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7)
2023(1839)
2022(1619)
2021(1547)
2020(1344)
2019(3187)
2018(3306)
2017(5955)
2016(3373)
2015(3872)
2014(3971)
2013(4092)
2012(3758)
2011(3284)
2010(3321)
2009(3025)
2008(3377)
2007(3096)
2006(2598)
2005(2413)
作者
(10363)
(8469)
(8347)
(8118)
(5425)
(4153)
(3909)
(3421)
(3242)
(3189)
(2994)
(2986)
(2720)
(2714)
(2676)
(2667)
(2613)
(2549)
(2442)
(2408)
(2103)
(2073)
(2012)
(1998)
(1942)
(1923)
(1906)
(1863)
(1679)
(1651)
学科
(18761)
经济(18750)
管理(15562)
(11262)
(10925)
企业(10925)
方法(8068)
数学(7077)
(6883)
数学方法(6862)
(5881)
财务(5868)
财务管理(5856)
企业财务(5612)
(5284)
地产(5283)
房地(5283)
房地产(5283)
经济管理(3722)
城市(3534)
(3432)
城市经济(3333)
(3189)
(2440)
银行(2435)
(2332)
中国(2265)
理论(2222)
(2199)
(2114)
机构
大学(49163)
学院(48119)
管理(19158)
(18094)
经济(17608)
理学(15970)
理学院(15814)
管理学(15355)
研究(15295)
管理学院(15281)
中国(13820)
(11125)
(11068)
科学(9581)
财经(8604)
(8031)
中心(7947)
(7779)
(7404)
(7403)
业大(7263)
研究所(7118)
北京(7078)
财经大学(6535)
农业(6004)
(5872)
经济学(5580)
(5544)
商学(5262)
商学院(5210)
基金
项目(30002)
科学(23614)
基金(22872)
(20268)
国家(20144)
研究(19724)
科学基金(17526)
自然(12727)
自然科(12481)
自然科学(12479)
自然科学基金(12224)
社会(12219)
社会科(11682)
社会科学(11676)
基金项目(11583)
(10914)
资助(10821)
(9653)
教育(9209)
编号(7350)
(6824)
重点(6730)
成果(6492)
科研(6131)
计划(6009)
教育部(5732)
大学(5628)
(5540)
人文(5429)
(5364)
期刊
(19151)
经济(19151)
研究(13936)
(11167)
中国(9535)
学报(8152)
管理(7639)
科学(6796)
大学(6165)
(6019)
金融(6019)
学学(5945)
(5824)
统计(4765)
财经(4372)
技术(4323)
财会(4126)
农业(3938)
会计(3931)
(3810)
(3691)
决策(3686)
理论(3375)
教育(3159)
经济研究(3147)
实践(3129)
(3129)
通讯(2767)
会通(2759)
技术经济(2617)
共检索到75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盛松成  龙玉  
不注重供给调节、而以短期性需求调控为主,是我国房地产调控效果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我国房地产调控的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房价几乎单边上涨,似乎越调控,房价越高。我们认为,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将房地产供给调控与需求调控并重。今年10月,国内多个房价上涨较快的热点城市再次推出了房地产调控政策。从密集的调控政策可以感受到大家对房价高企、资产泡沫和中国经济未来的担忧。总的来说,需求调控主要侧重于短期,供给调控则更加侧重于中长期,且供给调控有助于稳定公众预期。我国房地产调控需要注重供给与需求相结合、长期调控与短期调控相结合,并处理好房地产市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席枫  
本文首先对我国高房价进行限定,并阐述其特征。继而建立房产市场模型,通过分析发现,决定房产价格的真实力量是房产市场上强大的需求力量和有效供给力量而非客观供给力量或总供给力量。然后给出可供选择的对策。最后指明房价在未来可能出现的三种不同走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牛华勇  陈思嘉  田驰  
本文以房价的合理走势为调控目标,基于PVAR2模型对我国复合实施的主要调控手段的政策效应进行了横向分解和纵向分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房价调控政策仅对高房价城市有显著影响;并非所有调控政策都能发挥理论上的政策效应;不同类型的城市适合实施不同的房价调控政策。据此,可对我国当前及未来实施的房价调控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邓柏峻  李仲飞  张浩  
本文利用38个已颁布房产限购政策的城市和17个未颁布限购政策的城市2008年第1季度至2013年第2季度的数据,在使用倾向得分对样本进行匹配的基础上对匹配后的样本进行倍差法估计,探讨了房地产限购政策对房价的调控效果。实证结果表明,限购政策具有良好的调控效果,有效地抑制了房价的上涨;限购政策具有一定的时滞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效果越来越明显。为了进一步研究限购政策对"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是否具有额外的调控作用,本文使用双重倍差法进行分析,发现限购政策对"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具有额外的调控效果,实现了抑制过度投机的政策初衷;但限购政策在"房价过高"城市的治理上并没有体现出额外的抑制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冰  苏治  
本文在区分房地产消费属性和投资属性的基础上,通过论述不同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供给和需求的传导机制,得出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比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在调控当前中国房价时更加有效。根据传导机制的逻辑推演和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实证结果,本文认为调控房价的重点在于从严控制货币供应量,同时应降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扩大社会闲散资金的投资渠道,并尽快建成多元化的住宅保障体系。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蔡真  汪利娜  
本文构建了银行信贷内生情况下房价与信贷的理论模型,并对房价与信贷数量及信贷价格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论是,在当前中国金融体制下,提高利率的价格政策以及提高准备金的数量政策都没有起到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作用。随后,本文对当前的"新国十条"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房价调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林跃勤  
在政府出台大规模刺激内需政策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2009年房地产逆势爆发式增长,成为中国经济率先复苏的巨大拉力。同时,供求失衡、房价非理性上涨难以遏制的泡沫风险加剧也引起了日益增多的担忧。本文拟通过对中国现阶段房价失控、政府调控低效的深层原因分析,提出提高房地产调控效果、有效抑制泡沫风险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祖山  
该文研究了不同主体对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土地价值增值部分的不均衡分享现状,分析了土地的"招拍挂"出让方式对房价上涨的影响,提出了土地出让带来的成本和乘数效应、财政效应、竞争结构效应、预期效应、财富效应和社会效应,并据此提出了基于提高住房资源的利用效率、健全住房供应体系和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需求为导向的促进房价理性回归的政策选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贾生华  李航  
为防止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泡沫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但这些调控政策能否有效降低房价并抑制房地产泡沫呢?以往房地产泡沫的研究表明,投资者预期对房地产价格波动和房地产泡沫的影响极为重要。经典的噪声交易模型也指出,噪声交易者预期是房地产价格波动和房地产泡沫形成的重要因素。在系统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噪声交易者预期对于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影响,并剖析了房地产调控政策对噪声预期和房价关系的调节作用,从而构建了相应的调节作用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35个大中城市2002-2011年的实际数据进行了调节作用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明  刘斌  
房地产具有消费品、投资品双重属性,同时具有明显的稀缺性,这决定了从长期看房价必须以一定的幅度上涨, 利率对长期社会最优,同时也是可持续的房价涨幅起着决定性作用,政府应该维持房价的稳定上涨,必须注意涨幅的可持续性。在目前情况下,利率还不宜作为调控房地产市场过热或过冷的工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清  
近几年,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调控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并未达到房价理性回归的目标。我认为,从经济学基本原理出发,对房地产究竟是投资品还是消费品要进行合理界定,通过使用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将调节重点放在需求管理方面。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马智利  张国洲  
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得到快速发展本无可厚非,然而快速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却伴随着不断上涨的房价,有些城市的房价甚至已达到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步,地产泡沫危机着实让人担忧。在这样一场资产盛宴中,本应该用来满足人们基本生存发展的住房却成为了市场上争相炒作的对象。政府基于保障民生、保持经济增长和防范市场风险等目的,一直以来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以遏制快速上涨的房价,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然而这些调控政策却没能挡住房价持续上涨的趋势。本文正是结合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关于房价调控历史的研究,分析我国在房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武宗志  
房产如同其他商品一样,其最低价取决于成本,最高价由需求决定。本文对我国高房价现象进行了深度剖析,认为住房的建造成本是形成高房价的基础,住房需求是高房价形成的关键。住房高价位则是由成本和高收入阶层及炒房者的需求共同决定的。因此,对房价的调控一是从可控成本入手,二是进行分类限价。分类限价不仅科学合理,而且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是完全可行的。政府应从价格上保护基本住房需求,对满足基本需求的住房规定最高限价,使其保持在大多数人能承受的范围内。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志远  安晓明  
为了保障民生,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理性发展,自2008年以来,我国房价调控政策经历了从宽松到紧缩的转变,对房价的宏观调控,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应当继续坚决控制投资投机需求,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与制度完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马智利  张国洲  
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得到快速发展本无可厚非,然而快速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却伴随着不断上涨的房价,有些城市的房价甚至已达到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步,地产泡沫危机着实让人担忧。在这样一场资产盛宴中,本应该用来满足人们基本生存发展的住房却成为了市场上争相炒作的对象。政府基于保障民生、保持经济增长和防范市场风险等目的,一直以来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以遏制快速上涨的房价,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然而这些调控政策却没能挡住房价持续上涨的趋势。本文正是结合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关于房价调控历史的研究,分析我国在房价调控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以期有助于我国未来出台更加有效的调控政策,真正稳定房价、稳住市场,达到房地产行业持久健康发展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