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152)
- 2023(22161)
- 2022(18838)
- 2021(17608)
- 2020(15039)
- 2019(34617)
- 2018(34003)
- 2017(64874)
- 2016(35462)
- 2015(40053)
- 2014(39924)
- 2013(39627)
- 2012(36613)
- 2011(33057)
- 2010(33297)
- 2009(31072)
- 2008(30194)
- 2007(26722)
- 2006(23185)
- 2005(20475)
- 学科
- 济(145164)
- 经济(145000)
- 管理(99064)
- 业(95181)
- 企(78388)
- 企业(78388)
- 方法(66277)
- 数学(58115)
- 数学方法(57257)
- 中国(42416)
- 农(38166)
- 财(36750)
- 学(32253)
- 业经(31431)
- 融(30466)
- 金融(30462)
- 地方(29861)
- 银(29588)
- 银行(29500)
- 行(28295)
- 制(27925)
- 贸(27750)
- 贸易(27731)
- 易(26972)
- 农业(25484)
- 理论(23833)
- 务(23771)
- 财务(23678)
- 财务管理(23625)
- 企业财务(22408)
- 机构
- 大学(508138)
- 学院(507461)
- 济(203135)
- 经济(198766)
- 管理(193780)
- 研究(175206)
- 理学(168167)
- 理学院(166195)
- 管理学(162793)
- 管理学院(161908)
- 中国(134083)
- 科学(111770)
- 京(108715)
- 农(91950)
- 财(91379)
- 所(89903)
- 研究所(82534)
- 业大(81101)
- 中心(80595)
- 财经(74035)
- 江(73298)
- 农业(72936)
- 北京(68691)
- 经(67264)
- 范(65275)
- 师范(64462)
- 院(63278)
- 经济学(62067)
- 州(59871)
- 经济学院(56129)
- 基金
- 项目(348014)
- 科学(271113)
- 基金(251694)
- 研究(244868)
- 家(223109)
- 国家(221323)
- 科学基金(187938)
- 社会(153166)
- 社会科(145279)
- 社会科学(145237)
- 省(136054)
- 基金项目(132785)
- 自然(125476)
- 自然科(122613)
- 自然科学(122573)
- 自然科学基金(120345)
- 划(115548)
- 教育(112892)
- 资助(105480)
- 编号(98045)
- 重点(78993)
- 成果(78960)
- 部(75644)
- 发(74286)
- 创(71877)
- 课题(68586)
- 科研(67410)
- 创新(67246)
- 计划(65553)
- 大学(64123)
- 期刊
- 济(214343)
- 经济(214343)
- 研究(143817)
- 中国(94601)
- 学报(89436)
- 农(82627)
- 科学(78445)
- 财(69849)
- 管理(68690)
- 大学(66176)
- 学学(62868)
- 农业(56029)
- 融(51136)
- 金融(51136)
- 教育(50729)
- 技术(43052)
- 经济研究(35785)
- 财经(35685)
- 业经(34494)
- 经(30728)
- 业(30119)
- 问题(29091)
- 版(25521)
- 统计(25144)
- 科技(24532)
- 技术经济(24185)
- 图书(23373)
- 业大(23027)
- 贸(22930)
- 策(22913)
共检索到736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李斌 卢明炜 张所地 范新英
如何引导房地产业理性发展已成为保障城市金融稳定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构建了房地产业对城市金融稳定的空间影响模型,剖析了房地产业到金融稳定性的五条作用路径;其次,构建了城市金融稳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到了城市金融稳定综合指数;最后,将中国35个大中城市分为3类,分别运用空间面板模型方法对3类城市2007年至2015年间,房地产业发展对城市金融稳定的作用进行了数量刻画和对比。结果表明:房地产库存、房屋新开工面积、房地产企业国内贷款、房地产价格、房地产投资等房地产业的典型指标对中国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金融稳定的影响,在方向、力度甚至是显著性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研究结论对于提高行业分类调控的有效性,促进房地产业与金融业协调发展等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胤辰 蒋国洲
文章选取2007~2011年海南省18个市县的面板数据,在考虑地理空间因素的情况下,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究海南省城市化进程对房地产活动的直接影响,以及周边区域之间的溢出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各市县的城市化进程对本地房地产开发投资存在显著影响,但这种影响更多地来自于当地的经济水平、社会总体投资,而非城镇人口的增加、产业结构的升级,另外相邻市县房地产活动对本地房地产开发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但是是负效应,这些都说明在海南省各市县城市化与房地产开发繁荣的表现下,房地产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 房地产活动 空间面板模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丽英 刘基
本文构建了包含房地产市场波动指数和金融稳定指数的MS-VAR模型,将房地产市场波动分为平缓波动和高波动两个区制以实证两种不同程度的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两区制下房地产市场波动对金融稳定存在非线性影响,房地产市场正常地波动有利于金融稳定,而非正常波动则会对金融稳定造成负面的影响,然后本文在实证的基础上,针对房地产市场提出了稳定我国金融系统的相应措施。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申博
研究发现,近些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对于东、中部地区的金融稳定性有促进作用。房地产库存中,积压性库存对于东、中部地区金融稳定性产生明显的危害作用,而短期库存对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却得到相反的结果。因此,应以区域经济发展特征为依据,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国家宏观政府要与地方微观政策相辅相成,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适度减少土地供应,防范地方财政债务危机和金融体系风险。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的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郭娜 王少严 胡佳琪
国际金融危机使人们再次认识到房地产价格波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为探究房价波动影响金融稳定的机制以及监管当局应选择何种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以实现有效调控,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家庭部门、商业银行、非金融部门以及“双支柱”调控政策的NK-DSGE模型,考察了在不同外生冲击下房价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以及不同宏观审慎监管工具发挥的调控效果。研究发现:房价波动会导致产出、银行杠杆率等经济变量的变动,进而积聚风险,影响金融稳定。当房价波动来源于房地产部门生产率冲击或货币政策冲击时,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中的资本充足率同时盯住房价与信贷政策可以有效降低房价波动与金融风险;当房价波动来源于住房需求冲击时,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中的贷款价值比则能更好地发挥调控效果。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贺星源 易家权 李新
居民杠杆率过快攀升与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极易影响金融稳定。本文构建中国金融稳定指数(FSI),建立TVP-VAR模型考察居民杠杆率、房地产价格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动态时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居民杠杆率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存在自增强循环效应;(2)居民杠杆率攀升与房地产价格上涨会对金融稳定造成负向冲击,且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3)受预期变化、政策调控等因素影响,特定时点下居民杠杆率与房地产价格间存在负效应,不同期限内居民杠杆率、房地产价格变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差异较大。因此,监管部门应保持杠杆率水平合理、适度,坚持“房住不炒”,维护金融系统稳定运行。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曦 葛扬
首先,使用2004—2015年我国房地产业与宏观经济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验证了人口是影响我国房地产业的重要因素,并且老年抚养比例上升可以促进房价增长,反映出我国存在较为突出的父母为子女买房的现象,基于此,构建包含"购房代际转移"的OLG模型,对不同人口增长率情况下整体经济与房地产业的运行情况进行模拟。在不考虑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积累的情况下,结果显示:(1)由于抚养成本的存在,人口增长率与住房价格、房地产销售呈倒"U"型关系,反映出不能仅依靠人口政策解决房地产下行压力问题;(2)老年人口为儿女买房的动机增强会增加社会整体购房需求,提升房价水平,但是也会让人口增长对房地产业的消极影响提前显现;(3)人口增长率提升可以增强房地产行业对经济的影响力,但同时也会挤占其他行业投资,使社会资源过度集中到房地产行业中,不利于整体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潘敏 周闯
本文通过构建存在融资约束金融摩擦、异质性家庭和房地产生产商的多部门DSGE模型,考察了住房需求冲击和杠杆率冲击对经济金融稳定的影响,比较分析了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贷款价值比(Loan-to-Value,LTV)动态调整规则与静态规则的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效果,以及LTV动态调整规则下"盯信贷"与"盯房价"的政策锚选择问题。研究发现,杠杆率冲击比住房需求冲击对经济系统,特别是金融稳定的负面影响更大,有必要施加LTV类宏观审慎政策来调控房地产市场以维护金融稳定;引入逆周期调节因子的LTV动态调整规则比现行的静态规则具有更显著的金融稳定效果;就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而言,"盯信贷"的动态调整规则比直接"盯房价"规则占优;确保动态调整规则具有适度的实施弹性,将有助于增强其实施的经济金融稳定效果。
关键词:
宏观审慎 房地产调控 金融稳定 动态规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劲松 戴大淳
近年来房地产领域“黑天鹅”频出,对我国区域金融稳定造成了较大影响。基于2015—2019年间省级层面的季度数据,选择八大金融风险领域合成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金融稳定指数,并通过运用系统GMM模型与空间杜宾模型,测量房价波动对中国区域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研究表明,房价波动会导致区域金融风险增加,并且在宽松的货币环境下会增强影响的显著性;由于不同区域之间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存在密切联系,房价波动不仅会增加本区域金融风险,还会增加相邻区域的金融风险,而且这种空间溢出效应在地缘环境中体现得更加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新建 李若山
本文考察了国内外经典的企业业绩评价方法的不足,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和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的目的,选择了20个对公司业绩有一定影响的财务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模型。
关键词:
业绩评价 主成分分析 房地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晓欣 雷霖
本文基于我国2000年1月—2016年12月的相关经济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设置了金融稳定性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金融杠杆、房地产价格与金融稳定性变量的SVAR模型。研究了金融杠杆与房地产价格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分别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结论表明:金融杠杆与房地产价格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且二者的攀升都不利于金融系统的稳定。所以,我国现阶段应采取"去杠杆"和遏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政策,以及要合理抑制房地产价格与金融杠杆两者相互刺激的长效机制等,以利于调控房地产价格水平和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关键词:
金融杠杆 房地产价格 金融稳定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晓欣 雷霖
本文基于我国2000年1月—2016年12月的相关经济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设置了金融稳定性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金融杠杆、房地产价格与金融稳定性变量的SVAR模型。研究了金融杠杆与房地产价格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分别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结论表明:金融杠杆与房地产价格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且二者的攀升都不利于金融系统的稳定。所以,我国现阶段应采取"去杠杆"和遏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政策,以及要合理抑制房地产价格与金融杠杆两者相互刺激的长效机制等,以利于调控房地产价格水平和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关键词:
金融杠杆 房地产价格 金融稳定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卓群 张涛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严密防范与化解城市房地产价格传染风险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以ARIMA-R-Vine Copula模型为工具,分层次研究了国内城市房地产价格关联结构。实证表明:中国城市房价关联呈现网状结构;以武汉为节点,城市房价关联形成三个组:一线城市组、沿海-中部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组、北方-西南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组;城市房价风险传染的关联性和强度受到城市经济地位和地理位置的双重影响,且城市之间房价联动上涨的传染风险较大。研究结论对明晰我国主要城市房价风险传染结构,构筑房价长效风险管理机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康兵 韩佳琪
文章应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比分析中国2000-2010年和美国2010年的投入产出表以考察中国房地产业关联效应,并得到以下结论:目前中国房地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依然较低,投入结构不尽合理,更多地依赖物质性投入品的消耗,仍处于数量积累和扩张的粗放阶段;中国房地产业所提供产品和服务更多被第二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部门所消耗,而非直接面向消费者;中国房地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在各行业的影响力系数排名中基本处于垫底水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不如其他行业,不能支撑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房地产业 投入产出模型 关联效应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康兵 韩佳琪
文章应用投入产出模型,对比分析中国2000-2010年和美国2010年的投入产出表以考察中国房地产业关联效应,并得到以下结论:目前中国房地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依然较低,投入结构不尽合理,更多地依赖物质性投入品的消耗,仍处于数量积累和扩张的粗放阶段;中国房地产业所提供产品和服务更多被第二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部门所消耗,而非直接面向消费者;中国房地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在各行业的影响力系数排名中基本处于垫底水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不如其他行业,不能支撑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房地产业 投入产出模型 关联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