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08)
- 2023(18526)
- 2022(15786)
- 2021(14599)
- 2020(12441)
- 2019(28348)
- 2018(28029)
- 2017(54428)
- 2016(29329)
- 2015(32895)
- 2014(32576)
- 2013(32260)
- 2012(29410)
- 2011(26287)
- 2010(26052)
- 2009(24316)
- 2008(24116)
- 2007(21267)
- 2006(18731)
- 2005(16616)
- 学科
- 济(125718)
- 经济(125546)
- 业(104872)
- 管理(100442)
- 企(92547)
- 企业(92547)
- 方法(58460)
- 数学(48537)
- 数学方法(47948)
- 财(38605)
- 农(36653)
- 业经(34472)
- 中国(29579)
- 务(26696)
- 财务(26619)
- 制(26578)
- 财务管理(26570)
- 农业(25335)
- 企业财务(25244)
- 地方(22628)
- 学(21961)
- 技术(21858)
- 理论(21487)
- 和(20809)
- 贸(20504)
- 贸易(20491)
- 易(19847)
- 划(19401)
- 体(19128)
- 策(18296)
- 机构
- 学院(419352)
- 大学(418202)
- 管理(171227)
- 济(170845)
- 经济(167382)
- 理学(148294)
- 理学院(146779)
- 管理学(144312)
- 管理学院(143535)
- 研究(132299)
- 中国(102016)
- 京(87714)
- 财(82673)
- 科学(79978)
- 农(66871)
- 财经(65949)
- 所(64683)
- 江(62235)
- 业大(61283)
- 中心(60962)
- 经(60029)
- 研究所(58425)
- 北京(54713)
- 农业(52259)
- 经济学(51780)
- 范(51642)
- 师范(51172)
- 州(49445)
- 财经大学(49022)
- 院(48501)
- 基金
- 项目(284348)
- 科学(225862)
- 基金(208951)
- 研究(208621)
- 家(180447)
- 国家(178936)
- 科学基金(156406)
- 社会(133394)
- 社会科(126564)
- 社会科学(126533)
- 基金项目(110563)
- 省(110439)
- 自然(101858)
- 自然科(99544)
- 自然科学(99523)
- 自然科学基金(97763)
- 教育(95680)
- 划(92001)
- 资助(86208)
- 编号(84195)
- 成果(67221)
- 部(63203)
- 重点(62805)
- 创(60493)
- 发(59330)
- 课题(57233)
- 创新(56000)
- 国家社会(55150)
- 教育部(54775)
- 制(54732)
- 期刊
- 济(187503)
- 经济(187503)
- 研究(122255)
- 中国(76551)
- 财(66836)
- 管理(66358)
- 学报(61674)
- 农(61167)
- 科学(58300)
- 大学(48334)
- 学学(45845)
- 农业(42005)
- 教育(41009)
- 技术(37901)
- 融(37189)
- 金融(37189)
- 财经(32797)
- 业经(32160)
- 经济研究(28958)
- 经(28046)
- 问题(24681)
- 业(23410)
- 技术经济(21651)
- 理论(20018)
- 现代(19768)
- 统计(19578)
- 财会(19365)
- 科技(19211)
- 版(19135)
- 商业(19081)
共检索到612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邵挺 范剑勇
本文基于Helpman-Hanson模型中的居民实际工资决定方程,详细阐述了长三角大型城市的房价过快上涨对制造业的区位分布产生扩散倾向的内在机制,并利用1998—2008年间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模型的参数估计。我们发现,Helpman-Hanson模型中导致制造业扩散的"非黑洞"条件在长三角地区是成立的,大型城市的房价过快上涨以及制造业产品的丰富度欠缺是长三角制造业分散化布局的重要原因。基于这一发现,本文认为,抑制大型城市房价的过快上涨、通过基本公共品供给的均等化来促使劳动力的自由流动,长三角的城市结构体系与制造业的区位分布将更加合理。
关键词:
房价水平 非黑洞条件 制造业扩散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录敬 陈晓明
本文采用行业平均集中率指标和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分析长三角制造业平均集中率和空间集中度,然后以制造业二位数分类行业集中分析两省(浙江、江苏)一市(上海)产业转移情况,研究发现,在产业转移方面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生了明显的空间调整和转移,上海通过转移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吸收资本密集型、港口型、都市信息型等少数产业,降低了其在区域内总制造业的份额;浙江稳步吸收上海与江苏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从而增加了制造业份额;江苏通过吸收和释放制造业基本保持平稳和缓慢略微的增长。
关键词:
长三角 产业转移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敏
文章在Ellis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集聚度ri系数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利用调整后的系数和产业集中度系数CRi对长三角地区18个制造业在1988-2009年的产业聚集度进行精确测度。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当前制造业集聚度的整体水平较高,产业集聚现象明显,特别是一些依赖自然资源和便利交通区位优势以及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从时间上看,长三角制造业的平均集聚度在1988-2009年间一直呈上升趋势,且从增长速度上呈U型曲线。从空间上看,制造业聚集地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集聚指数 演进态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超 姚利民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区位不平衡性影响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是否也是形成地区内行业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文章利用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的数据,以制造业为例,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长三角地区外资对制造业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对其制造业收入差距起到了缩小作用,而外贸和内资则起着拉大收入差距的效果。
关键词:
外资 长三角地区 收入差距 固定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葛红岩
文章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对企业文化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建立了企业文化驱动技术创新的结构方程模型。运用SPSS与AMOS软件对模型与假设进行了检验,找出了企业文化驱动技术创新的路径。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的企业文化显著正向驱动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企业的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相比较,企业的精神文化对技术创新的驱动效果最大,并对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文章最后结合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现状,建议在企业文化建设时,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抓手与核心,以物质文化建设为辅助,配合以制度文化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正向驱动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立平 李艳萍
文章利用31个城市2000-2011年面板数据,基于空间距离加权矩阵,使用空间计量相关方法,研究泛长三角地区城镇化水平、外商直接投资(FDI)与房价的关系。研究表明:空间相关性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了浙江、江苏和安徽房价上涨;实际FDI与房价的关系在省际间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浙江和安徽实际FDI与房价呈显著正相关,而江苏实际FDI与房价的正相关关系不显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钱斌华
文章本基于长三角制造业企业的大数据,构建了一个多指标、全方位反映制造业发展的制造业指数,对该指数和制造业发展进行了拟合,发现拟合效果良好。利用该指数,文章预测了长三角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并提出了提高大数据使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制造业 企业大数据 制造业指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以文 郑江淮 黄永春
从组织学习的视角发现,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通过逐渐增加的经验、知识融合与知识编码,能够提高其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的能力。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利用长三角地区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的调研数据,对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与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之间的路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与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之间存在关联,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到越高的阶段,获取突破性创新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对于升级到较高阶段的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政府部门应为其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充分发挥企业主体性作用,推动其进行突破性创新,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
关键词:
国际代工 制造业 技术创新 长三角地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卫星 刘赟 赵东安
经济转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制造业的更新与升级。文章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结合对该地区高职教育现状的考察,得出如下结论:在现有条件下,低成本、恶性竞争的产业集群,企业"一窝蜂"式的产业选择和技术选择,以及产业地域集中后的"拥挤效应"而引致的集群不经济,依然是阻碍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更新升级的不可忽略的因素。因而从企业层面上来讲,应重视技术型员工在制造业企业中对技术创新的贡献作用;从政府层面讲,要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和投入度,培植具有地方特色与核心竞争力的高等职业教育。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产业集群 制造业升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彩红
对于嵌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来说,谋求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提升和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是重要的发展目标。本文不仅从理论上说明了FDI、国际贸易、技术创新、国际分工等因素能够影响产业价值链提升,并且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有偏估计等方法验证了这些因素对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的影响。扩大吸引外资、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增加研发投入和强化区域分工等可以推动包括长三角在内的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提升。
关键词:
面板数据 有偏估计 价值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宛天巍 曾赛星 王浣尘 王方华
本文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研究长三角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竞争优素潜在竞争力水平的现状,为在"十一五"过程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本文在对长三角地区569家制造业企业进行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对影响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竞争力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管理体制"等十项竞争优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长三角制造业企业在不同的竞争优素潜在竞争力水平上的优势与劣势,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关键词:
长三角 制造业 竞争优素 实证研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东
利用数据包络技术,对长三角和珠三角2001~2007年制造业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测算发现:长三角制造业的整体效率高于珠三角,长三角的传统轻工业和资源加工类重工业效率优势明显,珠三角的电子轻工业效率优势显著,长三角工业的技术进步速度快于珠三角。从动态竞争角度来看,两个地区的效率优势接近的行业容易形成多点竞争格局,两个地区效率差异较大的行业间存在"攻击"和"响应"。建议两地政府应建立沟通机制,引导地区间行业有序竞争,珠三角工业应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在产业价值链中的位势,长三角应加大本区域内的制造业协整力度。
关键词:
制造业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长三角 珠三角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慧
我国环保设备制造业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主要运用区位商分析法、评价投入和产出相对效率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结合各地区、城市和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指标,对我国环保设备制造业的区域分布特征、产业专业化程度、产业效率以及市场绩效方面的现状进行实证,得出我国环保设备制造业的产业分布图,并从区域分工和协作的角度提出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环保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环保设备制造业 区位商 DEA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宋璐瑶 张卓
大力发展民航制造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8年大飞机项目落户上海,大量航空产业园、航空企业随之迅速兴建,但也带来了长三角地区民用航空制造业无序发展等问题。深入分析长三角区域民用航空产业园和传统航空制造企业的主营业务、主要产品、生产销售总值及空间布局等情况,建议以错位发展产业园、促进军民技术融合、构建产业创新链和国内外双循环模式方式,优化产业链,“沿江、沪宁、沪杭、沿海”四路并举,开放通用航空产业,鼓励民营资本介入,缓解长三角地区民用行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土地过载,推进产教科教融合,构建协同育人联合体。
关键词:
长三角 民用航空制造业 产业布局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吕明元 尤萌萌
基于1988-1997年和2000-2011年这两个时段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各省市分行业面板数据,从结构变化的资本集约度角度考察制造业结构变动的趋向。实证结果表明,1988-1997年时段,经济圈中除广东省外,绝大多数省市制造业劳动力要素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而2000-2011年时段,不少省市的制造业结构呈劳动密集型化变动特征。而且,三大经济圈制造业结构向资本密集型调整在区域上由北向南递减,而向劳动密集型调整则由南向北递减。进一步的研究显示,三大经济圈制造业结构趋向于劳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制造业竞争力对人民币升值的敏感性——基于长三角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机制与实证分析——基于长三角地区的研究
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强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长三角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分析
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与行业差异——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
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GMM方法
长三角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基于沪、苏、浙、皖的实证分析
产业数字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基于长三角区域的实证分析
数字贸易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实证研究——基于长三角样本的分析
长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基于分位数回归的实证分析
区域经济“二重开放”与制造业区域结构差异研究——基于长三角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