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68)
- 2023(7837)
- 2022(6349)
- 2021(5931)
- 2020(4445)
- 2019(10243)
- 2018(9881)
- 2017(18469)
- 2016(10056)
- 2015(11268)
- 2014(11277)
- 2013(11277)
- 2012(11117)
- 2011(10248)
- 2010(10518)
- 2009(9416)
- 2008(9430)
- 2007(8509)
- 2006(7671)
- 2005(7327)
- 学科
- 济(52013)
- 经济(51961)
- 管理(26372)
- 业(23564)
- 中国(17520)
- 地方(17144)
- 企(16673)
- 企业(16673)
- 农(14450)
- 方法(12245)
- 业经(11852)
- 数学(10318)
- 数学方法(10245)
- 农业(10150)
- 融(10032)
- 金融(10032)
- 制(9978)
- 发(9812)
- 地方经济(9713)
- 银(9294)
- 银行(9280)
- 行(9123)
- 财(8938)
- 教育(8406)
- 学(7755)
- 贸(7738)
- 贸易(7727)
- 环境(7466)
- 发展(7427)
- 展(7402)
- 机构
- 大学(144335)
- 学院(144182)
- 济(61619)
- 经济(60082)
- 研究(58304)
- 管理(50602)
- 中国(43927)
- 理学(41543)
- 理学院(40988)
- 管理学(40381)
- 管理学院(40093)
- 京(32404)
- 科学(32365)
- 财(29527)
- 所(29257)
- 研究所(26001)
- 中心(25728)
- 农(24682)
- 江(23818)
- 范(22454)
- 师范(22251)
- 财经(22172)
- 北京(21460)
- 院(21430)
- 经(20126)
- 州(19243)
- 经济学(19102)
- 业大(18957)
- 农业(18863)
- 省(17983)
- 基金
- 项目(88922)
- 研究(69996)
- 科学(69903)
- 基金(61982)
- 家(53158)
- 国家(52613)
- 科学基金(44482)
- 社会(44272)
- 社会科(41945)
- 社会科学(41940)
- 省(35545)
- 教育(32327)
- 基金项目(31786)
- 划(29732)
- 编号(28887)
- 发(25683)
- 自然(25562)
- 资助(25030)
- 自然科(24921)
- 自然科学(24914)
- 成果(24819)
- 自然科学基金(24464)
- 课题(21805)
- 发展(21249)
- 展(20860)
- 重点(20454)
- 部(19731)
- 创(18689)
- 国家社会(18282)
- 性(17900)
共检索到244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霄 李彩云 段世德
在我国房地产市值畸高、风险不断累积、价格波动加大的背景下,探寻防控房市风险的市场化长效机制非常必要。境外经验表明:房价衍生品是管理房市风险的市场化工具;房地产属性多、周期长、不可分割等特异性制约房价衍生品的功能发挥。我国亟需防控房市风险的市场化工具,但发展住房价格指数衍生品与我国国情不符,建议加快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制度与产品供给,加快公募REITs产品的发行上市,尝试开发REITs指数期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霄 李彩云 段世德
在我国房地产市值畸高、风险不断累积、价格波动加大的背景下,探寻防控房市风险的市场化长效机制非常必要。境外经验表明:房价衍生品是管理房市风险的市场化工具;房地产属性多、周期长、不可分割等特异性制约房价衍生品的功能发挥。我国亟需防控房市风险的市场化工具,但发展住房价格指数衍生品与我国国情不符,建议加快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制度与产品供给,加快公募REITs产品的发行上市,尝试开发REITs指数期货。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婧 王光明
信用衍生品是20世纪一项备受瞩目的金融创新。然而,在次贷危机后,信用衍生品也备受争议。本文以国际市场上信用衍生品的发展历程为脉络,探讨了信用衍生品发展的内在逻辑、优势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境内银行业的信用衍生品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邢莹莹 生洁 徐俊超
该文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对全球外汇衍生品交易的调查统计情况,对全球外汇衍生品交易及主要交易货币的在岸与离岸外汇衍生品交易的发展特点进行了归纳,以期为国内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文章指出,结合本国汇率和资本项目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取消外汇衍生品交易的实需原则,有利于在维护金融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发展本国的外汇衍生品市场。
关键词:
外汇衍生品交易 场外交易 离岸市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英 张征 王震
本文从碳排放权经济学入手,系统阐述碳金融及衍生品市场体系架构,分析当前国际碳现货、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的市场规模、市场主体、交易品种、价格因素等,深入分析碳金融衍生品交易结构。结合我国在国际碳金融市场的现状,得出构建碳金融市场、提升我国在碳金融产业链中地位的启示。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碳金融 衍生品市场 碳排放权洽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蓉 郑振龙 刘琛
如何在管理浮动汇率和资本项下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澳大利亚在20世纪80年代外汇自由化改革之前的外汇市场与我国目前的状况十分相似。文章考察了澳大利亚外汇衍生品市场现状与发展历程,发现澳大利亚在岸NDF市场的产生和发展是很有特色且极具借鉴意义的一段历史。文章认为发展以人民币结算的在岸NDF市场是我国当前推进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深入发展的一个可行选择。
关键词:
外汇衍生品 NDF 澳大利亚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黄学军
运费衍生品是航运业规避海运风险管理的工具,而我国企业对此极少了解和极少参与。2004年以来的运费价格巨大波动带动了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参与者构成的变化,交易所间争夺产品开发,这些发展态势应引起各方关注。回顾运费衍生产品和市场的发展,总结成败得失,对我国航运业风险管理和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运费衍生品 运费远期 风险规避 产品创新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期货市场发展战略课题小组 黄运成 曹汝明 李庆应 邢精平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衍生品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不断增强。在全球衍生品交易量大幅增长的背景下,交易出现高度集中的趋势,正在形成欧美几大交易所集团控制全球衍生品交易的新格局。基于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新机遇与挑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我国衍生品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制定金融促进法规、成立金融促进委员会、加强监管协调、推动交易所集团化、培育有全球竞争力的投资银行及积极开发成熟产品增加市场深度等建议。
关键词:
衍生产品 金融期货 衍生品市场 产品创新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亮 尹小兵
信用衍生品市场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在金融市场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回顾了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历程,结合次贷危机的传播机制,分析了信用衍生品在次贷危机传导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做出了展望。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朱小川
次贷危机后,欧盟高度重视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监管规则重建:一方面积极落实国际承诺并推动制定相关国际标准,另一方面及时完善自身规则,如制定《欧洲市场基础设施条例》和修改《金融工具市场指令》。这两部法规主要涉及场外衍生品市场的中央对手方、交易数据库、风险管理以及交易平台等内容。在落实和执行国际和经济体自身规则方面,欧盟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这既有欧盟自身市场发展的问题,也与国际标准更新快、跨境监管问题复杂等因素有关。本文介绍分析了欧盟场外衍生品监管规则的法律渊源、制度发展和落实情况,指出其未来亟待完善的内容;同时也指出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可以借鉴的内容。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研妮
中国和印度两个亚洲金砖国家,有着相似的背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GDP增速较快,但在二者的金融系统发展程度上却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衍生品市场。本文对印度衍生品市场的发展阶段、产品推出路径及市场特点进行了总结,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我国衍生品市场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吴昊
次贷金融危机凸显了场外衍生品市场透明度的缺乏,国际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由此意识到建设具有适当风险控制措施、精心设计的交易报告库对于提升市场透明度的重要作用。文章对国际场外衍生品交易报告库的发展及监管进行了详细梳理,对全球性的场外信用衍生品交易报告库Deriv/SERV TIW及场外利率衍生品交易报告库TriOptima IR TRR的架构、运营、功能,及其与其他场外衍生品交易后业务的关联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就构建中国的场外衍生品交易报告库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OTC衍生品 交易确认 电子化 标准化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佟珺
交易确认是交易后处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电话、邮件、传真等人工形式进行,也可以通过电子交易确认平台完成。由于人工确认的不及时可能导致交易失败从而增大交易成本和风险,近年来电子交易确认在国际O T C衍生品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梳理和区分了交易确认的概念,回顾了电子确认平台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对电子交易确认平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电子交易确认平台 认定 匹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乔兆容 李自然
目前,我国众多大宗商品交易场所不仅经营传统意义上的现货,还引入了大量合同交易,如中远期合同交易、现货递延合同交易等业务。按照国际惯例,这些合同都属于衍生品。衍生品交易,特别是在部分标准化产品引入集中交易机制后,具有金融属性。它虽然对地方集聚金融资源、促进商品价格发现等方面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也时有发生被非善意机构或个人利用,进行投机和价格操纵,侵吞客户资金、携款潜逃等情况,极易
关键词:
衍生品市场 清算所 交易场所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彩云
在中国证监会领导下,近年来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建设稳中有进、成果丰硕,初步构建了覆盖多期限国债期货、多品种股指期货以及单市场ETF期权的金融衍生品体系。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水平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需求仍不匹配,与构建更加市场化、更加开发包容的资本市场的总要求仍有不小差距。要建设更具活力、更富弹性的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