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37)
- 2023(5466)
- 2022(4185)
- 2021(3625)
- 2020(2939)
- 2019(6695)
- 2018(6503)
- 2017(13131)
- 2016(6694)
- 2015(7344)
- 2014(7375)
- 2013(7579)
- 2012(7385)
- 2011(6970)
- 2010(7129)
- 2009(6722)
- 2008(6374)
- 2007(5794)
- 2006(5503)
- 2005(5217)
- 学科
- 济(64084)
- 经济(64060)
- 管理(20752)
- 方法(16554)
- 地方(16116)
- 数学(15119)
- 数学方法(15072)
- 业(14281)
- 地方经济(12452)
- 企(11707)
- 企业(11707)
- 中国(10924)
- 业经(9724)
- 学(9084)
- 产业(8425)
- 财(7852)
- 制(7484)
- 农(7455)
- 经济学(6617)
- 体(6611)
- 环境(6341)
- 融(6309)
- 金融(6309)
- 结构(6292)
- 发(5517)
- 银(5517)
- 银行(5511)
- 总论(5418)
- 行(5354)
- 房(5314)
- 机构
- 学院(107685)
- 大学(107566)
- 济(61620)
- 经济(60728)
- 研究(41768)
- 管理(38865)
- 理学(32800)
- 理学院(32428)
- 管理学(32047)
- 管理学院(31834)
- 中国(31458)
- 财(25917)
- 经济学(21748)
- 京(21598)
- 科学(21529)
- 所(20750)
- 财经(20743)
- 经济学院(19314)
- 经(18812)
- 研究所(18557)
- 中心(17577)
- 江(16065)
- 财经大学(15317)
- 院(14735)
- 北京(13875)
- 范(12803)
- 农(12786)
- 师范(12691)
- 科学院(12671)
- 社会(12383)
- 基金
- 项目(64803)
- 科学(52108)
- 基金(48798)
- 研究(47782)
- 家(41556)
- 国家(41272)
- 科学基金(35793)
- 社会(34596)
- 社会科(33057)
- 社会科学(33048)
- 基金项目(25081)
- 省(24147)
- 教育(20725)
- 资助(20458)
- 自然(20437)
- 自然科(19958)
- 自然科学(19954)
- 自然科学基金(19635)
- 划(19588)
- 编号(16985)
- 发(15838)
- 国家社会(15371)
- 部(14879)
- 济(14802)
- 重点(14707)
- 经济(14691)
- 成果(13830)
- 发展(13654)
- 展(13490)
- 教育部(13291)
共检索到172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伟 沈涛
中国住宅房地产价格明显偏离正常值。对房价的分析表明,房价结构构成中的33.86%流向了地方政府。经过房价结构这一隐秘机制的运行,本来属于居民消费领域的购房资金转变为政府投资资本,导致经济结构中投资与消费之间的比例失衡。这与中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增加消费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比重的诉求相悖。为应对上述情况,加快优化房价结构是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的有力举措。
关键词:
高房价 房价结构 消费结构 经济结构转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庞晓波 邢戬
本文在永久收入假说和新古典投资理论的基础上,基于家庭、企业和地方政府行为对高房价的产出增长和经济结构失衡影响效应进行模型分析,从中发现,高房价主要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和支出从而促进总产出增长,这种模式会加剧经济结构失衡。利用我国数据的实证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结论,得出高房价对消费、投资和财政收入等变量均只产生短期的微弱影响,这种短期影响表明依靠高房价来刺激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此,依靠房地产业来刺激经济增长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方式,短期内虽能刺激经济,从长期看却会损害经济发展质量。
关键词:
高房价 结构失衡 财政收入 经济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 宋则 王水平 常东亮
由于调整结构的方式方法、体制机制迟迟没有实质性的根本改变,我国付出了难以计数的沉重代价和效率—公平损失,长此以往还将蒙受难以估量的更大损失。沉痛的教训一再显示,政府出面直接调结构历来是不成功的,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应该尽快启动经济结构调整方式的市场化改革。为此,要改变"保姆心态"和包办式思维惯性,切实从行政命令调节转变为市场信号调节,对存量结构调整要从自上而下为主转变为以自下而上为主;从行政会议为主转变为商务会议为主;"会议调节"、"文件调节"、"审批调节"转变为"市场秩序调节"、"法制环境调节"、"服务业机制调节",使结构性的资源存量配置问题切实建立在市场化的税率机制、利率机制、汇率机制、价格...
关键词:
经济结构 调整方式 市场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秀芳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民营企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为了更好的参与国际竞争,需要调整企业产权、产业结构,规范公司治理模式,要求突破传统的所有制和行政区划限制.促进自然资源、财务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和信息资源等诸要素的自由流动.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实现协同发展,通过互补和创新保持地方经济的持久竞争优势。而要实现各类生产要素自由、高效的流动。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市场平台。目前.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单一.证券市场只能给极少部分企业提供服务,大量地方企业缺乏地方性资本市场这一资源整合平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月秋
持续两年多的“市场疲软”把长期以来经济运行中所忽视的结构问题摆到了人们面前,广泛的共识使得政府、决策者、经济学家从各自的角度分别提出了调整结构的主张。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现实中扭曲的经济结构到目前为止还基本没有得到矫正,因此,深入探究阻碍调整的原因及其破除障碍的方略。是比调整本身更为关键的问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宏鸣
对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李宏鸣(一)谈到国有企业效益低下,人们通常将其原因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机制不活,二是负担沉重,这无疑是正确的。我们现在的国有企业还没有成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产权关系不顺,政企尚未分开,企业内部缺乏自我发展、自我激励和自我约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延东
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 是经济发展中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我国跨世纪具有前瞻性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本文以这次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以往调整, 在背景、性质、任务及目标上存在明显区别为前提, 从宏观和微观有机结合角度, 探讨了在结构调整具体操作中应坚持: 以第二产业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 以市场需求作为调整的依据; 以企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 以技术进步实现结构升级。在调整中促进资产合理流动, 逐步树立国有经济相对产业优势新的思维观念。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姚志勇
在我国国民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的经济结构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能力过剩、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国宏观经济效益。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探讨了税收的不适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现行税制结构、有条件实施消费型增值税等措施,以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丽文 俞会新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经济结构调整 ,对就业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城乡结构、体制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也导致了结构性失业的增加。要缓解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就业压力 ,必须积极推进就业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加强对职工的培训 ;大力扶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和企业 ,积极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
关键词:
经济结构 调整 结构性失业 就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政 郭克莎 吕铁
“十五”时期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包括进一步优化所有制结构 ;调整各产业之间及产业内部的结构 ;稳步调整积累与消费比例 ;优化投资结构 ;调整收入分配。经济结构的调整要与扩大内需、加入 WTO、西部大开发等联系起来。政府在结构调整中可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十五”时期 经济增长 结构调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立群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重大转变是短缺经济的消逝和买方市场的出现,这一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它反映了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强和传统体制特征的弱化,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经济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和市场竞争的激烈,我国工业化开始进入以高加工度化产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其基本特征是:出现普遍的设备更新和创新活动,设备投资带动装备工业快速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面对这一形势,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应是:实现我国制造业的全面振兴,重点是实现引进产业的国产化。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应该是:通过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加快城市工业升级的步伐;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农村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
关键词:
结构调整 高加工度化产业 振兴制造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志伟
受国际金融危机及我国经济自身周期性调整的影响,我国经济受到了很大冲击。在这次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及时加强宏观调控,整个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好平稳发展的态势。为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应把握有利时机,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深化改革,并使之成为我国今后的一项长期战略。在结构调整问题上,首先要从长远出发,把经济重心放到满足内需上,降低我国产业和产品对国外需求的依赖性,提高抵御危机冲击的能力。其次,要进一步调整对外经济结构,将比较优势原理与竞争优势原理结合起来,将多元化、多角度、多方位经济贸易战略与风险防范意识结合起来,将区域化战略与全球化战略结合起来。其三,要进一步调整对内经济结构,促进...
关键词:
金融危机 经济结构调整 企业战略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