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38)
- 2023(3367)
- 2022(2587)
- 2021(2512)
- 2020(1693)
- 2019(3851)
- 2018(3582)
- 2017(6691)
- 2016(3369)
- 2015(3653)
- 2014(3561)
- 2013(3390)
- 2012(2975)
- 2011(2660)
- 2010(2488)
- 2009(2150)
- 2008(2036)
- 2007(1893)
- 2006(1561)
- 2005(1337)
- 学科
- 济(17999)
- 经济(17987)
- 管理(12504)
- 业(8828)
- 企(7659)
- 企业(7659)
- 地产(5247)
- 房(5247)
- 房地(5247)
- 房地产(5247)
- 方法(4337)
- 农(4298)
- 业经(4069)
- 城市(3674)
- 中国(3628)
- 数学(3613)
- 数学方法(3569)
- 城市经济(3522)
- 经济管理(3301)
- 财(3006)
- 农业(2993)
- 地方(2480)
- 制(2352)
- 理论(2264)
- 务(2097)
- 财务(2093)
- 财务管理(2090)
- 人事(2039)
- 人事管理(2039)
- 企业财务(2017)
- 机构
- 学院(46492)
- 大学(44640)
- 管理(18344)
- 济(17424)
- 经济(17057)
- 理学(15677)
- 理学院(15545)
- 管理学(15339)
- 管理学院(15261)
- 研究(13844)
- 中国(10642)
- 财(8944)
- 京(8591)
- 科学(8063)
- 财经(7347)
- 中心(7008)
- 江(6780)
- 经(6768)
- 业大(6215)
- 所(6192)
- 范(6066)
- 师范(5988)
- 农(5804)
- 研究所(5616)
- 财经大学(5573)
- 州(5542)
- 经济学(5432)
- 院(5384)
- 北京(5273)
- 商学(5123)
- 基金
- 项目(32958)
- 科学(26553)
- 研究(25771)
- 基金(23747)
- 家(20316)
- 国家(20119)
- 科学基金(17651)
- 社会(16809)
- 社会科(15951)
- 社会科学(15948)
- 省(13367)
- 基金项目(12679)
- 教育(11962)
- 划(11009)
- 编号(10841)
- 自然(10624)
- 自然科(10386)
- 自然科学(10386)
- 自然科学基金(10185)
- 资助(8596)
- 成果(8501)
- 课题(7606)
- 发(7347)
- 创(7336)
- 重点(7258)
- 部(7038)
- 项目编号(7005)
- 国家社会(6931)
- 制(6921)
- 创新(6738)
共检索到66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史兴旺 王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雄虎
城镇高房价是当前的一个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本文从市场化房地产价格的生成机制,房地产商品与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房价高低的评判标淮,高房价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几方面讨论了我国的房地产现状,提出了抑制高房价,规范房地产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房地产 高房价 房价收入比 房产供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俊青
一、对治理房价虚高若干政策的检讨为抑制房地产业投资增长速度过快,挤出房价中的水分,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归纳起来主要有:(1) 金融政策。首先是中央银行调高存款准备金比率, 收缩信贷总量。从2003年9月21日起,金融机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秀光
在房价不断上涨的现象面前,房价上涨源于"货币幻觉"的观点具有一定影响。通过对房价上涨是虚涨还是实涨的分析,从而说明"房价虚涨论"的片面性。实际情况是,"货币幻觉"对房价上涨的影响是短暂的;收入的增长幅度低于房价的上涨幅度等因素,决定了房价是实涨而非虚涨。"房价虚涨论"的危害在于,如果房价上涨被"房价虚涨论"所误导,将会影响政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也将对居民的住房投资和消费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货币幻觉 房价 虚涨 实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况伟大
本文在存量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外资参与的房地产市场局部均衡模型,考察了外资对房价的影响。理论模型显示,需求环节外资流入将导致房价上涨,开发环节外资流入将导致房价下降。本文使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1996—2010年的房地产市场和FDI数据,发现开发环节外资(FDI)对中国大中城市房价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另一方面,FDI与房价的影响是非对称的,FDI对房价的影响大于房价对FDI的影响。因此,为抑制高房价,在对需求环节外资("热钱")严格限制下,应鼓励外资进入房地产开发。此外,收入是影响房价的最主要因素;城市化越快,房价越容易上涨。
关键词:
FDI 房价 存量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广昊 梁泽闽 周小亮
文章基于C-D效用函数与住房市场局部均衡模型推导高房价—收入差距—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路径。利用2002-2017年27个省的省域面板数据,并构建PVAR模型采取系统GMM估计、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的方法考察我国高房价是否通过收入差距阻碍人力资本积累。研究表明:高房价将显著的通过收入差距路径阻碍人力资本积累;本路径中,高房价短期内对人力资本积累的阻碍效应将增加而长期阻碍效用将逐步降低;此外,从方差分解结果来看,高房价通过收入差距对人力资本累积的阻碍效用解释程度约为8%较为有限,同时阻碍效应具有一定滞后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安勇 王拉娣
通过将财政分权、土地财政及房价纳入同一逻辑框架,剖析了财政分权对房价的作用机制,并以2005~2014年中国7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检验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城市房价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且作用力度存在区域差异,财政分权对东部城市房价的推动作用明显强于中西部城市;土地财政在财政分权与城市房价之间发挥了正中介效应,且其占总效应的比重高达57.41%。据此对平抑城市房价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房价 土地财政 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唐天伟
本文认为,最近五年城市房价飞涨,国家为抑制高房价出台了18项重要政策调控措施,但是各地房价不仅大幅上涨,而且住房结构性问题严重,调控政策收效甚微,表明我国实施的调控政策存在脆弱性,即政策具有不完善性和有限性。要消除这种脆弱性应当遵循三种路径:一是加强综合调控,切忌调控频繁,避免调控不力;二是减少地方与中央的博弈,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能动性;三是同步完善新城区配套功能,切实缓解城市住房结构性问题。
关键词:
房价调控 特征 脆弱性 路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安勇 王拉娣
通过将财政分权、土地财政及房价纳入同一逻辑框架,剖析了财政分权对房价的作用机制,并以20052014年中国7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检验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城市房价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且作用力度存在区域差异,财政分权对东部城市房价的推动作用明显强于中西部城市;土地财政在财政分权与城市房价之间发挥了正中介效应,且其占总效应的比重高达57.41%。据此对平抑城市房价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房价 土地财政 中介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龙少波 陈璋 胡国良
本文研究货币政策、房价波动对消费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并确定货币政策与房价对消费影响的两条具体路径。研究表明,我国存在货币政策对消费影响的直接路径,也存在房价通过货币政策影响消费的间接路径。而且,这两种路径对消费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的时变特征。但是,房价对消费影响的直接效应不存在,货币政策通过房价影响消费的间接效应也不存在。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房价 居民消费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沈悦 郭培利 李巍军
通过构建因子增广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信息集,全面考察房价冲击下因子如何动态演变生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结果表明:房价上涨时风险潜伏累积,短期内金融稳定性表面显示被加强;房价下跌时风险暴露迅速,对资金链断裂危及最重。"房价下跌→融资成本增加、资金价格波动→不良贷款膨胀→系统性金融风险生成"机制有效。进一步细化房价为新房和二手房后发现,前者价格下降相对后者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威胁更加强烈和持久。
关键词:
房价 系统性金融风险 新房 二手房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于沛太
在影响房价的因素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占着相对重要的位置。以高铁建设为基础,以沪昆高铁为例,试图从高铁建设的三个时期(规划设计期、施工建设期、开通运营期)分析对城市房价的影响。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析高铁是否影响城市房价,根据得出的相关结论进行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价 沪昆高铁 时间维度 空间维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