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29)
- 2023(16381)
- 2022(13888)
- 2021(13098)
- 2020(11101)
- 2019(25569)
- 2018(25506)
- 2017(49507)
- 2016(26865)
- 2015(30438)
- 2014(29945)
- 2013(29299)
- 2012(26995)
- 2011(24215)
- 2010(24426)
- 2009(22687)
- 2008(22543)
- 2007(20288)
- 2006(17532)
- 2005(15349)
- 学科
- 济(112663)
- 经济(112557)
- 管理(81243)
- 业(76101)
- 企(63698)
- 企业(63698)
- 方法(53097)
- 数学(47347)
- 数学方法(46597)
- 农(28991)
- 财(28712)
- 中国(28293)
- 业经(22862)
- 贸(21730)
- 贸易(21721)
- 易(21148)
- 地方(21045)
- 学(20391)
- 制(20114)
- 技术(19836)
- 农业(18796)
- 理论(18493)
- 务(17801)
- 财务(17728)
- 财务管理(17688)
- 银(17465)
- 银行(17431)
- 企业财务(16734)
- 行(16625)
- 融(16575)
- 机构
- 学院(376924)
- 大学(374263)
- 济(158007)
- 经济(154820)
- 管理(148700)
- 理学(128418)
- 理学院(127112)
- 管理学(124627)
- 管理学院(123938)
- 研究(121240)
- 中国(93917)
- 京(76861)
- 财(73301)
- 科学(72802)
- 所(60160)
- 财经(58375)
- 农(58228)
- 中心(57403)
- 江(56619)
- 研究所(54415)
- 业大(53800)
- 经(53023)
- 经济学(49131)
- 北京(47931)
- 范(47731)
- 师范(47281)
- 农业(45771)
- 州(44888)
- 经济学院(44408)
- 院(43776)
- 基金
- 项目(251575)
- 科学(199743)
- 研究(183758)
- 基金(183573)
- 家(158911)
- 国家(157638)
- 科学基金(136994)
- 社会(117205)
- 社会科(111188)
- 社会科学(111158)
- 省(98910)
- 基金项目(96078)
- 自然(89192)
- 自然科(87262)
- 自然科学(87241)
- 教育(86502)
- 自然科学基金(85690)
- 划(83093)
- 资助(76557)
- 编号(74705)
- 成果(60386)
- 重点(56230)
- 部(55963)
- 创(54150)
- 发(53552)
- 课题(51707)
- 创新(50700)
- 教育部(48583)
- 科研(48451)
- 国家社会(48190)
- 期刊
- 济(167521)
- 经济(167521)
- 研究(107970)
- 中国(72251)
- 财(57732)
- 管理(55613)
- 学报(54181)
- 农(51693)
- 科学(51110)
- 大学(42069)
- 教育(40815)
- 学学(39711)
- 融(37670)
- 金融(37670)
- 技术(35929)
- 农业(34862)
- 财经(28758)
- 经济研究(28348)
- 业经(27190)
- 经(24726)
- 问题(21769)
- 统计(20820)
- 技术经济(19688)
- 策(19414)
- 业(19350)
- 贸(18521)
- 理论(17861)
- 商业(17320)
- 决策(17201)
- 版(17043)
共检索到552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娜 程方楠
本文构建了一个以房价波动为基础的DSGE模型,以数值模拟为主要研究方法,考察了房价波动的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效应。基于我国经济的模拟分析得出三个基本结论:(1)从协调机制来看,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当分别以房价稳定与物价稳定为目标,均采用标准的泰勒规则,而非其他更为复杂的多目标规则。(2)从协调策略来看,针对不同类型的房地产市场制定有差别的宏观审慎政策,同时配合货币政策,这样既能发挥宏观审慎政策对房价调控的结构性功能,又能弥补货币政策对房价总量调控的不足。(3)从协调效应来看,协调不仅能够实现对房价波动的有效调控,而且能够实现社会福利损失的最小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娜 程方楠
本文构建了一个以房价波动为基础的DSGE模型,以数值模拟为主要研究方法,考察了房价波动的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效应。基于我国经济的模拟分析得出三个基本结论:(1)从协调机制来看,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应当分别以房价稳定与物价稳定为目标,均采用标准的泰勒规则,而非其他更为复杂的多目标规则。(2)从协调策略来看,针对不同类型的房地产市场制定有差别的宏观审慎政策,同时配合货币政策,这样既能发挥宏观审慎政策对房价调控的结构性功能,又能弥补货币政策对房价总量调控的不足。(3)从协调效应来看,协调不仅能够实现对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程璐
本文运用新凯恩斯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引入金融加速器机制,研究在不同的宏观经济外部冲击下,中央银行分别运用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加强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加强的货币政策工具与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相配合等三种政策机制作用下对经济波动、金融系统稳定和福利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当经济面临金融冲击、房地产需求冲击及生产力冲击时,中央银行运用加强的货币政策工具与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相配合对经济波动影响最小,更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以及减少福利损失。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胜民 张瀚文
本文尝试建立一个包含偶尔束紧抵押贷款约束和宏观审慎政策的非线性DSGE模型,用来分析房价波动对我国宏观经济的非对称影响。结果表明,在房价持续上升时期,随着抵押贷款约束松弛,进一步的房价上涨对消费和产出的刺激作用有限;然而在房价持续下跌时,银行贷款的紧缩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剧经济的衰退。面对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波动,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有助于改善社会福利,然而房价上涨时期的政策效果要明显弱于同等幅度的房价下跌时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玮
本文将ACE建模思想纳入到新凯恩斯理论框架,构建基于Agent的新凯恩斯模型,并利用拓展后的模型研究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经济中存在25%的家户是完全理性,存在73%的厂商是有限理性;产出与通货膨胀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较传统新凯恩模型平缓,并且持续时间更长;货币政策冲击是通货膨胀波动的主要来源,真实货币余额的偏好冲击可以解释大部分的产出波动。因此,在考虑了有限理性以及适应性预期后,经济的内在传导机制发生了变化,理解公众预期形式对分析宏观政策的经济影响至关重要。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赵胜民 何玉洁
本文采用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分析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和房价的影响,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兼具利率效应和替代效应,但以利率效应为主导,即紧缩的货币政策降低影子银行信贷。(2)信贷是房价上涨的原因,并且影子信贷比银行信贷对房价影响更迅速也更强烈,时变性也更高。房价上升会提高影子信贷,而降低银行信贷,表明房价与影子信贷具有相互推升的内生机制,与银行信贷有内生稳定机制。(3)本文根据实证结论制定了合理的宏观审慎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方案,并指出政策协调要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云松
文章建立了一个新凯恩斯框架下的DSGE模型来分析当期型、前瞻型和后顾型三种利率规则的福利效应。福利的测度为代表性家庭的终身效用,计算出了不同利率规则下的福利成本,其主要发现有:名义利率对通货膨胀的反应系数越大则福利成本越小;名义利率对产出变化的反应系数越大则福利成本越大;利率平滑在三种利率规则下对福利成本分别有着不同的影响。这些结果为我国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借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艺明 蔡昌达
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关于货币政策成本传导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构建了符合中国经济特征的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该分析框架不仅能较好地避免卢卡斯批评和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等问题,同时在经济预测和政策评价方面也较传统计量模型更具可靠性。研究发现,紧缩性货币政策在长期会使通胀率下降,而对于产出的长期影响则是中性的。这表明在当前中国经济中,紧缩性货币政策是控制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然而,成本传导机制本身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增加了央行实施货币政策所得到结果的不确定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郭娜 周扬
金融危机爆发使人们再次清晰认识到房价波动对一个国家系统性金融风险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传统价格稳定型的货币政策并不能单独实现金融稳定,因此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开始广泛被各国监管部门实施。然而,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如何协调配合并实现最优组合目标是政策制定者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我国房价高涨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建立DSGE模型研究了在面对不同外生冲击时不同货币政策规则与宏观审慎政策的配合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住房需求冲击下,盯住房价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相互配合,能够有效抑制房价上涨,较好地熨平经济波动;在技术冲击与货币政策冲击下,采用单一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则并辅之以宏观审慎政策时政策实施持续性较高,可以很好地缓解房价波动,有效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实现宏观经济稳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冯根福 郑冠群
非对称干预资产价格波动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的普遍做法,但其调控效果和潜在风险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充分重视和研究。本文将中国中央银行"提前宽松"式非对称干预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调控模式纳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分段线性的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借助Occbin工具进行模型求解和数值模拟,考察了非对称干预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调控的宏观经济效应,揭示了其造成的潜在金融风险。研究发现:非对称干预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经济系统的非线性和非对称性特征,其推动经济繁荣、抑制经济衰退的效果不仅不显著,且会导致利率长期低于均衡水平。因此,非对称干预资产价格波动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文乐 王彬 王继晖
本文首先在新凯恩斯垄断竞争模型框架基础上,建立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通过对模型参数的校准、冲击因素脉冲影响的识别,较为详细地考察了国内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其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政策调控和汇率波动都会对产出、通货膨胀产生明显的冲击效应,同时货币政策与汇率波动之间也存在着显著作用。而后,基于均值与波动方程的相关计量模型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显著的均值与波动溢出效应。考虑到我国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资本逐步对外开放,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之间联系更加密切,在存在升值预期的时候,单一的货币政策或是汇率政策无法实现经济均衡增长,...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光 孙浦阳
本文在多国DSGE模型的视角下分析了自由贸易区内各国货币政策趋同现象的发生机制,发现随着贸易壁垒的逐步降低,来自国外商品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增强,为了稳定本国经济,各国的货币政策都会盯住来自国外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因此出现了各国货币政策趋同的现象。另外,经济规模对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具有显著影响,经济规模越大的经济体,其货币政策越独立。数值模拟的结果也证实输入型通货膨胀是自贸区内各成员国之间货币政策趋同的重要原因和传导机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董亮 孙颋
在实践操作层面上,货币经济学家已经在尝试编制金融条件指数,并将其引入货币政策响应函数,以期确定最优货币政策。本文将中国金融条件指数引入新凯恩斯主义前瞻式模型进行经济模拟。结果显示,在单纯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下货币政策不对资产价格响应是最优的;如果货币当局考虑兼顾产出和通货膨胀目标时,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响应是最优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宋琴 胡凯
如果运营资本作为生产和分配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名义利率进入生产函数,影响企业的生产和定价,那么货币冲击就会如同影响总需求一样通过成本渠道来影响总供给。因此,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通常导致价格水平的升高而不是下降。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新凯恩斯模型发现在低效率的金融体系中,成本渠道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相对要弱一些。
关键词: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成本渠道 利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骏 何晓贝
本文在梳理学术文献和国际经验基础上,讨论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之间的潜在冲突和协调机制。国际文献的初步结论是,为了同时实现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目标,大部分情况下需要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反向操作(由于政策的替代性),但有时也需要两者同向操作(由于政策的互补性),最优政策组合取决于宏观冲击的类别和风险的来源。本文认为,选择最优组合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实证问题,除了冲击类别和风险来源外,不同的金融体制和经济周期阶段也会影响选择结果。因此,货币政策当局与宏观审慎当局之间需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并加强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溢出效应"的分析能力。基于上述理论,针对我国"双支柱"决策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下改革建议:一是从法律上明确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职责。二是建立在同一框架内分析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方法和工具。三是将金融监管部门的主要宏观审慎政策决策权集中至中央银行。四是建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流程与机制。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 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