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95)
- 2023(4012)
- 2022(3394)
- 2021(3091)
- 2020(2698)
- 2019(6347)
- 2018(6154)
- 2017(12824)
- 2016(6879)
- 2015(8033)
- 2014(7968)
- 2013(8248)
- 2012(7963)
- 2011(7298)
- 2010(7189)
- 2009(6560)
- 2008(6729)
- 2007(5975)
- 2006(5124)
- 2005(4396)
- 学科
- 济(42834)
- 经济(42789)
- 方法(24012)
- 数学(22572)
- 数学方法(22448)
- 管理(21894)
- 业(21143)
- 企(15667)
- 企业(15667)
- 财(12684)
- 农(8967)
- 收入(8304)
- 中国(7671)
- 农业(6704)
- 务(6051)
- 财务(6048)
- 财务管理(6032)
- 贸(5943)
- 贸易(5943)
- 企业财务(5860)
- 学(5814)
- 易(5724)
- 业经(5531)
- 融(5502)
- 金融(5501)
- 地方(5450)
- 地产(5373)
- 房(5373)
- 房地(5373)
- 房地产(5373)
- 机构
- 大学(111781)
- 学院(108142)
- 济(50922)
- 经济(50242)
- 管理(43440)
- 理学(38486)
- 理学院(38099)
- 管理学(37548)
- 管理学院(37353)
- 研究(34399)
- 中国(25619)
- 财(24939)
- 京(21994)
- 财经(20737)
- 经(19165)
- 科学(19160)
- 经济学(18111)
- 经济学院(16798)
- 所(16709)
- 农(16556)
- 财经大学(15850)
- 中心(15623)
- 江(15267)
- 研究所(15229)
- 业大(14862)
- 北京(13410)
- 范(13212)
- 师范(13076)
- 农业(13048)
- 商学(12695)
- 基金
- 项目(74119)
- 科学(60188)
- 基金(58182)
- 研究(52512)
- 家(50234)
- 国家(49884)
- 科学基金(43559)
- 社会(36749)
- 社会科(35122)
- 社会科学(35114)
- 基金项目(30635)
- 自然(27790)
- 自然科(27233)
- 自然科学(27224)
- 自然科学基金(26800)
- 省(26465)
- 资助(24950)
- 教育(24939)
- 划(22948)
- 编号(18769)
- 部(18383)
- 重点(16529)
- 教育部(16435)
- 国家社会(16378)
- 成果(15787)
- 人文(15599)
- 创(15060)
- 发(14751)
- 大学(14730)
- 科研(14595)
共检索到149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义
文章首先理性分析房价收入比传统测算方式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的进行修正,主要是从按收入阶层进行划分测算、全面考察居民住房有效购买力、将经济适用房及高档住宅纳入房价收入比等三个方面进行修正,并提出相应的修正计算公式;然后采用武汉市的房地产统计数据,对武汉市居民住房承受能力进行衡量。
关键词:
房价收入比 修正 实证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金清 周茂彬
本文首先对国际通用的判断房价是否合理的房价收入比公式的缺陷进行了系统分析。然后,对其作了修正,给出了更加合理的分阶层房价购买力比公式。借助于新公式,本文对上海目前房价是否合理及上海房地产市场中的“低价房悖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浩 陈立文
基于河北省1995年~2017年相关数据,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收入、房价与住房负担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城镇居民住房负担能力逐年下降,房价与住房负担能力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与收入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给定房价一个正的标准差冲击,对自身将产生明显的正向影响,对住房负担能力有明显的负向影响;给定住房负担能力一个正的标准差冲击,对房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收入的变动对房价收入比没有显著影响。可以通过采取措施稳定房价,加大力度抑制住房的投资需求,构建全面的住房保障体系等措施提高居民住房负担能力,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关键词:
收入 房价 房价收入比 VAR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洋 方华
本文对我国现行房价收入比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对平均房价与可支配收入两个指标进行修正,引入了更加合理的房价购买力比公式。在此基础上,以东北三省2010年统计数据为依据,借助于新公式,对各省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住房支付能力 房价购买力比 有效购买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连续多年高速增长,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收入增长的模型,估算城镇居民可承受的按揭还款房价收入比极值。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实际购房分为首付和按揭还款两部分,提出了修正的房价收入比这一新指标,用于衡量首付部分或按揭还款部分是否存在泡沫。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主要集中在首付部分,且当首付比例超过20%以后,所考察的13个重点城市的房价都存在严重的泡沫。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淑莲 冷崇总 肖坚
房价收入比是衡量房价与城镇居民住房购买能力的重要指标,计算房价收入比应以每套(户均建筑面积)住房平均销售价格总额除以城镇居民家庭平均年可支配收入总额,并以房价收入比3~6作为衡量房价是否合理的标准。据此在分析2000年~2009年江西省房价收入比情况、江西省各设区市房价收入比对比情况、不同收入阶层间房价收入比情况以及江西与全国房价收入比比较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房价统计制度是进行房价收入比分析的基础、以房价收入比合理区间确定房价调控目标应因地制宜、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缓解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困难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住房价格 房价收入比 可支配收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会敏 赵君彦
房价收入比是目前国际上常用来衡量城市房价水平、居民住房消费能力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综合指标。文章在房价收入相关理论基础上,以保定市房地产市场为例,采用按各收入阶层房价收入比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得出了保定市房价收入比,并以此客观认识和正确评价保定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
房价收入比 房价 房地产市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梁美健 马亚琨
作为未来房地产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房产税及其实施效果备受关注。文章从实证的角度,就我国现行房产税,从影响房屋交易价格和收入分配两个方面进行了检验。通过选取30个省份13年的面板数据构建模型,利用经验数据对我国房产税实施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房产税税收对房价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房产税的征收对收入分配具有正向调节效应,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提升社会公平性。文章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未来实施房地产税的建议,以利于贯彻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的立法工作。
关键词:
房产税 房价 收入分配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范新英 张所地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减速换挡、提质增效的新阶段,房地产市场也开始呈现新常态,城市房价分化特征愈加明显,与此同时通过测算发现城市之间创新产出的不均衡程度比创新投入不均衡程度更强。基于此,本文在探讨城市创新效率对房价影响的作用机理基础上,借助FP指数测度中国35个大中城市历年创新效率,将城市创新效率引入房价均衡模型,并使用面板门限回归方法分析了城市创新效率对房价的非线性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城市创新效率对房价具有溢出效应,并且是引起中国城市房价分化的重要原因。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了创新环境构建、产业优化布局、房地
关键词:
房价 创新效率 FP指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梁礼广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转型,住房制度改革也逐步展开。在满足部分群体的住房有效需求中,房价不断攀升导致住房资产泡沫化。由于客观的贫富水平的差异,高收入群体利用自身资本存量的优势,在房地产行业进行频繁的住房投机。在人们对房价形成规模化预期后,房价会不断地高涨,高收入群体则在房价攀升中获得巨额的投机收益;相反,中低收入群体则出现财富缩水。
关键词:
泡沫化 住房投机 贫富分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永华
近年来全国的房价出现了轻微的上涨趋势;房价收入比出现了较快的回落,逐渐接近国际公认的3-6倍;房价与房价收入比的地区差异极大,不能把长三角地区房地产可能有泡沫的现象夸大为全国所有地区存在泡沫。认为存在房价上涨过快和投资规模过大两个特点的看法,不符合市场经济理论。提高人民的购房能力,除了压低房价外,还要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
关键词:
房价 房价收入比 房地产新政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静 王洪卫
本文建立30个城市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对"8.31土地大限"前后房价与地价的面板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和比较,分析土地供给方式对房价的影响。文章的主要结论是:(1)房价的历史信息(1年内)对土地价格影响显著,开发商依据房价预期进行土地价值估值的预期效应显著存在;(2)长期来看,土地招拍挂制度的实施使得住房市场和土地市场的联动性加强,房价上涨拉高了地价,但房价上涨却不能由地价上涨来解释。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林梨奎 邓伟根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佛两地强大的经济势能有力地推动了广东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发展两地的经济,两地政府适时地提出了"广佛同城化"战略。在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中,对房价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本文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检验广佛两地房价指数之间的关系,并验证出两地的房价具有直接的相互影响作用,据此指出,要充分发挥"同城化"对佛山房地产市场的拉动作用,关键在于降低"广佛人"的生活成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邦彦 刘明
本文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1998-2005年间的“普通住宅销售价格指数”和“普通住宅用地交易价格指数”的季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房价上涨拉动地价提升的结论。
关键词:
房价 地价 实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曾向阳 张安录
关于地价与房价的关系,理论界观点分歧甚大,为进一步探讨地价与房价的内在关联,本文基于武汉市2000年第一季度至2005年第二季度的房价、地价数据,笔者对地价与房价的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在短期内,武汉市房价与地价互为因果,其中地价是房价的Granger原因的程度更大;在长期,房价与地价之间没有显著的因果关系。结合宏观政策状况,本文对该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其政策含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