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1)
- 2023(13329)
- 2022(11594)
- 2021(11072)
- 2020(9285)
- 2019(21558)
- 2018(21511)
- 2017(42425)
- 2016(22835)
- 2015(25760)
- 2014(25920)
- 2013(25568)
- 2012(23283)
- 2011(20972)
- 2010(20836)
- 2009(19502)
- 2008(19305)
- 2007(17185)
- 2006(15099)
- 2005(13681)
- 学科
- 济(88919)
- 经济(88785)
- 管理(70117)
- 业(65362)
- 企(54880)
- 企业(54880)
- 方法(40958)
- 数学(35491)
- 数学方法(35134)
- 制(27156)
- 财(25684)
- 中国(24286)
- 银(24232)
- 银行(24085)
- 行(22611)
- 农(21344)
- 业经(19591)
- 融(18396)
- 金融(18393)
- 学(17078)
- 务(16626)
- 财务(16556)
- 财务管理(16517)
- 企业财务(15678)
- 地方(15434)
- 贸(15320)
- 贸易(15307)
- 体(15080)
- 理论(15039)
- 度(14864)
- 机构
- 大学(321113)
- 学院(317069)
- 管理(129093)
- 济(127258)
- 经济(124358)
- 理学(110453)
- 理学院(109299)
- 管理学(107549)
- 管理学院(106974)
- 研究(101928)
- 中国(87078)
- 京(68254)
- 财(65041)
- 科学(60498)
- 财经(51189)
- 所(49924)
- 中心(48629)
- 农(48307)
- 江(47476)
- 经(46495)
- 研究所(45025)
- 业大(44848)
- 北京(43388)
- 范(39008)
- 经济学(38951)
- 师范(38669)
- 州(38589)
- 财经大学(38475)
- 农业(37703)
- 院(36781)
- 基金
- 项目(213219)
- 科学(168000)
- 研究(157337)
- 基金(156390)
- 家(134280)
- 国家(133185)
- 科学基金(115635)
- 社会(99551)
- 社会科(94358)
- 社会科学(94336)
- 基金项目(83194)
- 省(81459)
- 自然(75200)
- 自然科(73424)
- 自然科学(73411)
- 自然科学基金(72095)
- 教育(71911)
- 划(68720)
- 资助(65240)
- 编号(64221)
- 成果(52567)
- 部(47763)
- 重点(46592)
- 创(44179)
- 课题(43295)
- 发(43292)
- 制(42532)
- 教育部(41629)
- 创新(41251)
- 科研(40745)
- 期刊
- 济(138253)
- 经济(138253)
- 研究(101930)
- 中国(62780)
- 财(50601)
- 融(48005)
- 金融(48005)
- 管理(47508)
- 学报(46946)
- 科学(43587)
- 农(43424)
- 大学(36476)
- 学学(34371)
- 教育(32116)
- 农业(27712)
- 技术(25991)
- 财经(25583)
- 经(21513)
- 业经(21316)
- 经济研究(21228)
- 理论(18835)
- 问题(17594)
- 实践(17411)
- 践(17411)
- 图书(15123)
- 技术经济(14732)
- 现代(14651)
- 科技(14449)
- 版(13765)
- 财会(13615)
共检索到480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剑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房地产销售与出租的世代交叠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引入银行资本充足率要求,分析银行信贷与房价波动间的正反馈联动机制,以及这种联动性对经济金融体系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逐渐提高房贷利率、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平滑银行利润有助于银行体系稳定。为此,我国可以通过实行差别化的房贷利率政策、建立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控体系、建立前瞻性的贷款风险拨备机制来调控房地产信贷风险,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信贷约束 房价波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拉娣 安勇 王佳
对房地产价格及银行信贷之间的联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VAR模型为基础,借助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分别对银行贷款余额、贷款资产恶化率与房地产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揭示房价波动与银行信贷风险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具有单向引导关系,银行信贷扩张引发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而房地产价格上涨对银行信贷扩张的作用不大,但却会导致贷款资产恶化率的提高,进而加剧银行的信贷风险;由于存在时滞,银行信贷对房地产价格的冲击滞后一期才会显示出来且产生长期的正反馈效应,房地产价格对贷款资产恶化率的冲击当期就会产生影响,且贡献率稳定在7%左右。据...
关键词:
房价 银行信贷风险 Granger原因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罗莉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环境的变化,银行房地产贷款的风险也在不断变化。本文具体分析了房地产的特性及其价格影响因素、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业的困境、房价调整与银行贷款风险关系的特点,并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住房抵押贷款 风险 房地产业困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澄 沈悦
本文以中国30家商业银行2005—2015年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考察了房价波动和风险约束以及银行信贷的关系,立足于宏观审慎思想,研判系统重要性银行与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对信贷行为的异质作用。并基于货币政策的银行信贷渠道,检验在房价波动和风险约束的冲击下,货币政策工具对银行信贷的调控效果。实证结果显示: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和信用风险的降低都会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相反,会造成银行信贷规模的收缩。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信贷行为存在异质性。目前中国房价上涨并不会扩大货币政策工具的信贷扩张效果,但信用风险的降低会强化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传导机制。同时在信用风险约束逐渐减小的背景下,房地产价格对银行信贷将会产生"加速器效应",进一步加重了中国银行的信贷"高烧"。
关键词:
房价波动 风险约束 银行信贷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馥 洪昆
近年来,金融与科技的深度结合对商业银行影响深远,而金融科技能否以及通过何种机制促进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仍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采用文本挖掘法构建金融科技指数衡量商业银行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基于2011—2019年我国40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考察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指数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商业银行运用金融科技可有效缓解信贷中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信贷质量,显著降低信贷风险;贷款集中度和贷款增长率具有部分中介作用,金融科技通过提高商业银行信息处理与客户管理效率,控制贷款集中度及贷款过快增长,从而分散和降低信贷风险;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金融科技对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缓解作用大于区域性商业银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石恺
构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机制的思考石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风险日益扩大,金融竞争日趋加剧,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也将相应地增加。如何防范信贷风险,减少贷款损失,实现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成为市场经济下商业银行信贷管理面临的重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鹏程 庞晓波
文章针对中国金融环境中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利用转移概率折算了关于信贷转移风险概率的散点值分布的标准差与方差,从中获得整个转移矩阵,并针对授信总体额度进行了远期贴现下的转移概率收益方差测算。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维持在获信主体信用级别的中部,且商业银行在向获信主体释放信贷过程中的接纳抵押额度具备前部变化大,后部跳跃的特征。整个商业银行在转移概率下的信贷风险仍然居于稳定的中间级别。给定信用事件及远期贴现信号情形下,各信用等级的十万次内折算的参与样本量越大,则获得的拟合值越强烈,也即是越为精确的趋势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转移概率 折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沈丹义
论文第一章从经济风险及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一般理论出发,阐明经济风险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而银行信贷风险是整个经济风险的集中反映。风险的本质在于收益与损失的可能性并存,因而对经济主体有激励效应与约束效应。商业银行经营的本质就是在风险的这种双重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鹏程 庞晓波
文章针对中国金融环境中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利用转移概率折算了关于信贷转移风险概率的散点值分布的标准差与方差,从中获得整个转移矩阵,并针对授信总体额度进行了远期贴现下的转移概率收益方差测算。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主要维持在获信主体信用级别的中部,且商业银行在向获信主体释放信贷过程中的接纳抵押额度具备前部变化大,后部跳跃的特征。整个商业银行在转移概率下的信贷风险仍然居于稳定的中间级别。给定信用事件及远期贴现信号情形下,各信用等级的十万次内折算的参与样本量越大,则获得的拟合值越强烈,也即是越为精确的趋势估计,而低级别信用的折现值越低,其对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评估误差越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转移概率 折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钟向东
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总体水平不高,银行贷款占资产比率也居高不下,不良贷款的比率仍高于国际先进水平,信贷风险管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文章指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从内部控制机制、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强化风险意识和加强信贷文化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风险管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官强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一直都是风险控制部门研究的热点,稳定的风险管理,不仅能为银行创造收益,对稳定整个金融市场环境还起着一定作用。文章将信贷类比于一份看涨期权,利用二叉树模型对它的价格状态变化进行模拟;之后仿照股票期权的风险规避方法——Delta对冲,对"信贷"这一期权进行风险对冲,通过这些模型的运用,最终达到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目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孟冰
商业银行中信贷资产是非常重要的经营组成部分,在新时期经济发展环境下,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出现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加剧和恶化则为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带来了难以把控的信贷风险,严重威胁着信贷资产安全性,以及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稳定运营。鉴于此,文章分析了商业银行中的信贷风险管控问题,并提出有效管控银行信贷风险的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银行信贷 风险管控 策略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莫万贵
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信贷风险的形成机理。首先,对信贷活动中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及由此产生的信贷风险进行了一般理论分析;其次,结合我国信贷市场预算约束软化这一基本特征,研究了我国信贷活动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信贷风险的特殊性和严重性;最后,文章从提高信息对称度、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两个方面对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提出了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磊
本文根据金融发展理论和银行信贷管理的实践,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从商业银行应当通过培育信贷文化、健全风险等级评定制度、规范损失预测与定价管理、加强风险监测与监督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来进行信贷风险管理。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贷管理 风险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