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79)
- 2023(15324)
- 2022(13213)
- 2021(12405)
- 2020(10350)
- 2019(23899)
- 2018(23366)
- 2017(46244)
- 2016(24435)
- 2015(27598)
- 2014(27215)
- 2013(26597)
- 2012(24100)
- 2011(21488)
- 2010(20807)
- 2009(18745)
- 2008(18105)
- 2007(15598)
- 2006(13353)
- 2005(11231)
- 学科
- 济(97344)
- 经济(97234)
- 管理(71163)
- 业(65935)
- 企(55937)
- 企业(55937)
- 方法(48652)
- 数学(42916)
- 数学方法(42364)
- 财(24902)
- 中国(23755)
- 农(23748)
- 银(22199)
- 银行(22052)
- 制(21473)
- 业经(20701)
- 行(20680)
- 学(18962)
- 地方(17411)
- 务(16703)
- 融(16656)
- 金融(16654)
- 财务(16632)
- 财务管理(16602)
- 贸(16443)
- 贸易(16432)
- 理论(16124)
- 易(15957)
- 农业(15824)
- 企业财务(15761)
- 机构
- 大学(335502)
- 学院(333485)
- 管理(138227)
- 济(133477)
- 经济(130678)
- 理学(121185)
- 理学院(119970)
- 管理学(117811)
- 管理学院(117217)
- 研究(103396)
- 中国(82316)
- 京(68954)
- 科学(63221)
- 财(61119)
- 财经(50688)
- 农(50416)
- 中心(49543)
- 业大(49114)
- 所(48861)
- 经(46429)
- 江(46344)
- 研究所(45016)
- 北京(42541)
- 范(42518)
- 师范(42133)
- 经济学(41222)
- 农业(39644)
- 财经大学(38475)
- 州(38162)
- 院(38118)
- 基金
- 项目(239520)
- 科学(190016)
- 基金(176498)
- 研究(174854)
- 家(152695)
- 国家(151466)
- 科学基金(132353)
- 社会(111709)
- 社会科(106002)
- 社会科学(105976)
- 基金项目(94314)
- 省(92344)
- 自然(86949)
- 自然科(84999)
- 自然科学(84981)
- 自然科学基金(83428)
- 教育(81110)
- 划(77651)
- 资助(72562)
- 编号(70927)
- 成果(55361)
- 部(53408)
- 重点(52796)
- 创(50092)
- 发(49515)
- 课题(47237)
- 创新(46655)
- 教育部(46646)
- 科研(46287)
- 国家社会(46228)
- 期刊
- 济(132853)
- 经济(132853)
- 研究(96332)
- 中国(56643)
- 学报(50564)
- 管理(48223)
- 科学(46836)
- 财(46391)
- 农(43943)
- 大学(39353)
- 融(38978)
- 金融(38978)
- 学学(37264)
- 教育(33972)
- 农业(29316)
- 技术(28844)
- 财经(24302)
- 业经(22378)
- 经济研究(22049)
- 经(20663)
- 理论(18180)
- 问题(17281)
- 实践(16896)
- 践(16896)
- 图书(16172)
- 科技(15626)
- 技术经济(15571)
- 商业(14941)
- 版(14796)
- 业(14514)
共检索到468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鹏
构建微观层面房价与银行稳定性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采用中国21个大中城市及所辖城商行数据,建立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房价上涨幅度低于11.64%的门槛值内,出现"抵押效应",银行稳定性增强;房价上涨幅度在11.64%13.29%区间内则出现"偏离效应",银行稳定性弱化,且"偏离效应"比"抵押效应"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东部城市的门槛效应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研究认为:银行在住房贷款决策时不宜过分倚重抵押物,并且应逐渐改变过度依赖房地产贷款的现状;政府应尽快建立房价波动预警体系,防止房
关键词:
房价波动 银行稳定性 门槛效应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重润 庞晓宇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其潜在影响引起广泛关注。基于2005—2018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分析人口老龄化与银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房价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人口结构变化对银行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人口老龄化不利于银行稳定。房价是人口老龄化与银行稳定性关系的重要中介变量,异质性分析发现,仅在中部地区具有完全中介效应,东部和西部地区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引入人口流动与人口老龄化的交互项,发现人口流动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对银行稳定性的负面影响。为此,应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提高人口出生率、完善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取消户籍限制等,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房价 人口结构 银行稳定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志英 韩振国 邓欣
以不良贷款率、全国信贷增长率、通货膨胀率、8%-资本充足率的算术平均值作为银行不稳定的代理变量,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银行信贷、房价波动和银行稳定之间的关系。经验分析表明:我国房价上涨很大程度上是信用扩张的结果。信贷和房价波动以及二者的共生性是影响银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适当的房价增长将提升银行系统的稳定程度,但长期来看,银行稳定性程度下降,房价也会下跌。
关键词:
房地产信贷 房地产价格 银行稳定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罗莉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环境的变化,银行房地产贷款的风险也在不断变化。本文具体分析了房地产的特性及其价格影响因素、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业的困境、房价调整与银行贷款风险关系的特点,并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住房抵押贷款 风险 房地产业困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邱崇明 李辉文
由于房地产市场存在需求刚性、土地供给限制、异质性等市场不完全特征,房价偏离基础价值成为一种常态。针对我国近些年来房价持续上涨现象,本文通过协整理论、probit方法估计了房价偏离基础价值程度以及对银行稳定的影响,检验房价变动对银行稳定的抵押物价值效应和偏离回归效应。结果表明,我国房价上涨并没有因为抵押物价值上升而增加银行稳定,相反在偏离回归效应下增加了银行不稳定。
关键词:
房价 负资产泡沫 银行稳定 货币政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钱海清 桂评詠
本文以金融稳定为研究目标,以资产价格波动为研究着眼点,分析了资产价格过度波动引发金融不稳定的特征。本文在进行相关理论和数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大量实证数据和实证分析来反应实际问题。为了检验资产价格波动与银行体系稳定性,本文收集和选取大量的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并利用Eviews、SPSS等研究工具检验了相关变量之间的影响效果,并结合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相关的结论和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行 建蕾 梁娟
本文将房价波动作为外生事件,探讨了由房价波动所带来的抵押资产价值变化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房价上涨所带来的抵押资产价值上升会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此时,理论上,一方面,管理层为了规避风险,会将抵押资产价值增加所带来的资源配置到那些风险较小但短期内可以获得高额利润的行业(如:房地产行业),从而会降低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另一方面,因为企业融资能力的增强,管理层将有更充裕的资金投入到那些高风险且收益为正的项目,从而会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实证结论支持第一种理论机制。进一步的实证检验支持非房地产企业大量进行房地产投资是上述结论形成的主要路径。在克服内生性问题和度量误差的可能影响之后,本文结论依然存...
关键词:
房价波动 抵押资产 风险承担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骏川
住房价格波动主要通过抵押效应和财富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但不同的影响渠道却包含着截然不同的政策含义,因此对两种效应的区分显得尤为必要。文章基于我国31省(市)2000-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住房价格影响经济增长的抵押效应显著为正,财富效应显著为负,且抵押效应显著强于财富效应;房价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具有时间结构性差异,在2004年后,房价变动的抵押效应和财富效应均有明显增强;在金融市场自由化程度越高的地区,房价变动的财富效应与抵押效应均有所增强;家庭面临借贷约束越紧时,房价变动的抵押效应越强,而财富效应会减弱。
关键词:
住房价格 经济增长 抵押效应 财富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沁璐 周延
文章为规避房价下跌风险设计了一款反向抵押价值期权,采用Black-Scholes公式建立期权定价模型,在假设标的价格服从Ito过程的基础上,借助伊藤引理导出期权执行价格的随机过程,并以上海市二手房价格数据,利用Matlab仿真工具模拟了定价结果,且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以期为防范反向抵押贷款的房价波动风险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成 尚振宁 黎克俊
基于次贷危机的启示,本文构建了在不同的金融发展程度下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商业银行资产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当前对中国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商业银行基于负债业务发放的贷款领域。进一步地,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及冲击响应函数对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金融创新改变了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商业银行资产的影响模式;中国房价波动对商业银行资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源于银行负债发放的贷款领域,但总体影响有限;中国应加快发展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谨慎发展信用衍生产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拉娣 安勇 王佳
对房地产价格及银行信贷之间的联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VAR模型为基础,借助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分别对银行贷款余额、贷款资产恶化率与房地产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揭示房价波动与银行信贷风险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具有单向引导关系,银行信贷扩张引发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而房地产价格上涨对银行信贷扩张的作用不大,但却会导致贷款资产恶化率的提高,进而加剧银行的信贷风险;由于存在时滞,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的冲击滞后一期才会显示出来且产生长期的正反馈效应,房地产价格对贷款资产恶化率的冲击当期就会产生影响,且贡献率稳定在7%左右。据...
关键词:
房价 银行信贷风险 Granger原因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洋 熊熊 孟永强
本文以2016-2021年陆股通上市公司为样本,按照陆股通资金换手率将境外投资者分为长期投资者与短期机会主义者,探究境外投资者持股稳定性如何影响股价波动风险。研究发现,陆股通资金持股稳定性越高,股价异质性风险和股价暴涨暴跌风险越低。异质性研究发现,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股权集中度高、分析师跟踪数量多的样本中,陆股通资金持股稳定性对股价波动风险的影响程度更大。在稳健性检验中,采用沪股通开通作为准自然实验,发现境外投资者持股稳定性越高,股价波动风险越低的结论依然显著。结论表明短期机会主义境外投资者交易加剧了市场波动,而长期境外机构投资者发挥了稳定市场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房光友
银行业的稳定对一国经济运行至关重要,按SCP分析范式,高利润是反竞争定价的结果,银行市场的脆弱性与其垄断因素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研究银行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特殊性,表明银行业的稳定与银行市场的垄断因素并不存在直接的逻辑关系,反而是银行市场过度开放导致的重复、恶意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银行业的安全。因此,审慎对待银行业的开放,加强对银行业的有效监管,提高银行业竞争水平,构建层次清晰的银行市场,是维护银行业安全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市场结构 风险偏好 风险管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谭政勋 陈铭
本文在国内首次采用较新的PMG估计法(pooled mean-groupestimators),来分析房价波动的影响因素、分离房价对均衡价值的偏差,并以此来度量房价失衡;然后利用面板logtit模型分析房价失衡与房价变化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以期检验价值抵押效应和偏离效应。长期来看,人均GDP是推动房价上涨最重要的因素,人口其次,银行贷款最小;银行贷款是短期房价上涨最主要的推动力,人均GDP其次,人口的影响最小;人口增加引起的房价上涨很难调整,而信贷扩张造成的房价上涨则相对容易。房价上涨和房价偏离均增加了金融危机发生的概率,但房价偏离的作用力要大得多,本文的结果支持了价值偏离假说。当房价偏离均衡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毛丰付
在引发高通货膨胀的机制中,物价水平与工资水平之间的相互推动最为关键。在目前我国物价水平持续走高的情况下,必须特别关注可能影响工资水平变化的因素。本文考察了房地产价格上升对劳动力成本,从而对工资上升产生压力的三条主要传导机制,并提出必须关注由此可能引发的持续性通货膨胀。
关键词:
房价 劳动力成本 通货膨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