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86)
- 2023(19382)
- 2022(16601)
- 2021(15559)
- 2020(13149)
- 2019(30135)
- 2018(29401)
- 2017(56095)
- 2016(30514)
- 2015(33812)
- 2014(33307)
- 2013(33025)
- 2012(30210)
- 2011(27302)
- 2010(26727)
- 2009(24350)
- 2008(23630)
- 2007(20287)
- 2006(17321)
- 2005(15048)
- 学科
- 济(122001)
- 经济(121862)
- 管理(85315)
- 业(80127)
- 企(65175)
- 企业(65175)
- 方法(59209)
- 数学(52529)
- 数学方法(51906)
- 中国(32713)
- 农(31534)
- 财(31285)
- 学(26283)
- 业经(25468)
- 贸(24177)
- 贸易(24167)
- 易(23512)
- 农业(21177)
- 地方(21035)
- 制(20990)
- 务(19612)
- 财务(19538)
- 财务管理(19500)
- 企业财务(18546)
- 技术(18425)
- 银(18330)
- 银行(18261)
- 环境(18167)
- 理论(18039)
- 融(17940)
- 机构
- 大学(429630)
- 学院(425495)
- 济(172823)
- 经济(169512)
- 管理(166413)
- 理学(145757)
- 研究(145621)
- 理学院(144150)
- 管理学(141359)
- 管理学院(140622)
- 中国(108502)
- 科学(92359)
- 京(90774)
- 财(77127)
- 农(75863)
- 所(73160)
- 业大(68742)
- 研究所(67588)
- 中心(66288)
- 财经(63435)
- 农业(60239)
- 江(58597)
- 经(58143)
- 北京(56842)
- 范(53838)
- 经济学(53419)
- 师范(53166)
- 院(52921)
- 经济学院(48429)
- 财经大学(47703)
- 基金
- 项目(302919)
- 科学(237352)
- 基金(222497)
- 研究(212216)
- 家(197822)
- 国家(196282)
- 科学基金(167365)
- 社会(135556)
- 社会科(128663)
- 社会科学(128630)
- 基金项目(117355)
- 省(115670)
- 自然(111595)
- 自然科(109098)
- 自然科学(109064)
- 自然科学基金(107121)
- 划(99084)
- 教育(97015)
- 资助(92579)
- 编号(83435)
- 重点(68032)
- 部(66695)
- 成果(66112)
- 发(63281)
- 创(62732)
- 科研(59258)
- 创新(58687)
- 国家社会(57227)
- 课题(56970)
- 教育部(56743)
- 期刊
- 济(174902)
- 经济(174902)
- 研究(118966)
- 学报(76898)
- 中国(74776)
- 科学(67133)
- 农(67017)
- 管理(58454)
- 大学(57521)
- 财(57415)
- 学学(54456)
- 农业(46310)
- 教育(39841)
- 融(34799)
- 金融(34799)
- 技术(34123)
- 经济研究(30539)
- 财经(30406)
- 业经(27860)
- 经(26116)
- 业(24850)
- 问题(22867)
- 版(21347)
- 科技(20927)
- 图书(20823)
- 统计(20671)
- 业大(20055)
- 理论(19820)
- 贸(19438)
- 技术经济(19398)
共检索到602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祝丹 赵昕东
本文基于中国1999Q1—2015Q1省际面板数据,利用PVAR模型研究中国住房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非对称性。实证结果表明,房价总体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虽为正向但持续时间较短;房价上涨与下跌对居民消费存在随时间变化的非对称性影响:金融危机前房价上涨会抑制居民消费,房价下跌短期内对居民消费则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但金融危机后房价上涨冲击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持续3个季度正向影响,房价下跌冲击对居民消费主要表现为负向影响,且房价下跌比上涨的影响程度更大。这种结果意味着房价上涨的正向财富效应越来越明显,同时房价下跌对居民消费的抑制影响也有所加大。
关键词:
住房价格 居民消费 非对称性 PVAR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小倩 王国松
本文依据1999-2011年的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水平,利用聚类分析法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商品房分为高、中、低房价地区三类,并根据房地产价格和货币政策代理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货币政策对我国上述三类地区的房价非对称性影响。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存在区域非对称性,并以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易行健 刘鑫 杨碧云
基于69个国家1978—2011年期间的面板数据,本文通过使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方法进行估计,旨在以跨国样本为出发点研究城市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并探究城市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城市化对人均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城市化可以通过经济增长、经济结构间接影响人均居民消费。
关键词:
城市化 居民消费 经济增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邱成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房地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房价的波动会对居民的消费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先就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影响效应进行理论层面分析,并基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现状,构建了面板数据模型,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hausman检验等计量方法,研究了2003-2016年我国35个城市的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产生的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文章从房价痛苦指数、挤出效应及人口流入的区域差异三个方面就房价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进行解释,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房价波动 居民消费 影响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南 黄颖
使用1997—2009年数据,利用变系数面板模型对我国各省份的消费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区域居民消费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居民消费从空间上看,大体呈现出东西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消费的边际倾向较高;并且经济发展水平介于中间位置的省份,消费和经济增长基本保持了匹配的速度和水平。基于研究结果,从人口数量分布、GDP总量和消费习惯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省际居民消费 地区差异 变系数面板模型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志明 张峁
在全国范围内,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分地区来看,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基础设施等因素存在差异,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升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区非对称性,对东部地区影响较大,对西部地区影响较小,而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为负。
关键词:
科技进步 产业升级 信贷政策 GMM估计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周华东 高玲玲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和相对收入假说,利用我国 29个城市 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构造了动态面板模型,可房价变化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消费支出与房价变化在经济上和统计上都不显著。进一步的分时间段的研究发现,2001—2005时段内房价变化较为平稳,房价变动和居民消费呈微弱的正相关关系,但回归系数在统计上极不显著;但 2005年之后的房价快速上涨对居民消费产生了较强的挤出效应,房价变动和居民消费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且在统计上较显著,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家庭要为高房价缩减消费支出。
关键词:
房价变化;居民消费;财富效应;挤出效应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华东 高玲玲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和相对收入假说,利用我国29个城市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构造了动态面板模型,可房价变化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消费支出与房价变化在经济上和统计上都不显著。进一步的分时间段的研究发现,2001—2005时段内房价变化较为平稳,房价变动和居民消费呈微弱的正相关关系,但回归系数在统计上极不显著;但2005年之后的房价快速上涨对居民消费产生了较强的挤出效应,房价变动和居民消费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且在统计上较显著,这就意味着大多数家庭要为高房价缩减消费支出。
关键词:
房价变化 居民消费 财富效应 挤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必燕
文章从理论层面解析了产业结构变迁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认为应从新需求效应和收入效应来刺激消费升级。之后,文章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对这一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的实证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产业结构变迁对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同时,文章进一步发现,产业结构变迁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居民消费升级具有显著的分化特征,其中,东部地区的促进效应强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则强于西部地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文娟
本文选取2001-2015年我国除西藏之外各省份相关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从分渠道、分时段和分区域视角,实证分析我国商贸流通业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均能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但主要依靠刺激消费而非增加收入渠道的方式实现;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存在时期和地区差异。从不同时期看,"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依靠刺激消费渠道的方式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分区域看,东部地区通过刺激消费渠道的方式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效果明显弱于中、西部地区。为此,从激活农村商贸物流、加强商贸物流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以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进而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文娟
本文选取2001-2015年我国除西藏之外各省份相关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从分渠道、分时段和分区域视角,实证分析我国商贸流通业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均能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但主要依靠刺激消费而非增加收入渠道的方式实现;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存在时期和地区差异。从不同时期看,“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依靠刺激消费渠道的方式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分区域看,东部地区通过刺激消费渠道的方式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效果明显弱于中、西部地区。为此,从激活农村商贸物流、加强商贸物流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应建议,以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进而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文娟
本文选取2001-2015年我国除西藏之外各省份相关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从分渠道、分时段和分区域视角,实证分析我国商贸流通业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均能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但主要依靠刺激消费而非增加收入渠道的方式实现;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存在时期和地区差异。从不同时期看,"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依靠刺激消费渠道的方式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作用效果更加显著;分区域看,东部地区通过刺激消费渠道的方式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易行健 刘胜 杨碧云
本文利用中国1996-2009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地方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占比对我国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存在预期消费支出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增加民生性财政支出有利于促进居民消费。本文最后从实证研究的结果出发,提出了增加民生性财政支出并有效提高居民消费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民生性财政支出 居民消费率 支出不确定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东
基于30个省区2005到2016年对外贸易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对城乡消费水平差距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对外贸易对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公路里程差异也有加深作用。理论和实践均已证明对外贸易于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但根据本文的分析,对外贸易对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并没有直接作用。因此,在扩大对外贸易的同时,应不断优化贸易结构,同时加大财政扶持乡村建设的力度,避免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城乡差距 消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巧生 陈亮 张炎涛 成金华
本文选取中国各省1986~2005年的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异质面板协整和基于面板的误差修正模型重新检验中国能源消费和GDP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中国总体存在能源消费与GDP的双向因果关系,同时从区域来看,东部地区只存在从能源消费到GDP的单向因果关系,而中西部地区则存在从GDP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就短期而言,中国总体及东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与GDP无因果关系,而中部地区则存在能源消费和GDP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非对称性利率政策对中国房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房价、城市规模与工资性收入差距——基于中国32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会影响住房财富效应吗?——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会影响住房财富效应吗?-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少子化、老龄化与农村居民消费率——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房价、股价与消费的关系:1999-2011——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估计和检验
环境规制、能源消费结构与雾霾——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农业保险如何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来自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
房价与地价关系的再检验——来自中国28个省的面板数据
基于技术进步的中国能源消费反弹效应——使用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