支出的重要因素。各省份的房地产财富效应具有明显的差异,发达地区表现出明显的负向效应。究其原因,在于传导渠道不畅使得房地产财富无法对消费性支出产生影响。各级政府应稳定房地产供求关系,转变房地产投资重心,拓展房地产投融资渠道,通过结构性、差异化房地产调控政策激发居民的房地产需求与财富,提升房地产财富对消费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协整估计 房地产市场 财富效应 地区差异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克稳
在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逐渐普及、房地产价格日益高涨的情境下,房地产能否促进居民旅游消费这一成长型消费成为亟须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微观数据,实证检验发现:旅游消费存在房地产财富效应;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均显著促进了居民旅游消费;虽然整体社会保险对旅游消费的房地产财富效应无促进作用,但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促进了旅游消费的房地产财富效应,而社会失业保险和商业保险则抑制了旅游消费的房地产财富效应;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旅游消费的房地产财富效应大体相当,中部地区的旅游消费的房地产财富效应相对较低。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从提升社会失业保险的保障作用、普及商业保险知识和规范商业保险市场、提高旅游消费促进策略的针对性3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